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 第544节

  “看似无人是大地主,但实际上三个大姓,全都是镇上一位姓钱的员外百年前迁来时带来的家奴。钱员外熟读律法,交好官绅,将家生子散了出去,遍布周围村落。慢慢的,土地便一亩一亩的落到了他手中。直至百年后的今日,我们村只能在三大姓手底下讨食,一年下来劳作,温饱也很勉强。而其他村落,也是同样。

  “不是无人告官,然而哪怕是当地官员,也抗衡不得钱员外,只因他是邕阳钱氏的远支。况且他手下许多能人,虽然掌握了良田万亩,却又在大离律法的边缘徘徊,并未过界,便是州府巡查看了,看在他的身份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这只是一地之事,但管中窥豹,便是天下之事。何晋驽钝,只是武者,不通文政,然以我目所见,自太祖开始的‘计田法’或能阻绝小地主,但绝不了世家。若良田尽入世家之手,或许前朝末年民乱,亦能再见。”

  何晋说完,便自顾自坐下。

  皇帝慢慢点头,没有多说,只道:

  “何少侠说得有理。其他诸君,可有见解?”

  一名潜龙榜前列少有的散修见状,站了起来:

  “陛下,在下以为,刚刚何兄所说,既是良田,也不只是良田。民以食为天,良田是民生之本,国之根本;而对我辈修行者来说,修行资源、武道功法、神兵利器,便是根本,便是我等的资粮。

  “然而在下出自民间,一路从小武馆练武开始,便发现这些资源,极难获取,就算有渠道,似乎背后都有大户的影子;但凡涉及高深的功法、丹药,那些宗门药局,背后无不跟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洋洋洒洒,所说便是武道资源,亦如良田,被世家占据了太多太多,甚至再次引申,非止武道,直到民生百物,背后好像都有无形的大手在掌控。

  这人坐下后,又有两人发言,皆是同样的见解。

  谢渊沉默的听着,其实就是土地兼并与资源富集,以及二八原则,大势力对许多东西都形成了垄断。只不过在有超凡力量的世界,有绵延千年的世家,这些问题更被放大。

  皇帝一直面带微笑,众人也不知他是不是听得深得心意。

  但有人的确也是避重就轻,只把问题丢给了世家。

  实际上大宗门乃至封建朝廷,也不过是一样的乌鸦而已,但此时自然没人会说。

  王启文和崔垒作为世家代表,面色都十分沉凝。

  等到又有人顺着皇帝的心意抨击完世家,王启文突然起身,朝着皇帝郑重一礼,然后朗声道:

  “在下却有不同见解。”

  “哦?王少侠说说看。”

  皇帝面色不改的问道。

  王启文环视周围:

  “万事皆有利弊,诸君所说,大多只为表象,如何兄所说钱老爷,他可以是李老爷、王老爷,也能是不知名的哪一个老爷,还可以是张宗主、陈长老,林秀才、庞举人。这与世家无关,只与人心有关。

  “至于世家所掌力量庞大,就如宗门有大小之分,家族亦是如此。诸君不必把世家当成特殊,实际上便是家族壮大之后的自然而然而已。大势力所有的弊端,世家有,其他亦有;但大势力所带来的好处,其他的有,世家亦有。世家不是洪水猛兽,只不过是天下大势力的其中一个而已。”

  他发言不多,但直指关键,谢渊倒是听得点头。不提立场,他觉得王启文发言逻辑通顺,言简意赅,没有多余废话——虽然仍有避重就轻之嫌,毕竟世家作为家族血缘聚合的大势力,和其他组织有所不同,但考虑到现在成了御前辩论,倒是无伤大雅。

  崔垒直接出声附和:

  “其他家族我不知道,反正崔氏所在之地,百姓安居乐业,清河富庶天下闻名,周遭千里夜不闭户,无有贼人胆敢出现在崔家周围,也从未听闻哪家百姓说崔家一句不好。”

  有人冷笑道:

  “他们倒是敢。”

  崔垒直接回敬:

  “你不就敢吗?没人非要斩你,即使你不见得是我一合之敌。”

  “哼,现下是文考,我不和你一般见识。等会自有机会讨教你崔氏的‘为民’剑法。”

  那人怒哼一声,放下狠话。

  崔垒只是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他,这人就是胡言乱语、大拍皇帝马屁的散修之一,众人发言多有道理,就他纯是阿谀奉承,太过火了,旁人多有不齿,崔垒更是不想用正眼瞧他。

  席上渐渐开始自由发言,甚至逐渐有些针锋相对起来,打嘴仗打到后来,甚至有人直接约好等会捉对厮杀。

  就在众人吵的火热之时,皇帝突然再度发话,让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

  “谢渊,你也是陈郡谢氏的子弟,对于这个题目,对于《世家论》,可有何见解?”

  周围人唰的将目光投了过来,司徒琴和几名皇子公主也同样如此。

  场中若说身世最离奇、近期最让人讨论的多的,便是谢渊了。

  此时皇帝点名,众人都想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心里生出期待。

  特别是场上没发言的除了谢渊,就只有那止空山的神秘女子。

  后者一副超脱世外的模样,身为陈郡谢氏核心子弟的谢渊看法就很重要了,甚至有左右争辩风向的可能。

  谢渊本来一言不发,想的更多的是皇帝为何要这样问。

  但见皇帝看向自己,他便只有慢慢起身,在周围瞩目中,平静道:

  “陛下,草民长自山野,没读过什么书,不敢乱发见解。”

  他的确没读过这位皇帝所著的《世家论》,但更重要的是情形不明,其他人的见解,他亦不赞同,不想随意附和。

  众人见他如此说,都是愕然,身为陈郡谢氏的核心子弟,结果却挂起免战牌?

