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骥行三国

骥行三国 第69节

  历史上的王双死于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的追击战中,由于这个时空中赵骥在首次北伐中就攻陷了关中,王双并没有机会领兵直接与诸葛亮交战,也就失去了见识诸葛连弩的机会,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吧,异时空的他最终依旧命丧诸葛连弩之下。

  射杀王双后,那个年轻的山贼头目提刀冲进曹瑛的帷帐,却见帐中一片狼藉,显然是经过了一场搏斗的,可是……刚才那伙山贼明明还没来得及进帐呀。

  山贼头目一番搜索,发现帐中几名侍女尽数被杀,另有一具身着婚服的女性尸体。

  眼见那女尸婚服华贵,头钗、佩玉、手饰等也尽是珍品,山贼头目手一挥道:“驻军就快来了,把这具尸体背上,我们撤”。

  PS:求催更,各位读者老爷们顺手点个催更鼓励一下哈

第191章 善后难题

  次日天明后,柳隐领兵正在清理现场,头上沾满枯草的钟毓怒气冲天地跑到面前咆哮道:“柳将军,公主下落不明,你必须马上出兵把公主找回来!”

  什么!公主被劫走了!柳隐心中剧震,万一公主被山贼给……那镇东将军以后还怎么有脸见人!

  “赵参军呢?快把赵参军请来一起商议如何善后”。

  钟毓面露难色,支吾道:“赵参军他…他好像也被山贼劫走了”。

  钟毓昨夜把赵直叫去曹瑛那边后就回自己帐中等着看戏了,没过多久,营地里果然就闹腾了起来,钟毓暗自庆幸:“这下可算是解了公主的心结了,不然赵直不死,公主到了长安后拒绝进门,那可就要弄得天子和赵骥都下不了台了”。

  喧闹声很快就停了下来,钟毓很清楚接亲队伍中没有配备武器的士兵,这本就是有意的安排,所以扮作劫匪的魏兵来去如风是非常正常的。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到了该自己出场的时候了,钟毓装作慌张的样子快步往曹瑛的大帐而去,准备假模假样地查问一下公主有没有事,再当着蜀汉派来接亲的人面前,伏在为保护公主而英勇战死的赵直的尸体上哭一哭。

  钟毓刚走出帐几步,营地东西两面忽然杀声又起!

  该死,肯定是那帮低贱的士卒杀了赵直后,还想把公主陪嫁的财物也一并顺带劫走,这种卑劣的行径是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的钟毓所无法容忍的。

  作为送亲使者,保护公主的嫁妆是钟毓的义务,他怒不可遏地跑近想要阻拦,却发现黑夜中有两伙同是山贼打扮的人正在厮杀,钟毓莫名所以愣在原地,怎么会有两波人呢,那自己出来察看前那一拨又是谁?

  钟毓正在发愣时,一支弩矢“咻”地掠过他的耳畔,吓得他像受惊的野兔般全身蜷缩进旁边的哭草丛里瑟瑟发抖,直到天亮后才敢出来,至于营地里后来发生了什么,他则完全没有看到。

  柳隐是个武将,不擅长这些暗地里的勾当,正在手足无措之际,忽见一名年约五旬、作儒者装扮的老者走到自己身边:“柳将军,借一步说话”。

  “敢问阁下是?”

  “在下黄权”。

  黄权?!柳隐虽未见过黄权的面,但出身益州士族的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刘备时期益州本地士人领袖的大名,夷陵之战时,时任镇北将军的黄权领兵万余负责防御北面魏军可能的来袭,结果刘备亲率的主力败得太快,被断绝归路的黄权只能无奈往北投降了曹魏。

  曹魏对黄权的来降非常高兴,曹丕封其为镇南将军,为了给益州的士人树立榜样,曹叡后来更是会先后晋升其为益州刺史、车骑将军,当然,这些职务事实上都是虚职,并不让他实际领兵作战。

  在这次的议和中,赵骥把放归黄权作为了必须的条件之一,曹叡虽不乐意,但考虑到赵骥已足以影响汉魏之间的力量平衡,为了拉拢赵骥,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黄权虽不知昨夜详细,但人老成精的他在一听说赵直和曹瑛被同时劫走就隐隐觉得不对,再细一检查现场,发现山贼只劫了人,却对周遭的财物丝毫无所取,黄权心中就已有猜测。

  黄权把柳隐拉到无人处,低声道:“此事诡异,柳将军最好派快马急报镇东将军定夺,你另外要假意借搜捕山贼之名,把钟稚叔连同接亲队伍里的魏人全部扣在军中,严禁与外人接触”。

  黄权既然已经归汉,自然没有理由害自己,柳隐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

  长安,赵骥召开了紧急幕僚会议,隐蕃这次也在召集参会的名单之中,他一进会场就感觉现场的氛围非常沉重,所有人都是一副被欠了钱的表情,就连正中高坐的赵骥也一改往日里智珠在握的神情,像是遭霜打了的果子一般。

  隐蕃挑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来,只听得赵骥叹口气缓缓说道:“往洛阳接亲的队伍在新安遇到了山贼的袭击,柳休然搜剿未果,公主想来已经遇害了,还有……还有直公也……唉!”

