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421节

  今日不叫环儿去,你又不是从今儿才知道的。

  早几日姨娘不跟老爷说,也不跟太太提,直到了今日,自己关起门来吵吵闹闹,嚷嚷出那些没体面的话,这又丢了谁的脸面?

  我劝姨娘在房里好好煞煞性儿,别有事没事就闹腾一番,调唆得环儿也叫人笑话,大家没脸。

  再者,今日娘娘省亲,没有娘娘的谕旨,任何外男都不得擅入觐见。

  以娘娘的性子,环儿就是去了,也必然是不得见的,不去就不去,让环儿在屋里好好念书不好?

  老说宝玉不肯念书,怎么还考进了乙班?环儿倒在丁班?

  这些日子老爷忙着省亲,顾不上问这个,倘若过些日子问起来,环儿可怎么答?”

  几句话,吓得赵姨娘和贾环都不敢再吭声。

  探春见状,也不再耽搁,转身径自出屋去了。

  .

  探春正急忙赶去贾母屋里,要和迎春、探春、宝钗、黛玉一道儿去等着贾妃的传召,在廊子里正遇见贾琏。

  探春见面就笑道:

  “果然给琏二哥说准了,太太一出院子,姨娘和环儿就闹起来了。

  我奉命而去,这会子已经按照琏二哥的吩咐‘拍平了’那两个,此来‘交令’。”

  贾琏一伸大指:

  “三妹妹聪明干练,绝非一般闺阁女儿。”

  “琏二哥怎么没跟着大老爷、二老爷去西街门外候着?”

  贾琏一笑:

  “我有更重要的事儿。”

第五百三十六章 糊涂蛋贾元春

  此时此刻,还有什么事儿比列队迎接贵妃娘娘更重要?

  有。

  那就是贾琏要为避免元春“犯错”做准备。

  元春省亲,是贾元春一生的高光时刻,也是贾元春给自己命运“埋雷”的倒霉时刻。

  而糊涂蛋贾元春,却从始至终都浑然不觉。

  .

  如今被册封为“贤德妃”的贾元春,作为荣国府的嫡出大小姐,是贾母亲自一言一行教导出来的。

  而且是贾母为了延续贾家的荣耀,一早就决定了要将她送进宫里去的,所以对元春的教导,自然少不了宫廷教育。

  以贾母的品味之高、趣味之雅、格局之大,深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她教导出的元春,才能因为“贤孝才德”而入宫,绝非仅以美丽妖娆之色事人的庸脂俗粉。

  正好当今皇帝是个“崇诗尚礼,征采才能”,连给自己的公主、郡主还要从名门之中选择贤德与才华并重的女子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所以纵然将二十五岁的元春封妃是皇帝为了拉拢贾家,但至少元春是符合当今皇帝的欣赏品味的。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了元春是荣国府的嫡出大小姐这件事上。

  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纵然贾母的后天教育培养出了元春对文化的兴趣和品味,但元春的骨子里,却终究脱不开她父亲贾政行事上的死板和政治上的天真,以及她母亲王夫人意识上的狭隘和为人上的偏颇。

  众所周知,宫中女子的生活看似花团锦簇,但其实上每日里都要规行矩步,许多复杂关系,处理起来难免有如履薄冰之感。

  入宫将近十年,这样的生活让元春活得很累。

  对宫中生活厌烦的时候,元春就难免生出些怨怼,平素里她不敢和人提起。

  但在后来皇帝准许后宫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之后,王夫人的频繁进宫,让贾元春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随着母女之间的交流渐多,贾元春心中的怨怼渐渐指向了当年送她入宫的贾母,而对王夫人言听计从。

  所以当王夫人说要给宝玉定下“金玉良缘”的薛宝钗时,贾元春也觉得能让弟弟娶了姨母家的女儿,绝对是个能够帮助母亲的好主意。

  虽然,元春从来没见过薛宝钗和林黛玉,而且元春也不知道弟弟贾宝玉喜欢薛宝钗还是林黛玉。

  但这全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祖母想给宝玉选择林黛玉和母亲想给宝玉选择薛宝钗的时候,贾元春选择了和母亲王夫人站在一条战线上。

  贾元春为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每一次给家中的赏赐,都只让宝玉和宝钗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在给母亲拔份。

  也是在给贾母施压。

  这让贾元春觉得,自己至少没白白在宫里受苦。

  .