  皇帝笑了笑:

  “没读过书不要紧,读书不代表明理,不读书亦非无智。我听闻你怜贫惜弱,喜惩恶扬善,素来行事像个侠客,不像世家中人,料想你对世家之利弊,也有看法?”

  谢渊拱手道:

  “不敢自称侠义,草民拙见,不值一提。”

  “呵呵,你长自民间,却又是世家中人,想来看见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不必谦虚,在你看来,世家于普通民众,有何利弊?但讲无妨。”

  皇帝道。

  谢渊见皇帝非要问,便缓缓道:

  “世家如世间万物,对民众有利亦有弊。”

  皇帝见他言简意赅,没了下文,有些不满道:

  “然后呢?于国于家于民,你都以百姓之视野,给朕讲讲,勿得敷衍。”

  众人见皇帝似乎十分关注谢渊的答案,态度变得严厉起来,中原之主的威严自然散发,都有些噤声。

  谢渊皱了皱眉头,看着皇帝,道:

  “陛下想听百姓观点?”

  “不错,以朕观之,你比起世家子弟,更像平民百姓一点。”

  皇帝缓缓颔首。

  谢渊沉吟一下,慢慢道:

  “以百姓之眼来看,世家之弊,远大于利。”

  他说什么?

  周围的人都有些惊讶,崔垒眼睛一瞪,王启文眉头一皱,诧异的看着谢渊。

  一个陈郡谢氏的核心子弟,说出这种话来?

  众人一片哗然。

  皇帝眼中露出一丝满意之色,皇子皇女们各自交头接耳。

  而司徒琴看着谢渊,美目中倒映着那挺立的身影,并不意外,却觉他还有下文,露出一丝有些无奈的笑意。

  谢渊继续道:

  “而以百姓之眼看来,朝廷也是一样。世家朝廷,并无太大不同,都是百姓头上的大山。”

  喧哗瞬间变得安静。

  御花园落针可闻,这一次就连那些瑞兽名禽都感觉到了什么,收敛了声息。

  那名好阿谀的散修拍案而起,怒指谢渊:

  “谢渊,你在胡说什么!竖子安敢将世家与朝廷并列?”

  他还要再骂,皇帝突然摆了摆手,面带微笑:

  “继续讲。”

  谢渊也很干脆,这皇帝非要他说,他就接着说:

  “以百姓之眼,头上不管是大世家、大宗门、大地主、还是大贪官,结果并无两样。

  “草民一路走来,杀过恶少,杀过县尉,杀过县令——他们自然都害人不少,自有必死之由。不过前者是世家子弟,中者是朝廷命官,后者既是世家之人、又是朝廷命官。

  “可见世家与朝廷,实际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也分不开。

  “但受苦的,却都是一样人。

  “世家之弊,有九成是绝大势力固有之弊,或者换个说法,垄断强权之弊,世所共有。

  “我朝皇室在太祖得鹿之前,亦是天下顶尖世家,之后更进一步,但仍是世家之一。若要言及世家之弊,便是妄议皇室之弊,故而草民不敢擅议。”

  谢渊还可以说得更多,但虽然以他的身份,就算把心中所想全部说出来,在这潜龙宴上皇帝也不会把他如何;

  毕竟历届潜龙宴鼓励畅所欲言,皇帝为了名声也的确纵容了许多大胆言论。再加上谢渊在陈郡谢氏也不是普通的身份,不是谋反或者秽乱后宫,都不会把谢渊如何——实际上是管不了世家子弟。

  不过谢渊还是说了一半,又话收回来,点到为止,免得太难看。

  他虽然对世家的存在并不感冒,但不想假意附和其他人有失偏颇的意见一起抨击,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立场来违心辩护。

  在他看来,封建王朝就是世家的集大成者,家天下的帝王要问民众对世家的看法,那是有些滑稽的。

  结果皇帝还要一直问他,还拿帝王的权威逼迫,谢渊心中自有不满。他虽然来此世已久,但多在江湖厮混,对这些君君臣臣的东西接触的不多,更是天然不满,比世家更甚。

  问又非要问,就怕讲你又不高兴。

  场中一片安静,就算是王启文和崔垒都是目瞪口呆。

  夭寿啦,他不要命啦?

  竟然敢跟皇帝讲这个?

  虽然以王启文和崔垒这等被精心培养的世家核心子弟,想得到这些;而皇帝也不是真心疼百姓,只是想消灭对皇家的威胁。

  但在这种场合,面对天下共主,哪怕他们立场不一,哪敢这样说话?

  皇帝的权威还是深刻众人心底的,虽然是武道为尊的世界,但是朝廷统治稳固,官府强者无数,朝廷或者说皇室更是掌握了数不清的修行资源,对武者来说也让人心里敬畏。

  皇子皇女们都是一脸震惊,有的目露不善,有的偷眼看着皇帝,神色不一。

  只有司徒琴有所预料,轻叹一声。

  她早就知道谢渊哪怕在草莽之时,都有一种从未在其他人身上见过的……大逆不道。

首节 上一节 544/7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综武:开局满级嫁衣神功

下一篇:聊天群:一键满级,投资万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