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548节

“是啊,宗室俸禄仅是个引子,真正的危害在于土地兼并。宗亲往往不满足于朝堂划定的封地,另外还有子嗣繁衍后,王府庄田不够子孙划分,就会利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百姓良田。”

“去年户部税务统计,景泰二年的地方州府征收范围,已经相比较太祖年间少了十分之一,王府庄田范围纷纷大肆扩张。”

“可原德你知道吗,户部税收的总量却没有减少,甚至还呈现出上升态势。这才支撑住了兀良哈三卫的征讨,以及对于麓川叛乱的平定,是不是有些离奇?”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金濂脸上却浮现出一抹苦笑。

“苛税。”

李贤刚从兵部右侍郎转为户部侍郎,对于户部的工作参与程度不深,但他却一针见血的说明了原因。

“没错,就是苛税!”

“这些年为了支撑南征北战,朝廷事实上还是在地方加重了税收,致使百姓民生艰难。如果还不发生改变,从宗藩跟豪门望族身上获取税收,大明终有一日会分崩离析!”

本来这是历朝历代无法改变宿命,理应充斥着一股绝望。可金濂在说出这番话后,眼神中却闪现出一缕希望道:“原德,这就是我带你来到此处的原因,沈中堂他的这封上疏,将扭转大明衰落的趋势,从而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安居乐业。”

说罢,金濂就把目光从讲台青年才俊的身上,挪到了更远处的安定门方向。用着一种唏嘘的语气说道:“当年第一次见到沈中堂,本官就感受到他的不寻常之处,当着朝中大臣的面向南征献俘的将士躬身致谢。”

“事实证明,他赢得了军心,才能为大明开疆拓土!”

“本官年事已高,已经向陛下上疏乞骸骨,户部日后终究要交付到你手上。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支持沈中堂的改革,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第513章 宗藩联手

金濂是永乐十六年的进士,入仕为官后就担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整个为官生涯早期基本上都在巡按地方,过劳过累导致他身体遗留了很多隐疾。

如今年过六十,身体已经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本来凭借着一股精气神还能硬撑。结果谁能想到,景泰二年代宗皇帝朱祁钰下令,免除天下租税是十分之三,相当于给税收打了个七折。

接到这封圣旨,金濂却没有选择全部执行,反而用户部尚书的名义向十三道有司下发公文,宣布只减免米麦等粮税的十分之三,折收银两跟布匹丝绸那部份,照旧按照十成征收。

原因在于景泰帝朱祁钰减税,是为了降低天灾战乱带来的舆论压力,毕竟放在古代年年灾乱会被视为不详征兆,严重点还会引申到皇帝身上,认为天子失德,影响到统治的根基。

内阁大臣苗衷就是在一片声讨中,主动引咎辞职扛下了责任,缓解了天下万民对于皇帝的不满。

但金濂却很清楚,内有国库空虚财政困难到了极致,外还有漠南蒙古跟麓川两场战争在打,这时候减免三成税收,那缺口从哪里补上来,难道说又来一次克扣边军的粮饷吗?

金濂不想再重蹈景泰元年的覆辙,米麦等粮税大多是底层的穷苦民众交,可以咬紧牙关给他们减免。银两跟布匹丝绸这些东西,寻常百姓可没有资格使用,商贾大户的税收不能一同减免,于是乎就出现了这种执行一半圣旨的情况。

本来金濂的想法是好的,可问题是按照封建王朝的执行力度,到头来会出现这种百姓免税,地主大户缴税的局面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下面百姓根本不知道朝廷政策,要么就是地主大户通过各种手段,依旧转嫁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结果这番操作下来,百姓们苛税对朝廷怨声载道,金濂还得罪了整个权贵阶层,相当于两头不讨好,后者被摆了一道更是不会善罢甘休。

吏部侍郎江渊是提出减税的发起人,这下税没减成功还引发了各方不满,锅自然不可能自己给背了,于是到户部找到金濂要求给个说法。

发现事情开始闹大,金濂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没得选择,居然硬着头皮说没有这种事情。结果这下捅了马蜂窝,科道言官仿佛找到突破口,吏部给事中李侃当即上疏,请求朝廷彻查各部门官员是否存在违规履行诏令的情况。

到了这一步金濂要还硬顶,那就不是什么违规履行诏令的问题,相反变成了抗旨不遵。只能主动上疏表达了一切,直言自己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全减三成无法维系前线战事的开支。

