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80节

第242章 中日对赌国运之战

  洋务运动的失败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苏晨每每想到在国运对赌之战中输给日本,就不免心情格外的沉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甲午战争对中日双方都影响深远,是两国历史重要的转折点。

  对于中国来说,甲午战争的惨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但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让国人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拯救中华。

  对于日本来说,大清国的巨额赔款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的崛起,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但也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为日本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种子。

  “1894年三月,一个初春的夜晚,紫禁城内上书房灯火未熄,光绪皇帝仍在批阅奏折。”

  “光绪亲政的时候,也恰逢晚清历史上难得的一段好时光。”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各地洋务蓬勃发展,连和西方列强的外交也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

  “所谓同光中兴,给这个已经开始腐烂的王朝带来了一抹生机。”

  “这个夜晚,一封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递上的奏折出现在了光绪的案头。”

  “北洋海军刚刚出巡南洋归来,李鸿章上奏朝廷,痛陈北洋海军舰船与装备已经开始落后的事实,向海军衙门申请,即使短期内不购买快船,也应为主力舰安装先进的速射炮。”

  “这样的奏折光绪并不陌生,在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李鸿章多次上书,要求更新海军装备。”

  “然而,朝廷的财政收入却捉襟见肘,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海军装备。”

  “再加上帝师翁同龢素来与李鸿章政见不和,每每为此事争论。”

  “犹豫中,光绪帝只给了一个五个字的批示,该衙门知道。”

  “奏折石沉大海,很少人注意过它曾透露出的危险信息。”

  “那就是西洋各国船式日新月异,即便日本蕞尔小邦,也能节省经费,添置巨舰。”

  “中华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来,迄今未添一船,恐后难为继。”

  “1894年,农历甲午年,在大清朝和它的邻国日本之间,一场改变国运的战争即将打响。”

  翁同龢:悔不当初啊!我不该因为个人恩怨就罔顾大清国利益于不顾,要不然大清国也不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他因为与李鸿章不和,就以节省财政支出为由,奏请皇上暂于两年内禁止南北洋购买西方的军舰和枪炮。

  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奏折,才导致北洋舰队错失更换装备的绝佳时机。

  日本在购置西方新型军舰枪炮的同时,北洋舰队却因为没有钱无法更换。

  最终甲午战争惨败的结果,让大清国所有臣民呜呼哀哉。

  此刻他唯有深深的后悔,要是当初没有那份奏折,大清国的局势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日本一方蓄势待发,大清一方却懵然不觉。”

  “1879年起,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开始向英国购买新式铁甲舰。”

  “李鸿章接受了驻德国公使李凤苞的大力推荐,选定在德国船厂订造两艘巨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

  “排水量七千吨的定远,配有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三百零五毫米后膛炮,威力惊人。”

  “1885年十月二十九日,定远升起龙旗,正式成为北洋海军舰队旗舰。”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

  “它是中华的第一支近代海军,代表了洋务运动在军事领域的最高成就,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三十年自强成果的集中体现。”

  “此时,北洋海军的实力雄厚,号称亚洲第一,远超邻国日本,共有德国造、英国造舰船二十五艘。”

  “其中两千吨以上的主力舰,日本海军只有五艘,总吨位不足一点五万吨。

  “北洋海军有七艘,总吨位为二点七万吨。”

  “有谁能料到,这样一支在历史舞台上华丽登场的海军,连同它看似威力无比的坚船利炮,竟然在短短六年之后便灰飞烟灭。”

  “而断送他的并不是海战实力雄厚的欧洲舰队,反而是在海军实力上一直相对落后、奋力追赶于后的东亚邻邦日本。”

  “这也使得这场战争在整个清朝历史中,成为影响深远的拐点。”

  清朝晚期的老百姓听到这里,心情尤为复杂,内心很不是滋味。

  中日甲午海战,最终居然是朝廷的北洋海军一败涂地,这让他们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也好,虽然很多欧洲国家打败过他们。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始终认为大清国是东亚的第一,是一个有着霸主地位的国家。

  可结果呢,一直被他们看不起的小日本,居然破天荒的战胜了天朝上国。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全国上下每一个臣民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大清国的纸老虎形象被戳破了,原来大清国已经弱得连昔日看不起的小日本也打不过了。

