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87节

不能喂饱这些总兵官,那光靠傅宗龙的督标,又能打成什么仗呢?

好在现在的形势很乐观,傅宗龙估计只要再围堵流寇几天时间,他们的粮食和士气都会濒临谷底。到时候即便没有激烈的战斗,想来只要大军一逼上去,流寇也会从内部自行瓦解。

自从傅宗龙到达洛阳以后,每天午后未申之间都会到衙门和河南本地的抚、按官员见面,或互通情况,或商议大事。

今天河南巡抚李仙风、河南巡按高名衡等人又按时来见傅宗龙,每个人脸上都带有喜色,似乎胜利已经在望。

今天他们商议的题目是如何犒劳秦军——秦军虽然比河南本地的兵马更为善战,可他们的军纪作风和胃口也比本地的陈永福、高谦更大。

犒劳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需要银子,而朝廷最缺的就是银子,从上到下,除了藩王的王府府库金银充溢以外,到处都缺钱。

这次秦军来了两万人,贺人龙和牛成虎又都是一时名将,特别是贺人龙,既能打又特别贪钱。钱给少了,恐怕不行,可给得多,就有一个如何摊派的问题。

李仙风和高名衡过来同傅宗龙商谈一阵后,决定由相当拮据的河南藩库中先拿出一部分应急,另外再请开封的周王殿下赏赐一部分。剩下不够的,则从本地没有后台、没有关系的殷实大户和商号里强行摊派。

大家都觉得杨文岳和虎大威虽然战败了,可是整体的形势依然有利于官军。现在官军各部兵马都渐渐到齐,总兵力几乎比流寇多出一倍以上,而且形成了非常占上风的围攻态势,只等流贼粮尽后,便可以四面扑上,将其全数歼灭,了此十年未解之局。

只是傅宗龙也很担心流寇继续发挥他们善于“走”的优势,从官军的釜底逃出,他不安道:“现在虽然正是立功封侯的良机,可是我也担心流贼知道不能敌我,就四面奔逃,流毒地方。”

第214章 奔楚(三)

但高名衡却沉醉在即将胜利的兴奋里,高名衡和参与炮制“天德王”的河南巡抚李仙风不同,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物,他通过组织社兵和乡勇,自信在地方上已经建立起了强力的基层组织,所以并不担心流寇能够逃出生天。

高名衡笑道:“制台不须忧心,如今河南各州县均已起了社兵。社勇虽不及官军经制之兵善战,可是对付流寇的溃逃散兵绝不是问题。流寇如果试图向河南其他方向突围,我便可以大起社兵乡勇,使其在前截击,秦军、豫军、左平贼再追击于后,流寇一样全军覆没。”

李仙风和高名衡是政敌,他是一个长袖善舞的玲珑人物。可是过去李仙风与李来亨联手炮制“天德王”一事,让他有把柄落在流贼手中,这段时间来他虽然没有暗通军情给李来亨,但也好几次私下帮李来亨“销赃”,将李来亨手中很多战利品卖到江南,换回义军急需的食盐一类物资。

他怕流寇覆灭,暴露了自己曾经和李来亨合作过的事情;也怕流寇不覆灭,自己始终有把柄被别人捏着。

对李仙风而言,最好就是流寇离开河南,跑到其他如陕西、湖广等地去,然后再在当地被消灭掉。那样就不至于连累到自己的官场前途。

所以李仙风还是嘟囔着劝了一句,说:“流寇之祸,十年未解,就是因为流寇越在困境之中,越在低谷之中,战力越是厉害。我想流寇指不定真要拼命突围,我们或许应该在包括湖广在内的更大范围里,广设关卡,沿途截击,先将之驱出河南,再将其歼于湖广,如此似乎更加稳妥。”

李仙风的主意虽然是出于自保,但他无意之间还真的戳中了义军用兵方略的核心。只是傅宗龙和高名衡都受到探子消息的影响,认为闯曹联军士气已经渐趋瓦解,不可能跑到湖广那么外围的地方去,并不重视李仙风的意见。

傅宗龙最后叹息道:“京宜这回纵容流寇杀崇王、陷汝宁,我恐怕罪在不赦。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置他?我们有心有力的人,最好还是给京宜和他家人子嗣备一些钱财……说到底他也是为了国事,虽然兵败,但也为咱们创造了围堵流贼的好时机。”

京宜是杨文岳的字号,他在汝宁府惨败,损失那么多精锐的保定兵就算了。更重要的是杨文岳使得崇王被杀,这种失陷藩王的罪名连最受崇祯宠信的杨嗣昌都扛不住,又何况他杨文岳呢?

