从猎人开始成为道祖 第83节
姜烁望着雁南归,问道:“既然雁君是从大元归来,大元的景象想必都见过了。”
他忽然压低声音,沉声问姜烁道:“寡人问你,大元如今果真这般强盛吗?”
姜烁过去二十年没少听闻过大元崛起的传奇故事,但他始终怀疑,大元的强盛或许掺着许多水分,一个几乎要被北面蛮夷同化的弱小国家,怎么可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便成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文明大国。
面对姜烁的疑问,雁天行神情郑重:“臣下在孟圣门下求学之时,曾横穿大元,见过许多大元的人与物。”
“王上,大元的镇魔塔高达数百丈,日日传出凶恶之人的惨叫,使得恶人战栗,邪修匿踪,因此大元境内治安极好,即便是半夜三更走在路上,也不必过多担忧自身安危。”
“除此之外,孟圣的均田法使得百姓人人有其田,通北渠引来的河水令无数荒原变为沃土,粮仓粮食充足,百姓有衣有食,御妖关将北面南下的妖魔抵挡在外,斩妖司与大元的关系亦是不浅,大元的修士数量是当世第一。”
听到雁天行的话,姜烁怔住,他沉默思考,久久不语。
良久,他长叹一声:“孟燕回真乃神人,寡人为何没有这般的人才辅佐?”
雁天行望着姜烁,他清楚自己这时候应该给姜烁台阶下,如果为了推荐自己,他此时就应该跪下,说一声“臣愿效仿孟圣,尽心辅佐王上”。
但是雁天行没有这般说,他从入炎国之后的所见所闻让他有了全新的感悟。
他看向姜烁,沉声道:“王上,炎国如今亡国在即,问大元之事又有何用?”
此话一出,左右的近臣齐齐变颜变色,他们不可置信地望着雁天行,有几个武将的刀甚至已经出鞘!
姜烁的表情也极为错愕,他看着雁天行,脸上也是闪过一丝愤怒,但旋即这股怒色被压了下去。
“雁君何出此言?是认为我这个国君哪里做得不好吗?”姜烁沉声问道。
雁天行此时也不坐着了,他站起身,当面斥责姜烁:“我一路看来,炎国田地荒废,百姓面有菜色,人人沉溺毒物,敢问这些难道不是炎君的过错吗?”
这等说辞顿时激怒了姜烁,他立刻起身,怒吼道:“将此人拖出去!”
两边的侍卫立刻上前,抓住雁天行的肩膀,将其拖在地上,丢出了宫门。
雁天行从地上缓缓爬起来,他毫不在意自己狼狈的样子,径直转身,慢慢离开了皇宫。
回到驿站,刚一推开房门,妻子任氏便上前询问起雁天行:“炎国国君如何?”
“昏庸无道,不足以辅佐。”雁天行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
任氏微微一愣,有些不确定地看着他:“那我们还要继续留在炎国吗?”
她清楚丈夫有真才实学,更有着大元国师,圣人孟燕回的亲笔书信,无论到哪一个国家,都是可以被重用的良才。
雁天行握紧拳头,眼中却是充满了某种情绪:“不,我要呆在炎国。”
“为什么?”任氏无比意外,出声问道。
“我是炎国人。”雁天行望着妻子,无比平静地说出这五个字。
“哪怕得不到国君的重用,我也要寻求其他‘道’来挽救炎国。”雁天行说道。
任氏没有多言,点了点头。
忽然,门口传来一阵异响。
雁天行循声望去,看到门缝下方传入一张纸条。
他犹豫一下,俯下身,打开纸条。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语:“今夜午时三刻,蓬莱阁。”
雁天行微微一愣,他思索一下,似乎想明白什么,微微一笑:“看来我的道还没有断。”
午夜,在打更人敲过三遍铜锣之后,雁南归快步来到了蓬莱阁。
一步步走到阁楼的楼梯尽头,几个护卫恭恭敬敬地把路让开,一个有些熟悉的背影映入雁天行眼中。
那人转过身,看着雁天行,微笑着说道:“雁君,又见面了。”
雁天行微微俯身,恭敬地向其行礼:“见过王上。”
姜烁笑了笑,如白天那般伸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态度随和道:“坐。”
雁天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坐到姜烁面前,目光灼灼地望着他。
姜烁倒也没怎么废话,直接了当地说道:“雁君,寡人如果任你为相,你觉得,炎国几年可以摆脱亡国之运?”
