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同时穿越:诸天的我各个都是人才

同时穿越:诸天的我各个都是人才 第134节

  众人都心知肚明,接下来这位,才是此次大典宴请中真正重量级的存在。

  舌战群雄的余威犹存,墨家的资源投入加持,百家学子的平庸更如绿叶衬红,将他的份量推至顶点。

  韩王安坐直身躯,眼中期待浓了几分,指尖轻叩案几的节奏略缓。

  这一刻,秦时墨钰终于应众人期待,不急不缓地起身,动作从容,在万众瞩目中淡然走到韩王安面前。

  单凭这不卑不亢的神态,便已将之前那些紧张得汗流浃背、言辞局促的百家学子甩出好几条街。

  他停下脚步,微微抬头,目光平静地迎上韩王安的注视,既无谄媚亦无傲慢,平静的开口,仅一句话便如惊雷炸响,让殿内局面绷紧到极致。

  “韩,国弱而民敝!”

  殿内寂静如死水,连呼吸声都仿佛被吞噬。

  秦时墨钰立于中央,黑衣如墨,目光如刀直视韩王安,嗓音低沉而毒辣:

  “宣惠王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斩首八万于丹阳,却恶了楚;”

  “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精锐二十四万尽丧伊阙,无一所得;”

  “厘王十二年佐秦攻齐,齐败而愍王出亡,又失齐心;”

  “厘王二十三年赵魏攻华阳,韩告急于秦。秦穰侯八日迟迟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绝交赵魏;”

  “桓惠王元年伐燕,再恶燕国。”

  “桓惠十四年至二十九年,秦悉拔我上党,又连拔十三城,韩国如待宰羔羊。”

  “可谓是天时尽失。”

  他每吐一句,便如一记重锤砸下,殿内众人面色各异。

  韩王安端坐高位,指尖僵在案几上,眉头紧锁,眼底闪过一丝愠怒与复杂;姬无夜虎目圆睁;张开地轻抚胡须的手停滞;韩非放下酒杯;红莲一脸懵逼。

  满殿宾客鸦雀无声!

  秦时墨钰不愧为重量级压轴人物,一番话如掌上观纹,将韩国数十年的昏招与失误娓娓道来,成竹在胸。

  似持一把锋利的剖刀,将韩国历史血淋淋地剥开,摊在众人面前。

  每一桩旧事精准无误,每一句直指要害,既无虚饰,亦无夸大。

  那目光毒辣得让人心头一颤,可偏偏又带着一股奇异的魔力,让人忍不住想听下去,看这位黑衣统领究竟有何高见。

  然而秦时墨钰却没有如众人所愿,给出救赎之法,而是继续剖析韩国局势。

  “韩居天下之中,却坐失天时,无受天元之利,反有四面受敌之害。”

  “东不得齐援,南失楚和,西为秦砧,北无赵魏之助,处处皆敌,步步受限。”

  (本章完)

第152章 祭祀仪轨

  殿内死寂更甚,烛火摇曳的光影在墙壁上跳动,映出一片压抑的暗色。

  韩王安的脸色隐隐泛白,指尖在案几上划出细微的刺耳声响,似在压抑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

  满殿宾客屏息凝神,目光如刀,聚焦在秦时墨钰身上。

  可秦时墨钰仿佛视而不见,自顾自道:

  “宣惠王时,韩地尚有余粮,可供十万甲士出征数年之需;桓惠王末,上党尽失,十三城尽入秦手,沃土沦丧,粮仓空虚。民无余粮,国无积蓄,赋税却年年加重,农夫弃田,工匠离肆,商贾裹足,市肆萧条。”

  “天时尽失,地利无存,百姓疲惫.”秦时墨钰面无表情,顿了顿,继续说道:“试问,民不聊生,何来兵强马壮?经济不兴,何以抵御列国虎视?”

  谋士之道是这样子的,不把局势说得危如累卵,给你一种‘不听我的你马上就得暴毙’的紧迫感,如何凸显自己的价值?又咋得到重用?