景泰帝朱祁钰对于国库的财政情况很清楚,他有心想要赦免金濂的罪行,却架不住科道言官跟权贵阶层的联合声讨。最终只能把户部尚书金濂入狱三天,剥夺了太子太保的加衔,调任到工部尚书的职位,算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只不过朝廷其他几部尚书,更清楚财政这个烂摊子非金濂不可。亲信吏部尚书何文渊当即站出来,表明这些年金濂在任期间的功劳跟重要性,朱祁钰顺势就把调任惩处给取消了,依旧维持户部尚书的任命。

但事已至此,金濂明白朝中无立足之地,干脆上疏自理,遂乞骸骨。

按照明朝惯例几番推辞挽留下来,皇帝应该在近期会同意这封“辞职信”,趁着自己在任期间最后这点时间,金濂把李贤带到了大兴隆寺,观看这一场关于宗藩之弊的讲学辩论。

期望李贤能明白,大明财政真正的难点在于哪些地方,沈忆宸又做了一些什么。日后继任户部尚书,能联手沈忆宸同样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大司徒告诫,下官将铭记于心。”

李贤很郑重的拱手行了一礼,他心中清楚金濂带自己过来的本意,当执政为民。

面对李贤的领悟,金濂欣慰的笑道:“原德,你有宰辅之姿,户部交托于你手中,本官可以放心的归乡养老了。”

就在金濂完成交接,并且为沈忆宸找寻到日后“盟友”的时候。《宗藩弊论》这封上疏的文本,通过这些时日的传播,已经抵达了大明的各大宗亲藩王手中。

其中就封于湖广襄阳府的襄王朱瞻墡,得知后简直勃然大怒,立马号召了世子朱祁镛跟王府长史詹成过来议事。他愤怒的原因不仅仅是沈忆宸上疏中对于宗室的批判跟限制,更多是警惕皇帝朱祁钰借此削藩的企图!

要知道明朝削藩养猪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最早边疆强势的亲王,比如宁王朱权除了本部王府亲卫外,还管辖着蒙古投靠的朵颜三卫,掌控的兵马足足高达七八万。

这种情况到了明末崇祯年间,普通亲王护卫就仅剩下一千人,有些亲王面对兵乱会向皇帝请旨扩军,特批后上限也才区区三千王府卫兵。

但是在中期的正统景泰朝时期,亲王依旧有着名义上的王府三卫编制。像襄王朱瞻墡这种有过数次监国经历,并且德高望重的“一字亲王”,王府三卫总兵马数量可能接近万人。

宗室藩王没有造反的野心,不意味着他们经历过建文帝削藩,以及靖难等等事件后,会丧失掉自保的想法。

襄王三卫这接近万人的兵马,需要极其庞大的王府庄田才能养的起,要是沈忆宸《宗藩条例》中的限制征税措施得以通过,那么就得变相裁剪护卫编制,这对于襄王朱瞻墡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沈忆宸写一封寻常的削藩上疏,襄王朱瞻墡估计不会当回事,原因在于他的地位跟资历摆在那里,皇帝都得给三分薄面,几乎不可能同意朝臣的削藩想法。

偏偏沈忆宸这封《宗藩弊论》太过于离谱跟夸张,让襄王朱瞻墡不由怀疑,这会不会是皇帝暗中授意写的,否则那个大臣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嚣张的拿宗亲开刀?

听到朱瞻墡的召见,世子朱祁镛跟长史詹成两人来到了王府大厅,见到王爷面色阴沉的坐在主位上,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两人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行礼过后,世子朱祁镛才轻声问道:“父王,是王府发生何事了吗?”

“王府能有何事,是朝廷想要起事!”

说罢,襄王朱瞻墡把《宗藩弊论》的抄录本,直接一把甩给了朱祁镛跟詹成两人。

从地上捡起抄录,单单封面上的标题,就已经让王府长史詹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赶忙翻开文本,与世子朱祁镛一同看到里面内容后,脸色更是变得异常惨白,手臂开始忍不住的微微颤抖。

王府大厅寂静许久,直到詹成把《宗藩弊论》内容给看完,这才战战兢兢的问道:“王爷,朝廷传出如此奏章,会不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难道说广通王之事暴露了?”

