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第65节

张越一边跟杨友等人说着话,一边想到了后世的一种论断。

后世的历史学界中有人认为,关中地区的衰落就是从水利的衰落开始的。

“可惜轮台人口太少了,不知何日才能有如此规模啊……”

杨友脸上不禁露出羡慕之色。

那徐亭长闻言却是心中得意。

他微微一笑,“好叫上吏知道,关中之富,就全在这水利之上,别看敦煌这水利还不错,但比起关中却又是远远不如了。”

张越点头询问道,“徐亭长,难道关中地区的水利设施竟比此地还好?”

徐亭长道,“敦煌乃是偏僻之地,岂能与关中相比。”

张越一拜道,“还请长者详告……”

徐亭长道,“明公有所不知,先秦穆公时期,关中就开始修建水利设施了……”

听完徐亭长的介绍,张越若有所思。

“难怪,帝国能用一个小小的关中养活600万人口。”

张越回忆起后世自己所学的知识。关中地区的衰落正是从唐朝后期开始的。

而关中地区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停止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的。

张越仔细思考着后世逐渐放弃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的原因。

他豁然发现,水利建设减少的过程正好与中央政府对地方基层控制力减弱的过程是一致的。

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土木堡之变前中央政府直接掌控基层。

当时全国的水利建设都很多,关中地区恢复也很快。明朝政府甚至还考虑过迁都长安。

而在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彻底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所在阶层的利益,开始推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

从此以后明朝政府不但动员能力越来越差,地方水利建设也基本停滞。

到了民国时期,很多地区的水利设施还是明朝初期建设的。

明朝的衰落从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从水利建设的破坏开始的。

不过在如今的大汉仍然牢牢控制着基层,对水利建设仍然无比重视。

大汉的每个郡都设有主水史,下领东都水官、西都水官,率吏卒、刑徒、官奴整治水利。

各郡国从事水利建设的人员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对如何挖沟开渠极有经验……

正是这遍布关中和河东、巴蜀的水利设施让地方上粮食产量一点点增加,也让帝国只依靠北方几十个郡国,就养活了五千多万人口。

“前方在做什么?”张越看着远处的一群人好奇的问道

徐亭长道:“这是咱们关中人特有的技艺“井渠”!”

“井渠!”张越好奇的反问

“当年咱们关中人能够横行天下,可少不了它的功劳!”

“喔!”那徐亭长的话一下子提起了张越的兴趣。

杨友这时也在一旁感兴趣的问道:“这井渠还有什么特别的不成?”

他询问的也正是张越想要问的,因此张越此时也把目光转回了徐亭长身上。

这时那徐亭长却是神秘兮兮地说道:“那井口下面,有些玄机,上吏可愿一观?”

“喔!如此也好,烦请徐亭长带路……”

“上吏请!”

那徐亭长微笑着带着张越等人往前走去。

一行人很快到达了已经修筑好的地方。

此时正好有一名小吏正在指挥着众人开挖水井。

张越上前求教道:“吾观此地的开挖的水井甚是奇怪,公可能为吾等解惑!”

那小吏思虑片刻后道,“上吏请随吾来!”

经过那小吏的一番讲解,张越心中叹道:“这不就是后世的坎儿井吗!”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

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张越心中感慨万千,自己在后世时到吐鲁番旅游之时,还专门参观过坎儿井。

原以为那坎儿井的技术是从西亚传过来的,谁想原来关中地区早已有这个技术了。

在张越看来这个技术根本就是为西域量身打造的。

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水资源的蒸发,张越已经想到了这个技术在西域大规模运用的前景了。

有了这样的水利设施,西域大片土地都可以转化为粮仓,这样仅仅依靠西域就可以养活数百万人口。

有了足够的人口和粮食,帝国不但可以牢牢控制西域,压制击败匈奴。

甚至还可以以西域为根据地继续向西扩张,以西域为后方进行西征,距离甚至比长安到西域的距离还近啊。

想到这里张越心头一片火热,甚至有一种想要立即回转轮台的冲动。

环顾四周,张越看着那些熟练开挖井渠的水卒,恨不得立即把他们全部绑去轮台。

张越的眼神让一旁陪同的徐亭长心中发毛,忍不住问道,“明公可有何不妥之处?”