雁天行深吸一口气,稳定住自身的情绪,迅速地回复姜烁道:“短则三年,多则十年!”
姜烁闻言,目光一凝,郑重向雁天行拱了拱手:“愿闻其详!”
第151章 求道(中)
已经是秋了,风中夹杂着一丝丝冷意,卷起地面如火一般的枫叶。
“出拳之时,当心胸坦荡,气血方能顺畅。”雁天行指点着十二岁的儿子雁南归道,“这昭炎拳是光明磊落之拳,不可用来好勇斗狠。”
雁南归感悟着父亲的话语,他面色郑重,点着头道:“我记住了。”
雁天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你去了玄天宗之后,莫要忘了炎国。”
雁南归沉声道:“孩儿必定不忘祖国。”
“嗯,路上小心。”雁天行平淡地点了点头,对门外讲道,“道友,可以出发了。”
在外等候已久的玄天宗修士入门,将雁南归带走。
离开家门之时,雁南归下意识扭头,望了一眼父亲,此时他正的背对着他,火红的枫叶在空中纷飞,模糊了雁天行的背影,他隐约中听到了父亲的叹息。
在将独子送走之后,雁天行来到妻子任氏的墓前,郑重地拜了三拜。
“多谢你陪我一路走过来。”雁天行的声音微微颤抖,他眼角有一丝泪光浮现,但旋即便消散不见。
“也许……很快我便会来陪你了。”雁天行低声说道,他旋即转身,向炎国皇宫的方向走去。
此时炎国的街道之上满是来往的百姓,他们皮肤红润,身体虽然瘦弱,但仍然称得上健康。
街道两侧有着许多贩卖蔬菜小吃的小贩,几乎看不到吸食安寿散的乞丐。
雁天行走过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街道,他的脸庞不知不觉舒展许多,眼前的这一幕足以证明他过去十余年所做的努力。
“但是还不够。”雁天行微微抬眼,看向不远处一装饰豪华的楼阁,仔细看去,楼阁的窗户之中隐隐飘出一道道淡红色的烟雾。
炎国皇宫,大殿。
姜烁望着群臣之中的雁天行,此时,雁天行的眼睛也在盯着他,目光坚定而明亮。
“果真还是要来了吗?”姜烁心中暗道,他此刻的心情无比复杂,早在十几年,他的丞相便向他提过,让炎国真正从深渊中爬起的关键举措。
姜烁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淡淡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众多臣子陆陆续续地向姜烁禀报要事,其中有今年的秋收之事,有兵器铸造之事,还有关于大灵与大元使者来访的事情。
“大齐今年还是没有派遣使者么?”听到最后一件事,姜烁开口问道。
“从丞相开始限制种植安魂花的时候,大齐便没有再派使者与我国往来了。”一大臣向姜烁禀报道。
姜烁点了点头,笑了一下:“如此算来,已经六年没和我国往来了,倒是有些怀念大齐的夜明珠和海蝉衣。”
他声音中透露出对大齐友好的向往,顿时令不少大臣精神一振。
观察着姜烁的反应,一大臣忽然上前,郑重开口道:“臣以为,或许可以放宽些对安寿散的限制,主动尝试和大齐重归于好。”
此话一出,气氛顿时一静,无数双眼睛看向姜烁,期待着他的反应。
姜烁表情仍然平静,他嘴角微微勾起:“若是如此,要如何与大齐重归于好?”