王府长史的职责本来是朝廷安插的监督官员,但往往这类官员远离中枢在封地与藩王相处下来,反倒被策反成为了王府真正的亲信。

早年间沈忆宸出镇山东的时候,鲁王长史简宁就彻底了投靠藩王,现在襄王府长史詹成,不过是下一个罢了。

詹成嘴中的广通王之事,就是指景泰二年广通王朱徽煠,联合苗兵起兵谋反的事情。并且在朝廷平叛查出的过程中,还发现了阳宗王朱徽焟有起兵策应的迹象,只是还未能成事就被人泄露了出来,于是二王皆被革爵,幽禁于高墙之内。

明面上看广通王谋反,是受人蛊惑说有帝王之相,实则在这背后有同样就藩于湖广的襄王在背后怂恿相助。毕竟区区两个郡王,手下兵马不过数千人,哪怕得到了土司苗兵相助,想要挑战朝廷依旧是不自量力。

明成祖朱棣的靖难,已经成为了不可能复刻的事迹,地方藩王起兵成功率等于零。

襄王之所以会选择怂恿相助广通王谋反,本意是想要趁着景泰朝前两年天灾战乱不断的时机,制造更大的战乱事端,来扩大整个朝野舆论对于朱祁钰继位正统性的质疑。

然后再引导到这是皇帝无德,上天才会降下惩罚这类风言风语上面去,轻则逼迫景泰帝朱祁钰下罪己诏,重则承受不起舆论压力退位。

襄王朱瞻墡做这些,其实跟本人野心关系不大,他想要当皇帝不需要等到现在。纯粹是身为仁宗昭皇帝的嫡子,襄王无法忍受朱祁钰这样的庶子传承大统。

早在明英宗朱祁镇从漠北归来的那段时间里面,襄王朱瞻墡就接连多封上表,要求景泰帝朱祁钰以臣子礼对待上皇,还得每逢初一、十五率领群臣拜见等等。

历史上在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成功后,襄王朱瞻墡先是进言毁掉朱祁钰的杭皇后陵寝,理由是景泰帝已经废除帝号降为郕王,那么杭氏就不配用皇后规格的陵寝,这是僭越行为。

除了挖死人的绝户坟,襄王朱瞻墡对活人也没放过,接着上表建议要让废后汪皇后搬离郕王府,毕竟朱祁钰去世无后,王府就应该收回,让遗孀搬回娘家居住就好。

先挖绝户坟,后踹寡妇门,不知道的还以为景泰帝朱祁钰,与襄王朱瞻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这种莫名的仇恨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要不是明宪宗朱见深继位,考虑到当年在易储上面,汪皇后曾经仗义执言过,驳回了襄王朱瞻墡的后续上表,否则景泰帝朱祁钰一场帝王下来,连自己最初的郕王府都保不住。

襄王府长史詹成虽然选择了跳反,但就如同当初的鲁王府长史简宁那样,始终处于一种担惊受怕的状态中。现在看完沈忆宸的《宗藩弊论》,做贼心虚的情况下,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广通王谋反一事。

“一派胡言,广通王是被家臣段友洪蛊惑谋逆,与本王何干?”

朱瞻墡当即纠正了詹成言语上的不当,就算这背后有他怂恿跟推波助澜,明面上谋逆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沾上关系。

“是,是,臣知错!”

詹成赶忙磕头认错,他着实是被“削藩”给吓住了,一时间有些口不择言。

“父王,如果陛下的动作是跟广通王之事有关,那就不可能昭告天下这封《宗藩弊论》,这样会引发天下宗亲的反对跟抗议。”

“儿臣猜想,大概率还是陛下想要削藩了,于是丢出沈忆宸这篇奏章来开开道。”

朱祁镛身为王世子身份尊贵,不至于像王府长史詹成那样惧怕,能更为客观的分析事务。要真是牵扯了谋逆之事,景泰帝朱祁钰会想尽办法拿人,而不是这般闹大引得诸藩反对。

由此可以推断,皇帝的根本意图还是削藩,这封奏章里面那些夸张离谱的建议,不过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把戏罢了。

“不错,看来这些年你有长进。”

对于儿子的判断,襄王朱瞻墡表示很满意,他也是认定在广通王谋逆之事发生后,皇帝受到了惊吓示意臣子上疏,从而获得一个削藩的借口。

至于这上疏内容嘛,那是不可能做到的,无非就是留个讨价还价的余地。

“父王,既然陛下已经开价,那我们必然要拿出反对的态度,否则就会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说的不错,那你有何好建议。”

“要不父王联合诸藩一同上疏抗议,让陛下知难而退?”

