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76节

那个曾经下令把庞安捆绑起来、逼死庞安两个闺女的族老,则被村民们绑在一根木桩上面,等候着巡官裴守约,押解回县城交官处置。

庞存有点吃惊,他还以为村民们会因为之前的事情对闯军心怀恐惧和抗拒,没想到他们变化得这样快?

庞存的哥哥庞安首先迎了过来,他气色很好,还换上了一件虽然粗朴,但毕竟干净整洁的新衣,欢迎闯军道:

“村子里的事情也全部处置妥当啦……村民们早听说了裴巡官要来的消息,还,还,还有我被闯军大王们提拔起来做那个捕盗使的事情。大伙都说闯军是主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便先把族老绑了起来……这厮,这厮过去就经常侵占村里的田地,连闯军来搞那什么营田新法时,他都从中作梗,给自己家又多骗了好大一片田,大伙早就是一肚子气!”

庞安所说的情况,更让庞存觉得惊讶。他首先是没想到营庄制改革的过程中,闯军已经如此重视和注意压制士绅乡贤,可依旧有宗族长老趁机牟取私立;其次是没想到村民们的立场改变如此之快,这么快就把积威多年的宗族长老绑了起来。

不过,他转念一想,庞安也是村民的族人,如今因自己而得到闯营的提携,那么村民们把能够代表本村与闯营沟通的庞安奉为新的村长也并不很奇怪。何况,族老近些年也确实只顾着他自己,没有给村民办什么事,如今墙倒众人推实属理所当然。

庞安接着又和裴守约说了许多族老历年来的丑恶之事,连族老是怎么扒灰儿媳的丑事都说了出来。一桩接着一桩,周围的村民们也越发群情激愤起来。

裴守约对这一切似乎早有预料,他向村民保证县中一定会秉公审理、执法后,就把庞存带去屋中稍稍休息。

“庞兄弟,我们这批巡官下乡前,都在乡官学堂上了几天临时的培训课。这种情况其实李使君、方书记都已经谈过了,村民恰似那水中的芦苇杆,风往哪里吹,他们就往哪里倒。左良玉来了,他们逼良为娼,族老以公谋私,他们也忍气吞声,可闯军若主持公道,他们又能嫉恶如仇……庞兄弟,你本也是庞氏村的村民,你以为村民们是怎么样的人?”

这番话令庞存低头深思,可他又想到另一件事,不安道:“可这样一来,将来官军再回来,风往西边一吹,村民不就又倒回去了吗?”

裴守约哈哈一笑,说:“树立闯军的权威,就是巡官和捕盗使的职责。现在人手紧张,很多地方在庄一级尚且只能让庄使兼任捕盗使,至于村一级更是只能委托闯军家眷或是亲近闯军的族老来做村长主持自治。”

庞存疑惑道:“自治……他事且不论,村长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筹办在村里的民兵,可让族老自治,岂非又把兵权拱手让人?将来官军的风吹回来,他们不还是一边倒?”

“并不全然如此。就像今天村民绑了族老一样,现在湖广到处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李使君已经下令,要翻旧账,把侵占田地、给左镇供过军需的族老杀一批、审一批、抓一批,再扶持村中亲近闯军的积极分子来做村长,主持民兵工作。”

裴守约接着解释说:“不止如此,在已设置了捕盗使的地方,还要由捕盗使在每年冬季农闲时,轮流巡视考验各村民兵,按民兵办理好坏减免民兵第二年应交的营田租。同时挑选民兵中壮勇之人,编成半脱产的常备民兵,常备民兵可和闯军一般领取口粮津贴。一旦有事,县令、庄使、捕盗使可以常备民兵为骨干,集合若干村的普通民兵一起捕盗御敌,但调动普通民兵必须按人数和日数减免民兵第二年应缴纳的租赋。”

这复杂的民兵制度让庞存有些头昏脑涨,但在裴守约的慢慢解释下,他渐渐就理解过来了。

大体上,闯军在地方上就是设置两种民兵:一种自治性质很强的普通民兵,他们训练、装备都很差,虽然强化了闯军在地方上的治安力量,但也可能成为族老乡绅的复辟工具;另一种常备民兵,是由县令、招练使、营田使、捕盗使直接掌握的,也和闯军的征兵体系连接在一起,将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避免基层政权落入宗族长老之手。

裴守约感叹道:“自古以来,只有汉唐两朝能在乡、庄中设立如此严密的职官体制。自宋以后,朝廷官府皆把大政之权拱手让人,太平清时,乡绅族老尚能维持一个地方安靖的体面局面。可是一旦天下丧乱,绅权就纷纷侵占督署衙门之权,县令号称百里侯,政令却不出县城,日久自然成为积弊。”

庞存不像裴守约那样读过一些史书,但他也知道李来亨的这种做法图谋极大,目的绝不在于眼前,由衷钦佩道:

“我从随州回枣阳的路上,处处都听行人商旅说咱们节帅是沛上长者、太原公子复生。我初时还听不大明白,寻人打听以后,才知道原来大家是夸赞节帅为那汉高祖、唐太宗。节帅是汉高祖、唐太宗,咱们也能寻个萧何张良程咬金做一做吧!”

“非也,非也。”裴守约故作神秘,掉书袋道,“李使君恢复乡政,其意何止于汉高与唐宗?使君图谋之大,非我辈所能知!”

