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69节

  “然而在太平军节节胜利的过程中,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太平天国内部悄悄滋生和蔓延开来。”

  “最初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者制定了一个所谓小天堂的目标,将来造反成功之后,会享受荣华富贵,封作王侯将相,享受天国一般的生活。”

  “所以很多农民可以放弃一切,全力的追随。”

  “然而那些裹挟着抛家舍业、举家卷入太平军的农民很快就明白,所谓的天堂其实并不属于每一个人。”

  “那些以解放农民为己任的农民领袖迅速划分了层级,这个以平等作为信仰的政权,其实在一开始就陷入了等级制的沼泽。”

  “一个具有摧枯拉巧之势的政权就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骤然斗转直下,迅速的瓦解衰落,可以说尚未真正开始就已经走向灭亡。”

  “公元1853年攻占南京之后,洪秀全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

  “天国的其他王侯也各有王府,极尽奢华,以无处不均匀为口号而建立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事实上从一开始就走向了自己理想的背面。”

  “太平天国所制定的规则,大都只是针对底层士兵和百姓,采用双重标准,管理层的诸王则不受约束。”

  “太平天国实行男女分居政策,但洪秀全却有88个妃子,东王和西王是11个妻子,北王6个妻子,中级的官员2个妻子,小官和普通百姓则是一夫一妻制。”

  “其次所谓的圣库,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存放财务的大仓库。”

  “以洪秀全为主的领导层不但搜刮了几乎全部的财富,还把南京变成一座大的集中营和宗教场所,实行严厉的等级制度和神权统治。”

  “每逢礼拜时,百姓必须前往参拜,听到锣声不去,或者去了态度不严肃的参拜者都会处罚。”

  “轻则仗打,重则斩首,甚至处以诸如五马分尸等酷刑。”

  “所谓的太平天国,更像是一群流氓无产者的豪赌。”

  “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杀死王公贵族,让自己成为王公贵族。”

  “事实上小朝廷暂时稳固后,人们很快发现这些新兴的万岁千岁开始了报复式的荒淫生活。”

  各朝古人听到洪秀全攻占南京城后的变化唏嘘不已,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惋惜之感。

  尤其是各朝的老百姓对洪秀全前后的变化非常复杂,像是不认识这个人一样。

  他们一开始还是非常看好洪秀全的,毕竟洪秀全提出了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富贵的理想社会,这一目标令他们老百姓心动不已。

  所以哪怕他们早就知道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可依旧对洪秀全抱有好感。

  但现在看到洪秀全攻占了南京城后,已经全然忘记了共享富贵的理想,而只顾着自己贪图享乐,直到这时他们才彻底看清洪秀全的丑恶嘴脸。

  仅仅只是一瞬间,原本和他们老百姓站在一起的洪秀全,已经彻底背离了他们老百姓。

  各朝的老百姓对洪秀全的失败感到庆幸,要是洪秀全成功推翻了清朝,原本就没有希望的清朝晚期老百姓只会陷入更大的绝望。

  “管理层的腐败导致了太平天国从内部快速瓦解,不久后太平天国首领内部出现分裂。”

  “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在执政方法和权力分配方面摩擦不断。”

  “两人或明或暗的王位之争愈演愈烈,这让洪秀全感到了巨大的危险。”

  “他怀疑杨秀清正在策动一场政变想取代自己,于是天王洪秀全密诏北王和燕王返回南京勤王。”

  “对东王杨秀清隐忍多年的北王决定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不仅杀了杨秀清全家。”

  “甚至还杀了杨秀清的诸多部下,而这些部下多达两万余人。”

  “杀红了眼的北王进入了一个癫狂的境界,一夜之间又将质疑他行动的翼王石达开的全家老小全部诛杀,只有石达开一人逃出南京。”

  “为了搜寻石达开,北王甚至带人试图闯入天王府向洪秀全要人。”

  “从最初只杀东王杨秀清一人,变成了北王在南京城内的杀伐游戏。”

  “时年25岁的翼王石达开自加入太平军以来,和清军大小激战数百场无一败绩,清军称他为石敢当。”

  “如此枭雄,没死在敌人刀下,倒被自己人从后面来了个满门抄斩。”

  “半个月之后,盛怒之下的石达开率领大军兵临南京城诛杀北王,几十万太平军将士兵戎相见。”

  “最终,洪秀全也无法容忍北王的滥杀,在三个月后将其诛杀,燕王也被诛杀。”

  “这一场内讧,严重的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从全盛转向衰弱,史称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导致三王被杀,翼王石达开选择远走,带走了最忠于他的20万部队。”

  “表示要继续西征,扩展太平天国的势力,从此一去不复返。”

