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全球战国

全球战国 第19节

第四十四章 打脸就要打痛(五)

万历三十三年,九月初五。在时隔四年多之后,皇帝又一次召开了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比起四年多的那一次来说,相当的坑:由于大明几十年都没有举行大朝会,由此使得京官们晚上一般睡得偏晚,而早上起来得更晚:反正不用上朝嘛。

四年多前的那一次大朝会,大内是提前两三天发了通知:某月某日,举行大朝会,大家做好准备。然后各路官员自然都知道这一天的晚上要休息早一点,出门的时候也要吃够东西什么的。

结果这一次,大内的宦官和大汉将军们,一直挨到了当天的丑时才开始挨家挨户的通知各路官员今天早上要大朝会。由此导致急吼吼的跑出来参会的各路老爷们,几乎都是精神萎靡、饥肠辘辘。

待得大家满腹怨气的走入宫城的皇极殿后,一个个大臣们都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

“皇上今天是怎么了?居然把大朝会开得如此的紧迫?”

“嘿!这哪里是紧迫啊。分明就是操切嘛!”

“话也不能这么说,可是国家有什么紧急军情?”

“这位大人,下官就是兵部的。至少到昨晚下值的时候,可没听说什么紧急军情啊。”

“嗨,都别猜了。没听宫里的中官传出来的消息嘛?七八天前,几乎所有的科道言官上书弹劾太孙的事情,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这个当然是知道的。可是往年的例子,这些东西不都是留中么?”

“是嘞,听说皇上也准备全部留中。但是太孙不乐意,非要开大朝会和大家理论理论。”

“哈哈哈哈到底是四岁的小孩子,居然如此天真。那群御史言官也是能讲理的东西?”

可以说,事务官和言官,自古以来,都是互相看不惯。一个觉得老子做实事的,一天到晚够累够苦了,你们这些闲着没事的家伙还一天到晚在老子耳边嗡嗡嗡。而另一个觉得:老子是言官啊,就是要监督你的工作,监督你的道德啊。你们这些只知道埋头做事的人,哪里知道思想的重要性?思想出了问题,事情做得再多都是错!

所以,在香皂这件事情上,其实大明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反感。相反,对于那些做实事的事务官来说,他们更多的是赞赏。

可惜,现在的老大中华帝国,已经在道德治国的邪路上越走越远。任何事情只要牵扯到圣人之言,没人敢硬扛。

就在此时,净鞭三响,诸多小团体之间的闲聊什么的,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皇极殿的面积不小,但是绝对站不下那么多大臣。所以,大多数低等级官员只能是站在殿外。在净鞭响过不久,就有宦官从大殿里走了出来高声呐喊。

“皇上口谕,本次朝会相招过急,诸位臣工多有未能朝食者。为免诸臣因腹中饥饿君前失仪,故在朝会开始之前,御赐参会臣工,每人土豆玉米羹一碗。”

“臣等多谢皇上体恤。”

少顷,诸多小宦官端着热气腾腾的小碗鱼贯走出,很快,无论殿上还是殿外,大臣们都拿到了一碗散发着莫名的香气,碗内黏糊糊一滩,中间间或夹杂着一些黄白相间物事的热羹。

“唔?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味道如此怪异?不过,也真的是好吃啊!”

“此物甚香啊,口感也很不错。但是,这到底是什么?”

“这不就是我老家那边种植的番薯么?没想到调成糊状的羹之后味道如此的好。不过,这个番薯羹里的豆子又是什么?”

到底是响过了净鞭,所以参会的诸多官员虽然心里各有各的心思,但却是不敢再交头接耳了。再说,大家这会儿也真是饿了。所以,在大小不一的呼噜声中,一碗碗豆羹很快就被喝光了。

小宦官们把空碗收走之后,净鞭再响,又有诸多宦官站出殿外,对着在外面的大臣们发声道:“皇上口谕,近日,诸多臣工上本,弹劾皇太孙一事。经太孙恳求,朕特行此朝会。列位臣工对此事有欲进奏者,皆可畅所欲言!”

“臣都察院御史王廷谏有本上奏!”

“臣都察院御史徐顺民有本上奏!”

“臣户科给事中杨应有本”

“臣亦有本上奏!”

“皇上口谕,上本者太多,无法一一宣召上殿,现以方才启奏顺序,先发声者为先。现招王廷谏、徐顺民、杨应三人入殿奏事。其余人等,暂且在外等待。”

“臣等遵旨!”

被点到名的三人,心中虽然有点忐忑,但更多是带着兴奋的情绪步入了皇极殿。

哎,到底还是品级太低,别说大明朝最近几十年很难得开一次大朝会。就算是开大朝会,要不是今天这样的机会,哪里能够进入皇极殿呢?这可是阁老、六部尚书、都御史什么的才能站的地方啊。

嗯!也对,今日我等若是能驳斥得太孙哑口无言,让太孙幡然悔悟。如此,也是造福于天下,自然就该很快的成为皇极殿的常客了吧?

