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让你打官司,怎么全都无罪了?

让你打官司,怎么全都无罪了? 第70节

都有异议?

那是什么意思?

“都你确定?”

刘林确认了一下。

见任真点头,刘林也不好再说什么。

旁听席上那四位,则是互相对视几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可置信。

时浩新找的这个律师,怎么这么虎啊?

一审判决这几个点,那可是经过我们公诉院和法院共同认可的。

人家G市公诉院的同事对某个点有不同看法,说不定是人家水平高,觉得我们的思路有些问题。

这倒还说得过去。

这个律师倒好,直接把我们的观点全否了。

你比我们都有水平是吧?

“那我们接下来就重点针对有异议的部分进行审理。”

刘林终于定下了本场庭审的基调。

旁边一个法官心里却在嘀咕:“全部都是异议,这还有重点吗”

“首先,关于时浩的犯意,究竟是不是在优恩公司的引导下产生的,公诉人刚才提到有异议,具体解释一下。”

对着材料翻了好久,刘林才确定究竟从哪个问题开始下手。

“在一审中,新城区公诉院的公诉人认为,时浩与优恩公司达成三十万元的和解协议之后,在优恩公司再次与时浩联系之前,主观上已有向优恩公司索取两百万的意图,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准备。

优恩公司与时浩联系,只是为时浩提出所要两百万的机会,并没有制造其犯意。”

翟明看着原审公诉人的这部分意见,忍不住瞥了旁听席上那几个人一眼:

“我院认为,其中的逻辑过于牵强。仅凭现有的证据材料,只能认定时浩确实存在拿了三十万元之后,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但是接受媒体采访的这一行为,很难判定为其具有继续索赔两百万的意图。”

任真点了点头,在这个点上,他和翟明的观点一致。

虽然还有些细节上的东西可以补充,但大致方向一样。

相同的东西,从公诉人嘴里说出来,比辩护人说出来的分量还是要重一些的。

刘林从面前那沓材料中抽出几份证据,反复看了几遍。

“根据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时浩和优恩公司在案发当年6月13日签订了《补偿协议》,并于当天就收到了三十万元的补偿款。

在同年的6月15日,时浩再次购买了优恩公司的牛奶并保留了小票,6月25日,G市某电视台播出了包含时浩采访的节目。

据此分析,时浩索取两百万元的犯意早已有之。”

说到这里,刘林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位法官,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有了以上推论,公诉人依然认为时浩没有继续索赔的意图吗?”

翟明突然觉得有些滑稽。

当了这么多年公诉人,好像还很少有过现在这种情况。

本应该对被告人做出指控的公诉人,竟然在推翻对被告有害的逻辑。

而法官对他的问题,则更像是对辩护律师的发问。

不过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

仅此而已。

“没有。”

翟明摇头:“如果时浩早有继续索赔的意图,他应该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向优恩公司提出要求,而不是通过接受采访的方式。”

“我们暂且假设时浩早有犯意,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去思考,单纯接受电视台的采访,能让优恩公司给时浩更多的赔偿吗?”

“我觉得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看,显然是不能的。”

刘林又看了旁边的两位同事一眼,看的任真很是无语。

伱真的是主审法官吗?

怎么动不动就看别人啊?

征求其他法官的意见可以理解,毕竟咱们这是合议庭。

但你也没必要每个问题都跟别人商量商量吧?

不过翟明的回答,同时也是任真的疑惑。

时浩拿了赔偿之后又接受采访,说明他具有继续索赔的意图。

这就是一审法院在这个问题上的逻辑。

乍一听有些道理,但细细一琢磨,完全站不住脚啊?

这个点怎么就这样坐实了呢?

会不会太草率了?

如果仅仅是一个点没仔细研究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很多个草率同时出现,直接把时浩送进了监狱,这就不是草率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在开庭前的几天,任真把一二审的判决书和所有材料都快翻烂了,好多问题也没在法律上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一下这个案子一审承办人是怎么说的,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公诉人和辩护人,你们的意见是?”