  一想到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他们每一个大清国的臣民心里极为憋屈。

  要是被其他的欧洲列强打败了,他们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反正也已经习惯了。

  可偏偏被昔日的小弟打得溃不成军,这让他们如何能受得了。

  “直到19世纪中期,由于地缘与文化辐射的原因,东亚地区的众多政治实体都与中国保持着一种被称为宗藩体制的国家关系。”

  “包括朝鲜、琉球、安南、缅甸在内的东亚许多国家,都将中国看作自己的宗主国。”

  “在这个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政治秩序中,日本也成为中国明朝的朝贡国。”

  “并在1433年到1549年中,共派出十一个朝贡使团前往中国。”

  “直到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封建国家。”

  “德川幕府占据着统治地位,像清朝一样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外洋与日本展开贸易。”

  “不过,一支黑色军舰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1853年七月,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停泊到了日本的江户湾。”

  “一年后,在巨舰的威慑下,《日美神奈川条约》签订。”

  “英国、俄国闻讯而来,日本被迫向西方开放。”

  “然而,这次黑船事件却成为日本革新的契机。”

  “相比起日本这座岛国,中华的资源显然要丰富得多,生存危机感自然也不会那么强。”

  “在轮船出现之前,中华就像身处温室,不需要跟任何人接触,也能活得很好。”

  “西方人渴望打开中华的贸易市场,交换茶叶、瓷器。”

  “却发现他们用什么交换,中国人都不稀罕。”

  “大环境下滋生出的惰性,不知不觉间,让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近代发展反应起来比日本要慢上好几拍。”

  “1868年,以明治天皇为首,一批主张改革自强的维新人士主持了明治维新。”

  “在短短的几年中,模仿西方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国家制度。”

  “从而使日本在东亚地区第一个走出了传统王朝的模式,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李鸿章:小日本的思想转变之所以如此迅速,依老夫之见,是他们的生存危机感太强了。

  在甲午海战之前,他并没有把小日本当一回事。

  可甲午战败之后,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他重视小日本,并详细了解了小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变强的。

  据他所了解的,小日本和大清国一样,一开始对西方也是抵触的。

  当初美国舰队的蒸汽轮船,到了日本之后,日本可笑的做法就可见一斑。

  黑船事件发生后,日本专门挑了一帮子身形很魁梧的相扑大力士。

  给美国船送大米、送补给,不用一般的民妇,全用相扑人员去送。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日本想让美国人觉得,日本这个国家是个大力士之国,所有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想着把美国人吓跑。

  他当初从日本的资料中得知这一点的时候,觉得这一招非常可笑。

  不过另外一件事让他笑不出来了,隐隐明白了日本迅速崛起超越大清国的原因。

  美国的铁甲船抵达日本后,日本当地有一人突破禁令,冒着下监狱的危险,上了美国船。

  到了美国船上以后,日本人看见那种高鼻梁、深眼窝的美国人以后,直接跪倒在地,趴在地上磕头,请美国人收留他,他要学习美国人的东西。

  虽然日本人的这一做法令他不耻,丢了国家的尊严。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或许就是这种不要脸面的不耻下问,才让日本迅速赶超大清国。

  “明治天皇登基伊始,即颁行诏书,开拓万里波涛,布皇威于四方,并为此着力发展海军。”

  “一海相隔的中国,并非没有发展自己的海军。”

  “早在1866年左宗棠任浙江总督时,就在马尾创建了福建船政局,也就是如今的马尾造船厂。”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这里率先引进西方的军事教育体制和内容,培养了一批中国近代的船政人才和高级将领,其中很多人都在残酷的甲午海战中英勇牺牲。”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立即作出反应,率兵一万一千名赴台迎敌。”

  “在那场战争中,由于日本军队中疫病流行和战斗不利,日本政府不得不接受谈判。”

  “在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调停下,中日于1874年十月签订条约。”

  “清朝的软弱非但没让日本为其入侵行为受到谴责,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反倒让清政府为日本的侵略赔偿了五十万两白银,以换取双方的平安无事。”

  “对于同样属于藩属国的琉球,清朝并未进行保护。”

  “尽管从1872年起,日本一步一步地实行侵占琉球的计划。”

  “琉球国王仍然坚持向清朝派出朝贡使团,以示对清朝宗主国地位的承认。”

  “但在1879年四月,日本宣布琉球群岛成为日本的冲绳县。”

  “从而吞并了琉球国,琉球最后一个国王尚泰被送往日本软禁。”

首节 上一节 280/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