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262节
当然,这么厉害的特工,自然数量也很少,而且训练十分艰难。
据说,KGB选拔“燕子“有着严格的标准,可以说她们都是万里挑一。
首先,候选者必须外貌出众,具备吸引目标人物的条件。
身高要求控制在168到175厘米,体重维持在47至53公斤,胸围则必须超过C罩杯。
这些严格的指标并非随意制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外形条件能确保她们在视觉上对男性目标产生强烈冲击。
执行任务时,外貌往往是她们接近目标的首要手段,成为获取情报的关键突破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被选中的人都需要具备HLA- 27基因。
因为据研究表明,携带HLA- 27基因的人群在应对压力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其抗压强度可达普通人群的三倍之多。
在紧张刺激的谍报工作中,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完成使命的核心要素。
这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为“燕子”们在危急时刻维持清醒头脑和稳定情绪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她们需要拥有出色的社交能力和语言天赋,能够迅速融入各种社交场合。
被选中的人需要精通三种以上的语言,同时发音准确度必须控制在0.3秒以内(通过录音对比验证)。
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在国际环境中与目标对象进行顺畅的对话,从而获取重要情报。
此外,这些女性还必须熟练掌握钢琴或芭蕾舞技能。
这不仅有助于她们打造出优雅高贵的社会形象,还能在社交场合中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他人注意,从而更顺利地接近目标对象。
训练中还特别强调记忆能力的测试,要求学员在30秒内精准记住并复述120个随机排列的数字。
最重要的是,候选人必须对绝对忠诚,愿意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生活。
怎样才能保证绝对忠诚呢,首先在选拔时就经过严格的筛选。
祖孙三代不得与境外有任何联系,其母亲必须是组织成员,同时直系血亲中至少有一人曾在卫国战争中立下战功。
这样严格的筛选下,全国12万报名者中,最终只有36人通过考核,淘汰率高达99.7%。
严格的筛选之后还要通过深度培训,着重培养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效忠意识。
例如,她们会集体观看一系列电影,内容主要讲述毛熊英雄的故事。
电影里的主人公们为了祖国和同胞,甘愿付出生命的代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这让“燕子”们心中的爱国情怀被一次次点燃,目的是让她们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关乎国家安全和利益,既光荣又重大。
这样培养出来的燕子,才是KGB需要的,对国家绝对忠诚的卫士。
燕子们的整个训练被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技能训练,包括语言学习、文化素养提升和社交礼仪培养。
第二阶段是专业特工训练,涵盖情报收集、密码使用、反侦察技巧等内容。
第三阶段是实战模拟,学员们需要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各种情报任务。
整个培训周期通常持续2-3年,期间淘汰率高达80%,注意,这是筛选通过后完成训练的通过率。
如果从筛选时计算,那燕子的成才比例大概在0.06%,比例低的吓人。
所以,最顶峰时期‘燕子’特工的队伍也没超过500人。
第436章 出手
孙志伟眼馋‘燕子特工’的训练教程,在档案库里仔细翻找了一遍,却什么都没有找到。
他猜测,这些特工培训的详细资料,应该在那些培训学校里面,比如:莫斯科郊外的红旗学院和喀山的维尔霍纳学校。
不过随后他也想明白了,就算他把‘燕子特工’的教程拿回去了,咱们家里也不会训练自己的‘燕子’。
因为当年,咱们的队伍里有两条铁律:一不能搞美人计,二不能搞暗杀。
这样虽然让咱们的战斗方式减少了很多,但也始终让咱们的站在正义的一方。
在那份“燕子”计划的资料的最末尾,他又看到了更辣眼睛的内容:“乌鸦”计划。
“乌鸦”计划的著名成功案例有一个。
六十年代一名“乌鸦”成功接近伦敦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女秘书,通过婚姻获取了大量机密。
怪不得后世人总说二战后,初期都是毛熊联合M国打伦敦,看前些年KGB潜伏人员的分配比例就知道了,大多都是派往伦敦的。
伦敦可真倒霉,虽说是个瘦死的骆驼,但也架不住苏美两家一起霍霍呀。
现在再回头看,短短三十年时间,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大部分都已经建了国,伦敦的殖民地体系已经被苏美两家折腾的快散架了。
虽然伦敦又搞了英联邦,笼络了原本殖民地中的53个成员国,依然能够影响全世界1/3的人口。
但大英联邦可不是英国,它就是个松散的团体,英联邦成员只是名义上承认伦敦女王为联邦女王而已。
这跟毛熊对其加盟国的掌控力度根本没法比。
