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41节

此次推举,就是为北征战事开启前,做了不少准备,蓟辽督师孙传庭上书,对其予以肯定。

被纳入了增补名单之列。

出身、爱好,是如此的奇葩。

不太喜欢。

“是的。”

叶首辅点点头,轻笑道:“推举名单内容不够详尽,这位名叫邱禾嘉的,不仅得到了军方的支持,还有文官的支持。

即将担任吏部尚书的蔡复一,在云贵之地时,与邱禾嘉有接触,数次夸赞,曾上道奏折,请朝廷对邱禾嘉委以重任。

不然。

以邱禾嘉的举人出身,很难坐到兵部分司主事的位置。

我耳闻过,邱禾嘉称呼蔡复一为老师,虽然蔡复一没有答应过,但这份师徒情,确实是有的。”

背景深厚。

既有蓟辽督师孙传庭支持,又有吏部尚书蔡复一照拂。

“适合担当刑部左侍郎吗?”

方次辅毫不在乎,直指问题关键道。

孙传庭和蔡复一两人绑起来,都比不上内阁次辅尊崇,无需在意。

“是陛下中意之人吗?”

何阁老出声,隐晦道。

要是陛下中意的“特殊”人才,内阁就没必要再讨论了。

“从能力上讲,邱禾嘉身上沾染着军方气息,行事前缜密心细,做事不讲情面,完事后干净利落,进入刑部,是很合适的。”

叶首辅不疾不徐,回答道:“我入宫时,没听陛下提起此人。”

没提过。

就是没得到陛下中意。

那再思考能力方面的问题。

但听叶首辅的介绍。

此人还可以。

“我觉得,将刑部左右侍郎,对调一下,会更合适。”

方次辅沉吟道。

对于推居刑部右侍郎的徐从治。

他是有了解的。

万历三十五年时。

他是科举进士试的主考官,点了徐从治二甲进士的身份。

以官场规矩来说,他,是徐从治的座师。

不过。

这并不是在徇私。

徐从治历官济南知府、兖东副使、山东巡抚,因被推荐为治行卓异者升官。

同样优秀。

且出身进士。

身上也没有军方的“草莽气”。

没理由在官位上,比邱禾嘉低一头。

“君美,你的想法呢?”

叶首辅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看向何阁老,询问道。

不得不说。

邱禾嘉和徐从治两人的背景都不一般。

前者,得到军方文官双重支持。

后者,有着内阁次辅的支持。

乍一看。

似是靠关系上位的人。

可实际上。

两人的能力秉性品德,担任刑部左右侍郎的位置,是完全可以的。

“以我之见,刑部左侍郎的位置,应由邱禾嘉担任。”

“理由呢?”

“对于两个差不多的位置,应由擅于决断的人,担任相对重要的。”

何阁老发自内心道。

就从内阁讲。

在国事上,叶首辅能力,比方次辅高多少,也不见得。

相反。

方次辅,比叶首辅年轻,思想更加活泛,主意也多。

可,就是面对太多主意时,会犹豫不决。

对国朝而言。

谁当内阁首辅就很简单了。

“……”

方次辅陷入沉默。

冥冥之中,他觉得自己被内涵了。

可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总不能对号入座。

“季晦呢?”

“我同意君美的想法。”

刘阁老瞅了叶首辅,又瞅了眼方次辅,觉得老友说的很对。

“……”

方次辅感受到那道眼神,更加沉默了。

万分确认,就是被内涵了!

国朝无小事。

考虑的多怎么了?

那是考虑的周全!

在抉择中犹豫又怎么了?

知不知道内阁一道政令下达会影响到多少百姓?

为民多想想,有错吗?

“嗯,我也觉得邱禾嘉更合适刑部左侍郎之位。”

叶首辅最后表态道。

很多文官不喜欢军方的“草莽气”,但他挺喜欢的。

干起事来不拖泥带水,没那么多废话。

“……”

方次辅忽然感受到无数恶意涌来,在内阁里,自己的存在,有点多余。

三比一。

否决。

刑部推举名单,维持不变。

“最后,就是工部了。”

叶首辅拿出最后一份推举名单,朗声道:“尚书萧近高,左侍郎董汉儒,右侍郎…毕自严。”

闻言。

三阁老略微失神,以为是听错了。

工部尚书和左侍郎,没有发生变化,短时间也不可能发生变化。

毕竟。

工部在锻造神器套装,要尽可能少让人知晓,主官肯定不能随意更换。

“首辅大人,毕自严在泰昌帝时,就升为了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天启年间七年走来,一直以来无错无过,怎么就从九卿降级了呢?”

第101章 阁老预备,上天之泽

毕自严。

万历二十年,在弱冠时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

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地方事务。

先后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淮徐道参议、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议、陕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在天启年间,还担任过户部尚书一职。

首节 上一节 141/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