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重生1990:我有三根金手指 第192节

  他所有精力全放在新产品研发中,对中高层还是比较信赖的。

  面试中高层时,方柏都使用金手指探测对方情况,根本没法欺骗他。

  一些忽悠他的人,都直接被他剔除,没有录用。

  方柏让员工帮他采购了飞利浦、马兰士、索尼等多个品牌的CD机,和研发团队拆设备,分析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VCD机外形跟CD机没啥区别,只是内部核心不一样而已。

  要定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外机壳用什么材料,可选择的有塑料、不锈钢、SPCC冷轧板和铝板。

  方柏直接把塑料排除,感觉外壳用塑料太LOW了,目前工艺水平较低。

  当然,很多VCD厂家就是使用塑料搞,便宜啊,制作也方便。

  不锈钢板一般有雾面、光面和条纹面板等类型,其表面都容易被刮花,影响外观,生产效率也低。

  方柏要求年生产上百万台VCD,对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要求极高,不想用不锈钢板。

  铝板外观不错,但铝价是SPCC板的五六倍,虽然密度低了,但由于铝强度低,板不能薄。

  铝的好处就是耐腐蚀,经表面处理美观;

  坏处就是焊接难度大,如果有焊接工序的话,方柏会直接放弃采用铝板作为外壳。

  SPCC冷轧板,不好就是腐蚀问题了,需要做防锈处理,如镀锌、发黑或喷涂防锈涂层,在美观方面比不过铝板,但材料便宜。

  如果选用冷轧板,一般选择0.8-1.0毫米板,表面平整度就差一些。

  铝板的话,可能得2.5-3.0毫米厚度,刚性好,表面平整度就好很多,而且更容易冲压,更显精致。

  VCD外壳没有焊接点,锁紧方式一般采用螺栓连接,也不可能设计焊接点,一旦有焊接工序,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机壳重量没有多少,方柏算过了,大概要1.2公斤,相对于高昂的出厂价来说,材料费多十几块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可以接受。

  工艺成本和加工成本相差不大,主要还是材料贵一些。

  方柏综合考虑,在众人争议中选择铝板当外壳,小厂家根本没法仿造,既然打算出口,又想搞精品,少赚点钱不算啥,但不能把“星海”这个牌子给毁了。

  操作面板由于复杂,如果铸铝工艺没法达不到要求,那只能选择铸塑,外壳用铝板包裹。

  并不是啥零部件都由公司生产,大部分零部件还是外协工厂定制和采购的,买回来后组装、调试、包装。

  有人说,国外一些大的厂商陆续推出过小批量的VCD产品,因为VCD是一种过渡产品,最终要过渡到以MPEG2标准为基础,图像、音频质量更高的DVD,因而VCD产品的产量不大。直至国内VCD市场迅速扩大,国外才开始重视VCD。

  方柏不知道这种传说是否真假,但他照样申请国内外专利,看审核结果。

  就算人家有专利,现在国内还没进入WTO,盲搞就是了,怕啥,买不到国际专利,最多不能出口而已。

  方柏负责带团队搞定产品研发并完成批量生产,总经理要搞定生产、包装运输、宣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面工作。

  方柏的要求可不低:投产后,第一年产能要超过一百万台,第二年达到三百万台。当产品上市时,要求国内、港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可以做到同步销售,能把产品宣传出去并卖出去。

  在半年内,销售副总必须完成终端销售渠道布局,比如说,在申城,要调查清楚哪些店能够上架VCD销售,这些店老板的联系方式,而且当产品上市时,这些店老板愿意上架。

  而不是产品出来后,仅靠广告宣传,客户被动上门。

  不管东西好不好卖,至少得让终端销售老板知道有VCD这新产品,在哪买得到,销售利润如何,是否有省代理商,人家也愿意帮推广。

  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抢占市场,慢吞吞地推销,竞争对手就多了。

  专利发明只能针对国外,在国内,方柏感觉想用发明专利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个年代真的有点难。

  但有专利侵权,该告还是告,从市场上找工厂源头,找到一家告一家。

  至少能保证正规公司不敢侵权,也只有小作坊偷偷摸摸地干。

  目前,除了管理层和研发人员,其他员工根本不知道公司目前具体在研发什么,只知道大概方向是一种电器,好像还有电脑啥的。

  VCD科研项目工作如火如荼进行,CD驱动器、机芯、视频解包电路板(视频解码)、音频解包电路板(音频解码)等分析……

  时间悄然而过,很快到了十月底,星海科技公司办公楼前的几棵枫树,树枝上树叶快落光了。

  公司办公楼前的大奔,车顶上有几片飘落的金黄色枫叶。

  王大开和李啸龙每天把车子保养干干净净,开车都戴上白色手套。

  两人说公司规模大了,他们也要跟上公司发展,不能显得太业余了,说港片里的专业司机就是这么做。

  他俩一路来见证了方柏的暴富和公司成长,两人从身无分文到身价几十万元,都是靠方柏提携,后半辈子生活已经不用愁了。

  目前,方柏和团队终于摸透VCD的结构和原理,对试制有了很大把握,决定开始试制。

  CD机的大部分零部件可以在VCD机上通用,可以直接套用。

  现在的目标只是组装一台VCD机来,而不是啥都想重新设计,甚至发明。

  虽然有现成的CD机,但由于没有参照物,要组装一台VCD机出来还是非常难的,毕竟方柏只是见过VCD,但没有研制生产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找资料学习,和研发团队一起摸索。

