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46节

  “授予甲方出版发行权利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说明是否独家,是局限于国内,还是包括海外。”

  “应该改成非独家出版发行权,范围限制在国内。因为社里还没有海外发行能力,拥有这一权利也没有实际意义。”

  “合同规定签约书籍今后每一次加印,都适用初次签订的合同条款。这一处最好也能更改,每加印一次都要再次缔结合同,即一印一签。”

  “一本好书的生命周期很长,很可能二三十年后仍在继续印制。届时社会环境、市场形势变了,再机械套用旧合同,无异于削足适履。”

  ……

  许跃新滔滔不绝地指正道,王潮垠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情绪有些紧张。

  这小子不简单啊,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如此地坚决和一针见血,列出的修改处都很关键,最重要的是给出的理由还无法反驳。

  偏偏王潮垠自己还不太精通法律,当许跃新讲到复杂处时,他在旁边听得头都大了。

  “你等等,我先把你的诉求记下来。”

  王潮垠中途打断道,掏出口袋里的钢笔,拿出合同尾页的一张纸,在背后记了下来。

  “非独家出版发行权是吧,还有关于海外的部分……”

  王潮垠记录的同时口中念念有词道,和许跃新作着确认。

  许跃新等王潮垠记完先前说过的内容,继续向他指出合同中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对应诉求。

  “如果我们能就新合同达成一致,那么我希望能把《高山》的那份合同也重签一遍。涉及到双方利益调整时,以新合同为准。”

  最后,许跃新向王潮垠要求道。

  “好,我全给你记下。”

  王潮垠在纸上又写了一会,接着搁下笔道,“一些要求超过了我的权限。等你走后,我会向领导请示,由他们作出决定。”

  更改合同,意味着双方合作方式的重塑,王潮垠估计主编李纪都不能独自作主,得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才行。

  “嗯,社里可以慢慢考虑。”

  许跃新语气淡然道,“我不急。”

  合同修改的结果究竟会是怎样?许跃新对此早就建立起心理预期。

  人民文学肯定不可能满足他的全部诉求,杂志社又不是他家开的。

  能明确个非独家出版发行权,还有一印一签就很好。

  最核心的就是这两样诉求,其他的诉求能达成最好,达成不了也能接受。

  放开细枝末节,抓住核心利益,这叫格局。而且许跃新维护自身利益之余,也不想让王潮垠难做人。

  许跃新走后,王潮垠将记录他诉求的文字誊抄到笔记本上,找到主编李纪。

  “跃新今天和我商量《牧马人》出版的问题时,提出要完善合同,这是他的想法。”

  

  主编室内,王潮垠坐在李纪的办公桌前,将写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笔记本递向他,“要求还挺详细,我猜他家里是不是有人当法官。”

  说到这里,王潮垠也很纳闷,他接触过的大部分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压根没有许跃新这样的意识。

  许跃新还真就是特例中的特例。无论是作品成就,还是为人处事,给人感觉不像是这个年龄的。

  “哦?小许想改合同啊。”

  “我来看看,你等一会。”

  李纪接过笔记本,认真翻阅起来,表情倒没有很严肃,反倒饶有兴味。

  他其实早就清楚,杂志社的合同只是个粗糙的半成品,理应予以完善。

  只是经历前些年的特殊时期,社内百废待兴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一时没能顾得上。

  如今李纪倒是想知道,许跃新作为刚踏入文坛不久的年轻人,能给合同提出怎样的意见。

  李纪的目光在笔记本上一行行扫过,时不时在某一处停滞下来,解读其中的用意,以及合理性。

  王潮垠此刻坐如针毡。

  他既担心许跃新的要求引起主编不悦,更担心主编不同意修改合同,导致许跃新转投其他刊物。

  从去年开始,各地的文艺报刊接二连三恢复发行。像《沪上文艺》已经蒸蒸日上,陕西的《延河》势头也很猛,有“小人民文学”之称。

  京城去年新成立的《十月》杂志,单看这名字就知道它背景深厚,不可小视。实际上它确实发展得很快。

  大家投稿的选择日趋多样,人民文学面临着作者被抢的风险。

  而像许跃新这样的优质作者,毫无疑问是杂志社的宝贵财富,万万不能流失。

  王潮垠感到有点焦虑,惴惴不安地等待主编表态。

  “小许提出的这些诉求很关键,值得认真研究。”