听着世子朱祁镛的建议,襄王朱瞻墡却摇了摇头道:“仅仅靠着诸王上疏是不够的,要让皇帝意识到诸藩动不得,就得拿出更为激烈的手段,甚至是杀鸡儆猴!”

“詹成,立马从王府护卫里面挑选一批好手出来传信,本王要联合鲁王、赵王一同入朝觐见,同时痛斥沈忆宸扰乱宗室,破坏祖制之罪。”

“本王倒想看看,有过建文皇帝的先例,当即圣上敢不敢自绝于宗室,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514章 风评扭转

景泰三年五月十三日,当初闹到沸沸扬扬废后诏书,以及《宗藩弊论》等等,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喧嚣终究慢慢归于了平静。

惟一不同的便是,沈忆宸凭借着开疆拓土之功,以及敢于向宗室“抽刀”的惊人举动,赢得了青年才俊的一片赞赏。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崇拜强者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沈忆宸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站上了朝堂一方大佬的位置,年轻士子谁不想效仿之?

整个年轻文人群体里面颂声载道后,顺带还影响到了言官清流群体,虽然依旧有一些死板守旧的官员,认为沈忆宸背负着弑君的恶行,以及充斥着武人当国的风险。

但更多言官清流还是能理性看待,弑君这件事不是沈忆宸能决定的,归根到底皇帝想要以绝后患,臣不得不从罢了。

不过相对于官场上的名声,沈忆宸更加欣喜于“沈学”在京师乃至于大明的传播。何闻道在大兴隆寺讲学过后,彻底把此地当做了自己讲学的主场,开始频繁的联合彭时、岳正等同门,每月逢三、五、七单数日,就举办一场沈学辩论。

商讨该如何抛弃空谈义理,用更为实际的方式承担起家国天下众人。并且何闻道讲学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士大夫阶层,哪怕贩夫走卒只要有兴趣,依旧可以登台发表自己的想法。

何闻道针对此举,还把沈忆宸当年在西湖雅集上说过的一句话,立为大兴隆寺讲学的宗旨。

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沈忆宸听闻到这些消息,本打算亲自前往大兴隆寺讲学,奈何《宗藩条例》的编纂工作太繁重。并且满朝文武中,除了商辂等寥寥数人,几乎没谁敢过来搭把手,只能由一人独自完成。

另外从皇帝跟户部那里讨得了四十多万两军功银后,沈忆宸还特地前往了一趟京郊大营,把这些银两分发给福建以及山东卫的将士们。

这样做的好处除了明面上的收买人心,还可以让京营的其他官兵们看到,跟着我沈忆宸南征北战不会亏待分毫,该得到的银子哪怕得罪皇帝跟宗藩都会拿到手。

除此之外就是真情实意的,帮这些跟随了自己南征北战数年的将士们送行。

这一别,沈忆宸不知道是否还有再度相见的机会,亦或者说他不希望在京师见到这群“故人”。原因在于要真到了再度调兵赴京的地步,就意味着天下大乱即将要来临,九边跟北直隶百姓这些年过的疾苦,还是让他们能享受一下安宁吧。

送别了地方卫所军,沈忆宸还补上了李达一行人的接风宴。他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除了叙叙旧外并没有过多讨论关于朝中事务,以防被有心人听到当做把柄。

不过李达等人早就从赵鸿杰那里,得知了沈忆宸的后手准备,他们同样在京营兵马中暗暗布局。毕竟除了带回来的辽东军兵马,李达等人本来就是京师武将世家子弟,父辈们大多身居要职掌控大军。

一般情况下,沈忆宸是肯定不会让李达等人把背后家族给拖进来,可真要到了关键时刻,这同样意味着一笔很大的助力。

最后就是大公子朱仪,他接替了成国公朱勇掌控的三千营职位,从而让京师的三大营兵马,定格成为了三分天下的态势。

忠国公石亨跟定远伯石彪叔侄,统领者规模最大的五军营,朱仪等老牌勋戚集团,接管了排在第二的三千营,至于人数最少的神机营,则交给了从南京过来的兵部尚书仪铭直管。

于是乎景泰朝出现了罕见的一部三尚书的场景。

首节 上一节 548/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