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530节

“当然。”

沈忆宸应了一声,然后朝着卞和等人示意了一下,很快宴会厅里面众人退去。

“沈阁老,如今京师局势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你这次回京可得多加注意,小心行事。”

郭登突然的提醒,让沈忆宸立马警觉起来,赶紧开口追问道:“本官愚钝,还请定襄伯明言。”

“易储之事想必沈阁老知道,朝廷现在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可有一件事情沈阁老定然不知,陛下之所以会如此焦急的倚靠忠国公石亨,来帮助他完成易储,就在于身体出了大问题。”

什么?

听到郭登这段话,沈忆宸脸上神情写满了惊讶,他知道景泰帝朱祁钰身体一向不怎么好,历史上在景泰八年正月就重病不起,从而发生了真正的夺门之变,没过多久就一命呼呜。

至于身亡到底是病死,还是明英宗朱祁镇等不及下手弄死,这就成为一桩永远无法破解的悬案。

但现在才景泰二年末,哪怕从景泰三年开始算,不出意外的话朱祁钰应该还有五年的寿命,怎会现在就出大问题?

另外就算朱祁钰身体抱恙,赵鸿杰如今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名义上皇帝最为亲信的特务情报机构长官,难道郭登的信息来源能比他还迅速准确吗?

这到底哪一方面除了偏差?

“陛下正值壮年,怎会身体出大问题?”

沈忆宸直白说出了心中疑问,他不是不相信定襄伯郭登的人品,确实太令人难以置信。

“丹药!”

“陛下听信方士玄学,一直在宫中秘密炼制丹药,并且钟鼓司内官陈义、教坊司左司乐晋荣等人,还奉命收罗民间娼妓带入宫中,致使陛下身体每况愈下。”

明朝皇帝痴迷炼丹这点,算是一个传统了,后面嘉靖皇帝更为夸张,差不多走向了修仙的道路。

古代丹药大多是一些重金属元素组成,吃多了运气好点慢性中毒,运气不好直接暴毙。景泰帝朱祁钰吃丹药这件事,史书上确实有明文记载,只不过沈忆宸没有料到他现在就开始出问题了。

后世有一句名言,叫做南美热带雨林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在美国掀起一场龙卷风,这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现在沈忆宸冥冥中有种预感,自己这只蝴蝶,可能同样在大明掀起了历史的“蝴蝶效应”!

第491章 得胜回朝

“陛下乃救时之君,有着一腔雄心壮志的抱负,为何会听信方士服用丹药,并且还从宫外收罗民间娼妓?”

沈忆宸无法压制住内心的疑惑,景泰帝朱祁钰个人能力上,确实比不过很多雄才大略的英主,只能算是个合格偏上点的守成之君。

可问题是放在历朝历代,只要皇帝不瞎折腾当个守成之君,就足以让王朝平稳运行下去,更别说朱祁钰至少在知人善用这点上,还能勉强称得上一个佼佼者。

无论在内政提拔沈忆宸、商辂、金濂、于谦等人,还是外战上重用了靖远伯王骥、定襄伯郭登、颖国公杨洪等人,可以说都算是任用了贤能、哪怕滋长了忠国公石亨的野心跟权力欲望,某种意义上也能算瑕不掩瑜。

这批文武班子放在朝堂里面,景泰帝朱祁钰就算是学习他的后辈皇帝,诸如什么万历、嘉靖不上朝去修仙,整个大明帝国都绝对不会出现什么大岔子,那他做出这些“昏庸”举动的意义是什么?

有因才有果,沈忆宸想要知道自己接近两年不在朝廷中枢,到底又发生了些什么。

“皇长子朱见济身体抱恙,陛下可能是担心传承有变,期望能借助丹药偏方保证子嗣丰盈。”

郭登没有遮遮掩掩,说出了景泰帝朱祁钰弄这些昏庸事务的背后实情,那就是皇长子朱见济天生体弱,最近病情仿佛还有加重的趋势,皇帝除了易储的目标外,还得为将来帝位继承准备一条后路。

毕竟古代幼儿夭折率奇高,谁也不敢保证这副身体的皇长子朱见济,能安安稳稳活到成年继承帝位。想要保住江山永固,延绵世代,最基础的前提得人丁兴旺。

要是连继承人都没有,易不易储又有什么意义?

可偏偏不知道为何,按理说景泰帝朱祁钰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却硬是在皇长子朱见深诞生后,仅在正统十四年生了两个女儿,从此再无子嗣出生。

相比较起来自己的皇兄,明英宗朱祁镇被囚禁在南宫之中,都还生了个儿子朱见清,对比之下更是让人不安。

朱祁钰本就偏信方士丹药,这下为了生儿子保证子嗣延绵,更是把这些歪门邪术给当做救命稻草。结果丹药吃的越多,后宫娼妓越糜烂,身体反倒是越来越差,直接走向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等宫中秘事,定襄伯又是如何得知的?”

