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4节

  在多年未出进学子弟的贾家,一个院试案首具备举足轻重的份量,他已有了立身之基,再也无人能将他轻侮忽视。

  此刻看榜的人群中,也有不少青山学院的学子,他们自然是知道贾琮是谁,都兴奋的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

  而此时贾琮心愿已成,早已一个人静悄悄的离开了礼部南院。

  关于青山学院学子,荣国府公子贾琮,考取嘉昭十二年雍州院试案首的消息,飞快的在数千学子中传开,并在整个神京传扬。

  几个身着红衣的衙差争先恐后的往东城宁荣街荣国府报喜。

  ……

  贾政在工部参与金陵大慈安寺的筹建会晤,工部四司明确各司其职,侍郎李德康又调派营缮郎秦邦业,至金陵统筹大慈安寺营造实务。

  朝堂上对圣上为生母修建大慈安寺安灵祈福,各方文臣贵勋多有微词。

  当初圣上登基不久,就为生前只是五品婕妤的生母追封太后尊号,已在朝堂上引起波澜。

  但那时圣上虽御极才数年,却已颇有作为,励精图治,威势已成。

  朝臣也曾谏言一番,在一位锐意上书的右都御史,被推事院查出贪赃枉法之事,而被贬斥莽荒之后,朝堂上反对之声也就偃旗息鼓。

  左右就是一个死去多年的女人,一个看似尊贵的虚名罢了。

  可如今圣上又要为故去多年的生母兴建大慈安寺安灵祈幅,就又触动了朝臣祖制礼法的神经。

  纷纷以当今皇太后还位居中宫,为故去多年的尊号太后建庙立碑祈福,那活着的太后该情何以堪,此举与孝义礼法有悖。

  但皇上心意已定,不容反驳。

  说到底,当今圣上是以奇绝之机登位,坐稳皇位颇为艰难,心中不免留下阴霾。

  经过十年磨砺,如今已威服四海,君权日重,思念生母的确是一腔赤诚,但也是想借此事称量天下,看一看是否真能圣心独绝!

  朝堂纷议未平,但圣上金口已开,李德康对朝议装聋作哑,就将兴建大慈恩寺的事提上工部的日程。

第95章 荣国出案首(求首订)

  忙完一应杂事,贾政向侍郎李德康告假一个时辰,李德康问起缘由,才知道今日是院试放榜,那位善书的贾琮参考了本次院试。

  如今贾琮养在西府二房名下,贾政这个二房叔父的自然重视此事,要提前回去打听放榜消息

  李德康刚得了贾琮一幅书法,对这个才气不凡的少年很有好感,自然无有不允的。

  贾政匆匆回府,马上打发家中小厮去礼部张榜处打听消息。

  这倒是让他回想起自己当年科考的情形,可惜当年一无斩获,终生遗憾。

  又听家里人说了今天王子腾上门拜寿,王家公子擅闯内院,当面羞辱贾琮等一应事情。

  气得贾政将茶盅摔了粉碎,当着王夫人的面,大喝子腾教子无方,把王夫人搞得尴尬不堪。

  ……

  这边正闹着,荣国府正门便有报喜的差役赶到,门子听说了消息,大吃一惊,连忙告知了管家。

  管家赖大虽有些看不上贾琮,但也不敢怠慢,带来报喜的差役从仪门进入,直奔荣禧堂而去。

  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得到消息,都吃了一惊,先后都去了荣禧堂。

  消息传开后贾琏和、王熙凤都赶了过来,只是内院深沉,消息还这么快传到迎春等姊妹那里。

  那报喜差役进入堂中,便单膝跪倒,郎朗唱道:“贵府贾琮贾公子高中嘉昭十二年雍州院试案首!”

  案首,这可是贾政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当年他读书天资所限,能进学就要谢天谢地了。

  案首,并不是他的世界可能出现的东西。

  就连衙差上门中试报喜,也只是在他想象中才会出现的美事。

  如今竟发生在眼前,居然还说贾琮得了院试案首!

