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72节

  等到第二天一早,麝月提来的早食,宝玉都没心情吃,便去了贾母房里找湘云。

  如今黛玉和探春都搬到了东府,宝玉正一肚子不自在,刚巧来了史湘云,正好可以找她一起顽。

  刚到了贾母房外走廊,却见鸳鸯正提了食盒子过来,准备服侍贾母进餐。

  宝玉问道:“鸳鸯姐姐,云妹妹可在老太太房里。”

  鸳鸯微笑道:“云姑娘昨日看过老太太,便去东府找姑娘们去了,昨晚也是宿在二姑娘那里,今天还没过来过呢。”

  宝玉一听就拧巴的不行,那个贾琮到底在闹什么,先是二姐姐,然后又是林妹妹和三妹妹,如今连云妹妹都被哄了过去。

  就他一个酸腐禄蠹之流,这些姊妹怎不觉得无趣庸俗,生生被他熏坏了灵秀根骨,个个都被他哄骗了去,我真是有怨无处申啊……。

  他进来贾母房中,贾母见他一大早过来,心中欢喜,便让他坐下一起吃早食。

  宝玉哪里吃得下去东西,只问怎么云妹妹去东府去住了,撒娇让贾母早些叫她回来才好。

  贾母心中对湘云抱了那样的心思,还巴不得她和贾琮走近些,哪里会生拉硬拽回来,便拿了些好话去哄宝玉。

  宝玉见不得章法,心中也是无奈,又想不出半点法子应对。

  他突然想起昨日在北静王府,听的那幕《寄生草》,里面有一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得岂不就是自己,不由得满腔悲愤起来。

  说不得只好找袭人诉苦,也好得些女儿家温润体贴,也好消消心中块垒,即便死了也就值了……。

  ……

  黛玉和探春早听迎春说过,在东府有每日早上合桌吃早食的习惯,姑娘丫鬟团团一坐,没西府那些虚礼俗套子,热闹好玩得很。

  她们已搬到东府几天,贾母见黛玉和探春刚搬去,担心两个孙女一时不惯,每餐都让西府厨房送了几次,直到迎春去说了,这才罢了。

  大早贾琮就让娟儿和四儿去请她们,也是她们到东府第一遭,自然都满心好奇的过来。

  贾琮见了她们过来,刚才又听了湘云的话,便问:“湘云妹妹昨晚还睡得习惯吗?”

  迎春笑道:“云妹妹哪里会不习惯,昨日还拉着我说了多少话,被她折腾得睡不着,她倒是一挨枕头就睡过去,早上还赖床。”

  黛玉和探春都笑,湘云倒是毫不在意,只是见堂屋的圆桌上,早早摆了各种吃食。

  梗米粥、黄米窝头、九蒸酱瓜、茄鲞、豆腐皮包子,还有两瓶滚沸过滤过的牛乳。

  样样都冒着热气,香味馥馥,让人胃口顿开。

  这些吃食虽都算精致,但黛玉、探春、湘云等人,自小过得锦衣玉食,也不算太新奇。

  只是这样团围而食,与她们以往教养习惯,大相径庭,透着喜人的亲切和温馨,东西吃在口中,似乎也变得异常美味起来。

  黛玉平时吃得一向不多,也是第一次贾琮陪着吃早食,居然笑眯眯喝完一碗梗米粥,还吃了两个豆腐皮包子。

  似乎意犹未尽,要去拿一个黄米窝头,还是被紫鹃担心自己姑娘受不得多食,在一旁给劝住。

  贾琮却笑道:“如今妹妹正长身体的年纪,光在房中走路可不够,明儿我给伱做个毽子,可以在自己院子里踢。

  这东西最能锻炼眼目脚足,等身子练的更康泰些,吃东西就不用太多忌讳了。

  一旁的湘云却说道:“我如今最羡慕二姐姐,可以到东府和三哥哥一起过,你看看她,过得多逍遥的日子。

  上头没长辈管着,爱怎样就怎样,连早食都吃得这么别致热闹,真是羡慕死我了。”

