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597节

满家洞义军武装的首领“擎天王”宫文彩也愤愤不平地说:

“我看这个孔胤植,算得什么圣人之后?兖州府中哪里没有传过他贪赃枉法的消息?我们真的不为百姓铲除这个贪官污吏吗?”

许都毕竟是士人出身,对这些义军将领指责孔胤植的话,心里总归是不大舒服的。他闷哼了两声,用一种模棱两可的语气回答道:

“这些……这些事情,关系到衍圣公的事情,我会禀报晋王殿下处置的。衍圣公关系甚大,即便马经略、郭节度,亦是不好处置的,我们自然更不能随意下手。”

马应试拔剑砍在桌上,骂道:“他妈的,难道要便宜了孔胤植不成。”

许都还想为这些义军将领们解释解释衍圣公的神圣性和尊贵性,但很快就又有夜不收送来消息,山东的军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孔家庄园外面雨水滴答滴答响的不停,许都把新的军情文书展开在桌上,转移了众人的话题说:

“谷帅回来了!你们知道吗?他在开封已经受封为东昌公,成为了如今大顺不多的几位公爵之一。谷帅此次回来山东,又从河南带回了一支劲旅——殿前军,这是过去大顺中营改编而来的一支野战主力!”

大顺军在山东兵力颇多,但其中大多数都是欠缺野战能力的地方武装。马应试和宫文彩等地方义军首领,听闻原任山东经略使,同样在山东一带已经建立相当威望的谷可成回鲁,而且还是带着一支大顺政权中有名的野战军回鲁,立刻就忘记了关于孔胤植的不快之事,脸上纷纷显露出惊喜之色。

宫文彩拍桌喊道:“我们反攻的时机到了!”

另一位山东地方义军的首领张千雅也凑过来说:“咱们定要杀回省城去,赶走这帮秃头的狗鞑子。”

大家都因为这条喜讯而雀跃不已,将士们按捺不住胸中的万丈豪情,都感到大顺军拍马反击东虏的时刻已经为时不远。

似乎庄园外的连绵秋雨,此时都显得不是那样令人头疼,反而是展露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优美感来了。

许都为诸将介绍说:

“殿前军的野战主力,是左、中、右三师,有数万战兵。这其中中师是由我们的马经略相公掌握的,左师和右师则分别由大顺军中的两位宿将党守素和任继荣掌握。谷帅此番援鲁,自然势在必得,估计晋王殿下投鞭断河之日已经不远,诸君扬马燕云的日子,同样是不远了!”

许都这个人身上有不少读书人的坏毛病,但又有一股汉唐时古之士大夫的豪气。他的演讲特别富有情感上的渲染力,一经开口,就散发出一种让贩夫走卒都为之着迷的魅力。

许都把军情文书、山东地图、大运河地图都放在桌上,他指着地图上的数个位置,情绪激动地为诸将介绍着目下的军事形势。

说到激动处,许都便将披风解开,开怀大笑道:

“我辈虽生乱世,是一大不幸。可有幸遭逢雄略之主,或将缔造千古之下所无有的开国大功,将来扬威异域,开拓大顺皇威于万里之外,从此留名青史,又将是一种后人所艳羡不已的大幸了!”

许都的这番话说得他身边那些山东地方义军首领们,全都为之热血沸腾。秋雨打不凉此刻众人心中的热火,所有人对于战胜清军的希望都大大加强了,一种沛然的乐观情绪满溢于军营之中。

许都看着他们,自己在心中微微紧张地捏了一把冷汗。因为顺军探马送来的消息,其实不止是谷可成带领殿前军增援山东的消息,还有东虏的英王阿济格接替豪格担任清廷东路军主帅的消息——

自然,阿济格来到济南,绝不是单枪匹马孤身而来的,而是带着一支自北京调来的大军,汹涌席卷而来的。

看来多尔衮还是没打算放弃打通山东漕运……

许都决定等自己将这些地方义军在泰安整编完了以后,再告诉他们清军英王阿济格率领大军增援济南前线的坏消息,免得影响到军心和士气。

他自己也知道山东漕运的重要性,清廷占据的辽东、燕云、陕西,都不是明朝重要的粮食产区。从八旗军窃据北京以来,已经过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想来他们的粮食危机已经到了千钧一发、迫在眉睫的地步。