  却说贾母等有爵诰命在荣府大门外一直候到了天光大亮,又候到了日上三竿,都皆无消息。

  幸亏贾琏让人送来了多个火盆炭炉,放在众人身边,否则早不知冻倒了几位呢。

  可即便如此,一众命妇也站得浑身打晃,只好让丫鬟两两轮班上前,一左一右搀着扶着,熬着候着。

  终于,一个太监骑马而来。

  贾母等众人将小太监接进去,小太监说:

  “这会子还早多着呢!

  今儿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众人都只顾想着赶紧回去歇歇,等到时候再出去候着也不迟。

  单有贾母和贾赦一听这话,心里如闻炸雷:

  “果然是戌初!

  竟然连时辰也被贾琏说中了!

  算卦的半仙也没有未卜先知这么准的,这不是‘半仙’,这是‘大仙’啊!”

  .

  按照贾政的意思,让管家去招待太监们去吃酒饭就行了。

  但“大仙”贾琏显然却认为这还不够。

  他私底下将领头太监悄悄带在一旁无人处,伸手先塞进去一千两银子。

  这领头太监姓周,名郭,刚入宫时候又是在尚膳监干活儿,所以宫里人都顺口叫他“大粥锅”。

  大粥锅如今是元春所居凤藻宫的七品掌事太监,地位不算高,却是个元春近身管事的人。

  一看见这银票上的数目,大粥锅的脸登时笑出了花儿:

  “贾大人,这……这也太多了吧?这多不好意思啊。”

  贾琏一笑:

  “替我把事儿办了,不就好意思了?”

  贾琏如此直白的一句话,可是让大粥锅心里一惊:

  见过行贿的,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行贿的。

  这些太监,因生理不全,心理也多多少少有点儿扭曲,个个脸皮早比城墙还厚。

  此时见到个脸皮比他们还厚的,竟然不由也心生敬意。

  大粥锅嘿嘿笑道:

  “贾大人托我办事儿不难,只别是掉脑袋的事儿就成,这一千两可不够买命钱。”

  贾琏一皱眉,一嘬牙花子:

  “好端端的,干掉脑袋的事儿干吗?你肯,我还不肯呢。

  骂小刁说你挺机灵的,有事儿让我跟你提他的名字,你自然帮忙,是不是真的?”

  大粥锅一听贾琏直呼“骂小刁”的名字,登时更对他心生敬意,赶忙点头哈腰:

  “唉哟您说的是我骂叔儿啊,骂叔儿说的那当然是真的了。”

  贾琏瞧着眼前这个快四十多岁的矮胖太监,心道:

  骂叔儿?

  四十多岁的大粥锅,管不到二十的骂小刁叫“骂叔儿”?

  宫里这帮太监,是挺没起子的。

  .

  原来趁着过年这些日子,骂小刁带了“春庆和”戏班进宫,唱了半天折子戏。

  什么《玉簪记》里的《琴挑》,《南柯记》里的《瑶台》,还有《邯郸记》里的《三醉》,别说宫里的娘娘们了,连老太妃、太后、太妃都喜欢看。

  “春庆和”戏班得了赏赐,骂小刁的差事办得好,也得了不少赏赐。

  宫里的人一见骂小刁又得了主子们是宠,立马又个个都追着赶着给骂小刁拍马屁。

  骂小刁得意洋洋之余,自然感激给他帮了大忙的贾琏。

  这个一向都把钱穿在肋条上一文不往外掏的主儿,竟然破天荒自己掏钱摆酒请了贾琏。

  贾琏自然没让他“出血”,骂小刁更是感激得不要不要的。

  趁着这个机会,贾琏做出个为难之状,请骂小刁帮个忙照应照应元春。

  骂小刁嘿嘿笑着:

  “只要不是掉脑袋的事儿,咱哥们儿都能办。”

第五百三十七章 贤德妃的臭嘴

  大粥锅不敢久待,吃了酒饭就又赶回宫去了。

  贾家上上下下又都忙活起来,将一担一担的蜡烛挑进来,忙着预备各处点灯。

首节 上一节 421/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