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55节

  昔日的东吴使者,如今荆州的忠仆吾粲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似乎是总算寻到了诸葛恪的马车,也顾不得礼数,直接就闯了进去。

  他的口中还“呼哧呼哧”的喘着气,俨然,是有要事发生。

  看到吾粲,诸葛恪倒是当先开口:“吾先生,晚辈正寻你呢?云旗公子刚刚发来消息,你交代的那将家人接入荆州一事,云旗公子已经派人去办,料想几日之内就会有消息!”

  “噢…”

  尽管这事儿对吾粲极其重要,但现如今,吾粲要说的不是这桩事儿。

  他的神情突然就变得一丝不苟了起来,“魏王…魏王已经开始迁都了,第一批军队已经整装待发,簇拥着他的五舆马车,往洛阳方向去了…”

  第一批?

  诸葛恪神色微凝,紧接着,他连忙问:“百姓呢?可有百姓追随?”

  “没…没有…”吾粲对这件事儿也觉得匪夷所思,他惊骇的张口:“只有兵…没有民,就连,就连一个百姓也没有…”

  这…

  吾粲的话让诸葛瑾与诸葛恪彼此互视,目光交汇,像是彼此间心领神会,默契的觉察到了什么一般。

  诚然,这只是曹操第一批北迁的队伍,后面还会有二、三、四、五批…但若这一批只有兵,没有民…一个都没有的话,那也很能说明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一次外交层面的许都争夺战,无论是城池还是百姓的争夺上,荆州与关麟均是完胜!

  而他曹操与曹魏剩下的唯有灰溜溜的离去。

  …

  …

  一切的博弈,最终以曹操放弃许都城落下帷幕。

  城门口,无数魏军兵士低着头,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北撤离,他们需要经过兖州的陈留,然后过虎牢关,最后抵达洛阳城。

  夏侯惇也在车队中,他尽管瞎了眼,可他的心却仿佛再没有比此刻更透亮,他的面颊始终朝着许都城的方向,那无法睁开的双眼,眼角处竟凝结了一层冰霜。

  原来是那滚烫的泪落下,随即又凝结在了一起,二十年了…将近二十年了,大魏曾因为这许都而辉煌,可今朝…却注定要因为离去这里而落寞。

  毫无疑问,今时今日的大魏…已经陷入了至暗时刻。

  夏侯惇不甘…他想咆哮一番,想宣泄自己心头的愤怒,可想想他的双眼,想想那想象中天穹上的景象,想想这些时日发生的一切,终究,他麻木了,他意识到…他哪怕是再咆哮,再愤怒也于事无补,除了…徒增悲伤而已。

  魏军多是骑兵,似乎因为撤出这许昌,撤出他们坚守了二十年的地方,就连马儿也开始喘着粗气,每一步都很沉重,像是不堪重负。

  而除了这浩浩荡荡的骑队外,似乎…再也没有多余的。

  没有多余的百姓,没有多余的氏族,乃至于,就算是那些将领的家眷组成的马队,也显得形单影只,极为落寞与萧索。

  “汉南…”

  终于,夏侯惇忍不住问向同一处马车内的李藐李汉南,“你说…这北迁的队伍只有兵没有民?现在…也是如此么?”

  李藐幽幽的叹出口气,也不知道是最终完成任务后的释然,还是替曹魏,替曹操,也替这位待他不薄的夏侯大将军的惋惜。

  他沉吟了一下,还是说出去的那句大实话,“依旧是只有兵,没有民——”

  听到这一句,夏侯惇眉头紧锁,他张了张嘴,还是把想说的,或者说…想最后留下的诸如‘不要让我再遇到你们’、‘我会回来的’这样的狠话深深的咽回了肚子里。

  他深吸一口气,将朝向许都方向的面颊转回,他像是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可这一刻的悲痛,他注定今生难忘!

  就在这时…

  “禀大将军,大王传李军师去他的马车上议事!”