  洪秀全:哎!悔不当初啊!一片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我葬送了。

  要是当初没有选择对杨秀清动手,他如今也不会陷入濒临死亡的窘境了。

  在清政府虎视眈眈的注视下还要选择内讧,是他生平最后悔的决定。

  杨秀清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担心被杨秀清架空权力,才会不顾外界的威胁选择除掉杨秀清。

  在外部共同敌人的威胁下,他要是和杨秀清暂时放下矛盾,共同对付清军,恐怕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可他也没想到北王如此癫狂,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肆意滥杀他人。

  哪怕北王只诛杀杨秀清,局势也不会这么坏,可偏偏北王像是疯了似的。

  要不是他最后将北王诛杀,都要怀疑北王是不是被朝廷收买了,故意在内部搞破坏。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情绪消沉,完全沉湎于奢靡的后宫生活。”

  “1856年到1860年四年间,清朝政府一直忙于调兵遣将以镇压太平军,仅用于对付太平军的机动部队一度超过10万人。”

  “同一时间,英法联军也趁中国内乱之际,向中国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了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清朝把主要兵力放在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各地的人民起义,英法军队也开始和清军联合绞杀太平军。”

  “1861年9月12日,在曾国藩的指挥下,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湘军包围了安庆,太平军粮断援绝最终投降。”

  “太平天国后期,尽管有李秀成和陈玉成这样的军事天才指挥作战,但终究无法扭转节节败退的战局。”

  “1863年,天京被围得像铁桶一样,城内已经无粮可食,洪秀全只能勉励人民吃野草来活命。”

  “同年,石达开率领的4万部队在四川境内的大渡河南岸全军覆没。”

  “石达开被俘,在成都就义。”

  “石达开深受凌迟酷刑,但从始至终默然无声,享年32岁。”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诵,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1864年6月1日,精神崩溃的洪秀全自尽身亡,李秀成辅佐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贵福登基。”

  “7月19日,湘军炸开了天京城太平门,攻入城中,对全城进行了杀戮。”

  “这个存在了14年,纵横全国18个省,先后占领过600多个城镇的农民政权最终灭亡。”

  各朝古人听完唏嘘不已,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灭亡了。

  不过大家也没有感到惋惜,毕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值得他们的同情。

  以太平天国大王们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来看,要是太平天国成功推翻了清朝,恐怕对老百姓的剥削比清朝廷还要狠。

  不过各朝古人也看得出来,清朝廷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崩溃边缘。

  毕竟两万太平军起兵,和清朝廷打了整整十四年,这足以说明清朝廷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持续十四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已经耗费了清朝廷大量的元气,更别说还有英法联军趁着内乱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各朝古人看来,清朝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第238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各朝古人还注意到主播所说的一点。

  那就是英法联军趁着清朝内乱之际,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了圆明园。

  对于圆明园,各朝古人可太清楚不过,园内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之前天幕播放的一个视频,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就有提到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事件。

  现在看来,一切都对得上了。

  正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了圆明园,抢夺走了数之不尽的文物珍宝。

  清朝晚期,不仅被太平天国给予重创,更是被英法列强趁火打劫。

  各朝古人对于清朝有此遭遇倒是一点不同情,只是有些痛惜圆明园被洗劫一空。

  圆明园里面不仅仅有清朝时期的珍宝,更有属于他们时代传下来的瑰宝。

  现在他们的瑰宝没有留在中华大地,而是被外国番邦掠夺抢走,这让他们心里如何能好受得了。

  很多人在弹幕上询问主播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情况,他们想了解英法联军是怎么从圆明园抢走奇珍异宝的。

  苏晨看到大家如此踊跃,当即答应下来,他也正好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历。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到了四年后,也就是1860年的10月18日,英法联军就攻占了北京。”

  “在此之前,咸丰皇帝以北狩为名,不顾国家社稷和百姓安危,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直接放弃了帝国的首都。”

  “此后,北京就被英法联军占领了50多天。”

  “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英法联军到底做了哪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在中国历史上,每次首都被占领,往往就意味着改朝换代。”

  “但为何英法联军在占领了北京之后就主动放弃,没有取清朝而代之?”

  “带着以上种种疑问,主播就来聊一下这个爆发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实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按照条约的内容,清朝要向英国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还要允许英国人居住,并派领事。”

  “之后的三年依靠通商特权,英国对华贸易额由1842年的96万英镑激增至239万英镑。”

  “然而从1846年英国对华贸易额却逐年下降,到了1854年英国对华贸易额仅为签订南京条约时的58%。”

  “就很奇怪,通过南京条约,英国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贸易权。”

  “通过1843年签订的《中英虎门条约》,英国又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划定租界,军舰可停泊中国口岸,以及协定关税等诸多特权。”

  “按理说,英国拥有如此多的商贸特权,再加上工业革命带来的制造成本优势,英国商品应该席卷中国市场,怎么会没人买呢?”

首节 上一节 26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