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全球战国

全球战国 第196节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货源问题不是孔胤植具体操办,但是货物运进来之后,这位爷是最喜欢负责教育的毕竟这会才二十八岁,正是最喜欢这些事情的时候。至于说死人?孔胤植自己都知道,常有的事情啊。

“我们阁里可有逃出去的?”

“少爷,鑫雅阁现在开了十三家分店了,且不说逃出去的,就说那些头牌,被各地恩客给赎身的也不少啊。”

“嗯......”拉着下颌不算太多的胡须反复思考一阵后,孔胤植道:“你说,会不会是我孔家自己的几个兄弟搞的这么一出?”

“少爷,这个,很有可能。毕竟,现在老爷的身体已经明显的撑不住了。若是在这个时候,少爷身上有了官司......”

“所以啊。”他站起身来:“孔七,你下去准备一下,兖州知府,一千银元。那个王在晋,哼,三千银元。让他们把这事给我压下去。告诉他们,我现在只是家里管事的之一,银钱支取太多还是有些不便,等我顺利袭爵后,必有厚报。”

“是,小的马上就去办。”

曲阜到济南并不是很远,所以过了两三天后,王在晋就收到了孔七送来的一张三千两的会票。

看着这张大额会票,王在晋一点动心的感觉都没有,但是作为老官僚,谁还不是个影帝呢?

“呃,居然劳动孔公子如此慰劳,下官愧不敢当啊。”

“哪里,中丞为我山东数百万百姓操持多年,只恨我们来得晚了。”

“哈哈哈,不晚,不晚。圣人后裔,无论何时都不晚。”

“那,上次传票的事情?”

“哦,这个啊。哎呀,说起来,本官这里还有一张传票。”

“啥!”

七月十五日,孔七返回曲阜后,连滚带爬的去见了孔胤植。

“你说什么?那王在晋居然又给我发了一张传票?”

“是啊,少爷。这张是有人状告我们孔家强占良田,并且打死田主,奸污田主女儿后将其发入鑫雅阁的事情。”

“砰!”狠狠的一拍桌子,孔胤植跳了起来:“这个姓王的吃错药了?为什么始终纠缠着跟我过不去?”

“少爷。”孔七抬头看了一眼,又迅速的低下头去:“那个王在晋还说了,他手里关于少爷的状纸起码不下百张,若是少爷还是不肯去济南,他每天都会发一张新的传票过来。”

“哗啦啦”屋子里的易碎物品被孔胤植打了个稀烂,其身边的下人丫鬟们,都惊惧的看着这位平时虽然脸上始终笑嘻嘻,但是动起手来可谓心狠手辣的少爷,生怕这位少爷要把屋子里的谁打死出气。

“哎”长叹一声后,孔七挥挥手,让屋子里的人都出去了。

“少爷,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办?现在看来,应该不是家里其他几位在给少爷使绊子。毕竟,能让一省巡抚完全撕破脸皮的来对付我们,他们几个还办不到。”

“嗯?”作为能在孔府这么多男丁当中脱颖而出的人,孔胤植绝不是笨蛋相反,他聪明得很。在孔七这么一提醒后,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你是说,这是王在晋自己要针对我们孔家?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孔家家大业大,出了点枯枝败叶实属正常。可是他为什么要揪着不放呢?真要做为民请命的青天?开什么玩笑,现在大明哪里还有青天?”

自言自语的说完这些话后,孔胤植突然一拍脑门:“孔七,赶紧去把最近三个月的燕京日报、金陵日报给我找来!”

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

“哗啦,哗哗。”

一目十行的迅速翻阅了最近几个月的报纸,孔胤植在伏夏炎热的空气里,全身越来越冷,到了最后,干脆抖成了一个筛子。

在穿越前,朱由栋作为老书虫,当然也看过很多明穿。这些书里,只要是写晚明的,就几乎没有不写孔胤植的。虽说这些书里将此人描述成了贪婪、残忍、无耻、嚣张、愚蠢等各种形象。但是在朱由栋看来,前面几个词或许属实,但嚣张就不太合适,而愚蠢两个字,就跟孔胤植彻底不沾边了。

要知道,衍圣公府的夺嫡争斗,可比皇室争夺太子残酷激烈多了:皇子夺嫡失败可以去当亲王,衍圣公当不了就只有去做平民不说,还会遭到夺嫡成功一脉的打击报复!

更何况,现在的衍圣公孔尚贤是绝嗣了的。孔胤植能够在孔府那么多男丁中脱颖而出,此人的坚忍,腹黑,根本不必多言。

如此人物,在大致翻看完最近的报纸后,还不知道皇帝是打的什么心思,那才真的有鬼了。

“怎么会这样?我这段时间天天在伯父床前伺候,端药送水喂饭,根本不得空暇。但我孔府那么多人,就当真没有一个人读报么?就当真没有一个明白人看清楚这里的杀招么?”