郭登说的太过于清晰详细,让沈忆宸忍不住反问了一句。

这倒不是说他不相信郭登的人品,只是身在朝廷中枢为官多年,尔虞我诈的事情经历了太多,让沈忆宸几乎是本能的保持一种警觉,否则还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与那群老油条斗,恐怕现在坟头草都已经三尺了。

“沈阁老莫非忘了,本伯与皇家是姻亲?”

郭登不提这个,沈忆宸还真就忘了背后有这道关系。

郭登同样出身勋戚世家,祖父乃大明营国公郭英,姑奶奶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宁妃。后来朱元璋又把十二公主许配给了郭家,从此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密,连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同府叫门,都打算靠姻亲的这层情面。

后宫先帝妃嫔中,正有郭家的女儿,双方还时常走动,这等隐秘消息郭登得知就不足为奇了。

“抱歉,塞外待久了,确实忘却了很多宫中往事。”

沈忆宸一脸歉意的表情拱了拱手,然后很快就意味深长的问道:“定襄伯把这等宫中秘事告诉本官,是想要我做一些什么吗?”

别看郭登久居边关是个武将,却绝对不是什么不懂权谋的武夫,到了超品勋戚这个阶层,不会没事说一些废话,特别还关乎到当今皇帝。

话都说到这份上,沈忆宸即将要卸任回京,就干脆开门见山的问了出来。他相信以郭登的秉性跟人品,不可能让自己去做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

面对沈忆宸这一问,郭登脸上的神情瞬间严肃了起来,点了点头道:“本伯确实是有一事相求与沈阁老。”

“定襄伯,但说无妨。”

“沈阁老回到朝中后,一定要钳制住忠国公石亨,否则必为大患!”

一谈到忠国公石亨,沈忆宸的神情也凝重了起来,反问道:“定襄伯,此话怎讲?”

“沈阁老有所不知,你征讨兀良哈三卫这两年来,忠国公石亨权势滔天。利用总兵九边的便利,为他兄弟、子侄以及家人冒功进官者五十余人,其部下亲朋攀亲骗官者更是多达数千人。”

“更为跋扈的是,他利用陛下恩隆,把朝廷边将的文职巡抚替换为武将担任,并且俱为石亨的亲族部下,整个九边可谓是只手遮天。”

“颖国公在世时,本侯还能与他联手抗衡,确保宣大边军不会被大权独揽。如今颖国公逝世,本伯调任漠南蒙古镇守,可以预测很快宣大防线将被石亨全盘掌控。”

“宣大防线不比宁夏、延绥、固原等边镇,这两地环绕京师兵马云集,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绝对不能被某人单独掌控,否则一旦生出异心将后患无穷。”

说到这里,郭登起身朝沈忆宸抱拳行礼,然后用着激动语气继续说道:“满朝文武,唯沈阁老胸怀家国天下,能答应本伯的请求愿意与之抗衡。”

“也惟有沈阁老,能够与之抗衡!”

郭登来这之前就考虑清楚,满朝文武中能与现在权势滔天的石亨比拟的简直屈指可数。

文官只能找的出三人,内阁首辅陈循、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连吏部尚书号称天官的王直都差了点意思。

可问题是内阁首辅陈循保守软弱,深谱中庸思维习惯性明哲保身,让他去钳制石亨简直痴人说梦。

礼部尚书胡濙身份尊崇无比,五朝元老在文官集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年龄老迈早就没了斗志,保身这方面相比较陈循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靠他更没指望。

最后一个兵部尚书于谦,其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能力人品毫无瑕疵,绝对不会容忍忠国公石亨为祸国家。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郭登总感觉他斗不过真正的奸佞,过于清高孤傲的君子,往往最终败于小人之手。

想要赢奸臣,就得比对方更奸更狠,于谦很明显不是这种人。

至于武将勋戚方面,魏国公镇守南京基本上脱离了朝廷中枢,定国公、英国公幼子袭爵,小屁孩一个完全指望不上。成国公朱勇倒是各方面不输于石亨,不过近些年遭受多次打击,威望跟心性远远比不上当年。

看似朝廷有着浩浩荡荡的百官,实则中流砥柱还得靠沈忆宸!

听着定襄伯郭登的请求,沈忆宸沉默不语。对于石亨这两年安插亲信的举动,他并非不知道,相反同样关注着对方的举动。

但沈忆宸更加清楚,景泰帝朱祁钰对自己的制衡跟忌惮,想要钳制石亨的前提,就得把手伸向边关武将系统,毫无疑问这是在挑战着皇帝的底线。

毕竟文官掌武事,终究还是跟武官有着本质区别,能在忌惮跟猜忌的前提下,依旧让沈忆宸领军征讨兀良哈三卫,景泰帝朱祁钰已经称得上有帝王容人之量。

结果你还得寸进尺,妄图染指九边的“人事调动”,到底想要做什么?