  探春笑道:“那以后你就不要回去,就住在东府了,让三哥哥养着你。”

  湘云笑颜逐开,满不在乎说道:“那敢情好,我以后就不走了。”

  探春听了忍不住噗嗤一笑,黛玉也会意过来,见湘云似乎还没察觉,又看了贾琮一眼,也忍不住笑出声来,桌上的气氛愈发活跃。

  只有迎春笑着并不说话。

  湘云见探春笑得古怪,才一下子想到不对,这下中了三丫头调戏,说什么让三哥哥养,自己还没羞没燥的一口答应。

  俏脸绯红,偷偷看了贾琮一眼,见他脸色如常,似乎没听出异样。

  便狠狠瞪了探春一眼,不过她虽性子疏朗,心思却并不粗,也装作不知,专心对付手上的黄米窝头。

  ……

  金陵城东,杏花巷姚家酒铺

  昨夜,一场夜雨淅沥,空气异常透彻,小巷的青石板闪着润泽的光芒。

  酒铺二楼卧房,邹敏儿对面坐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身材婀娜有致,眉眼秀丽,一颦一笑,风韵撩人,荡人心魄。

  邹敏儿昨日刚到金陵,今日便依杜清娘那份中车司坐探名单,找到了这家不太起眼的酒铺。

  但这酒铺老板娘却生得过于起眼,邹敏儿心中有些腹谤,这样的人物做老板娘,到底是买酒还是买笑的。

  在杜清娘给的名单中,特意标注了这家酒铺的掌柜娘子许七娘,并让邹敏儿到金陵后,首先与此人联系。

  名单中的其余五人,都可以通过这位许七娘居中联络。

  邹敏儿此次下金陵,表面上是奉礼部谕令,派遣至金陵教坊司,选购江南乐女歌伎。

  她的中车司身份,不便让更多的人知道,金陵城鱼龙混杂,势力纠葛难辨,由许七娘联系其他人,对邹敏儿就多了一重保险。

  杜清娘既然特别指定许七娘,想来这人也有些不同。

  许七娘说道:“三日之前,我就收到杜档头的传信,让我听从邹姑娘节制,不知姑娘想让我做些什么。”

  许七娘年纪大了邹敏儿许多,为人老练,在中车司中的资历,看起来也比邹敏儿深了许多。

  而邹敏儿看起来,像个涉世未深的妙龄少女。

  但许七娘面对她却没半点轻视懈怠,脸上妩媚撩人的神情,也收敛得干净。

  她在金陵混迹多年,自然深知中车司杜清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小姑娘能被她看重,必定有她过人的地方。

  许七娘当垆卖酒多年,见过南来北往人物,不知凡几,自然有几分识人之能。

  这位邹姑娘年纪虽轻,生得娇俏可人,却敢孤身入金陵,一个人就找到这里。

  自己店里两个伙计,都是一等好手,生得一脸凶悍,原本就是给自己镇宅的,省得有狂蜂浪蝶、三山五岳的人物上门生事。

  但这小姑娘见了却巍然不惧,神色淡然,直入内堂,指名道姓让自己出来相见。

  方才许七娘和她对话片刻,又核对中车司密语与勘合令牌。

  发现这邹姑娘一言一行,心思缜密,滴水不漏,不露根底,纤弱中透着股说不出的狠劲。

  也不知杜清娘从哪里招来这样古怪的女子。

  邹敏儿说道:“这次杜档头派我下金陵追查周正阳下落,需动用中车司在金陵的人脉。

  中车司安插在金陵卫的百户陈魁山,密档显示他得周正阳提拔,四年内从一名小旗升到百户,与周正阳关系密切。

  我想从他那里查问周正阳的下落,或者所有相关的消息。”

  许七娘说道:“当日周正阳在大理寺杨宏斌入金陵缉捕之前,便事先逃遁,还带走了十几名心腹。

  另有七名卫所官兵,都在前后几天先后被杀,估计这七人是和周正阳同谋,或知道其底细。

  在周正阳逃匿之前,可能是不愿胁从,或因为其他原因,被周正阳杀人灭口,但这七具尸体中没有陈陈魁山。

  陈魁山从那天以后也失踪了,所以最大的可能,可能是出于无奈,也可能是自愿,或其他原因,他和周正阳一起逃匿了。

  我已派人查访多日,有人在周正阳逃匿后四日,在镇江以东的小渔村见他出现,从此就再无音讯。”

  邹敏儿问道:“那个渔村叫什么名字?”