“少爷,您在说什么?什么杀招?”

“哎。”马上反应过来的孔胤植住口不言了:这种情势下若是还想下人安心办事,可千万不能让他明白现在孔府有倾覆的危险!要不然,只怕这孔七都会在心里有反正的小心思。

至于说孔府几千号人,这段时间的主要精力都是关注着孔尚贤的身体,但绝不可能连一个看报纸的人都没有。而孔家到底家学渊源,也不可能没有人看出报纸里这些章隐藏的腾腾杀气。

之所以没人来提醒他,理由也很简单:孔胤植已经在继承人之争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对于其他人来说,以后注定了要当平民那还费什么劲呢?尤其是前期与孔胤植争斗的那几个平辈兄弟,更是害怕孔胤植上位后带来的恐怖报复。

在孔家其他人看来,皇帝是要打击一下孔家,那就打呗。打完了你尊不尊孔?你还是得尊孔的嘛。毕竟,经过反复改造的儒家,到了今日的理学这里,到底还是最能支持皇权统治的理论。作为统治者,哪里是说舍弃就舍弃的?

反正现在是孔胤植领跑,有什么事情他去扛,他扛不下来,我们不就有机会了么?

总之,因为此时是孔府非常敏感的一个时间节点,以至于人人都有了不一样的打算。所以,朱由栋前些时候安排张世泽做的种种“挑衅”,孔府居然没有啥反应。

“我要去见伯父大人。”

翻完报纸后,孔胤植马上就做出了决断。但是当孔七准备去给孔尚贤的贴身丫鬟通报的时候,他马上又把孔七给叫住:“去把二房到九房的所有尚字辈的长辈,以及胤字辈的,都请过来。一起去给伯父请安。”

“是。”

当然不能他一个人去见孔尚贤了。孔府作为华夏第一府,虽然已经腐朽堕落得不成样子,但还是保留了许多华夏的旧有习俗。其中之一便是长辈生病了,哪怕家里仆人再多,做子女的也要亲自端药喂饭,长辈的排泄物什么的,也需要做子女的亲自打理、观看。而这一切,最近几个月来,孔胤植都做得很好。

正因为这几个月他老老实实的贴身伺候孔尚贤,所以他非常清楚孔尚贤的身体这会儿已经是油尽灯枯。要是他一个人去跟孔尚贤汇报这个事情,说不得,孔尚贤惊怒交加就一命呜呼了。到时候他是黄泥掉进裤裆了,不是屎也是屎了。

因此,必须得大伙儿一起去。

做为超级大家族,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孔府要召集两代成年男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孔七办事再怎么得力,上午执行,到了人基本来齐,大家齐聚孔尚贤的寝室外,也已经到了暮色沉沉的晚上七点。

“大人,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侄儿以为,皇上此举,根本目的不在侄儿一人,而是在我孔府。所以,大人,诸位叔伯兄弟,这个时候,我孔家需要团结一心,共度时艰!”

七十八岁的孔尚贤这会儿已经连坐着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在丫鬟的服侍下半躺在一张软椅上,嘴角不断的流着口水,出的气明显的比进的气多。在孔胤植说完后,他的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身体也没有做出什么动作。

看着现任衍圣公如此样子,孔家的其他男子们在互相眼神试探交流后,一个三十多岁的家伙站起身来:“胤值弟,六大报的东西愚兄也看过了,在愚兄看来,目前报纸上的讨论,我们孔家还是暂时置之不理的好。是个人都看得出来,皇上登基后,锐意进取,在很多方面都推陈出新。由此,皇上想要在思想上改良理学是肯定的。在这个时候,那些理学大家们都没有站出来,我们就更不能站出来。总之,单就六大报最近的章来说,我们孔府还是保持沉默的好。等到这一股风潮过去,皇上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孔家还是孔家。

至于说山东巡抚给胤值弟发的传票,愚兄觉得,你还是得去一趟济南府。孔家只要还在,胤值弟就不会有大碍。”

听完五房的孔胤柳的话,孔胤植内心只想操把刀砍死这个家伙!

孔胤柳的话意思非常清楚:这会儿谁都知道皇帝想干嘛,所以我们孔家做缩头乌龟就好了。当然哪,皇帝对我们孔家不满也是真的,所以,我们就把孔胤植给扔出去,让皇帝消消火。

等这波风潮过去了,皇帝的火也小了一些后,我们孔家不管声势是不是像现在这样,但到底还是衍圣公府嘛。

可以说,孔胤柳这个方案一说出来,除了孔胤植父亲这一系的男子和孔尚贤之外,其他的孔家男子,个个都捻须点头。更有几个才十几岁的沉不住气的少年,干脆的开始冷嘲热讽起来:胤值兄,平日里家里的事情都是你在掌管,这好处也是你们这一系拿了大头。现在出了事,难道不该你去扛么?