  一道声音的传出,让李藐的精神猛地一震…心里下意识的嘀咕着。

  ——『召我议事?议什么?』

  不等李藐深入去想,夏侯惇的声音已经传出,“汉南已经入霸府,大兄有事寻你也是理所当然,快去吧…莫要误了大事儿。”

  “是…”李藐连忙答应一声,就下了马车,跟着虎贲军往往曹操的马车处行去。

  …

  这边,虎贲军引领着李藐驾马向前。

  所经过的马车中,车帘微微抖动了下,俨然…车内有人偷偷的窥视着外面正在发生的一切。

  是司马懿…

  司马防作为京兆尹,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属官,自然不可能留在许都,可眼看着这一幅“只有兵,没有民”的北迁画面,“唉”的一声,司马懿不由得幽幽的叹出口气。

  说起来,司马家这一趟北迁,一共安排了六辆马车,女眷三辆,几个弟弟两辆,倒是司马防特地把司马懿安排在最前,与他同坐一辆,俨然…是有话想要交代给这个司马家最有才华,最有希望的儿子。

  “这一次,无论是许都城,还是这里的民望、民心…大王均是完败啊!”

  司马防罕见的表态,是一声感慨。

  司马懿微微颔首,然后迎上父亲那复杂的眼神,淡淡的说,“的确是完败,许都城的百姓与氏族九成都留下来了,偏偏…大王竟无能为力,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想来…并不好受…大王戎马半生,胜多负少,这次遇到的怕是比周瑜、比诸葛亮更强劲的对手。”

  呼…

  随着司马懿的话,司马防长长的吁出口气,他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沉吟说:“倒是豫州的氏族钟家、陈家…依旧义无反顾的跟随着大王北迁了…钟繇、陈群并没有因为荀令君而背弃大魏。”

  说这一番话时,司马防的眼眸变得坚毅了几分。

  司马懿却问:“父亲不一样么?凭着司马家与荀家的关系,这种时候…我们不依旧义无反顾、一如既往的选择支持大王与大魏么?或许…”

  说到最后,司马懿突然压低声音,语气也变得严肃与一丝不苟,“父亲与陈家、钟家…是因为‘寒蝉’,是因为…以颍川氏族为首的那个豫州氏族的联盟…这些联盟中的氏族依旧相信,曹操会是最后胜利的那个。”

  司马防惊愕于司马懿讲出的话,他微微愣神儿,然后眼瞳睁大了,“你既已经能感受到这些,那为父也无需瞒你…曹操受挫,许都割让,民心失去,于时局,于大魏的是令人扼腕痛惜的大难…但于我们‘寒蝉’却是一个好消息!唯独…曹操这种程度的受挫还不够!”

  司马防把话说到一半儿,司马懿却仿佛已经猜到了父亲接下来的话。

  他直接说:“既孩儿识破了父亲的谎话,拆穿了寒蝉那伪装下的本来面目,那孩儿便知晓寒蝉的目的是什么?从这里去推导…以咱们司马家、陈家、钟家为首的这个氏族联盟,其实还需要曹操再败下去,至少…再在那关麟手上吃几次瘪!如此…曹魏、大王能用的人就不能再拘泥于宗族子弟,我们这些氏人才有机会能掌握到大魏的兵权,这是最重要的!”

  诚如司马懿所言…司马防把寒蝉伪装的太过高、大、上!

  乃至于描绘出一个纵贯千年、无所不能的组织…

  但第一次就被司马懿看破,从而…司马懿的睿智与机敏也足够他从蛛丝马迹中寻觅出这个所谓“世家联盟”的真正目的。

  没错…

  严格的说,曹操与关麟的胜败,他们更倾向于让关麟去赢,用关麟不断的去消耗曹魏的宗室,只有这些宗室能打的都死绝了,曹操…或是曹魏的继位者才会放权给这些大氏族的子弟,他们也才有可能真正的站稳脚跟…这些大氏族也才能够获得机会,拥有更多的兵权与话语权!

  这点…在任何一个帝国中,对于任何一个家族都至关重要!

  从这个角度去看…关麟把曹操逼的败退,无论是司马防、陈群,还是钟繇…他们都应该高兴才对!

  事实上,这些盘亘数百年的世家,他们太懂了。

  在这乱世…除了他们自己,除了他们这联盟,没有人能靠得住!

