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第61节
“¨」当然,也不仅是儒家这样提,秦朝的法家也是这样提,仿佛商业就是各家学说的公敌一般,不得人心。”
“难道不是?”刘基淡淡开口,轻轻饮了口酒。被陆涯气的次数多了,他也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随意发飙。
这人武功高强,却不像那些粗鄙的武夫一般,动不动就打打杀杀,而是愿意讲道理。
讲道理好啊,只要肯讲道理,老夫就跟你磨下去,非要把你辩服不可。
宋濂沉吟了片刻,也说道:
“圣人提倡德行,反对自私自利,追逐暴利,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
陆涯点点头:
“一部分是这样,没有错。”
陆涯先赞同,然后再说但是:
“但是,另一部分,在于放开商业的话,不利于统治啊,说白就是三字:不好管!”
“比如你是个农民,一辈子在乡下种田,按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去活,成亲,生子,死了再葬在山里。”
“可是有一天,你进了县城,然后看见了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你的心躁动起来了。”
“又有一天,你进了府城,又看见更多让你应接不暇,反应不过来的新奇事物。”
“比如什么漂亮的新衣服啊,好吃的食物啊,还有其他各种各样你在乡下从不会见到的东西,你很想要,但又不能直接拿来,贪婪……就是这么一点点滋生。”
陆涯喝了口酒:
“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下,你会老老实实的,(王钱赵)做工赚钱,然后用赚到的钱去买那些东西,可一旦有了欲望,就会想着钻空子的。”
“两位,你们觉得到底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农民好管,还是一个心中有了欲望的人好管?”
“我大明千万子民,朝廷颁布的各种法令,能管住的,有多少?而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是一辈子安安分分过日子的?”
“商业要是再往前进一步,要多出多少贪婪的家伙?”
“你说的,都是虚幻的话。”刘基淡淡道。
陆涯道肠:
“刘公,你这就是抬扛了。”
“我刚才说的那些,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系统,诸子百家开始,就有德治和法治的争论。”
“法治之说本来应该能占据上风,可纵观历史,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再慢慢过来,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法治,到底能管多少人?”
“哈,其实啊,这大多数人,都是靠自觉,也就是淳朴啊,若将现在的南京放在秦朝,两位,你们觉得,以那时的律法和手段,能管住这里的太平多久?”
“也许秦律很严苛,可南京……聪明人太多,可钻的空子也太多……”
宋濂陷入沉思。
刘基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又稳又静,不失大儒风度.
第78章 放开商业,会反噬统治者,所以要抑商
陆涯道:
“儒家,其实是个很伟大的东西,两位,商业的好处,不是只有宋朝才发现的,若是放开商业,那如海啸一般,狂奔而来的利益,也不是今天才有人知道,陶朱公(范蠡,后世尊称为商圣)的例子不就摆在那里?”
“可是,为何这千年以来,诸子百家抑商,统治者抑商……其实这深层次的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
说到这里,陆涯眼睛一眯:
“法治能力……跟不上啊。”
事实上,不止是古代,就连到了后世,在完全放开商业之后,其法治能力,都跟不上商业的贪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的疯狂扩张。
后世在互联网方面的法治能力,其实并不完善,这才有了他们恶意竞争,搞垄断的机会。
连后世执政者都要头疼,甚至差点把控不住的东西,你说古人怎么敢放开?
所以,这商业完全放开之后,如果法治能力跟不上,商业就会腐蚀朝廷,腐蚀文官集团。
明后期的江南,经济发达,他们用赚取的暴利,和文官集团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进而把控朝廷。
哪怕皇帝掌握着权力,也逃不过灭亡的结局,这都是商业的破坏力。
商业的破坏力,丝毫不输给战争。
后世漂亮国不就是用金融战颠覆了一个又一个不听话的政权,打断其崛起的机会。
“宋朝就是如此,哦,还有个叫意识形态的东西。”陆涯点了点自己的脑门:
“民众越是有欲望,行为就越难以预测,诱惑多了,他们就想追逐更多的利益,专门找空子去钻。”
“宋朝不抑商,有好处,可他们的文官贪钱,武官怕死,民贫积弱,官府得过且过,他们都是尝到了商业带来的甜头。”
刘基面无表情,就连意识形态这种东西是什么意思,他都懒得去问了。687
但是,光是能听懂的部分,就让他心里涌出一寒意,过得半晌,刘基才道:
“你此番言论,不正说明商业,才是宋朝积弱的罪魁祸首?那你又为何要提倡商业?”