  隐蕃浑身如遭雷击,什么!公主死了!按照原本的计划,应该是派人假扮山贼杀死赵直,把事情闹大让诸葛亮知道,逼迫赵骥与蜀汉政权决裂,然后把清河公主嫁给赵骥,利用婚事把他彻底绑架到曹魏一边。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居然让公主命丧黄泉了?

  隐蕃只觉背脊冷汗直冒,完全没听清会议后面都说了 些什么,直到赵骥点名叫到:“隐君,隐君”。

  隐蕃愕然应了一声,只见赵骥阴沉着脸问:“和亲之议是你献的策,如今闹到这般地步,你可有什么办法?”

  隐蕃此刻大脑一片空白,不仅没有回答赵骥的问题,竟还反问道:“公主……确定是死了吗?”

  赵骥脸一沉,显然对隐蕃的慌张极为不满,他眉间拧成一个川字,扭头对张表说:“叫柳隐、孟琰注意留心当面魏军的动向,公主已死这件事现阶段必须严格保密,谁敢泄露出去,休怪我不念往日的情分”。

  赵骥这番话倒是提醒了隐蕃,他在散会后抓住一个空当,就赶紧把消息递了出去,但他也知道,眼下曹叡拿赵骥没有太多的办法,自己的首要目的还是得让诸葛亮也知道这个消息才行,不过这么大的事必须要有过硬的证据,自己需要设法找到公主的尸体才行。

  搬运尸体可不是暗中传信那样可以随身携带的,隐蕃交待长安的暗桩细作注意留意有没有行踪异常的马车进出,只要找到了藏尸的地点,自己就能去告发赵骥与曹魏暗中勾连。

  曹魏潜藏在长安的暗桩不少,他们一般不会太招摇显眼,免得引人注意,要知道赵直可不是好惹的,之前已经端了好几个曹魏细作的窝点,但隐蕃这次下了死命令,即便暴露部分细作也在所不惜,务必要把公主的尸体找到。

第192章 黄权归汉

  一时间,整个长安的曹魏细作就像晚上出洞觅食的老鼠一样四下乱窜,要是放在往日不知会暴露被捕多少人,可能是因为赵直和公主死在一处的缘故,赵骥的情报网大概还处于混乱的状态,曹魏的细作们在如此张扬的情况下居然没几个被抓的。

  在细作们的努力下,隐蕃很快就收到了一条令他极其震惊的消息:随诸葛亮同来长安的霍弋之前秘密离开过城外的军营,直到最近才回来,而且还用马车运回来了一口大箱子,只不过暂时还查不到箱子里面究竟是不是公主和赵直的尸体。

  隐蕃知道诸葛亮来长安就是为了查赵骥和曹魏和亲的事情的,因为那封举报信就是他派人送去的,但他没想到诸葛亮行事这么果决,居然派兵把公主和赵直直接给干掉了,他难道就不怕赵骥狗急跳墙吗。

  隐蕃本来还以为清河公主的尸体是赵骥藏起来了,没想到却是落到了诸葛亮的手中。

  要是赵骥知道诸葛亮掌握了他私通敌国的铁证,他会怎么办呢,会不会直接……一想到这里,隐蕃不禁手心冒汗,要真能促成这种结果的话,那自己绝对是大功一件。

  隐蕃叫细作继续死盯霍弋的动静,仅在第二天,他就又收到了新的情报:霍弋在长安城中收购了大量的盐,远远超出了随行来长安的三百士兵的食用所需。

  盐,除了用来吃以外,还能用于保存尸体!

  军中封存首级通常是用石灰,因为石灰比盐便宜得多,但贵人下葬自然是不能用石灰这种低贱物的,汉时厚葬成风,不然绿林、赤眉包括后来的董卓、曹操也不会那么热衷于掘坟,有钱有势的贵人们除了会拿生前喜欢的珍宝陪葬外,还会用盐来保存尸体,更甚者会使用水银。

  清河公主的尸体当然不是用来记功的首级能比的,用盐才符合她尊贵的身份。

  隐蕃已经几乎可以认定曹瑛的尸体现在就藏在霍弋营中,他当即找到赵骥单独禀告:“镇东将军,属下近日于城中偶然看到丞相的随从兵士在大量收购食盐”。

  “别人也要吃盐的,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但是他们收购的量实在太大了,怕是够那三百人吃上好几年的”。

  “喔?”赵骥这才认真起来,但仍犹疑道,“会不会是关中的盐要比益州便宜一些,所以丞相想运些回汉中去私贩获利?”