  贾政满脸涨红,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颤抖着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

  那报喜的衙差见多识广,每每中试人家乍然狂喜之下,各种反应千奇百怪,早就见多不怪。

  如今中了头名案首的居然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荣国贾府,谁不知道贾家一门双国公,人间鼎盛富贵家。

  自己今天算是遇上大运势了,这等人家都是挥金如土,自己这番上门报喜,又是这等院试案首的大荣耀,这赏钱还能少得了!

  于是精神振奋,又大声唱道:“贵府贾琮贾公子高中嘉昭十二年雍州院试案首!”

  又从怀中取出喜报,那上面盖着礼部的朱红大印,却半点都做不得假的。

  贾母、王夫人,还有随后赶来的贾琏、王熙凤等人全都惊呆了。

  他们都知道贾琮读书极用心刻苦,在他们的印象中,读上个四五年大概是能进学的。

  即便这样,在富贵悠荣的贾家也是极出色的了,若能这样,就是这小子上辈子积了天大福缘了。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贾琮第一次考学,不仅进学,还得了院试案首的天大名头。

  当年贾珠十四岁进学,就有天赋神童之称,但也就是进学罢了,考位排名还是靠后的,和案首离了偌大的距离。

  可如今贾琮还未满十三,不仅考取秀才功名,还夺了一州案首的殊荣,比当年的贾珠胜出多矣!

  历来摘得一州院试案首桂冠之人,几乎过半都能跨入殿试金榜题名。

  贾家毕竟也出过贾敬、贾珠等读书人,读书人的那些门道,贾母、王夫人等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这小子才这等年纪,就有这种造化,莫非贾家又要出一个进士?

  在场之人个个脸色震惊,心内却又各有不同。

  贾母心中要说一点不喜也不可能,只是有些五味杂陈,自己最疼爱的宝玉寂寂无闻,倒是这自己最不待见的,事事都要拔得头筹。

  而王夫人看着那报喜的衙差,眼中的忌惮之色愈发深沉,自己已没了贾珠这样能顶门户的,如今就剩下一个宝玉。

  贾琮和宝玉是同岁,一个还在内宅娇养,这个却连案首都得了,岂不是远远被比下去了,时间久了,那怕是老太太那边都不好说了。

  贾政乐得哈哈大笑,说道:“老太太,这是大喜啊,琮哥儿年未志学,不仅早早进学,还折桂案首之名,真是祖宗庇佑,光耀门楣!”

  又对赖大说道:“给这位差官赏银吃酒,不,赏金,重赏!”

  那衙差大喜过望,跪下又说了一堆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公候万代之类的吉祥话,干他们这行的这些话说得极溜。

  把贾政哄得欢喜不已,最后赏了五锭金元宝一个,欢天喜地的走了。

  贾政又让赖大派人去找贾琮,不一会儿荣国府大门外响起震天响的爆竹,喧嚣声传得整条宁荣街都能听见。

  而贾琮折桂院试案首的事,飞快在贾家两府中传开,不一会东府的贾珍闻讯也来道贺,只是却不见贾琮人影。

  ……

  贾母院里的小丫鬟小秋沿着内院的风雨连廊小步快跑,小脸蛋也微微发红。

  到了清芷斋就把院门拍的啪啪作响。

  开门的是小丫鬟娟儿,小秋气喘吁吁问到:“晴雯姐姐在吗,我找她说话呢。”

  晴雯从屋子里跑出来,看着小脸发红的小秋,皱眉道:“你这小蹄子,大白天敲门震天响,还以为强盗上门了。”

  小秋也不在乎晴雯嘴厉,笑嘻嘻道:“鸳鸯姐姐让来给你报个信,刚有官差上门报喜,说琮三爷中了院试头名案首了。”

  晴雯俏脸上一片惊喜,拉着小秋问道:“果真是中了头名!”