刘林看看翟明,又看看任真。

征求原审法官和公诉人的意见,难免会对再审法官产生影响,理论上是不符合规定的。

但如果是了解情况,似乎也不是不行?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任真知道,就算明面上没有,在庭外他们该问的也还是会问,所以也就打消了提出异议的想法。

“可以。”

翟明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同意了刘林的决定。

五年前他并没有直接经手过这个案子,当时案子虽然也到了G市公诉院,但他们院只是有派员出庭,具体的公诉职责还是一审的承办人履行。

所以对于一审时的情况,他基本只能从纸上得来。

开庭前他也跟当时院里经手了这个案子的公诉官聊过,并没有得到额外有效的信息。

不过既然他可以在庭外找人了解情况,法院找来一审的承办人也就显得没那么突兀。

这么一想,翟明自然也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看到任真也点点头,刘林满意的看向旁听席。

第74章 过度解读

见刘林看过来,旁听席上几个人商量了一下,一个人站了起来。

“我是新城区公诉官张天,这个案子当年是我负责的,关于时浩的犯意问题,是由我提出,后来得到了一审法院的认可,就由我来解释一下吧。”

刘林点点头,示意张天可以开始。

虽然这个观点得到了新城区法院的认可,但最开始本来就是公诉人的指控意见,由张天来说,倒也算是比较合适。

“其实我们并不是仅仅凭借时浩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就这么简单的认为他具有继续索赔的意图。”

张天面向翟明,颇有耐心的解释道:

“我们是结合了事发前后,时浩的种种行为,以及与优恩公司之间的数次沟通,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

首先,时浩和优恩公司在20XX年6月13日签订了补偿协议,约定由优恩公司向其支付三十万元,时浩保证不再追究优恩公司的责任。

紧接着在6月15日,仅仅间隔两天,时浩又去超市购买了优恩公司的牛奶,并且保留了小票。

试问,在明知道优恩公司的牛奶有问题的前提下,时浩还去购买牛奶的目的何在?我想结合他保留小票的举动,我们可以暂且在这里划上一个问号。”

时浩差点就拍桌子了:“我买牛奶怎么了?我买牛奶是为了.”

任真一把拽住时浩,给他扯回了凳子上。

审判席上三位法官同时瞪了时浩一眼,张天也扭头看了过来。

“你总不会想告诉我,你买牛奶回去是为了喝的吧?”

张天的语气没有什么波澜,说的话却是有些嘲讽。

常嘉航往时浩嘴里塞了块巧克力,堵住了他的嘴。

“浩哥淡定,咱别说话,听着就行。”

被这两个小老弟拽了一把,时浩也知道自己失态了,狠狠的嚼了两口,咕咚咕咚又灌了两口水,把头扭向一边。

“被告注意控制情绪。”

刘林的语气颇有些严厉,又看向张天,让他继续。

任真在纸上写了些什么,然后看了旁边的气呼呼的时浩一眼。

关于张天提到的,任真自然也向时浩了解过。

按照时浩所说,他是买了一瓶最新日期的牛奶,想看看优恩公司在被曝光之后,是不是做出了什么改进措施。

结论是并没有。

这也是时浩后来接受电视台采访的理由之一。

虽然当事人的话不可尽信,但这么多天相处下来,任真对时浩的为人有了更多了解。

再结合案件情况,他知道时浩说的八成是真的。

对于当时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时浩来说,不缺钱,又刚刚维权成功,对优恩公司的这种行为心存不满,完全解释得通。

按照时浩的思路,虽然我接受了你的赔偿,但我只是不再向伱优恩追究责任了。

但是你的产品依然存在问题,那么我在采访中实话实说,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公司的行为,有什么问题吗?

这难道不是一个热血青年应该做的事情吗?

懂不懂什么叫社会责任啊?

首节 上一节 70/1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国宴主厨探店,全国厨师都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