三人怀着这样的想法,跟着宦官进入了大明朝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殿堂。

入得大堂,只见万历皇帝笑意盈盈的坐在上首。其左下方站着一个二十多岁,面色苍白,神色慌张,手足无措的青年人:这应该就是太子殿下了吧?果然是一副宅心仁厚的仁君之像啊!

而在皇帝陛下的右下方的一张软塌上,坐着一个双眼炯炯有神,意志极其坚定的四岁孩童。这就是皇太孙了吧?哼,果然是两眼散发金光,必定是满口铜臭之人!

看着三个入仕不久的中青年器宇轩昂的走进这大殿,左都御史温纯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作为当今大明科道言官们的总扛把子,老温可不是什么傻白甜。他清楚的知道,今天这次大朝会,皇帝若是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这么开的。

可惜,大明运转两百来年了,科道言官们早就成了各方大佬们的工具,他这个左都御史名义上是言官们的管理者。其实他根本掌控不了全局。

“臣等拜见皇上,见过太子、太孙。”

“三位爱卿免礼,哎呀,哪位爱卿先来奏对啊?朕先说清楚了,今日大朝会,百官聚集。所以呢,咱们说事情要尽量简短一些。还有,这大殿之上的奏对,还是要讲秩序的。切不可一拥而上,更不可咆哮于殿上。不然的话,朕也只有请有司治你们君前失仪的罪了。”

“谢皇上提醒,臣王廷谏有本奏!”

“嗯,王卿要说什么?”

“臣弹劾太孙殿下,惘顾圣人之言,一心求田问舍,目无尊长,道德败坏!”

“朱由栋,王卿弹劾你的罪名大着呢,你有什么说的吗?”

“敢问王大人”

“太孙殿下失言了,殿下是君,臣在储君面前不敢称大人。”

咦?你的智商也不是那么掉线嘛。这个坑居然没有跳进去。不过无妨啊,我再给你挖个坑好了。

“哦,是孤失言了。敢问王卿,孤怎么背负得起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呢?”

“臣风闻殿下得到皇上划拨的皇庄后,立刻派出中官将此皇庄纳入兴华宫管辖。非止如此,还强迫临近的武清侯交出近两千亩土地。武清侯不从后,太孙亲自带队,率人袭杀了武清侯庄子里的下人武清侯,乃是本朝国舅,按照辈分算,乃是太孙殿下的曾舅爷爷,太孙殿下如此做,是不是目无尊长?一言不合就率众杀人放火,臣下说一句道德败坏已经算是轻的了!”

“嘶王卿不必客气啊。今日大朝会,乃是孤恳请皇爷爷举行的。就是想着有什么问题、误会,大家当面的讲清楚。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嘛。王卿刚才是不是想对孤说,孤这样乖张狠戾的孩童,根本没有人君之像。若是和前人比起来,是不是如前汉之海昏侯?又或者初唐的恒山王李承乾?”

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

“所以臣说太孙殿下不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商贾之事上,还是应该多学圣人之道。就譬如刚才太孙殿下的比喻,那是极不恰当的。海昏侯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太孙殿下现在虽然言行不当,但暂时还比不过海昏侯。而恒山王曾经有一段时间代替唐太宗主掌国事,各种处置都很得当,殿下这一点也是比不过恒山王的。”

“呵呵,那王卿觉得孤和哪位前人比较像呢?”

“臣斗胆进言,今日太孙之言行,与西晋的愍怀太子相似!”

“大胆!”吼出这句话的,乃是这时候在大殿上的左都御史温纯。这声怒吼,其实不是为了太孙斥责说话混账的臣子,更多的是温大人自己很恼怒。

西晋愍怀太子司马遹,其祖父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生父是惠帝司马衷。此子按史书记载,也是从小极为聪慧,但长大后对商贾之事兴趣浓厚,居然在皇宫里开设菜市场这是不是跟朱由栋很像?

但是呢,这位司马遹最后的下场很不好啊:因为不是贾南风亲生的,所以先是被废然后被杀。刚才太孙自比的刘贺、李承乾,虽说都被废了,但总算还是得了善终。你把太孙比作司马遹是什么意思?

还有啊,司马遹的父亲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啊!你这样说,岂不是把太子彻底得罪了?要知道,在太孙经商这件事情上,皇帝是绝对站在太孙一边的,太子的态度应该要好很多。你这一开场就把太子得罪了,后面的事情办起来不是更难了么?

这边温纯只觉得这个入仕已经七年的王廷谏蠢得不行,那边朱由栋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小爷好歹也读了不少书,如何不知道海昏侯和恒山王与小爷不匹配?就是挖坑给你跳的嘛。他看了一眼脸色变得铁青的朱常洛,微笑的朝着温纯摆了摆手:“总宪不必如此,今日之会,是孤恳请皇爷爷召开的。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嘛。孤也不会因为别人说孤是什么,就是什么嘛。因为,很多时候,耳朵会骗人,眼睛,也会骗人!”

说完这句话后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王廷谏道:“王卿说孤以下犯上,欺负孤的曾舅爷爷,这个事情孤是不承认的。”

“太孙,此事满城风雨传遍,岂是一句不承认就可以算了?”

