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22节

李来亨深吸了一口气,通过红队和恳德记的情报网络,他也大概知道宋一鹤在黄麻两县集中了一万多人的官军精兵,若是正面硬打阵地战,不到七千的闯军必然不是官军的对手。

这六七千人,可算是他数年纠合而成的全副身家啊!

宋一鹤已把襄阳的分守兵大部调走,枣阳可说是唾手可得。可李来亨放弃了闯军预定夺取的枣阳,而率领全部老本劲兵,跨越大别山南麓,远征黄麻,目的即在于一举攻灭湖广官军的主力部队。

他的目标绝不止于利用沈庄军事变夺取黄麻,黄安、麻城二县的土地、民户,随时可取,歼灭湖广官军的全部机动兵力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但想以不到七千的兵马,消灭一万多人的官兵,也多少有些异想天开啊。

“雄丽,你做好准备了吗?我把最大一股步卒都交给你指挥了,堵截官兵,绝不可使一兵一卒漏网,一旦有失,我们即便克取黄麻,也免不了为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空做嫁衣。”

李来亨将随州闯军中最大一支步兵部队交于郭君镇指挥,显露出对郭君镇的器重更在担任闯军节度副使的高一功之上。

他并不觉得解除麻城之围,乃至于重创宋一鹤的官兵有什么难度。李来亨最为担心的是,若不能一股歼灭宋一鹤绝大部分主力,那么闯军虽然可以夺取黄麻两县,但要进一步拓展势力就很困难了,官兵进攻固然不足,但各守城池还是能令闯军分外棘手。

而且黄麻大捷的消息一旦传开,那么正在大别山山脉东侧游动的张献忠、革左五营,这两支兵马极有可能返回湖广,同李来亨争夺地盘。

一定要在西营、革左返回汉东以前,将随州闯军的势力扩张到可以抵制他们侵夺的地步。

“绝没问题。”郭君镇倒是毫无压力,他浑不在意地点了点头,扬起马鞭便飞驰入大军队列之中,甚至未跟李来亨再多说两句话。

李来亨一时愕然,和方以仁、高一功几人相互对视,最后自嘲地笑了笑,叹道:“我对雄丽很有信心,但他也应该多说两句话嘛。”

高一功走近到李来亨的身侧,拍拍他的肩膀,带着一种沉稳有力的信心说道:“也是你当机立断,现在闯军才能占有如此有利的出击态势。我想此战必胜,来亨不要再有太多顾虑。”

“我明白。闯军精骑要负责冲击官兵中军,乃至于擒杀宋一鹤的重任,我担心摇旗不够谨慎,还是要一功大哥担此任务。”

可惜,李来亨心想的是如果沈庄军事变再晚一个月,等他在随州预谋的军制改革初步推行以后再开战,那他绝对有百分百的信心将宋一鹤所有兵马歼灭。

但现在的随州闯军,依旧还是一支相当旧式的军队,即便相比官军中较精锐的军队,也毫无特别的优势。

唉……湖广水网甚多,只要给够时间,大造水车,利用水力锻锤的效能,李来亨有信心在很短时间内就把闯军的整体装备水平提升一个档次,如此拿下宋一鹤绝无问题。

他也不得不自嘲,天下岂总有百分之一百的胜局,自己还是缺乏破釜沉舟、乱战破敌的胆魄和勇气,总想着追求十足稳当的局势,气魄不足呀!

“世威,铳炮各队要将围城大营彻底击毁,剩下的……皮绠,你还有艾卓,你们两队留下来跟我中军亲兵一起冲击敌阵。”

第257章 城下之溃

战场上硝烟味越来越浓,官兵与守军的喊杀声震动天地,混乱的战场也让宋一鹤失去了对侧翼应有的警戒心。

高一功和郝摇旗带着闯军骑兵前队,此时已经冲出了三角山的密林。这一队骑兵约有八百多人,人数虽然不多,但尽皆劲卒锐士,虽然不比刘芳亮麾下的三堵墙精悍,但也多为河南响马和官军降兵出身,大部分人都有数年以上的作战经验,飞驰之中,队列不过稍稍松散,阵伍不乱,可知其训练有素。

“摇旗,我好久一段时间未亲自操刀杀敌,还要你帮忙看看,我的身手是否退步!”