这话一出口,孔胤植一系当然要奋起反击。然后,整个屋子就陷入了混乱的争吵。吵到后面大家火气上来了,居然有些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开始撸起了袖子。

就在这个时候,密闭的屋子突然开了,一队全身披挂的家丁面色狠厉的冲了进来。原先准备大打出手的一众人,纷纷诧异的停下来,然后把目光聚焦在了这时候居然神采奕奕,在丫鬟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的孔尚贤身上。

“呼”深吸一口气,再长出一口气后,孔尚贤用低弱,但是坚定的语调开了口:“最近这些事,我也是今天才知道。可以确定,这是皇室想将我们孔家连根拔起,这不是胤值一个人的事。”

在给这件事情定性后,孔尚贤又歇了一会,然后道:“此事,胤值不要去济南府,不过若是山东巡抚派差役来锁拿胤值,我们也绝对不能反抗。

现在,各家务必要清楚,这事我们若是扛不过去,孔家将会倾覆。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你们各个身上难道全是干净的?若是我们的衍圣公府被朝廷关掉,你们以为,能活着走出这曲阜县?所以,都给我把,呜”

“公爷!”

“大人!”

再也站不起来的孔尚贤躺在软椅上挥挥手,让众人熄了声音继续道:“各家各房,都把各自的小心思收起来,这次咱们不齐心合力,过不去这个坎。呼咳咳,此事的应对,分三策。其一,我亲自去一趟北京,向太上太皇跪求宽恕。其二,各家下去后,把各自的首尾处理干净,开仓放粮,退还部分土地给闹的厉害的百姓,发动各自的朋友,在六大报上为我们说话。咳咳,其三,我走之后,府里以胤值为首,府里的家丁也全部由胤值统帅,谁敢不服从的,胤值可以直接家法从事!”

第四四四章 藩王们的反应

同样是在1620年的7月,福国,汉城。

是的,此时的朝鲜已经更名为福国,从大明的海外藩属国变成了朱家藩王领地。

从1619年的10月莅临汉城到如今,朱常洵掌控朝鲜已经九个月了。

“大王,经过内阁和户部、锦衣卫等部门的努力,我福国的黄册重建已经在七个道完成,预计今年十月前,最后的黄海道也能够清点完毕。”

“嗯,长史辛苦了。”

福国的统治机构,基本是照搬大明本土。外朝是内阁六部,内朝是司礼监锦衣卫等,不过在规模上明显的小很多。而地方机构,朱常洵明智的暂时没有去调整还是以往的八个道,道下面的府县也维持了原样。

至于说官员的任命上,已经是太上太皇的万历对自己这个最喜欢的儿子还是不吝啬的:福国第一任长史是杨守勤,这是万历三十二年的状元,当年要不是他回家为母亲守孝三年,或许就轮不到那一年的榜眼孙承宗去朱由栋那里做老师了。

“大王,这都是臣等的本份。这段时间,大王的足迹遍布我福国八道,春耕的时候更是撸起裤脚下田和当地百姓一起插秧,大王才是真的辛苦了。”

“哈哈哈,寡人不过是作秀而已哪。我福国新建,长史既要操持国家这么多杂务,还要安抚原来的朝鲜官员,真真是辛苦。”

君臣互相吹捧一番后,朱常洵道:“最近原朝鲜军队的改编还算顺利吧?”

“基本无碍,大王,大明在今上改革前,边军的生活很苦,很多老弱都不能温饱,装备什么的也是数十年难得一换。但是原来朝鲜的士兵,其日子过得比大明以前的边军还要糟糕。所以,大王从周国、唐国购入大量大米,让这些士兵吃饱后,他们对大王感激不尽,发誓绝对效忠。个别李姓宵小的挑唆,根本起不了作用。”

“是啊,大王。”朱常洵的大伴,新任福国司礼监掌印太监张通以及福国锦衣卫指挥使,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也在旁边道:“锦衣卫最近几个月破获了十三起原朝鲜王族、两班贵族们准备发动叛乱或者对大王进行暗杀的案子。都是在刚刚有了点苗头的时候就被士兵、百姓向锦衣卫举报了。可以说,大王把土地分给百姓,抓住了农民的心。废除两班制,推行全民皆可参加科举,抓住了中下级士人的心。补发俸禄,足衣足食,抓住了士兵的心。些许宵小,已经不足虑也。”