  许七娘从柜子中拿出一份图舆,在桌子上铺开,指着上面一个地方说道:“名字叫海山渚。”

  邹明儿看着许七娘手指的位置,海山渚位于镇江东侧边角,在常州和镇江交界,紧邻江海入口。

  从这里沿着江流东进,沿途经常州、姑苏、松江,再往东便是茫茫大海……。

第369章 谋局牵南北

  金陵,鑫春号江南总店。

  二楼内室中,两个秀美婀娜女子,春兰秋菊,各擅其丽,交映相辉。

  秦可卿一身雪缎软绸小衣,淡青底子粉蓝撒花比甲,下身是条绣梅枝马面裙,纤纤柳腰,盈盈一握,系着条靛蓝腰封汗巾。

  午后的阳光从烟霞罗纱窗照入,让室内的光线愈发明亮柔和,照的娉婷婀娜的人儿,娇容绝色,艳如玫蕊,韵致动人。

  曲泓秀不像可卿出身官宦之家,闺阁沉浸,起居行止,细巧精致,虽也是俏美惊艳的女子,但对于穿戴衣着,显得清简随意。

  上身穿了松绿色单色对襟,里面乳白绉纱立领小衣,白色无绣马面裙,满头秀发盘成利落的纂儿,插了一只简单的银簪,并无其他头饰。

  即便是一身柔和静雅的女装,行止举动,依然带着股隽美夺目的英气。

  对可卿来说,眼下是她这一生过得最稳妥的日子。

  以往她未出阁时,从父从母,嫁入宁国府,身处污损之地,步步谨慎,事事小心,如不是贾琮暗中扶助,不知落得何等下场。

  直到贾琮将她送出神京,在金陵做了鑫春号的二掌柜,她再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自食其力,事事从心,可以按自己的心意过日子,不用担心宅门龌龊,也不用承受亲情算计。

  这半年时间,通过神京私塾送来男女少年,并在江南采买挑选,鑫春号已在江南培植不少得力人手,比起初创时轻松了许多。

  靠着贾琮身份背景和在金陵结下的人脉,鑫春号在江南的生意稳步拓展,将来必定会越来越好。

  况且还有曲泓秀这样飒爽能干的女子为伴,让可卿觉得再没比眼下更好的情形了。

  如果说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贾琮没有时时在自己身边,不过他还这么年轻,总之来日方长……。

  相比可卿的细腻多思,曲泓秀性情多了豁达从容。

  她少年时家门诡异,过得凶险跌宕,朝不保夕,直到机缘巧合遇到贾琮,才能脱离前尘,过上安稳平静的日子。

  或许是见过太多风雨动荡,她无比珍惜眼下的生活,而这一切是贾琮带给她的,她心中最在意就是好好帮贾琮维持下去。

  即便眼下无法耳鬓相处,那都是一时的,她可以等待。

  神京北城那座小院里,相濡以沫的两年,她和贾琮之间复杂离奇的关系,已纠葛到牢不可破。

  ……

  在这一天的时间中,泓秀和可卿收到两份神京发出,且内容接近的书函。

  一份内务府的昭令,由内务府衙差快马加急递送总店。

  内务府皇商在借用官方渠道和信誉,便利行商盈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皇家内务差役。

  每到战事发生,内务府会根据下属皇商所营行业,分派粮米、草料、衣甲、铁料等物资的代购和运输。

  遇到庙宇、宫室、河堤等工部修造,内务府也会按下属皇商技业专长,分派营造、物料、人工等庶务。

首节 上一节 272/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