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第178节
“秦国的贵族势力较小,而且支持变法,因此商鞅进行的变法改革,遇到的阻力小。
“而其他几个国家,如楚、魏、韩国的变法,由于贵族多且不支持变法,他们虽然也变法,但是变得不彻底。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仍然支持变法;其他几个国家,无不是人亡政息。”
这又是一次弱国战胜强国的例子,改革的后发优势在弱小的秦国身上再次得到体现。
诸葛亮显然对商鞅变法很是熟悉。
“不错。”陈玄点头,娓娓道来。
“但是这一次,秦朝以弱胜强,却与周代商,五霸代周有了根本上的区别。
“通过这个区别,我们将看到,上层建筑的建设,如何反过来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改进,又是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125章 商君书是禁书!陈玄在教他的商君书!
陈玄看向曹昂,笑问道:
“子脩,生产力包括哪几个因素,生产关系包括哪几条,不许看笔记。”
曹昂沉思片刻,道:
“生产力包括…生产粮食的人,土地,生产工具。
“生产关系包括:
“一、生产粮食的生产资料,即土地,粮种,生产工具归谁所有。
“二、生产粮食的人,与拥有生产资料的人之间相互处于什么地位关系;生产粮食的人相互之间又处于什么地位关系。
“三、生产出来的粮食,最终由谁来负责分配。”
陈玄点头,示意曹昂答得不错。
这一次上课,目的之一就是给曹昂这个未来的储君,灌输如何施政的理论思想。
没有理论作为精神支柱,他这个接受过“士”的教育的人,是不会真正愿意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任何人执行任何行为,都会和脑子里的理论去进行对照,当现实与理论产生割裂,人就会怀疑自我,否定自我。
这种割裂感,在国家层面,在建设制度与施政层面,表现出来的就是朝令夕改,就是人亡政息。
阿美利卡与世上绝大多数国家,与天朝的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真理会带来坚不可摧的信心。
陈玄道:“我再问一个问题:为何秦穆公可以做到称霸天下,而在秦穆公死后长达三百年的时间,秦国却积贫积弱,到最后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弱小,最被他国看不起的国家?”
“从生产力方面去剖析。”陈玄又加了一句。
众人沉默思索。
秦国到了秦孝公时期,国力已经弱到被魏国、韩国随便欺负的地步。
秦穆公打下来的河西之地,被魏国抢走两百六十年拿不回来。
而河西之地就在咸阳北面,直接威胁到咸阳。
秦国却无能为力。
整个天下都认为秦国是楚国附庸,是楚国的卫星,不堪一击。
曹昂想了想后,在纸上动起了笔,开始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几条知识点再次全部列了出来。
诸葛亮与王粲见状也动起了笔。
过了半炷香时间,曹昂犹豫道:“先生,我来试着说说。”
陈玄抛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曹昂道27:
“影响生产力,即种植粮食能力的因素有:人口,耕地,生产工具。
“秦国本来在陇山之上,相比于其他国家,人口少,耕地少。
“而秦穆公之所以能称霸,却是因为他种植粮食的能力,在一开始的时候与其他国家拉开了差距。
“这个差距,则是铁制农具与耕牛的首先使用导致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所有国家都用上了铁农具,这时候,秦国与其他国家,在生产工具的差距就拉不开了。
“他的劣势就开始表现出来。
“他的人口比其他国家少,他的耕地比其他国家少,在同等生产工具下,他最终种出来的粮食,必然比不过其他国家。
“而秦国积贫积弱的这三百年,秦国的国力,我想应该是比秦穆公时期要强很多的,但是一与其他国家相比,就再也比不上了。
“这是一个增长速度的问题!”
陈玄赞许地点点头。
劳动人口、土地、生产工具是一个简单的乘数问题。
铁农具的率先使用,使得秦穆公时期人口与耕地少的劣势被掩盖。
刚开始的时候,秦国两劣一优,乘数比其他国家大,国力增长速度就快。
随着时间推移,当生产工具的差距拉不开后,人口*土地*生产工具的乘数,比不上其他国家了,国力增长速度自然就比不上其他国家了。
陈玄诱导道:
“那秦国为何不发展更多的铁农具?
“如果他铁农具足够多的话,想必也可以把生产力的差距拉近,维持更高的国力增长速度。”
曹昂与诸葛亮等人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为之一愣。
对啊,秦国造铁农具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要是可以比其他国家多造铁农具,确实可以保持国力的增长速度。
曹操没等他们思考更多,便直接道:
“对于七雄来说,每个国家都有矿,而每个矿工挖矿的能力都是差不多的。
“这时候,七雄们缺少的不是铁矿,而是挖矿的人口,所以人口越多的国家,会挖出更多的矿,造出更多的铁农具。
“最后,秦国因为人口少,挖矿的人少,在铁农具的数量上也被其他国家拉开差距。
“如此一来,秦国相比于其他国家,种的粮食越少,养活的人口越少。”曹操说着,眉头紧皱。
“这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啊,难怪会积贫积弱……”
他对春秋战国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
但以前的他,总是简单地以为,单纯是秦国国君素质一代不如一代罢了。
现在的他,则豁然开朗。
他已经深刻地明白了发展生产力于一个国家的国力而言是多么重要。
然而想着想着,他又迷惑了起来。
发展生产力说起来简单,可要怎么做呢?
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劳动人口,包括耕地,包括生产工具。
那自然是要发展人口,开垦耕地,改进生产工具。
然而这些手段,于如今的青州而言,于争霸天下而言,都不管用啊!
发展人口至少要几十年时间,那时候他曹操都老了。
开垦荒地,青州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地,良田都种不完,开垦什么荒地?
改进生产工具,那就要大力铺开铁制农具,可是哪里有那么多的铁呢?
这些发展生产力的手段,无不是被资源牢牢限制着,人力资源,时间资源,自然资源,都是问题。
所以青州想要快速积攒财力物力,不是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问题?
毕竟陈玄说了,生产关系会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说了,所有制度的设计,又都是围绕着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进行的。
“主公说的不错,秦国确实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陈玄道。
“但商鞅的出现,将这个恶性循环彻底打破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秦国在生产力,即劳动人口,耕地面积,劳动工具上,已经处处都比不过其他六国。
“而商鞅却只用了五年时间,就使得秦国国力迅速富强。
“史记曰:【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五年时间,秦孝公扬眉吐气。
“周天子正视了秦国的强大,赐来了祭祀用的祭肉。
“其他诸侯国,也不敢再蔑视秦国,纷纷赶来祝贺。
“你们思考一下,商鞅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这也是我为何说:商鞅变法,秦朝以弱胜强,与周代商,五霸代周有根本上的区别。
“周代商,是奴隶参与耕种,劳动人口的直接增加,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
“五霸代周,是铁器牛耕的出现,劳动工具的改进,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到了商鞅的时候,他既没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劳动人口,也没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耕地,更没有比其他国家更多的生产工具。
“而他能却使秦国的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
“为什么?”
为什么?
众人陷入短暂的思索。
曹操则是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商君书》可是禁书!
曹操可以绝对肯定,在座这些人,除了他以外,没有任何人看过《商君书》的内容,包括曹昂,包括陈玄。
而陈玄现在教的,难道不是他自己的商君书吗?!
上一篇:让你当校长,军训活捉蓝军司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