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24节
许跃新感受到尤佩玲言行间洋溢的热情,一度怀疑那些暗恋传闻是不是真的。
罢了,先当作老同学间的关照吧。
这个年代的人对同学情看得还是很重,许久未见后态度热情,帮点小忙也很正常。
没一会,尤佩玲从仓库里拿着三本书回来了,跑动间颤动的峰峦让许跃新赶紧移开目光。
“你的语文和历史书,和其他教材加在一起3块钱。”
“还有这本人民文学,算我送你的。”
尤佩玲书往桌上一摞,注视着许跃新的眼睛道,眸子中似乎有什么在跳动,“里边有一篇小说,叫《高山下的花环》,写得特别精彩。”
“这一期的人民文学,都因为它脱销了好几次。”
“有顾客专门为了它,跑来跟我预订人民文学。”
“大伙都在讨论作者春风究竟是谁呢,笔下能诞生出这么经典的小说。”
这……挺好的。
许跃新被夸得老脸一红,从口袋里取出三张钞票,放到柜台上。
临走前,尤佩玲还往他手里塞了好几张书皮,说包上后可以避免教材破损。
许跃新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其实他并没有包书皮的习惯,因为懒。
回到家,许跃新把书皮往桌上一搁,打算下放给还在读高中的妹妹。
今天买来的教材分别为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以及60年代风靡全国的《许国璋英语》。
79年是高考历史上又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就在这年,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将英语计入总分,比例为10%,今后逐年提高。
77,78两年高考,英语只作为录取参考科目,是79年奠定了往后数十年高考的基本框架。
这一年,一些有门路,有意识的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寻找高考补习班,高考军备竞赛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
好在这个年代的题目难度,对许跃新来说算是低的。
在书桌前看了会书恢复状态后,许跃新连做好几道数学题,手感还挺顺畅。
眼下教材和后世的不一样,教材题目的难度,就是高考的难度。不会出现后世那样书上教得很简单,考试却很难的情况。
许跃新埋头刷了会题,这时外边传出了敲门声。
是陈巧巧来了?
许跃新寻思道,放下课本去外边开门。
“请问跃新在家吗?”
当他走出卧室门时,外边传来陈艺雪银铃般优美动听的声音。
第27章 大姨子的黄色战袍
原来是大姨子找自己。
许跃新上前打开门,看到背着黑色真皮挎包,一身浅黄色碎花连衣裙的陈艺雪站在门前。
嗯,她身上穿的,就是后世常说的黄色战袍。
她身旁跟着一位稚气未脱的姑娘,衬衫口袋上别着英雄钢笔,背着军绿色挎包,像是办公室工作人员。
看到许跃新,陈艺雪富有端庄典雅之美的脸蛋上,浮现淡淡的笑容。
“跃新,我们文工团已经正式确定,在献礼演出上使用《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今天我带着团里出纳一起过来,给你支付稿酬。”
“感谢你向我们提供这么出众的作品。”
陈艺雪礼貌优雅地说道。
“真是客气,直接给我邮过来就行了,还劳驾你大老远的过来。”
许跃新把陈艺雪和出纳请进屋,给两人各倒上一杯茶。
陈艺雪坐在桌边时,连衣裙裙摆往上褪了一些,露出光洁笔直的小腿。
“这是80块钱稿酬,请您点清。”
“还有收据,麻烦在上边签个字。”
出纳坐下后从随身军挎包中取出一只信封,和一张纸,摘下钢笔递给许跃新。
许跃新接过钢笔,打开信封确定钱没出错后,在收据上签下名字还给收纳。
“我们团长,以及前来观看彩排的首长都高度肯定你的作品。”
陈艺雪把包放在椅子上,看着许跃新语气真挚地说道,“我在想,如果有你有时间的话,可不可以今后继续向我们文工团提供创作成果?”
“只要是你写的,报酬一律从优。”
原来如此……大姨子是想跟自己确定长线合作关系,所以专程找上了门。
许跃新觉得可以答应。
大钱得赚,小钱也不能断。按照这个年代的物价标准,歌词的稿酬也不少了。
而且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对公订单,属于长期稳定收入。
“我目前主业是从事小说创作,花在歌词上的时间不会很多。”
经过考虑,许跃新认为应该在大姨子面前树立大忙人的形象,“不过你放心,只要我能抽出空,就会给你写。”
陈艺雪领会到许跃新话里的意思。
是给她写,不是给文工团写。
“谢谢你支持我的工作。”
陈艺雪眸中含笑,语气真诚道,“我会努力演唱,不辜负你的优秀创作。”
……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窗外日头偏西。
陈艺雪眼看时间不早,遂向许跃新告辞,许跃新一直把她送出了家属区。
毕竟是大姨子,得尽到待客之道。
道别后,陈艺雪和出纳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陈老师,你平常从没跟别人说过这么多话呀。”
出纳好奇地感慨道,“你妹妹的对象真有那么厉害吗?感觉你跟他说的话,比这辈子跟所有人说的都多。”
陈艺雪矜持地笑了。
“你说呢?”
“他可是《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
陈艺雪说完饶有兴味地朝出纳瞥了一眼,想看看她会有怎样的表情。
“天啊,他就是春风同志?”
出纳惊讶得连嘴都合不拢了,“真是年轻有为!”
“他今年多少岁,在哪个单位工作啊?”
“哎,你干嘛呢这是。”
陈艺雪不满地用胳膊肘碰碰出纳,提示她注意分寸。
她要的是别人对自己妹妹的对象感到惊讶。若是敢生出觊觎,那就是大大地越界了。
出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掩饰:“我就随便问问……”
陈艺雪哼一声,没有说话。
女人最懂女人,出纳再怎么辩解,她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
……
送走陈艺雪后没多久,许跃新父母和大哥大嫂一起回到家,每个人都把舒畅的心情挂在脸上。
吴燕手里提着两大兜鸡鸭鱼肉,进门时就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今晚吃顿好的,庆祝老许恢复职称!”
许跃新上前接过菜,感到说不出的高兴:“以后得喊爸许大教授。”
“咱爸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许立连快从鼻梁上滑下来的眼镜都顾不上,兴奋地说道,“我觉得学校以后会重用他。”
“重用不重用的,以后再说。”
许强开怀大笑道,“最要紧的是,我今后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说到这,他又流露出几分感慨:“你们这些年没少因为我受苦,委屈你们了。”
“大喜的日子,还提那些干嘛。我去择菜了,小立你去厨房给我把刀磨一下。”
吴燕说到这走进厨房,许跃新把菜送了进去。
宫保鸡丁、啤酒鸭、麻婆豆腐、醋溜白菜……
这一晚,许家的饭桌上异常丰盛。
就连红烧带鱼,都是五毛五一斤的特级货。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直到吃完饭仍呆在一起,展望今后的美好生活。
大哥许立,大嫂顾秋云一直到深夜才离开,吴燕拿着手电筒把他们送下楼,回来后开始在卧室里跟老伴讨论许跃新的终身大事:“老许,你觉得咱儿子啥时候去陈巧巧家合适?”
“这不得由他们自己定,自由恋爱嘛。”
“诶,该说的不说,我觉得陈巧巧人倒不错,就是她妈有点难打交道。”
“这话怎么讲?”
上一篇:人手万魂幡?我大炎黄人人魔修!
下一篇:让你模拟作案,没让你完美犯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