见姜烁如此态度,群臣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王上这是要亲近大齐的意思!”
“王上可以修书一封,向大齐进贡安魂花,以明心迹。”吏部尚书高会旋即走出,立刻进言道。
“进贡安魂花……”众人闻言,表情各异,炎国若是进贡这东西,无异于在向大齐直言,炎国再度放宽了安魂散的限制,大齐可以将安魂散以售卖给炎国的各个角落!
姜烁闻言,却是笑了笑,神情满意:“不错,可还有更多法子重修两国之好?”
自从大齐和炎国断交之后,炎国的物资明显减少许多,海盐,锦缎,香料现在在炎国有价无市!哪怕是王公贵族大多也只能穿一些粗布衣服,原本的锦衣上补着一个个破旧的补丁。
加上安魂散被丞相雁天行限制,行散的难度骤然飙升,安魂散的价格从原本的一包十钱变成一包十两!只有那些富商巨贾用得起,绝大多数人连闻一下都没有资格!
对于这样清苦的生活,许多炎国人早就受够了,若非雁天行陈书列举了安寿散的弊端,并在国内广为散发,而且还组建了一支镇压暴动的军队,安寿散只怕还要在炎国泛滥,炎齐两国的关系也不会是如今这般样子。
“看来这种日子王上也过够了,无散可行,无衣可穿,无鱼可吃,这种生活简直是如地狱一般!”一帮人揣摩着姜烁的心思,纷纷顺着和齐国修好的话说了下去。
“可以请大齐在纵断山口驻军,守卫我炎国国土。”
“或许可以与大齐签订条约,将樵拾郡割让给他们,那片地是适合种安魂花的……”
姜烁听着群臣的言语,仍然言笑晏晏,目光却越发冰冷。
“够了。”雁天行的声音忽然响起,打断了这帮人的谈话。
场面顿时鸦雀无声,无数道目光投向这位炎国宰相。
雁天行徐徐上前,将手中奏折呈给姜烁,声音从容道:“臣,请王上彻底禁止安寿散,任何人在炎国行散,皆是重罪,凡是售卖此物者,皆当处以极刑!”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不少人听到雁天行的话,顿时惊得脸色发白,手脚无力。
“不可,王上三思,若真如此行事,大齐必定对我国动用刀兵啊!”一个中年人忽然走出,态度坚决地跪在姜烁面前。
看到这反对者,姜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认出此人是雁天行身边的得力助手,实施新政时手段果决,不可能是所谓的“亲齐派”。
“是啊,王上三思,安寿散乃是治病良药,若是如此行事,必定不得民心,到时引起大齐的刀兵,恐怕要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的下场!”不少“亲齐派”反应更是激烈,他们齐齐站出来,反对雁天行的奏章。
姜烁有些错愕的望着朝堂之上,几乎所有人都跪地反对,唯有雁天行一人平静地站着。
第152章 求道(下)
“臣,请王上决断。”雁天行微微鞠躬,沉声道。
姜烁望着雁天行,思索一番,开口问道:“雁卿,若是大齐因此事对我炎国动武,如之奈何?”
雁天行说道:“可以向西面的大灵求助,若是大齐将炎国覆灭,他们便会彻底掌握纵断山脉的狼牙口,正式与大灵接壤,这对大灵极为不利,若是我们求援,他们必定会伸出援手!”
“除此之外,臣和柳锋将军练兵数年,炎军的战力如今并不在那大齐之下,完全可以一战。”雁天行声音自信地说道。
就在这时,有人厉声呵斥雁天行:“胡言乱语,你可知你在说什么?我炎国和大齐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你这是想让炎国亡国啊!”
“雁天行实乃奸佞小人!”
“臣请斩雁天行!”
无数道攻击雁天行的声音响起,却无一人替他维护。
雁天行看着姜烁,语气平静:“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战炎国必胜!”
上一篇:暗黑童话:开局邪恶王后翻白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