  这句说得赵骥自己都不相信,诸葛亮廉洁自律、不治私产在整个蜀汉是出了名的,怎么可能顺路去赚贩卖私盐那点利钱。

  隐蕃见赵骥已有意动,连忙又补充:“属下察觉异常后担心其中说不定会有误会,因此特意又去探访过丞相随行兵士扎营所在附近的居民,据说霍绍先之前趁夜偷偷带了百余兵离开过,几日后才回来,还用马车拉回来了一口大箱子”。

  赵骥眼神一凛,半晌没有说话,最后才咬紧牙道:“好,你做得很好,此事过后我自有赏”。

  隐蕃闻言大喜,连声称谢,然后才告辞离去,他相信赵骥这下绝不会让诸葛亮就这么带着曹瑛的尸体回汉中去的。

  长安驿馆内,诸葛亮听完霍弋的报告后困惑道:“除你之外还有两股土匪?”

  “是的,有一股贼人先于我杀了进去,我赶紧也跟了进去,不料居然又撞上了一股和我同时杀进去的,等我杀退这股贼人时,先前那伙人已经跑了,我进帐时发现了清河公主的尸体,于是就把尸体带了回来”。

  诸葛亮在心中反复复盘着霍弋讲述的整个过程,其中可疑的点实在太多,即便多智如诸葛亮也无法马上想通其中的关窍,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清河公主的尸体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你是怎么确定尸体就是清河公主的?”

  霍弋解释说:“当时情况紧急,我不敢多留,我看这具尸体穿着婚服,所配饰物也尽是珍品,想来除了公主外还能是谁”。

  “必须要确定尸体的身份”,诸葛亮吩咐霍弋,“关中有不少俘虏原是夏侯楙的部下,说不定有见过清河公主的,你暗中找来认一认尸”。

  霍弋领命而去,但还未来得及探访得实,就听得驿馆人员禀报说黄权登门来访。

  黄权?诸葛亮听了这个名字有些惊讶,追问道:“是哪个黄权?可是阆中黄公衡吗?”

  驿馆门人摇摇头回答:“对方没说得仔细,但他自报官职乃是镇北将军黄权”。

  黄权降魏前的职务就是蜀汉的镇北将军,他如此自报官职,自然就是以汉臣自居的意思了。

  他怎么会出现在长安?!

  不多时,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诸葛亮的眼前,他快上两步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公衡,你如何能来长安?”

  黄权两眼泣泪道:“猇亭一战,我在江北被隔绝归路,突围不成,又不愿降吴,只好……唉,我对不起先帝呀!”

  凭良心说,刘备对黄权颇为重用,刘备入蜀时,益州各郡县大多望风而降,当时还只是个县长的黄权据城死守,直到刘璋投降后才肯打开城门,由是获得了刘备的欣赏,后来曹操攻打汉中,刘备任命黄权为护军率兵进入巴郡打算来招汴庄刺虎,但无奈张鲁投降的速度实在太快。

  到夷陵之战时,黄权已经在刘备麾下成长为独领万人的方面之将了,当时能获得刘备如此信任和重用的无非就是关、张、魏延以及黄权寥寥数人,就连马超、赵云、黄忠等在后世享有大名的武将也要么因为忠诚问题、要么因为能力问题而从未享有单独领兵过万的待遇。

  说起往事,诸葛亮也忍不住垂泪,他轻拭眼角宽慰道:“先帝离世时并不苛责公衡,先帝说了,是他对不起你,并非你对不起他”。

  诸葛亮能够理解黄权当时降魏的那份无奈,但他自己并不认同这种做法,在诸葛亮的道德观中,臣子失节是比战败而死更可耻的行为。

第193章 互相妥协

  两人坐定后,黄权讲道:“我此番能再回大汉全赖镇东将军之力矣”。

  “某在洛阳日夜思汉,之前关山阻隔,没有机会递信往来,今幸得镇东将军袭取雍州才重新建立起联系来,在我表达归汉之意后,镇东将军假以和亲为名向曹魏索求放我西归,这才得以成行,还请孔明勿怪”。

  同情归同情,但诸葛亮不信什么“日夜思汉”的鬼话,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说:“赵不舍如果真是为了促成公衡回朝才使诈倒也无妨,只是不知和亲的事情进行到哪一步了?”

