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54节
“嘿嘿!”
陈巧巧开心地笑了,笑容比午后的阳光还要明媚,接着眸中浮现几分调皮,“快,喊我师姐!”
“没门儿,我比你大。”
许跃新笑着捏住陈巧巧琼鼻道,“快跟我回家去吧你。”
“把结果告诉爸妈。”
“快松开呀你。”
陈巧巧拍着许跃新的大手,不服气地用鼻音说道,“你真坏,还没开学就会欺负师姐啦!”
许跃新松开陈巧巧的鼻子,一脸骄傲:“还敢不敢自称师姐了?”
“就是你师姐。”
陈巧巧一跺脚道,接着出其不意地在他腰上拧了一下,一溜烟跑开了,身后留下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哪里逃!”
许跃新奋起直追,没多久就撵上陈巧巧将她擒入怀中,不停地挠她痒痒。
“好好,你快放开我吧,喊你师兄行吗?”
“这才差不多。”
直到陈巧巧不断笑着告饶,许跃新才放开她,和她一起回到家中。
今天是周天,许强和吴燕都在家,当许跃新和陈巧巧把消息告诉他们后,二人都很高兴。
“小新真有出息,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学校,还是最好的专业。”
吴燕坐在椅子上眉开眼笑道,将双手搓了又搓。
这年头有个说法,认为综合型名校中文系的学生毕业后会成为国家重点培养对象。所以像燕大、武大等高校的中文系是全校文科分数线最高的专业。
考生能被中文系录取,全家都能高兴得多吃两碗饭。
“确实是最好的学校,咳咳,不过得加个并列。”
许强也很高兴,当然作为青华的二级教授,他得提醒一下吴燕就是。
“哎,计较那么多干嘛。”
吴燕略带责怪地用胳膊碰碰许强道,“对了,那件事是你说还是我说?”
“你说吧。”
许强舒展着眉头道,明显心情不是一般地好。
“爸,妈,你们就说呗,什么事儿这么神秘啊?”
许跃新在一旁催促道,陈巧巧也露出好奇的眼神。
“是这样的,你爸被任命为系主任,并且落实了二级教授住房待遇。”
吴燕脸上同时带着欣慰和感慨道,“咱们要搬回原来的家了。”
搬回去?
许跃新脸色微微一变,神情滞住了。
第63章 《大明1566》
是的,许跃新家原来不在五道口,而是在两公里外的科源社区。
这里居住着许多位中科院学部委员,即后世的院士,以及清北等名校的一级教授、二级教授,文科理科的都有。
后来父亲被降为讲师,一家人才搬到如今的家属楼。
要不是母亲提起来,许跃新根本不会想起还有个家。因为搬家时他刚出生,对那里一点印象都没有。
尽管如此,许跃新在回过神后,仍感到非常激动。
“什么时候回去?”
许跃新克制着内心澎湃的情绪道。
从1959年到今天,正好是20年。他们家由迁出到搬回,正是国家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时代的大山,从他们身上搬开了。
“再过五天。”
吴燕眼含热泪地笑道,“老天开眼了。”
许跃新听到母亲的话,浑身微微一震。
是啊,老天真的开眼了。
“这是好事情,你哭干嘛。”
许强吸了一下鼻子,抹了抹发酸的眼角道,“和我一起搬回去的,还有好几位学部委员、教授。”
“是海里的领导亲自批示,把我们的住房给恢复了。”
“真的吗?”
吴燕难以置信道,“上头现在这么重视知识分子?”
“那是自然,国家今后会更加重视爸这样的人。”
许跃新努力保持着平静语气道,“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学教育,国家才能兴盛。”
“说得太好了,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许强拍着椅子扶手叫好道,脸上浮现感慨的神色,“搬到新家,生活条件改善,今后得想办法拿出更多成果才行。”
“不能亏负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名头。”
“也得注意身体。”
吴燕心疼地看向丈夫道,他最近的科研工作强度实在是太高了,“我先把咱们冬天的衣服、被子收拾了。”
“我们那屋的衣服被子自己整理。”
陈巧巧乖巧地说道。
接下来几天,许家进入搬家时间。
因为许强忙着在实验室进行科研攻关,许跃新义不容辞地成为搬家主力。
轮到搬家那天,青华大学给许家派来一辆小卡车,替他们省了不少事。
听到许跃新要搬家的消息,王有乐也主动跑过来帮忙。小胖子跑上跑下的替他们扛了好几件家具。
引擎发动声中,卡车缓缓驶离教职工楼,奔向两公里外的科源社区。
许强跟车,许跃新骑自行车带陈巧巧,吴燕骑车带许嫣然。
两公里的路程说到就到,许跃新和陈巧巧刚一抵达,就被科源社区的环境深深吸引了。
青白色砖石盖成的小楼下,树木郁郁葱葱,有些树上还结着青涩的果实;一排排花盆沿着社区内部道路排开,姹紫嫣红夺人耳目。
道旁的树荫下,数位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的老者正在谈天论地,内容都是学科前沿知识。
“这儿的氛围可真好。”
陈巧巧沉浸在优美的环境中,发出感叹道。
“喏,穿蓝衣服那位,是搞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小新抓周时他还来过。”
吴燕指着远处一位路过的老人,和晚辈们说道,“据说快评上学部委员了。”
“哇,要不要上去跟他打个招呼?”
许嫣然语气中满是崇拜地向母亲请示道。
“咱们先把家搬好,后边有的是时间跟老邻居们走动。”
吴燕指挥道,带着许跃新、陈巧巧还有许嫣然一块走向早已停好的卡车。
看来,往后真要过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了。
许跃新打量着眼前一座座堪称全国学术人文高地的居民楼,搁心里寻思道。
这样的生活,还真就有点让人兴奋。
新家位于三楼,是一套共有120平的大三居,坐北朝南采光优越。
搬完家,许跃新往卧室的大床上一躺,感到无比地舒适。
买房还是必须要买的,他和陈巧巧需要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
这回搬家则属于买房前的巨大改善。
“卧室比咱们原来的宽敞多了。”
陈巧巧在屋里用鸡毛掸子打扫被激起的灰尘,心情愉快地说道。
这套房子比原来的家大了整整一倍,也比她娘家的房子大得多。
刚结婚就能改善居住条件,陈巧巧感到很满意。
在床上眯了一会,许跃新去外边买了两斤橘子,外加《牧马人》发表后最新攒下的手稿,前往拜访王朦。
许跃新想做这个时代第一个在香江、海外出版作品的作家,而这需要得到上头的审批。
按照许跃新的规划,他打算先和王朦沟通。
若王朦愿代为向上级疏通,那么等获得审批后,许跃新就去找叶添荣,商量具体的发行和利益分成。
京城作协的干部楼和科源社区间距离甚远,许跃新坐车抵达后,叩响了王朦家小花园的大门。
“王叔你好,我是小许。”
“劳驾开个门。”
“小许啊?来咯。”
花园内传来热情的应答声,不一会大门打开,王朦穿着一身居家服,面带笑容地出现在门后。
“王叔,最近工作怎么样,是不是忙坏了。”
上一篇:人手万魂幡?我大炎黄人人魔修!
下一篇:让你模拟作案,没让你完美犯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