  良久,李纪放下笔记本,收起神情一板一眼道,“明天班子成员都在,正好召开会议讨论此事。”

  “你是编辑组长,又是他的责任编辑,明天你要列席这场会议。”

  “好,我今天回去好好准备会上发言。”

  王潮垠惴惴不安地答应道,试图从细节解读出李纪的态度。

第54章 这老人家,不简单啊(求追读)

  从刚才的交谈看来,他没有当场对许跃新的要求提出不满,而是愿意拿到会上认真研讨。

  这至少是一种开放的态度。

  王潮垠默默分析道,在心中模拟明天会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人民文学社门外,许跃新和王潮垠沟通完毕,坐上公交车前往陈家。

  陈艺雪今天将作为主唱领衔献礼演出,许跃新、陈巧巧和她约好了在陈家楼下见面,一起去工体。

  许跃新还在路上时,陈家姐妹已在家中碰头。

  “你和跃新处得怎么样,在他家还适应吗?”

  茶几边上,陈艺雪给妹妹倒了杯水,关心地问道。

  “我和新哥处得很好,他家人对我也挺好的。”

  陈巧巧一提到这,嘴角就不由自主地露出笑意,“就是……”

  说到这,陈巧巧自动掐断话题,感到羞于启齿。

  自打结婚以来,许跃新每天晚上都不会放过她,持续到凌晨才睡成为他们的常态。

  陈巧巧刚才一不留神,差点提及此事。

  陈艺雪没意识到其中门道,还以为妹妹受到了委屈。

  “怎么,你是哪里不舒心吗?”

  陈艺雪拉起陈巧巧的手问道。

  平常高冷归高冷,陈艺雪心里还是很挂念妹妹,特别是在她出嫁以后,生怕她过得不顺。

  “没什么,其实就是……就是新哥身体实在太好了。”

  陈巧巧一手摸着微微发烫的脸颊道,不好意思再和姐姐对视。

  陈艺雪领悟到妹妹话里的意思,脸也跟着红了。

  没想到许跃新平时看起来斯文礼貌,背底下还有这样的一面。

  真是人不可貌相。

  “笃笃。”

  “开个门。”

  这时,外边传来许跃新的敲门声。

  “来了。”

  陈巧巧红着脸从茶几边上起身,上前打开屋门。

  “咱们现在出发?”

  许跃新进屋后招呼道。

  “走吧。”

  陈艺雪站起来道。

  自从刚刚和妹妹聊过天后,她感觉有点不好意思正视许跃新。

  许跃新和陈家姐妹一起下了楼,带她们去出租车调度点。

  “公交站台在那边。”

  陈艺雪手指三人身后道。

  “咱们坐出租车,省时间。”

  许跃新说道,带着姐妹俩去调度点叫了辆伏尔加牌汽车。

  伏尔加牌是毛子货,属于这个年代的高档汽车,长期作为高级干部配车使用。

  改开后,京城出租车公司添置了一批伏尔加,车费比其他品牌的出租车贵,用于创造效益。

  坐着挺舒服……

  上车后,陈艺雪坐在开阔松软的后座上,心里作出评价道。

  纵然身为一级演员,她平常也没多少机会坐上小汽车,更别提伏尔加了。

  陈巧巧则在上车后嗅了嗅,感觉里边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芬芳,好像撒了香水。

  到达工体时,许跃新付了三块钱车费,令陈巧巧、陈艺雪姐妹俩大吃一惊。

  陈家到工体并不远,居然要花这么多。

  “让你破费了。”

  下车后,陈艺雪略带不安地说道,“早知道这么贵,我就不让你叫了。”

  “钱花得值就行。”

首节 上一节 46/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手万魂幡?我大炎黄人人魔修!

下一篇:让你模拟作案,没让你完美犯罪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