  “我只知道我是随曹魏清河公主出嫁的队伍一起过来的,走到新安时遇到了山贼袭击,至于其中详情,孔明一问不舍便知详细”。

  诸葛亮一听就知道黄权早和赵骥对好了说辞,多问无益,他干脆另提了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不知公衡今后作何打算?”

  刘备时期,黄权的地位虽然不如诸葛亮,但已俨然是益州士人的领袖,如秦宓、雍茂、程畿、王甫、张裕等尽皆团结在黄权身边同声共气,在蜀汉朝堂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

  黄权降魏后,由于缺乏一个有足够威望的后继者,益州士人集团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从此再无力与荆州士人集团抗衡。

  可如今,黄权居然回来了!

  黄权从容回答:“我兵败降魏,实是有愧于先帝,此番准备回成都觐见天子当面谢罪,若能得天子宽恕,我便归隐乡里读书养性,若天子怪责,我也甘愿俯首领罚”。

  如何处理黄权的确是道棘手的难题,虽然黄权自己说了甘愿领罚,但实际上并不能这样做,曹丕都知道拿高官厚爵来立标打样,诸葛亮岂会不懂这个道理,要是真拿降魏来惩治黄权的话,那从刘备手下叛到曹魏那边去的可还有陈群、徐庶、庞林等不少人,甚至田豫、牵招等河北豪杰和徐州士人集团也都可以说是背叛过刘备。

  给黄权一个虚职也不是什么好主意,首先,诸葛亮绝对不能外放黄权去地方上任职,否则就是养虎遗患再给自己弄出一个“李严”来了,而如果把黄权留在成都的话,哪怕他并不直接掌握权力,单就黄权的威望和能力来说,估计很快也能把益州士人集团重新组织起来。

  何况,黄权明显已经跟赵骥结成了政治上的盟友,一旦两人一内一外遥相呼应的话,诸葛亮对尚书令蒋琬、侍中董允能否控制得住皇帝是没有太大信心的。

  刘备派遣黄权独领一军觊觎汉中时,蒋琬不过是个县长而已,黄权的资历要比蒋琬深厚得多,而且相比于失去了土地和人口的荆襄人,益州人可是能真金白银地拿得出实际行动来支持黄权的。

  送黄权回来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似乎怎么处理都不太好,诸葛亮只得暂时抛开这个问题,先集中精力处理好赵骥私下与敌国通婚的事情。

  既然黄权已经把话说开了,赵骥干脆第二天直接上门亲自谢罪:“丞相,骥有罪,不该不经请示就诈以联姻为名迎回公衡先生”。

  诸葛亮这次没有儒以往那般笑容可掬地把赵骥扶起来,而是任由他站着,然后严厉地批评说:“不舍,你纵然年轻,却也是开府治事的四镇重将了,联姻敌国如此敏感的大事,你怎能擅作主张,哪怕是假的你也该知会我一声呀”。

  赵骥诚惶诚恐俯首答道:“唉,丞相,我也是一时头脑发热,受了奸人蛊惑,才会出此下策”。

  “奸人?”诸葛亮闻言一诧,“谁?”

  “是末将新募的参军隐蕃献的计,他是青州北海人,末将见他千里归汉,是个忠义之人,又多才实干,所以便聘他入幕为僚,以联姻为名迎回公衡先生就是他的入幕首计”。

  赵骥说完偷眼去瞧诸葛亮,却见对方面如止水,丝毫不见情绪上的波动,似乎对隐蕃这个人并不感兴趣,赵骥心中不禁有些失望。

  诸葛亮轻摇羽扇低声沉吟道:“你既是一片好心迎回朝廷重臣,那本相也不好过多苛责于你,待我返回汉中后,就会上书天子明赐曹氏女与你为妾”。

  三国时常有这种在后世人看起来乱成一团糟的婚姻关系,比如张飞娶了强夺来的夏侯氏为妻,曹操把长坂坡俘虏来的刘备的两个女儿赐给曹纯为妾,所以用刘禅的名义把曹瑛指配给赵骥并非什么无法理喻的怪事,至于曹叡会怎么想,会不会一怒之下发兵来攻,那诸葛亮可不管。

  赵骥在心头给诸葛亮的这招应对暗暗点了个赞,刘禅赐婚,自己肯定不能拒绝,而官方对婚事的认可则意味着曹叡失去了绑架自己的筹码,诸葛亮简单一招,就把破坏蜀汉内部团结的隐患化解于无形,而吃了哑巴亏的曹叡肯定不会轻易饶过赵骥。

首节 上一节 6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红楼改气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