“哎,所以我刚才说有些时候耳朵会骗人,眼睛也会骗人啊。这样吧,武清侯今天也是来了的,要不你问他?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孙如此说,肯定早就和武清侯串通一气,臣不问也罢。”

“王廷谏!”四岁多的小孩子,娇嫩的童声中不自觉的带上了杀气:“孤说话你不信,孤让你直接问当事人你不问!你究竟要如何?嗯!”

“臣”这个,被告自己提出庭审当事人,公诉人居然说不愿意问。这个,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说不走的啊。

“你不问是不是?那孤就建议中书舍人在明日下发的邸报上这样写了:御史王廷谏,无中生有,污蔑太孙。口出恶言,诅咒君父!哼,就你刚才的言行,这十六个字可是受之无愧的呢。”

“呵呵呵,王爱卿,不要紧张,栋儿还是小孩子,说话不太注意。朕为君,最是宽宏。不会冤枉一个忠臣,也绝不放过一个妄臣。”

“呃臣,那就问问武清侯吧。”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毫无悬念。

“本侯事务繁多,对下面的人管得是松懈了一点,以致家中出了恶奴哼,竟敢在本侯不知情的情况下,觊觎皇庄的土地,真是罪该万死。太孙殿下出手为本侯清理门户,乃是我家的家事,这个就不劳御史上本了。”

“太祖大明律早有规矩,贼人入户抢劫者,户主杀之无罪。太孙殿下只杀贼首而不牵连无辜,此乃仁君之像啊!”

谁都知道武清侯李高是个人渣,但是人渣一本正经的义正言辞起来

“王卿,朕听了这么多,只觉得朕的太孙一点都不像愍怀太子。说起来,倒是和本朝的宣宗章皇帝更像一些。”

“臣惶恐,此事,臣有失察之责。”

“罢了,御史风闻言事,乃是太祖给的权柄,朕也一向认可。王卿退下吧。”

“臣谢皇上宽宏”

“嗯,下一位。”

“臣都察院御史徐顺民,弹劾太孙不习圣人之道,整日与商贾为伍。长此以往,国势堪忧。”

“朱由栋,这位御史说的,是不是真的啊?”

“呵呵呵,这个,徐卿能不能仔细说说,你说孤不习圣人之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呃,这个,臣听闻太孙自从有了皇庄后,整日里都往庄子里跑,很少在慈庆宮就学。最近更是搬到了兴华宫,更是没有就学了。”

“哧”轻轻的一笑,朱由栋对着沈鲤鞠了一躬。

“哼!太孙殿下天资聪颖,对各类经典能够融会贯通并就事阐发。虽说由于年龄问题,在八股上还做得不太好,但只要假以时日,五年之内,若是太孙亲自下场参加科举,只怕最终成绩比你徐御史的三甲同进士可要好上很多!”

“臣礼部侍郎吕坤启奏皇上,太孙殿下随臣学习论语,于圣人之言的解释多有新意且不离圣人本意。实乃臣数十年所教授过的几百弟子中最为出色者!而且太孙殿下搬到兴华宫后,臣等一样定期到府上授课,太孙殿下近一年来,临时请假不过两三次。其他时间,皆是刻苦诵读。太孙天资至高,加之又极为勤奋。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必是学问渊博、通晓世事之大才!”

“臣礼部尚书郭正域启奏皇上,臣虽然主要是负责太子进学,但臣在慈庆宮授课时,太孙殿下只要有空,都会过来旁听。昔日吕子明对孙仲谋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之太孙,每日都令臣刮目相看!”

好了,接下来的事情真的不用说了。刚才说话的那三个是谁?公认的天下三大贤!无论学问、道德,都是天下读书人公认的贤人。这三个人都为太孙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背书了。你徐顺民一个差点就落榜的三甲同进士,居然敢说太孙不认真学习?

看着在王廷谏被打脸后,一上来本来气场就弱了好几分的徐顺民,朱由栋不由得抬首望向了皇极殿的屋顶:哎,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第四十六章 打脸就要打痛(七)

明代的言官,横行无忌多少年了?从本朝仁宗开始,到现在的今上,哪个没有被言官骂过?可是像今天这样连连吃瘪的事情,近两百年都很少碰到啊!

究其原因,什么睡眠不足啊,进食后血液涌入胃肠导致大脑反应偏慢啥都只是盘外的小招数。根本的原因还是朱由栋一反历代皇帝不肯自降身份,亲自与言官当庭辩论的方式。自己下场和对方舌战。

君臣当面奏对,无论做臣子的如何嚣张,都天然的处于弱势。这和一本弹章送上去,可以在弹章里肆无忌惮的挥洒字比起来。扎实的考验一个人真正的胆量、气场和应变能力。

当然,也不能说这两位御史很弱。主要是一方面他们还很不习惯这种方式:穿越者就算没有参加过真正的辩论赛,哪个没有在什么论坛、扣扣群、微信群里怼人和被人怼?那是相当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应变能力的。另一方面则是,朱由栋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很久。

“臣杨应有本奏!”

首节 上一节 19/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之下

下一篇:重生寡头199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