  《孙子兵法·九变》:‘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秦时墨钰越是去实践,就越是觉得孙武子是真的牛逼,孙子兵法这书当真堪称兵家总纲,字字珠玑。

  当然,敢这么玩的,最好事先准备好上中下三策,否则容易跟祢衡这种喷子一样被活剐了。

  韩王安终于按捺不住,低沉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与颤抖:“统领对我韩国的困境如此了解,想必心中已有定论?”

  他手指微颤,显然被这番剖析震得心绪难平,当然也可能是在压抑自己叫禁军的念头。

  “非攻!重工!重商!”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窃窃私语如细浪涌起。

  除了重商略显新奇,前两者不还是墨家老一套?

  可秦时墨钰的表现力摆在这,众人皆愿听他继续说下去。

  秦时墨钰不急不缓,娓娓道来:

  “墨家是天下最简朴、最勤奋、最巧思、最主张正义且最有实际战斗力的团体学派,因何难以立足于列国朝堂?”

  “皆因我墨家‘兼爱’和‘非攻’两点为政主张。春秋以来,列国征伐不断,无一不想吞并他国以强己,故而无一国能容我墨家为政。”

  顿了顿,目光扫向韩王安与群臣,“然此难容于世的政主张,对当今韩国却未必不可行。韩国纵有吞并他国之心,近十年内,怕也难有吞并他国之力。”

  这话说的刺耳,可话里的意思却是没问题的。

  韩王安前半生这几十年,恰好是战国大魔王组合嬴稷+范雎+白起的巅峰时期,这段时间秦军的kda堪比春秋以来列国总和。

  虽然是个王多少都会有点扩张版图的梦想,可对于半生生活在秦国阴影下的韩王安而言,心中那点扩张欲早就被恐惧所压制了。如今只求安稳度过下半生,至于韩国未来如何.

  相信后人的智慧!

  如此一来,墨家的‘非攻’之道,对于韩国而言确实未必不可触摸。

  秦时墨钰捕捉到韩王安陷入沉思的神色,眼底闪过一抹笑意,继续加码:“墨家善守,若王上允我墨家入韩,推行‘非攻’之主张,对内可聚拢民心,增强民众抗敌意志;对外可降低列国敌意。”

  “我愿动用墨家在齐、楚的影响力,使之与韩重修旧好。若韩能与齐楚结盟,饱受暴秦之苦的魏、赵必主动交好,三晋联合,便能再促合纵之势,天元危局或可转危为安。”

  韩王安眼神一凝,呼吸略重,显然有些动容。至少从逻辑上讲,作为韩墨统领的秦时墨钰,确实有资格且有能力推动他这个计划。

  点亮墨家思潮‘非攻’,虽说会吃到‘禁止扩张’的debuff,但却也有着大幅增加他国友善度,大幅增加己方被动防守作战士气,两个韩国最需要的正面buff。

  秦时墨钰话锋一转,开始画饼,轻笑着说道:

  “合纵势成,天下必现数年太平,这正是谋求发展的良机。墨家机关术驰名天下,若得朝堂配合,不出数年便可培养大批工匠,民用器具与军用器械皆不匮乏。”

  “工匠增多,商品自增,此时恰好可以大力发展商业。韩国地少,农业发展上限低,却处天下之中,正可借此地利,重商抽税以补国用。”

  “如此,短则三五载,长则七八年,韩国国力不仅可以摆脱疲惫,甚至更进一步,远超从前。”他停下,目光直视韩王安,眼底闪过一抹戏谑,“届时,大可一脚踹开我墨家,或许有望问鼎中原,犹未可知?”

  殿内霎时哗然,众人面面相觑,有人倒吸凉气,有人目瞪口呆。

  这画饼之术,简直炉火纯青!

  可偏偏,这个饼理论上讲,是真有概率烙出来的。

  “哈哈哈!”韩王安突然大笑出声,眼底惊异与欣赏交织,“若如此,韩墨统领所图为何?”

