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78节

  “天津外国商务区对外开放,并允许外国人居住,英国割去了九龙半岛。”

  “甚至俄国公使以居间调停的角色,也能够诱使清朝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巧取豪夺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使得俄国人不费一兵一弹,便夺取了中国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即便主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侵犯,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却仍然对西方的先进技术表现出被动与麻木。”

  李鸿章: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能够主动向西方学习,白白错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机遇。

  朝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之后,被逼无奈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在这个过程之中,清政府应该再接再厉,奋发图强。

  就像林则徐和魏源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睁眼看世界就好了。

  但可惜的是,朝廷满人不这么想,他身为汉臣也很无奈。

  和满人打交道一辈子,他也清楚满人是怎么想的。

  满人想现在就很好了,原来一个通商口岸,现在五个通商口岸就够了。

  就他所了解的,这种想法在满人中很常见。

  他时常在想,要是洋务运动的时间能够早二十年,说不定又是另一番风景。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有着上百年宗藩体制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从没有把西方人看在眼里。”

  “而战后,被西方人牵着鼻子走的大清国,仍然不能正视西方比自己强大的事实。”

  “清政府内外依然认为华夏文明是最优秀的,敌夷是没有文化的,学习西方就是溃夷夏之防。”

  “可见,比起国土国权的沦丧,文化的优越感似乎更能让清政府聊以自慰。”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系列条约,将华夏牢牢地禁锢在外国的特权之下,使华夏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未能摆脱这套体系的掠夺。”

  “英法联军攻破首都,迫使皇帝外逃,焚毁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这标志着这个自称世界中心的文明古国遭到无情的羞辱。”

  “四年后,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而这也完全是由于其内部原因,才使得清政府平定内乱取得成功。”

  “在签订条约后出现暂时平静与内部危机暂时消失之际,使得一部分汉族士大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近二十多年来内忧外患的症结所在,中华第一次现代化的努力由此而生。”

  “历史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开启了中华文明在近现代意义上第一次自强运动。”

  “以求强、求富、培养实用人才为三大具体目标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清王朝抵御外辱、镇压内乱的实力。”

  “同时也有益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并开启中华近代化的进程。”

  “但这场看上去轰轰烈烈运动的结局,却如同落花流水般消逝,其最终也以失败落幕。”

  左宗棠:哎,悔之晚矣,朝廷当初就应该重视林则徐的建议,要不然今天也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彻底被西方列强的武器打败了,那个时候就应该走上自强的运动。

  但可惜的是,当时朝廷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连林则徐提出来这个还受到了批判。

  林则徐让好友编了一本书,叫做《海国图志》,明确地提出了这些自强的观念。

  结果全国从上到下都批判这本书,排斥这本书,抵制这本书。

  据他得知,这本书传到了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日本在很短时间内给它翻刻了二十多版,所以这本书对二十年后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很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林则徐和魏源为了启蒙国人编的书,国人拒绝接受。

  直到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时满朝上下才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厉害。

  他们才不得不承认,洋枪洋炮就是比清军的大刀长矛要先进,用它不是用夷变夏。

  清楚的认识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不仅要买还要造。

  “大力开展洋务运动的洋务派大臣大多是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汉族官员,他们都是科举考试的佼佼者。”

  “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随清政府以汉制汉的战略原则下,他们三人得以施展拳脚。”

  “但在重满抑汉的政治格局中,他们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谨慎,洋务运动的每一项举措都要不断向清廷上奏。”

  “此时,清政府内部的保守势力依然强大,但支持洋务运动的行列里也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

  “1864年的一天,一艘战舰抵达天津附近。”

  “准备进京上任的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突然发现,大沽口有三艘丹麦商船。”

  “由于普鲁士与丹麦正在欧洲交战,李福斯下令,俘获丹麦商船,作为自己上任途中的战利品。”

  “当时美国传教士在总理衙门下属机构同文馆翻译的万国公法完成后不久,清朝官员根据万国公法中国际法的相关条例,拒绝接纳李福斯作为公使进驻北京,理由是这种将欧洲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行为是非法的。”

  “最终,李福斯不得不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了一千五百美元的赔偿金。”

  “这位颇具胆识远见的清朝官员,正是时任总理大臣的恭亲王奕。”

  “总理衙门也当即印发了三百部万国公法给各省当局,让朝廷的官员们开始学习用国际规则维护国家权益。”

  “道光皇帝龙生九子,第四子是咸丰皇帝,而第六子便是爱新觉罗奕。”

  “恭亲王奕,身份高贵,为人机敏,勇武有力,作风果断。”

  “1861年,恭亲王留在北京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也在痛定思痛之后,会同大学士桂良、文祥上了一个奏章《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

  “这个奏折是心理上遭到严重挫折的清政府统治阶层,对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一个全面反思和总结的文件。”

  “它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终于承认俄、英、法、美等国实力上强于清朝,无论剿还是抚,都将面临国家利益的丧失。”

  “而在灰心丧气中,咸丰皇帝也不得不准奏。”