木秀于林风必摧的道理,想必这些年没有谁比沈忆宸更深有体会,加之朝廷还有着弑君的恶名没有消除,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挑战皇帝底线,后果简直呼之欲出。

所以这两年来,沈忆宸安心在漠南蒙古金戈铁马,一律不过分朝中事务,就是想要低调隐忍,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再去徐徐图之。

现如今郭登要自己钳制石亨,那还怎么低调?

想到这些,沈忆宸的嘴角露出一抹苦笑道:“定襄伯,你就这么看好信任本官吗?”

认真说起来,沈忆宸除了跟郭登有过书信往来,实则连面都没有见过几回,颇有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架势。

“能冒着诛夷九族的风险,为了家国天下告知本伯鞑虏要犯边的消息,难道这还不足以信任吗?”

郭登嘴中的鞑虏犯边消息,就是当年明英宗朱祁镇从漠北归来,沈忆宸派出苍火头等人准备行弑君之举,却意外发现了在御驾的后边隐藏着大批蒙古骑兵,由此推测出朱佶通敌犯边,从而冒着巨大风险把这件事情告知了郭登。

同样是一座叫做义州的卫城,伯颜帖木儿足足留下来七千条蒙古铁骑的性命,并且明军这边伤亡极低,可谓是一场大捷!

说实话,如果那个时候郭登向朝廷如实禀告义州卫之事,恐怕沈忆宸弑君的恶名传播要提前几年,亦或者为了自保得做出弃车保帅之举,让苍火头这一批忠心耿耿的护卫,重蹈韩勇的覆辙。

甚至哪怕做到了这一步,依旧无法撇清关系,被百官弹劾朝廷问罪,以叛逆罪论处!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在郭登的心中把沈忆宸定义为了社稷之臣,今日愿意告知一切托付。

郭登的这句反问,让沈忆宸无言以对,经历的事情越多,身上的牵挂越多,让他如今愈发的谨慎起来,仿佛没有了当初那种一腔热血,愿扫天下不平之事的冲动。

沉默许久过后,沈忆宸长吁一口气,自己可能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但依旧有着一腔未凉的热血,明哲保身不是自己的本性,忠国公石亨确实到了不得不压制的地步,否则必成大患。

“定襄伯,本官回京后会尽力为之。”

“那本伯在这里,为了江山社稷,谢过沈阁老!”

说罢,郭登抱拳向着沈忆宸深深鞠了一躬。

见到这一幕,沈忆宸赶忙起身扶起,苦笑道:“何须言谢,守护这片大明江山的人有许多,包括定襄伯你也在内。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本官终究还有着内阁大臣的官衔,岂能绥靖坐视朝堂局势糜烂。”

“话是如此,可朝堂之上尸位素餐之辈,可谓比比皆是。”

说到这里,两人均是重重叹了一口气,千百年来官场就是如此。

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沈忆宸完成了与定襄伯郭登的交接,然后率领着数万大军班师回朝。

漠南蒙古其实距离京师直线距离并不远,最近的边城仅仅两百里路罢了,明朝之所以出现数次京师被围,原因就在于这近在咫尺的草原没有攻陷下来,国境线就在眼前天子只能被迫守国门。

不过这两百多里路,关外漫天大雪中沈忆宸率领着大军,足足走了十几天才抵达京师的安定门,终究还是没能赶上景泰二年的除夕夜,而是来到了景泰三年的正月。

此时的安定门外,礼部尚书胡濙率领着一众官员恭候,大明自永乐朝后,国境线一直在往内收缩。虽然仁宣两朝休养生息,开创了著名的仁宣之治盛世,但这某种意义上是在用土地换和平,南疆北境异族全部趁此时机做大。

想要让仁宣两朝太平盛世没有虚名,那么就得如同汉朝的文景之治一样,后面出现一个武皇帝开疆拓土,把休养生息得来的国力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疆土。

曾经的明英宗朱祁镇,想要复刻当年汉武大帝的奇迹,奈何志大才疏丧师辱国,差点没直接斩断大明的国运。如今沈忆宸吞并兀良哈三卫,实打实的做到了开疆拓土,把战线往着漠北方向推进了数百里。

今日得胜回朝,理应得到官员恭迎,彰显大明将士的赫赫战功!

“大宗伯,沈中堂率领着大明将士来了。”

礼部左侍郎,新任内阁大臣王一宁,站在胡濙的身后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听到这声提醒,已经快要年近八旬的礼部尚书胡濙,这才老态龙钟的抬起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看到了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面面的旌旗。

同时很快厚厚的雪地中,涌现出一阵火红的浪潮,明军暗红色的甲胄披风颜色,与白雪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差,让人有着一股无比的冲击。

当然,最让胡濙百感交集的,还是最前面的帅旗上那一个大大的沈字。

时隔两年,沈忆宸他又回来了!

第492章 宫中大变

沈忆宸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眼前京师这座宏伟的城门,突然间有些五味杂陈。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领军从安定门回朝,可每一次到来都有着不同的心境。

首节 上一节 530/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