  “我么?”秦时墨钰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悲悯:“不过是想让天下人过几年安稳日子。这些年,天下百姓太苦,让他们歇一歇吧。”

  他抬头望向殿顶,似透过穹顶看到无尽苍生,目光透着一抹疲惫与仁义。

  这一刻,黑衣下的身影仿佛散发出神圣光辉,在众人眼中愈发高大。无论是敌是友,皆不得不叹服他的胸怀与气度。

  日过正午。

  内殿的宴席渐散,觥筹交错的喧嚣消退,金樽玉盏被宫女们悄然撤下,唯有檀香的余韵还在殿内袅袅回荡。

  在宗正的庄严主持下,继位仪式的钟声敲响,众人鱼贯而出,移步仪式台前。

  秦时墨钰与韩非并肩走在一起,两个平日里懒散惯了的家伙,此刻却皆收敛神色,面容肃穆。

  上午宴会的游说环节中,韩王安虽未明确表态。

  但此刻允许秦时墨钰混在韩非这等宗室子弟之中,近距离观礼,已是无声的恩宠,透露出几分亲近之意。

  阳光洒在青石广场上,映出一片耀眼的金辉,宗正手持玉圭,高声宣读继位诏书,礼乐齐鸣,钟鼓交响。

  秦时墨钰微眯着眼,目光缓缓扫过仪仗队列,落在祭台上那庄严肃穆的场景。

  拘灵遣将中最重要的‘养神’,其核心就在于祭祀仪轨。

  如何以众生愿力与仪式,将所养精灵导向所需的特性,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

  可偏偏风正豪给的拘灵遣将中并没有这部分。

  战狂揣测,这关键一环应藏于凉山大觋风氏的家学之中。

  韩王安,姬姓韩氏,与周天子血脉相连。

  而且别看韩国如今拉胯,当年却也风光一时。

  新郑之名源于郑国故都,郑庄公曾以一己之力击败天子联军,称霸中原,威震一时。传说中,郑庄公迅速崛起成为霸主的力量源泉,疑似与‘苍龙七宿’有关。

  韩国虽灭郑建都,却继承了这片土地的部分传承,如今的国力虽不及当年盛况,祭祀仪轨却仍有参考价值。

  由于三个世界中,唯有秦时墨钰发展了势力,‘养神’的任务只能由他来完成。

  他心念微动,识海中一根傀儡线自天垂落,悄然搭在暴君元神之上。

  机关天宫的开辟,让他可借用到的能力由三成提升到了五成,在群侠的天赋加成下,秦时墨钰暗自开启奇门显像心法。

  刹那间,眼眸深处泛起一抹幽光,常人无法察觉的景象如水波倒映。

  祭台上隐隐浮现出一缕缕淡金色的‘气运之力’,似丝似雾,汇聚于韩王安头顶,隐隐勾勒出一道模糊的灵影。

  秦时墨钰借用暴君元神的‘二重天宫’,将祭祀仪轨的各处细节尽数刻录在识海中。

  这东西他看不懂,真正的拆解、研究,最终还是得群侠来完成。

  刻录完毕,他心头一松,长舒一口气,本欲关闭奇门显像心法开始摸鱼,可脑子却忽然一抽,鬼使神差地将傀儡线从暴君元神移到了道人元神身上。战狂愣了一下,却也没有反抗,任由他借用自己的能力与天赋。

  紧接着,当秦时墨钰再度睁眼去看时,眸中倒映的景象略显不同。

  祭祀仪轨的细节变得模糊,气运之力的流转不再清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关键节点若隐若现,在他心中勾勒出一幅大致脉络。

  在战狂思维的控制下,他下意识的凝神推演,随即得出一个结论——面前这仪轨并不完整!

  仿若只是环环相扣更大仪轨的其中一部分,隐隐指向更深层次的秘密。

  不仅如此,凭借战狂那敏锐至极的战斗感知,他隐隐察觉到,这仪轨背后藏着一道奇怪的气息。

  那气息若有若无,似从祭台深处渗出,又似从冥冥虚空而来,让他心头微凛。

  识海天宫中,暴君元神凝视着秦时传来的刻录信息,双眼不由微微眯起,低声呢喃:“这道气息……倒是与我曾通过通天箓使用五雷符时,与我共鸣的存在有些相似。同样古老、沧桑,却又截然不同。”

首节 上一节 134/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下一篇:宠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