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第177节

  想来想去,曹操还是觉得,晓以利害,恐怕是唯一的办法。

  但周以小邦吞商,五国以小邦称霸,他们都面对着大邦的外部压力,所以改革的时候阻力较小。

  周的自大,使得他们无法晓之以害。

  周思想上的墨守成规,又使得他们难以晓之以利。

  所以还是思想建设的问题。

  如此说来,作为统治者,还需要加强思想观念层面的建设,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商而言,神权掌握在了贵族手中,所以改革的阻力大,若是神权掌握在纣王手中呢?

  纣王已经主动进行制度的改革,如果再掌握神权,那国力相对于其他诸侯,一定是最先增长的,未必还会为周所灭。

  而于周而言,话语权虽然确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礼制的思想,却使得他周墨守成规,不愿去改革。

  最终导致了“礼崩乐坏”这一结果。

  按陈玄的的说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了,周王朝却不进行思想观念层面的改革,则“礼崩乐坏”是必然会发生的啊。

  因为利益的驱使,最底层的士大夫与耕种者,他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

  然而周天子与周的贵族们,仍然守着这一套规矩与旧思想,极力阻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近一步发展。

  但周的阻碍,显然失败了。

  曹操忽然一愣。

  什么是天下大势?

  生产力发展,使得生产关系在人性逐利的驱使下发生变化,使得国家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制度,这不就是天下大势吗?

  国家的治乱兴衰,不正是制度与思想究竟是阻碍、或发展生产力而决定的吗?

  周先前的成功,难道不正说明了,统治者若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顺应天下大势吗?

  周之后的失败,难道不正说明了,统治者若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逆天下大势而行,终究是要失败的吗?

  曹操怔怔看了一眼陈玄,慨叹不已。

  太阿啊太阿,你脑子里究竟装了多少宝贝?

  而且你居然愿意把这些如此珍贵,珍贵到可以决定一国一家兴衰的知识,就这么随意的在这军营大帐中,传给这三个孺子?就这么随意让我旁听?

  这种东西,在别人那里,是绝不会外传的绝学啊!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刚才说的话中,是什么使得铁制农具出现?”陈玄问道。

  “冶炼技术的进步。”曹昂回想了下,道。

  陈玄点点头:

  “是的,【冶炼技术的进步】,使得铁器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提升。

  “而刚好齐、晋、秦、楚这几霸所处的地盘,都并非单纯的平原,而是背靠许多大山,有极丰富的铁矿资源。

  “这使得他们的冶铁技术最先进步。

  “接下来是一个知识点:

  “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

  “谁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谁的铁农具就多,谁的生产力就会增加得多,谁的财富就积累得快。

  “主公家里有冶坊,想必对此是深有体会。”陈玄笑道。

  曹操笑着点点头,深以为然。

  大豪族手中掌握着更先进的冶铁工艺,这其实是像曹操这样的豪族,相比于士族更能在乱世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

  士族更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屑于搞这种低端产业,看不起工匠。

  “师父!”诸葛亮忽然兴奋举手。

  陈玄看向诸葛亮。

  “师父说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

  “那师父发明的盐田与细盐,也是技术进步,这会使得我们青州有大量的盐,有大量的钱,买到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也会使得青州实力增强。

  “师父方才说,生产力可以暂时理解为种植粮食的能力。

  “但其实,晒盐煮盐的能力,也是生产力的一种,是吧?

  “还有种桑养蚕,缫丝织布的能力,也是生产力的一种,是吧?!”

  曹操看着诸葛亮再次面色一异。

  太阿这爱徒理解能力也太强了些吧?

  还会举一反三?

  陈玄点头,道:

  “不错。

  “只不过于国家而言,种植粮食的能力,相对于煮盐、织布的能力更加重要。

  “种植粮食的能力,对商周至秦汉的种种变革,起到主导作用。

  “生产其他东西的能力,放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所以我便简单地以种植粮食的能力来作为生产力。”

  其实一直到蒸汽机发明以前,生产力几乎都可以用种植粮食的能力来简单替代.. ....

  生产工具的进步,导致先进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再导致社会产生巨大变革。

  第一次,就是铁制农具的出现,使得奴隶成为农民。

  第二次,则要到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农民成为工人。

  其他诸如曲辕犁的发明,只能说是在原有基础上打个补丁,并不能做到令社会产生巨大变革的地步。

  这也是为何陈玄说:

  所有制度的建设,核心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所有制度,都将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制定。

  封建时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力,铁制农具就已经是天花板了。

  但整个两千年的封建时代面临的,却根本不是生产力不够先进的问题,而是先进生产力的潜能,由于制度与资源的阻碍,根本发挥不出来的问题。

  连铁制农具的普及都做不到,发明曲辕犁能有多大用呢?贫农能用上吗?

  整个国家只有十万头牛,土豪地主家都不够用,贫农能用上吗?

  倒不是说曲辕犁没有用,肯定是有用的,但一定是对家里有牛,能买得起曲辕犁的富农地主家有用。

  可富农地主能有多少人呢?

  陈玄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农村呆过,一个生产队就两三头牛,整个村都没几把犁。

  奇了怪,难道封建社会,居然能做到人人用上牛,用上犁?

  放着人口最多的贫下中农的生产力不去解放,优先去解放富农地主的生产力,然后说着国家已经做得足够多了,国家很重视农业,不荒谬吗?

  当然,国家制度的不作为是一方面。

  铁矿产量不足,确实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有限的资源,是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最大障碍。

  这个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

  历朝历代的改革家,无不是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这同样也是商鞅变法的核心。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到商鞅变法。”陈玄道。

  “今日讲了那么多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周灭商,春秋五霸云云。

  “最后的目的,就是引出商鞅变法。

  “通过对商鞅变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层面的剖析,可以让你们在未来有机会执政一方,制定政策时,做到有的放矢。”

  陈玄停顿片刻。

  三小只面面相觑。

  剖析商鞅变法,学习设计制度?

  他们才多大,距离执政一方还有些遥远,尤其是诸葛亮,虚岁十岁。

  而王粲其实是蔡邕的弟子,今天能来听陈玄讲课,完全是沾了蔡邕的光。

  他本来就崇拜陈玄,现在听陈玄这么一说,看着陈玄的眼睛更是直冒星星。

  曹昂与陈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陈玄不提,曹操也不好意思提,就一直叫陈玄先生。

  但陈玄今日所授,显然已经足以为在座任何人之师。

  包括曹操,亦然。

  陈玄今日所授,是2.2真正的绝学。

  “商鞅变法时,秦孝公执政。”陈玄开口道。

  “此时,秦穆公主导的春秋五霸时代,已经过去近三百年。

  “自从穆公去后,秦国再不复当年雄风,秦朝从强国,积贫积弱三百年,又变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

  “于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说明秦孝公想改革,但是不知道如何改革才是最好的。

  “于是商鞅怀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了秦孝公身边,开始了一系列变法。

  “通过变法,最后秦以弱邦,一统六合,开始了大一统时代。

  “这自然离不开秦朝连续出了六代贤君,坚持变法改革。

  “但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你们觉得秦国之所以能成功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几乎陈玄的声音刚落地,诸葛亮便直接道:

首节 上一节 177/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校长,军训活捉蓝军司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