  另外,方柏也不记得具体有哪些零部件,用的是什么品牌和型号,买回来后多半与其他零部件不匹配,那就得整改,如果不合适,那还得让工厂定制小批量。

  只有等组装出一台VCD后,方柏再考虑使用金手指进行优化可以优化的零部件,重新设计,再让外协工厂定制,而不是重新发明,发明难度非常大。

  可以说,经过自己设计优化的零部件,都比原来的好,组装出来的VCD综合性能肯定更佳。

  目前,方柏和团队遇到的难度还是非常多的。

  又过了约三周时间,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份中旬。

  方柏带领团队终于组装出第一台VCD机,运气非常好。

  当然,不少零部件是拼凑和整改过的,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继续优化设计。

  但不管如何,组装出第一台VCD机,已经说明试制成功了。

  仿造容易,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

  但从头开始摸索,花的时间就长了,要是没有头绪,也许几年时间都不一定搞出来。

  试制成功后,方柏欣喜万分,他这完全就是赌博。

  怪不得,原创者特别恨山寨货。

  此时,实验室内,一台彩电电视上,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录像画面,这是使用自己组装出来的VCD播放光盘。

  “董事长,恭喜!”科研员工看到方柏脸上露出笑容,向他祝贺。

  “路还长着呢,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大家的任务还非常重。

  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方柏拍拍手,继续鼓励大家,认可员工的努力。

  “这是我们应该的。”员工得到认可,心里也很高兴。

  他们已经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工资一分不少,而且还拿到加班费,老板没有忽悠他们,这也是他们拼命干活,恭敬老板的原因。

  接下来,那就是优化设计!

  然后开始小批量试制,如果没有大问题,那就定型,可以开始大批量生产了。

  到了此时,方柏对VCD机的核心零部件没想过要自主研发,先把能干的事做完再说。

  他看过重生小说,谁TMD说组装VCD容易了!

  见都没见过,张嘴就说容易搞,就说这钱容易赚。

  而且,整改零部件也很麻烦。

  山寨,东拼西凑,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管如何,方柏总算带团队组装出来了。

  工人等了一两个月时间,总算有点事情做了。

  等产品定型后,再申请国内外专利、委托工厂定制自己不生产的零部件、组装生产、准备宣传销售。

  1993年9月,赴美留学学者蒋蒙、孙燕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VCD机,但开发时间是1992年12月份。

  万燕老板投资了大量资金,光前后研发投入就有1600万美元,上市后广告投入也达到2000万RMB。

  只是可惜的是,生产的第一千台VCD几乎被世界和国内各家电公司当做样机进行解剖,而万燕公司竟然没有进行专利注册。

  如今已经是1992年十一月份,离原制作者制作出来还有十个月时间,专利注册在时间上完全来得及,并不是一定要授权审核通过才行。

  这是有关数据记载,方柏的印象有些模糊,他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只知道得赶时间搞,必须尽快申请专利,在1995年前上市。

  方柏打算利用半个月时间进行优化,然后申请国内外专利,那就没有那两个留学生的事情了。

  哎,对不住了!

  不过,方柏也有自己的担忧,VCD有两个核心:解码芯片和激光头。

  还有一些重要部件都是进口的,即视频解码电路板是松下的,音频解码电路板是飞利浦的,伺服电机是东芝的。

  激光头是VCD机的两核之一,从松下采购,研发难度非常大,暂时只能进口采购。

  伺服电机,东西倒不大,也不值啥钱,问题是国内也搞不到好的,方柏要研制的话挺麻烦,目前打算进口;

  视频解码电路板和音频解码电路板,方柏已经优化出最新设计,可以让港城或湾省厂家进行代工生产。

  1956年时,国内已经开始研制电路板,到了80年代,已经引进了先进水平水平的单面、双面、多层印刷板生产线,只是技术还是比不过港城和湾省厂家。

  所以,方柏并不担忧电路板被限制,只有芯片国内暂时搞不了!

  圆晶,即芯片的原材料,国内还没有生产厂家呢。

  解码板CL-480电路板上的解码芯片是丑国斯高帕公司的,一样需要进口。

  当然,如果有本事自己搞出解码芯片,那更好了。

  别看指甲大小、一两毫米厚的芯片不怎么样,但目前国内没这个能力生产。

  如今,方柏已经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正在研制自己的解码电路板,降低成本,但解码芯片还是得进口。

  按照历史的话,在1994年7月份,国内天利公司就搞出了自己的系列解码电路板。

  这解码电路板不仅可以用在VCD上,还可以用在CD、电脑上,在1995年时,天利就靠这个拿下1.5亿营业额,占据国内解码40%市场份额。

  除了以上工作,方柏还要解决两件非常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买一部电影的影视版权制作碟片,向音像出版社购买歌曲版权制作几种卡拉OK碟片,卖VCD机器时,肯定要附赠送一张影视光盘和一张卡拉OK碟片。

  顾客想要再多就得花钱了买了。

  购买版权可能需要花几十万元,目前很火的港片和流行歌曲还是挺贵的。

  如果实在想省钱的话,自己拍一部爱情短片都可以,但会影响VCD的促销,该花钱的还是要花钱。

  更多的影视和音像光盘,方柏就不想搞了,等VCD火了,自然会有人去搞盗版光盘。

首节 上一节 192/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收藏系神豪

下一篇:旅行:从彩云之南开始签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