也因此,多尔衮为了解决北京的粮食危机,想来一定是会不惜一切代价的。

否则满洲人即便不死于大顺军之手,也将在北京被活活饿死。

山东、山东,还将有一场风起云涌的大战啊。

第671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

开封西北,黄河打了一个曲折。曲折的地方,河水浅,河面宽,沿河的东岸一丈高的长墙蔓延北上,直抵黄河黑岗口。长墙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炮台,火力较强的红夷炮,虎视眈眈地张着大嘴。

河水过浅的地方,炮船不能行驶,何况十一月下旬以后,部分河段已经开始渐渐结冰,长墙的防守自然就更加吃紧。

一部分大顺军士兵驻守开封到黄河黑岗口的这段河防,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乘小舟击碎黄河上渐渐冻结起来的薄霜和浮冰,避免河段过早的被完全封冻起来。

袁宗第深知责任重大,不敢疏忽。他想到在太原附近战死的张鼐,想到被流放到武昌的田见秀,想到已经自杀的牛金星,还有抱病在床的李过,心中不禁对大顺未来的前途,产生了几分迷茫。

不过很快他就看到李来亨的仪仗过来了,看来晋王殿下今日又来巡视河防了。

虽然大顺军还控制着河北不少地盘,除了山西南部以外,河南的北三府怀庆、卫辉、彰德,以及河北的大名府,都还在大顺军控制下。

但是这四府之地都无险可守,孤悬于黄河北岸,事实上处于一种易守难攻的态势。李来亨知道一旦清军全力南下,大顺军还能依靠河北四府抵御清军,稍有不慎,恐怕依旧会被东虏突破千里河防。

黄河千里,如果处处设防,兵力分散布置,这就不啻于是重蹈了历史上宋文帝元嘉北伐的覆辙。处处设防,实际上就等于处处不设防,数十万大军分散于千里之上,那么一点被敌突破,则千里之堤必毁于蚁穴一处。

所以最后决定天下归属的要害,依旧是太原、是开封、是徐州、是潼关。大顺军依关守河,西以潼关为界,堵塞清军关中的吴三桂部,北以太原和河北四府为缓冲、以千里黄河为反击的纵深,对抗清军中央主力,东则以徐州为中心,抗衡接替豪格出任清军东路军主帅的英王阿济格。

“清军攻击太原的情况如何了?”

李来亨和袁宗第并肩站在黄河岸边的炮台上,他们一起向着西南的平川瞭望着。阳光和煦如水,河对岸延伸到天边的平川是那么宁静,没有一丝可怖的地方。黄河的怒涛也因为秋冬时节枯水期的来临,变得平和了起来。

悄悄流动的河水中,间或有一尾大鱼跳出水面,发出轻微的“泼喇喇”的声响,转瞬却又归于平静。

长墙上吹来清凉爽快的轻风,同样站在长墙上的殿右军制将军刘体纯不觉打了个喷嚏。

“权帅有令,换墙咯!”

袁宗第的命令下达以后,长墙上就传来一声接着一声的号子声,士兵们用拖得长长的声音喊道:

“权帅有令,换墙!”

喊声由远而近,由近及远,从北向南沿着长墙一遍一遍地传下去。每处喊声过后,长墙上都要探出几个带着范阳帽的士兵的头,他们换下轮替的站岗士兵,迅速就位,队列整齐,行动从容。

李来亨满意地点点头,清隽的面孔上浮现出轻松的微笑:

“袁叔治军,真是有章法。”

袁宗第默不作声,刘体纯赶紧着拉了袁宗第衣袖一把,这位大顺新晋的宁夏公才缓缓说:

“清军对太原的攻势十分奇怪,主要是以镶红旗的固山额真叶臣——哦,据说清军现在改叫做都统了——为主。他们聚集了六七万精兵,和我们在山东的实力差不多,但是行动的积极性却低得多。

首节 上一节 59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