  “这六条建议有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处理外交事务;在天津设立一个办理通商大臣,以管理三个北方口岸;令广东、上海各派两名通晓外语的翻译来京当差;在八旗子弟中挑选天资聪颖、年龄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学习外国语言;各海口内外商情与各国新闻纸按月呈报总理衙门。”

  “尽管这个奏折并没有显示清朝统治者愿意主动地了解外界事物的改变,但至少表明他们愿意面对现实了。”

  恭亲王: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地方官,没有中央朝廷的支持,很难推行洋务运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朝廷里面最有见识的一个人,深刻明白洋务运动的重要性,因此才选择支持他们三人。

  他之所以支持学习西方,大搞洋务运动,主要是因为他从谈判中发现了一个秘密。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之后,他是留下来跟英法联军谈判的。

  在谈判过程中他突然发现重要一点,英法并不是说要把大清王朝推翻自己当皇帝,英法只是要求大清通商、关税、租界、赔偿军费。

  他觉得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大清甚至可以跟西方列强合作。

  只要西方列强不推翻大清王朝,那他就可以支持用洋枪洋炮。

  “为了富国强兵,各省的大员积极主动更新旧式军制和装备,纷纷兴办制造枪炮的军事工业。”

  “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其后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炮局,左宗棠也在福建开始仿造开花炮、无壳抬枪等装备。”

  “1865年,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设备较精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创办。”

  “制造总局内先后增建翻译馆、汽锤厂、枪厂、黑色火药厂和枪子厂。”

  “虽然所造枪炮在技术上与国外还有近十年的差距,但在中华军事工业近代化的过程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作用不容小觑。”

  “另外一个大型军工企业是左宗棠在福建期间于1866年奏请设立的福州船政局,以建造军舰和火炮为主要任务,先后建造万年青号、镇海号、扬武号军舰。”

  “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批能够自主仿造轮船及轮机、能够按照图纸完成各项工艺的技术工匠,因此在1874年遣散了所有聘用的洋人技师和工匠。”

  “到1894年,福州船政局共造成三十四艘格式轮船,其中有巡洋舰、鱼雷艇等铁甲舰。”

  “到甲午战争前,全国各省设立的军工企业已经遍布十八个省,达到三十四家。”

  “1889年,刚刚调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在武汉率先创建了中华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汉阳铁厂。”

  “并以其为依托,兴办了汉阳兵工厂等一系列军工企业,汉阳造由此闻名全国。”

  “除了在各地建立近代工厂、自己生产武器,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在对外和对内的战争过程中,原有的八旗和绿营为主的军事体制已经到了要改革的时候。”

  “虽然新式团练的湘军和淮军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但装备和管理与外国相比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在华利益已经与清朝紧紧维系在一起,所以不断建议清朝训练和建立新式军队。”

  “1862年,由十七名英国军官训练、使用英俄枪炮组成的两个营和一个炮兵队,开始在直隶练兵,这是中国第一支新式军队。”

  “此后,编练新军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经常出现的现象,但这些新军则在后来的历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刘彻:这些枪炮厂建在朕的大汉领土上该有多好,到时候哪里还有匈奴什么事。

  清朝建造的各种厂让他羡慕不已,给大清纯纯浪费了,给大汉才能物尽其用。

  不过一想到等会主播给他准备的海量书籍里面应该有这方面的内容,他这才打消羡慕的念头。

  “然而,巨大的财政压力也让洋务运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朝廷中的反对者纷纷以国库亏空为名要求停止洋务运动。”

  “而李鸿章、曾国藩则上奏分析国际局势,坚持不能停。”

  “1876年九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因此,从同治末年开始,各种以富国为目标的民用工业开始大规模兴办,而突破口就是航运业。”

  “位于深圳的招商局博物馆内,记录着在晚清洋务运动中,这家民族工商业先驱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当年,清朝中央困于旧的思维,排斥民间国人办理航运,在航线、停靠等方面设有种种禁令,严重阻碍了沿海航运的发展。”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官僚呼吁允许华商自设轮船公司,既然不能禁止华商搭乘洋船,又何必禁止华商自购轮船。”

  “1873年一月,清朝统治者总算打破旧思维,在上海成立了轮船招商局。”

  “采用由政府设立商局,招揽民间各商所有轮船股本。”

  “实际上是清政府设立公司,民间资本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这种体制被称为官督商办。”

  “由于各地军工企业的兴起,煤炭等能源日趋紧缺。”

  “因此李鸿章等人开始建议开采煤矿,以广利用。”

  “到1884年,总共开办十二个煤矿,其中大多数是官督商办。”

  “李鸿章还将电报总局改为官督商办,招募民间资金进行发展。”

  “到甲午战争前,全国官、商电线总计达到四万六千四百九十二里。”

  “基本形成了一个东北到达黑龙江中俄边界,西北达甘肃、新疆,东南达到福建、台湾,西南到达云南、广西的一个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全国性电报网。”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短短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从完全闭塞、对外界没有认知,到造轮船、通电报、修铁路。”

  李鸿章:幸好皇帝深明大义,我呈上去的奏折请求设局招商、试办轮船,三天以后就得到了批准,招商局这才得以成立。

首节 上一节 278/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