而这股建国浪潮可不仅仅针对旧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凡是有大批殖民地的老牌欧洲国家,都是两个大国共同遏制的对象。
比如荷兰,他们苦心经营了300年的荷属东印度群岛,在过去几十年中也不可避免的进入这一进程。
他们倒是不想放弃这块殖民地,可惜当地反抗激烈,又有两个大国在拖后腿。
最终他们还是失去了那一大块群岛,它们就是现在的印西。
在曾经的世界霸主中,荷兰还不是最惨的,他们就算到了21世纪,世界经济排名也能排到十几位。
最惨的还是曾经不可一世,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和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葡萄牙。
他们如今已经沦为三流国家,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连存在感都十分缺失了。
孙志伟看着资料库中数量了了的西、葡两国的资料,不禁摇头,本土狭小先天不足,就算曾经崛起,也不可长久。
即使是对现在的咱们家来说,这两家也不是我们追赶的目标。
毛熊更是不会将他们看在眼里,没看毛熊都懒得往他们两家派特工么。
曾经的老牌帝国,现在在资料库里的资料,连一个抽屉都放不满。
花了几天时间,他终于将整个资料库大致概览了一遍。
他发现很多他觉得有用的资料,在米特罗欣档案中都有复印件,包括KGB在大部分国家的潜伏名单。
既然如此,他也懒得再费功夫,就以米特罗欣档案为主,再添加一些他觉得有用的资料。
他新挑选的资料也不准备拍照了,他准备按照馆长瓦西里·米特罗欣的办法复印下来。
当然了,他不可能自己上去复印,而办法也很简单。
这里有一些低级文员是专门负责操作复印机的,他们有的甚至都不识字,但他们学会了机械的使用复印机。
字都不认识的人,就别提什么泄密的事情了,吉米资料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看不懂,这种保密办法不要太好。
这里恰巧就有一个可以被他利用的漏洞。
他将自己需要复印的资料,插入每天排队复印的文件中,等文盲雇员复印装订完毕后,再悄悄的拿走。
不知不觉间,他就完成了很多机密文件的复制工作。
在这期间,被秘密抓捕回来的两人经受住了考验。
孙志伟在他们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都没有出手相助过。
只是其中一次,一个KGB军官想违规对两人使用自白剂,他才动用空间能力,将针管中的自白药剂换成了稀释后的麻醉剂。
结果本该神情恍惚的两人,在麻醉剂下直接昏迷,把负责审讯的KGB军官给吓了个半死。
这两个人可不是他能随意处置的,如果真的死了人,他也完了。
后来医生过来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人对自白剂不耐受。
后面,KGB再也不敢下重手。
在两人脱险后,孙志伟感觉到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才开始动手。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现任的KGB首脑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现在毛熊对咱们莫斯科使馆的高压态势,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4月1号上午,卢比扬卡广场11号KGB总部大楼10楼1009房间就是尤里的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有一面单向透明的玻璃正对着广场,尤里的书桌就背对着这一大块防弹玻璃。
平常尤里工作累了之后,就会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广场放松精神。
10点过,他刚接待过一个属下,正站在玻璃前喝着咖啡,突然,眼前坚固的防弹玻璃向前方掉落下去。
他正对着空荡荡的窗户吃惊的一刹那,原本在他身后一米,重达数百公斤的橡木书桌,突然从原地消失。
接着,沉重的书桌就出现在他身后斜上方,然后狠狠的落下,砸在他的后背上。
如果站在广场上盯着尤里的办公室,就可以完整的看到事发的全过程。
显示玻璃从墙上跌落,然后是尤里跟书桌一起,从缺少玻璃的口子掉落下来。
几秒钟后,玻璃,尤里和书桌,就连续砸落在总部大楼前的地面上。
一时间,红的、白的和透明的玻璃、碎裂的木屑洒了一地,KGB大门口顿时一片狼藉。
第437章 毛子的地下长城
KGB大门口的守卫们一时间也被门口的大动静给吓住了,等反应过来后,他们才立即跑过来查看情况。
尤里已经被摔的稀碎,但身上的制服可没有损坏,警卫立即就分辨出来这是谁的衣服,顿时大惊失色。
他们赶紧跑回去打电话给上级汇报,没一会就从大楼里跑出来一群人,其中还有大批的KGB持枪将现场围住。
这次的动静可就闹大了,不仅是KGB,毛熊更上层也出现了骚动。
原本还要成立联合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的,结果被毛子上层否决了。
KGB是什么单位,哪里是普通单位可以随便调查的,那边就算出了再大的事情,也不允许外人插手。
但他们内部也没查出来什么有用的东西,尤里当天可是见了不少人的,结果就中间那么一点空挡时间,尤里就掉下去了。
前前后后经过三个多月的内部调查,也没查出来当时办公室里有第二个人。
最后,KGB只能将这起事件,当成建筑年久失修导致的意外来结案。
只是,那些毛子高层都不可能相信这个结论。所以,自那以后,毛子所有的高级干部都加强了警卫工作。
上一篇:美漫:扮演黄猿,三秒光速下班
下一篇: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