高一功挥扬马槊,先行冲向敌军的横腰部位。他虽然说有一段时间没有在第一线杀敌了,但那惊人的马术丝毫没有退步,战马就如同高一功身体的一个部分似的,他想到什么,它就做什么,好像臂之使腕,腕之使指。

其他人这时候也全部跟了上去,闯军骑兵大多带有弓箭作为副武器使用,他们先一齐放箭,飞舞的箭矢拉开了突袭的序幕。

一阵匀称的马蹄声在官军的耳畔响起来,伴着马蹄声的接近是一阵接着一阵呼喊声。官兵们不用回头去看,单凭这匀称的节奏就肯定是一支令人胆寒的强悍骑兵,他们为突然出现在战场的不明军队感到诧异、慌乱和束手无策,攻城的队伍中马上发出了大片大片的鼓噪声,争吵着要退下去。

但闯军骑兵的马蹄已经踏过了官兵的身躯,箭矢、三眼铳和马槊佩刀从攻城部队的蜂腰处贯穿而过。

他们像是在弥天大雾中被海洋吞噬了的孤舟,以区区数百之众,撞进了不知道多少倍于自己的官军队列中。

但在战局的关键时刻,决定胜负的并不是直观的人数差别,而是时机,是对敌人心理上的打击。高一功和郝摇旗突出的铁骑,单在士气上就给予了官军超过任何直接杀伤的重创,让他们胆战心寒,完全丧失抵抗能力。

攻城战事本就到了最后阶段,无论是攻城的官军还是守城的沈庄军,双方在体力上和精神上都疲乏到极点。守军更严重些,大多认为败局已定,自己不可能再支撑下去,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援师,援师的希望又是那么渺茫,这个时候,只有出现奇迹才能把他们从已定的败局中拯救出来。

而攻城者则因为唾手可得的胜利,显得过于放松,经过长时间消筋蚀骨的激战,他们的作战意志早已不如初时坚定。

当闯军骑兵的铁锤到来时,慌乱便成为瘟疫一般扩散的致命武器,瓦解的氛围笼罩全军。

“是谁!”

宋一鹤已经大惊失色,他被亲兵扶起,慌乱上马,因为辨识不出敌人援军具体的兵力规模,已经打算先行逃回大营之中。

“闯贼?闯贼怎么会在这里!”

他想逃回大营,可是形势却不给巡抚大人以一个机会。早做好准备的闯军铳炮部队,已从射击视野良好、态势有利的战斗位置上全面开火,炮弹落入围城大营中,激起无数的硝烟和战火。

更多的闯军步卒,也在郭君镇的指挥下,或者堵截住攻城官军的退路,或者跟在骑兵部队的身后,进一步穿插,准备歼灭官军主力。

怎么会这样?

宋一鹤无论都想不到,他在胜利的边缘,情势怎么会这样急转直下?混乱的形势中,他的耳目都为喊杀声所遮蔽,什么都看不清楚,除了远远听到马蹄声的疾驰外,宋一鹤的眼中只剩下黑沉沉的一片烟雾。

他根本搞不清楚敌军的人数、旗帜、衣甲,有经验的将领也许可以从混乱的局面中分辨出敌我两军的具体态势,可宋一鹤绝非这种材料,他既然一时弄不清楚闯军突袭的真相,心中便只有逃跑一个想法。

只有少数的亲兵比较勇敢,抚标的将佐们大多零落殆尽,许多人在从攻城前线撤回围城大营的半道上,被闯军的铳炮、弓箭射死,但剩下来的亲兵虽然有些踌躇不前,但总体还是不缺悍勇。

湖广官军并不是一支羸弱的部队,或者应该说绝大部分的明军都不是羸弱的军队,在较小规模的战斗中,他们不仅不逊色于闯军,而且也不逊色于满清八旗的部队。

遏制官兵战斗力的,更多是混乱的指挥、糟糕的后勤和涣散的组织,一旦战斗规模达到数千人、上万人的时候,官军便像完全变了个模样似的。

抚标尚且存活的队将、哨官们,不甘心于这样窝囊的失败,还有另外一些凝聚力比较强的土司兵也跟着参与到了反攻的队列当中。

可是强弩之末,势不足以穿鲁缟。

何况李来亨也带着最后一支预备队,冲入战场之中。他身边的骑兵全都戴着红缨笠盔,披挂斗篷披风,在众人簇拥之中的李来亨,依旧是毡笠帽、天蓝箭衣加上披风的打扮,远远看过去和李自成没有任何差异。

他用缓慢的速度来表示自己好整以暇的从容态度,中军骑兵所及的地方,闯军战士就全都发出“大帅万岁”的呼声。

在这样激战中,把自己放到如此明显的被攻击的地位上,还这样缓慢地前进这,这在军事常识上是不许可的。

只是李来亨无法抑止自己在两军万众之间的踌躇满志,他也考虑到自己这样的登场,会给双方的士气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李来亨并不是一块李世民,甚至于不是一块李存勖那般的材料,但毋庸置疑,他希冀自己能够在闯军战士的面前,拥有一种英雄的形象。

首节 上一节 22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