  荀令君的惨案,还不够深刻么?还不够加重他们这个本就根深蒂固的观念么?

  故而,这些人表面上没有任何表态,但内心中是窃喜的。

  他们…这个名唤“寒蝉”的世家联盟,他们离曹魏的核心与权利所在又近了一步。

  “你什么都知道…”

  听过司马懿的话,司马防再度感慨…仿佛,他累了…真的累了,他觉得他该退居幕后了,接下来的事儿…寒蝉的事儿,悉数交给司马懿去做,一准儿没错!

  “爹,你放心吧…那关麟…我见到过,他的手段…并不阴狠,但…”司马懿眼眸一凝,“但…却总是能出奇制胜,从你绝对想不到的地方出手…孩儿在他手中吃过亏,也正因为如此,孩儿了解他的手段,大王…呵呵,大王吃亏的时候还长着呢!总有一天,宗族子弟被打完了,大魏能倚仗的只剩下咱们这些大族——”

  说话间,司马懿的目光眯起,然后不经意的缓缓睁开,而这时的目光…究是他的父亲司马防也是一愣…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鹰视狼顾!

  …

  …

  曹操平躺在马车中,他的身旁除了程昱与贾诩外,还有太医令吉平,正在取温毛巾缓缓的擦拭着曹操的额头。

  曹操本在与程昱、贾诩议论,看到李藐,当即询问,“汉南?洛阳那边子健可传来什么消息了?”

  言外之意是问洛阳修建的如何?

  李藐连忙回道:“子健公子已经准备妥当,除了宫殿一应俱全外,各宫加设了数十倍的水井…连同地宫一并修建,万一天穹中有敌袭的话,只要是宫殿中,均可第一时间藏入地底!”

  “子健做的不错。”

  曹操先是一声感慨,像是李藐的这禀报,让他心头顿时坦然不少…无论如何,安全都是放在首位的!

  只是,曹操像是还在迟疑着什么。

  “大王还是没有决定,是迁往洛阳,还是迁往邺城么?”

  程昱的开口,算是把这个问题挑明了。

  贾诩也适时开口,“之前迁都洛阳,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这里距离许都近,让许都城的百姓、氏族迁来这里阻力更小,路途上也更好安排,可现在…百姓跟随而来的,几乎十不存一…魏王只是带兵与朝廷迁徙,那洛阳…就未必是最合适之地了!”

  随着贾诩的话,李藐可以清楚的看到曹操神色间的波动,俨然…曹操还在迟疑,还在权衡。

  事实上,李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曹操的。

  邺城最大的优势是在冀州,是距离此司隶之地远…也就距离那飞球,距离关羽、关麟更远…

  从地缘上来说,能为曹操争取不少破局的时间,这是曹操,乃至于整个曹魏迫切需要的。

  但…

  李藐清楚的记得,最近云旗借丐帮之口传来的任务,是让曹操迁都洛阳。

  至于缘由,李藐知道一些,比如…洛阳城地下的密道,比如洛阳城提前暗中布下的死士,比如…那传说中的“鹦鹉”…

  这些,足以让李藐笃信,如果曹操是迁都到洛阳,那在战局上,云旗将稳稳的占据主动。

  这是大战略方向,李藐不敢懈怠…

  所以这个时候,他必须说点儿什么,做点什么了。

  “邺城是么…”

  李藐的这一句有些尖锐。

  曹操、贾诩、程昱都听出了几许不对劲儿,程昱抬头当先问到:“不考虑百姓,邺城的确是比许都更适合迁都治所…否则,若然迁都洛阳,依旧短时间内无法反制那关麟的飞球,到时候再度迁都,那怕才会沦为天下的笑柄,对此…李先生有何高见?”

  “原来如此…”李藐仿佛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打不过就躲远点儿,是这意思吧?既打不过能选择躲远点儿,那也能选择割地,选择赔款,赔款不行还能和亲,总而言之…想方设法的求和是么?”

  『……』

  随着李藐的话,曹操、贾诩、程昱的面色显得有些怪异,显然…他们意识到眼前的这位是军师祭酒,是校事府副统领,却也是位仗义敢言的狂士啊!

首节 上一节 95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