张越这才咽了口唾沫,收回了那火热的目光。

杨友这时称众人不注意时悄声对张越道,“明公,要不要绑几个人回去……”

第95章 陵邑制度

在悬泉亭,耽误了一天后,张越一行人继续出发东行。

一路向东,看着沿途的风景张越的心情越来越好。

仅仅几年时间,大汉在河西四郡的屯田竟然已经发展到如此规模。

沿途竟然到处都是成片成片的农田。

而且从耕作情况来看,明显是使用了代田法。

这也不免让张越心中有一丝得意,“这也算是咱的功绩吧!”

在经过当年与匈奴人大战的土城时张越特意停留了半日。

不过土城如今已经被重新修筑成了一座小城,原本的谷地如今也被移民们开垦为了农田。

当年大战的痕迹早已不见踪影,张越祭拜了一番当年战死的袍泽之后,继续东行。

天汉二年十二月初八,张越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帝国的心脏关中地区。

与西域和河西的不同,关中地区的人口密度已经非常大了,道路两旁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

张越回忆起后世的记载,此时的关中地区可是聚集了整个大汉15%的人口和35%的财富。

张越因为有打算在西域大力修筑水利灌溉设施,自然不会错过关中的水利系统。

帝国的关中地区,可是有着这个时代最大,最科学的水利灌溉系统,甚至与2000年之后的水利系统相比也不落后。

为了更好的观察水利系统,张越一行略微偏离了主道,先是沿着成国渠、灵轵渠前行,而后抵达了蒙茏渠。

期间还转道去参观了一下正在修建中的白渠。

在仔细查看了这些水利设施后,这才沿着蒙茏渠进入了大汉人口最集中的地域,位于渭北的五陵地区。

不过这个时候还不叫五陵。现在还只有四陵,第五陵茂陵还在建造之中。

不过张越隐约记得,过两年皇帝就会从迁入大量的关东豪强入茂陵。

张越对五陵地区是非常好奇的,这都归功与后世的唐诗,唐诗中充满了五陵少年和五陵塬的情结。

所谓:“五陵年少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讲的正是五陵。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张越自然要好好参观一番。

五陵虽然是帝国皇帝的陵墓所在,但也是帝国最富裕繁华的地区。

这都得益于从帝国特有的陵邑制度。陵邑制度主要承担着“强本弱枝”和“防御匈奴”这两大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一个帝国的强盛必然需要有着稳定的庞大的由自耕农和中小地主组成的中产阶级。

比如大汉和隋唐时期军队的支柱“良家子”!

其实这些良家子就是当时的中产阶级。

这些中产阶级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

能够拥有大批中产者的王朝都会强盛无比,而一旦出现自耕农的大规模破产王朝也会随之衰落,最后导致王朝的崩溃!

而对这群中产阶级威胁最大的就是两汉时期的豪强,魏晋隋唐的门阀,在宋明清时期的官僚士大夫。

这群人势力的壮大,必然会危害皇权以及国家的政治稳定。同时也会危害到政府的动员能力与财政经济。

豪强在地方横行不法,凌虐乡里。甚至把持地方权力,这对中央集权当然形成威胁。

如果不煞住这股邪风,中央政权就会像东周的天子一样,国小民寡财微,名存实亡。

在处理这群人最坚决效果也是最好的便是西汉时期盛行的陵邑制度!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增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的实力同时削弱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势力。

汉朝历代天子都在生前为自己建造陵墓,并将关东的富商、豪强家族迁居到陵墓周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陵县。

如果不把这数十万的豪强家族迁移到关中,而是放到地方上不管。

首节 上一节 65/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