“没有。”陆涯喝了口酒:
“绝对不是这样,这只是一种发展,宋朝底蕴是有的,法治条规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跟着在进步,这本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商业发展,法治也跟着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完善,这才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陆涯道:
“只能说,宋朝的很多东西,都没能跟上法治和商业的发展,这就很畸形了。”
“要解决问题,不能只盯着商人啊,还要多盯着那些手工作坊,让他们也发展啊。”
“可是,这做不到啊,儒学卡死了前进的道路,只有商业往前发展,其他什么都跟不上,平衡就会被打破,毁灭是迟早的事。”
宋濂在那边想了好久:
“那么,依你之见,若要寻得解决办法,应当从何处着手?”
陆涯笑了笑,指着宋濂和刘基:
“儒家啊!”
刘基冷冷看着他:
“又是反儒那一套?”
“唉,好吧好吧,这次不反儒了。”陆涯朝刘伯温举了一杯酒,喝下。
宋濂想了想,问道:
“国师是不是认为,我大明的儒生太多了?我观史书,宋朝似乎也有同样的问题,学子官员太多了,国家不堪负重,不过……要想解决此事,只怕比解决商业还难。”
陆涯笑眯眯道:
“若是我说……不是儒生太多,而是太少了呢?”
“啊?”宋濂眨了眨眼睛,一脸迷惑。
刘基亦是疑惑地看向陆涯。
“两位觉得,那些学子们读了书,将来可以干些什么?”陆涯问道。
“若是不光教其学识,也教其见事、决断之法,其中数名将来为一方良吏,当无问题。”宋濂认真道。
陆涯忍不住笑出来,然后又喝了口酒。
刘基余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那依你所想,他们能做何事?”
“这要看各人的性格。”陆涯道:
“比如洒脱之人,与人来往交际不错,可以当个掌柜或者伙计什么的。”
“当然,他们读了书,就有机会当官,也大可前去试试,毕竟当官福利好……”
陆涯掰着手指头算:
“正俸(也叫官俸,可以叫工资)、禄粟(禄米)、职钱,春冬服、仆从的衣粮、茶酒,厨料、薪炭、牲畜饲料等等。”
“一旦当官,衣食住行,家眷仆人的开销全都由国家包了,国家还会发良田数倾。”
“不仅工作轻松,还刑不上士大夫,不以言治罪,三年一磨磡无大错便可升迁,谁不想当官呢……”
宋濂沉默。
刘基喝了口酒,淡淡道: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以为真是读书高吗?不是,是当官高。”
“刘公说的非常对。”陆涯认真点头。
“所以,你让读书人去当掌柜,就是废话,他们怎么可能会去?”刘基平静开口。
陆涯叹了口气: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我刚才说了,这关系到性格。有些人的性格,木讷老实,这样的读书人,当官的话,其实是一种悲哀。”
“为官之道,审时度势和与人来往,最重要了,若再加上有能力有抱负,才可成为能吏。”
“但是那些木讷老实的读书人,却并不适合,可因为当官的福利这么高,他们依旧要走这一条路,这就扼杀了其他方面的天赋。”
陆涯摇摇头:
“取士之道,不是(cidh)只有学儒这一条路,其实专人专用便可解决,为何不能开些专业学堂?”
“凡有技艺者,无需敝帚自珍,可安排人学木工,学冶铁,学厨子,学管理——也就是当掌柜。”
“最重要的是,可安排人学军略,学水利,学采矿……”
宋濂摇摇头,不怎么认同:
“国师,你想得过于天真了。”
“若是有条件读书,谁又愿学这些?”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陆涯说道:
“当官多好,有机会读书的人,都冲着当官去了,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
上一篇: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