屋外的村民们则欢呼雀跃着族老这个“大恶棍”被依法处置,人们似乎忘记了不久前逼死庞安两个女儿的往事,只把一切错误推到族老身上,便欢庆着“解放”的到来。

这样的一幕,不止于枣阳,亦不止于随州,而是在闯军控制的全部地盘内,都在发生。

按照李来亨的意思,这些和左镇有所勾结的宗族长老,杀一批、审一批、抓一批,摧毁其权威。剩下的,则以派到其他地方担任庄使、捕盗使、推官为由,将他们调去异地。再剩下的一些亲闯分子,则设法使他们的家族和闯军将士建立婚姻关系,逐步融为一体,也渐渐实现闯军政权的在地化转变。

但是这一过程中,杀戮总是不可避免的。

第316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

“安陆杀了多少人?”

李来亨将笔搁到一边,随州之战结束以后,为了安堵地方,他要处理的公务也日渐繁忙起来。现在闯军开始翻旧账,处置那些吃里扒外的骑墙派,大兵下乡捕拿宗族长老,不免发生一些流血冲突。

新体制的法规法条主要是出自方以仁之手,不过具体的实施则多由行军司马顾君恩牵头,然后由各支部队具体去完成。

顾君恩自从随州之战以后,就几乎不再穿着文士儒服,每天都着短衫箭衣,外出时还常常披挂明甲罩衣,尽是一派武人作风。

他回答说:“安陆境内已经处理了十四桩逆案,处决了十名乡绅族老,另外还抓了七八人。这中间偶有抗拒情形,大兵弹压,不免出现死伤情况,各乡、庄、村,大体死伤三四十人。”

“很好,随州和安陆的形势算是比较稳定。陈可新这个德安府府尹,手腕确实高明,他是有治才的人,将来还是要接着大用。黄州府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陈可新刚从随州牧的任上被提升为德安府府尹,成为了李来亨现阶段幕下排名第一的封疆大吏,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较为出色的长才。

但是李来亨一提到黄州府,顾君恩的脸色就不大好看了,他回答道:

“黄州府……因为闯军当初直接收编了沈庄军,黄麻士绅保存的力量和影响力远比德安士绅雄厚。这回清查逆案,搜捕通左内奸,受到的抗拒阻碍也远比德安府那边严重。”

“你直接说一说情况吧,不要这样打马虎眼。”

“黄州府……黄州府清查逆案有近百起,但其中处理完的只有二十起。艾将军在黄麻大开杀戒,已经杀了地方上有名有姓的乡绅族老七八十人。有一些深孚威望的领袖人物还聚族抗拒,弹压过程中又死伤了好几百人。现在……现在黄麻一带到处有人倡言,说大元帅在河南不杀不淫,节帅在湖广却是大杀大掠。”

“呵呵,这帮鸟人知道朝廷没有指望了,居然指望起了大元帅?大元帅来了,像他们这种不可理喻之人,全都要活活拷掠夹死的!”

李来亨冷冷一笑,神情冷酷,他让艾卓带兵去黄州府弹压民变,本来就是预料到了黄州府的情况远比德安府复杂,士绅力量也更为强大。艾卓这个人虽然以前做红队的工作不是很称职,可他为人刚烈,嫉恶如仇,最适合去当这把开路的大刀。

顾君恩平素在闯军文武官吏面前,总是摆出一副眼高于顶、夸夸其谈的样子。但他这回知道自己并没有将事情处理的很好,何况又是在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李来亨面前,多少收束了气焰,小声说道:

“易道三等一些黄麻有名的士绅,已在帅府外等候许久,节帅还要不要见他们呢?”

“哼。”李来亨从鼻孔里哼出一声,“他们是来讨要公私合营的分红吧?这帮鸟人,左军来攻时倒未曾见他们这样积极。现在艾卓在黄州府大开杀戒,他们心里大概是慌了,这是变着法子想给我施加压力。”

李来亨用手拍了一下桌子,狠声道:“这些手里没刀的人,还想给我施加压力?好直,你去让严仲升把红队这段时间清查的通敌情况整理一番。他们若安心在家收钱收息,我还能给他们留一条活路,可这些人非要自己跳出来找死,又让我如何是好?正好免去一大块分红的损失!”

随州之战以后,左镇几乎全军覆没,连左良玉本人都被生擒斩首,闯军在围城大营中,更是缴获了一大批本地士绅里通左军的信件。

如果这些人能够安分守己,李来亨也不介意效仿一把三国曹孟德,把这些信件全部付之于火。可偏偏他们手上没刀,根本已是闯军案板上的鱼肉,却依旧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在艾卓领兵清查田地、逆案之时,庇护一些个为非作歹的宗族长老——也不排除这些士绅中,不少人自己就是为非作歹的族老。

究竟要怎么拯救这样的人?

李来亨也很苦恼!

他已经是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了。先是以营庄制保留了士绅的固定田息,又用公私合营让士绅可以分润闯军的利益,这步步的妥协和退让,结果还是换来他们的抗拒、通贼乃至于武装叛乱吗?

究竟要如何拯救你们?像这样的人,大约真的只有死亡能够拯救了吧!

作为黄麻士绅代表的易道三,已在帅府外等候了几个时辰,他站了太长时间,膝盖都快支撑不住。

初夏的温度,也让易道三汗流浃背,他自己是没有给左军提供任何帮助的,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物。可即便是这样一个比较正派的易道三,难道他会不知道自己的朋友里,很有不少人在暗通左良玉吗?

首节 上一节 27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