李仙风和高名衡都点头称是,但他们心中其实都已经在盘算起来,如何将之前一段时间的败绩全部推给将要完蛋的杨文岳一人背黑锅。

因为过去的败绩都将有人背锅,眼看不久的未来又将迎来新的大捷,李仙风和高名衡两人虽然因党争关系很差,这时候也都差不多同时露出笑容喜色来。

李仙风便建议既然好消息这样多,那就应该饮酒祝捷一番,也好鼓舞官绅们的士气。傅宗龙虽然心中依旧有所忧虑,但受到李仙风和高名衡两人乐观情绪的感染,也不再在意,交代了两句话,就让李仙风先去筹措酒宴了。

李仙风长袖善舞,有邀请了秦军的几位大将和一些河南本地的名流士绅一起参会,酒宴地点是本地一位致仕高官的宅邸花园。

大家饮酒赏花,限韵赋诗,一派诗酒风流的快哉气象。

甚至李仙风还考虑到贺人龙、牛成虎、陈永福等将领不太通文墨,特地找来了十几名工于文墨的歌妓,奉觞劝杯,歌舞侑酒,好不快活。

只是傅宗龙自认为是一个正派的人物,感到在军前、战前搞得这样莺莺燕燕、娉娉婷婷,实在不太像话。

但李仙风自然有所准备,他专门安排一名相貌清丽的歌妓,系一条百褶凌波裙,踏一双用红白双色罗缎交错缝制的高帮凤头鞋,在傅宗龙稍微流露出不悦之色的时候,就使少女迎上前去,哭诉流贼在河南到处疯狂屠杀,请总督为民做主,剿灭贼寇。

果不其然,正投中傅宗龙的所好,让他的眉间全成了喜色。

这一场晚宴是宾主尽欢,只有李仙风的幕僚陈荩一人依旧忧心忡忡。

等到宾客散尽后,李仙风才不解问道:“王臣,如今胜局已定,大兵合剿,十年未解的流贼之祸即将平定,你怎么还是一副忧愁在心的样子?”

陈荩苦笑道:“抚台大人真是如此想的吗?探子送来的消息说流贼士气瓦解,困顿而毫无作为,大人真的相信吗?秦寇中多有智谋之士,经过天德王的事情以后,大人难道还未醒悟到这点吗?我绝不相信流寇会毫无作为,坐以待毙,他们越没有动作,我越担心会有大事发生呀。”

“嘿,王臣,我们为官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最重要的不在于有功,而在于无过。如今有杨文岳一人背了此前全部战败的责任,今后又将有傅宗龙这个高个儿在前面顶着,只要流寇不攻破开封,那皇上的刀怎么都砍不到咱们头上。”

李仙风抚须含笑,他也相信李来亨这种人物绝不会坐以待毙,可只要流寇不攻破开封,那不管出了什么事情,前有保督杨文岳顶着,后有秦督傅宗龙顶着,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啊。

“你还是太年轻太幼稚了,还是需要学习一个啊。这做官的门道,我总要多教教你,你有王佐之才,可也要学会这些东西,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陈荩摇摇头,不再说什么了。他如果真对官爵有兴趣的话,当年又怎么会辞去莱阳知县的官职呢?

“李来亨……你的下一步到底会出到哪里呢?”

陈荩心中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秦寇之中行事风格最特别的那个李来亨,接下来究竟会怎么做呢?

而他的好友陈可新已经南下到贼中暗访许多天了,不知道陈可新的处境又如何?

这秦寇……究竟是可以造就的一张白纸,还是祸害天下的杀星魔头呢?

第215章 奔楚(四)

汝南地势开阔平坦,是一片利于攻而不利于守的战场。在这片土地上,过去发生过曹操歼灭豫州黄巾军何义、刘辟、黄邵等部各数万人的一场大战。

官军都认为这是一处正适宜剿贼的福地,而联军则又认为他们的副统帅就是曹操罗汝才,那么在这块曹孟德曾经取得过大胜的土地上,又怎么会失败呢?

双方都认为天时与天命都站在自己一方,全军上下无不摩拳擦掌、枕戈待旦,准备打破短暂的僵持局面。

但闯曹联军这边的谋划更多一点,李自成采纳了李来亨的奔楚之策后,便决定采用一种避实就虚的战术,给傅宗龙造成一种障眼法的假象,迷惑官军的判断。

所以联军的第一击,就选择了进攻屯兵信阳的左镇大军。

这确实是令人费解的,毕竟李来亨的奔楚之策,真实的战役目标就是向南面寻求突破。进攻左良玉,虽然也往南面运动,可是这样直接简单的行动,很容易暴露闯曹联军的最终目标。而且左镇战力强悍,并不易与,联军这样硬着头皮撞上去,如果没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便会面临被南北官军围而聚歼的悲惨结局。

可是军中诸将却都不感到奇怪,显然联军的这一招用兵还藏有更深层次的涵义。

为了防备傅宗龙趁着义军向南面进攻左良玉的时候,袭击义军的后方,联军还在汝阳留下了李过、袁宗第这两名沉稳的大将设防阻击。其余军队则一起移营,全数南下,只不过由于傅宗龙满足于在他的“襄、郾防线”里结硬寨、打呆仗,最后未同李过、袁宗第争一锋、交一矢。

南下进攻的主力兵马里,这回是由李自成和罗副统帅亲自执掌的亲军中标打头阵,李过和袁宗第两营留在汝阳不动,其他如李来亨等部则依次跟在二位大元帅的身后,渐次南下,攻扑左镇,成雁行之阵。

首节 上一节 18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