  小秋笑道:“那还能有假,我在前头都亲眼见了,二老爷还赏了报信的官差一个大元宝,府门外的报喜的爆竹现在还在响呢。”

  晴雯欢快的一蹦三尺高,俏声嚷道:“三爷太厉害了,三爷中了,三爷中了头名案首啦!”

  院子里娟儿和四儿也乐成一团,。

  这时五儿也闻讯跑了出来,满脸惊喜的拉着小秋又问了一遍,才开心得和晴雯搂成一团。

  清芷斋中回响着银铃般的欢笑,院中篁篁翠竹似乎也被感染,在秋风中轻快摇曳。

  小秋看着眼前一幕有些眼馋,说道:“晴雯姐姐,伱们这里多好,三爷还这么本事,要不你和老太太讨了我过来,也跟你们一起。”

  晴雯手指点了一下小秋脑袋瓜,笑骂道:“小丫头想什么美事呢,老实在老太太那边呆着,不过今儿你是有功的,要赏赏你。”

  说着就拉着小秋进了房,端来两碟五儿新作的点心,五儿又笑眯眯的倒了一杯热茶给她。

  小秋正是馋嘴的年龄,不停地往嘴里塞点心,吃得不亦乐乎,连刚才被晴雯拒绝的惆怅都忘了。

  这幅可爱吃相,看得五儿晴雯在一旁娇笑不止。

第96章 喜憾各参半

  小秋在清芷斋吃了点心茶水,鼓着小肚子满意离开,却没直接回贾母院里,而是去探春的住处。

  探春房里的小丫鬟小婵,是小秋的妹妹,所以小秋知道三姑娘一向和琮三爷最要好。

  三姑娘必定是喜欢三爷得了案首的好消息,也不知道三姑娘得了喜讯,会赏些什么,嘻嘻。

  不过左右是讨喜的,有没有赏都无所谓,谁叫三爷长得这么好看,又有本事,给他跑腿我就愿意。

  小婵正是对所有美好都心生向往的年龄,为了贾琮这个好看的少爷,整一顿饭功夫都穿花蝴蝶般,在各姑娘房里来回流窜传递喜讯。

  姊妹们得了小秋的喜讯都是喜不自胜,于是小秋便满载而归回来。

  探春赏了两个笔锭银裸子,迎春给了个蜀锦云纹香囊。

  黛玉赏的最合小秋的意,是一盒上等的藕粉桂糖糕。

  只是小秋也有少许遗憾,本来想着去清芷斋报喜,能瞅一瞅长得特别好看的琮三爷,院子的嫂子老婆都这么说,可惜也没见他人影。

  ……

  黛玉房里,紫鹃穿弹墨绫薄袄,青缎夹背心,正在麻利的收拾屋子,手脚勤快,一刻不停。

  见黛玉从妆匣里又拿出琮三爷那份信在看,笑意盈盈,眉角眼梢都晕着喜色,俏美的模样当真惹人疼。

  紫鹃看了看黛玉的神情,笑道:“这信姑娘都看了多少遍了,也不显腻。

  这琮三爷是真了得,这才多大年纪,不说进学,还考了第一名案首,也头一次听说有这样的。”

  黛玉微笑道:“我爹爹当年是姑苏有名的才子,可进学中秀才也十五了,琮三哥竟比我爹爹还早了些。”

  紫鹃微笑,琮三爷中了案首,看姑娘的神情真是欢喜的什么似的,忍不住逗她:”像琮三爷这样,将来岂不是要中状元了?”

  “傻丫头,状元那是那么容易的,不过琮三哥这样的,只要不出大差错,像爹爹那样考个进士总是可以的。”

  紫鹃又道:“府里出了琮三爷这样的,还真是稀罕事,学问好不说,这么早就进学,长得也是一等一得意,对姑娘你也上心。

  就说那年姑娘呕血,三爷亲自买了材料,给送了大半个月的药膳,见姑娘大好了才放心。

首节 上一节 64/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