“哈哈哈”很是爽朗的大笑一阵后,朱常洵道:“哎呀,寡人以前可是在洛阳被圈养的肥猪啊,这咋然来到此地独当一面,就真的面面俱到,一点问题都没有吗?长史,大伴,舅舅,你们总是对寡人说好话,寡人可是越来越心慌啊。”

“大王,说到问题,我福国也是不少的。目前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有两点。”

“长史请讲。”

“第一,钱。大王,臣不该问大王到底从洛阳带了多少钱过来。但是我福国建国九月,大王迄今已经投进去八百七十多万银元,国家财政近乎每月亏损一百万。而大王又说了今年全福国免税,明年农税三十税一,商税十税一。后年才会恢复到十五税一和五税一。臣按照大王的这个方略估算了一下,我福国要做到收支平衡,起码还得亏上半年甚至九个月,不知这剩下的六百多万银元,从哪里来?”

“啧!”说到钱,朱常洵的脑袋也疼起来。

以前的福藩还是有钱的,当初他就藩洛阳的时候,万历出于补偿心理,给了他大量的田地和赏赐。

但是,福藩毕竟是新藩,不像唐藩、周藩那样有十数代财富的积累。换句话说,他缺乏底蕴。所以,真要朱常洵自己一次性掏个一千万银元出来,他是拿不出来的。

这次到朝鲜半岛就国,朱常洵把福王府里所有的奇珍异宝、门面店铺、王府下的各种厂房全都变卖了王田自动收归国有,再把所有的流动资金都抽回来,就算这样也只有四五百万。然后再加上郑贵妃倾尽全力支持,朱常洵来朝鲜就国的时候,总共也就带了一千万银元。结果,九个月之后,这钱就要见底了。

“那个,长史啊,我福国什么时候能够秋收啊?”

“大王,我福国南北纵横三千里,各地秋收时间差异较大。南方有些地方秋收都已经完成了,但北方估计还有一些时日才会开始。不过大王,就算是秋收了,因为您在汉江口登陆的时候,就已经说了今年免税。所以,秋收之后,百姓的赈济或许可以停下来,但是,士兵的口粮不能省,我们还是得继续向周国、唐国购买粮食。”

“哼!周世子和唐世子两个奸商!据闻他们在国内,以六石粮食一块银元的价格收购粮食,转手卖给我们就是三石粮食一块银元,足足赚了一倍不说,还要我们自己承担运输......偏偏这两个家伙辈分还比寡人高,寡人......嘿!气死寡人了。”

“大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周国、唐国分到了好地方,据闻那里的土地普遍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自然粮食便宜。如我福国,一年只能收一季不说,北方的平安道和黄海道还只能种植小麦......两国在农业上不可同日而语。加之现在大明本土以及东边的桂国,都在大量购入粮食,这周、唐二国坐地起价,我们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罢了罢了,钱嘛,寡人再厚着脸皮去找太上太皇要。不,是借,这个以后要还的。总之呢,长史,该有的赈济不能停。这十万士兵还得暂时养着。当然,我福国现在通过黄册清查,全国也不过一千万带点的人口。加之后方就是大明本土,海对面又是桂国。所以养十万大军实在是太浪费了。等黄册清查完毕后,想办法安排部分士兵复员,到时候兵部和户部要拿出一个方案来。总之,寡人觉得,国内留个三万常备军就足够了。”

“是,臣领命。大王,接下来还有一个事情要赶紧做。”

“何事?”

“大王,大明本土最近六大报连篇累牍的在对理学进行攻击,皇上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经很明显了,我福国也应该尽快表态,否则,若是让唐、周、桂走在了我们前面,只怕会引起皇上的不快。”

“啊!长史这个事情提醒的是!寡人疏忽了。”

可以说,虽然刚刚做一个实权国王不过九个月,但到底是长期处于一个国家的顶端。所以朱常洵对朱由栋的种种举措,其实看得很清楚。

在朱常洵看来,朱由栋最近半年在思想化上的一系列大动作,其实根本追求的就四条。其一,将权利义务对等揉进国民的核心价值观里。其二,纠正“德治”,提倡“法治”。其三,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彻底废掉“天人感应”。其四,在第三条的基础上,提倡科学。

对第一条,朱常洵不反对:这一条对皇帝、国王的要求,无非是国民对君主效忠,君主保护国民而已这本来就是大明皇族一直在做的事情。几百年来,皇帝拼了命的抑制土地兼并,不就是在保护百姓么?

实际上,提出这一条的根本目的,是用来给官员划线:从今以后,你们不是牧民之官,而是享用了民脂民膏为民服务的公仆!

先要有了这一条,然后才能整顿吏治。

首节 上一节 196/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之下

下一篇:重生寡头199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