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00节

  从主播讲述武昌起义成功的那一刻,他们各省的革命党人就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随后,各省的革命党人看到弹幕上蒋翊武等人的消息。

  顷刻间得知了武昌起义已经提前发动,并且取得了成功。

  这下子,他们完全坐不住了,也纷纷迅速行动起来发动武装起义。

  “四川的独立,让此前率军入川的端方很尴尬。”

  “为了笼络人心,端方为每名士兵颁发银质奖章一枚。”

  “然而收效甚微,端方最终死于军队哗变。”

  “除了这些地区外,革命党在东北、河南、甘肃、新疆也发动了起义。”

  “其中东北、河南、新疆的起义失败,甘肃起义反复多次。”

  “直到1912年3月才迫使陕甘总督移交大权,成立甘肃临时政府。”

  “回看武昌起义,前后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自始至终,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但就是这么一场意外频发的起义,却让清王朝这家百年老店最终垮台。”

  “如果当时的清政府不搞什么皇族内阁,不打破政治平衡。”

  “即便武昌起义能够成功,后面也很难引起十五省响应起义的连锁反应。”

  “但当皇族内阁名单公布后,立宪派内部发生分化,许多人愤而倒向革命派,清政府也失去了统治根基。”

  各朝古人看到弹幕上蒋翊武等人的消息,无不感慨万千。

  他们在倾听主播讲述武昌起义经过的时候,另一个时空的蒋翊武等人已经提前发动了武昌起义,并且也非常顺利的取得了起义的成功。

  相比于其他朝代的古人,晚清时期的老百姓则更为兴奋。

  蒋翊武发动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让他们老百姓欢呼雀跃。

  他们知道武昌起义的成功会极大的激励其他省份的武装起义,他们相信其他省份的起义也会像原先历史那样取得成功。

  一旦各省相继独立,也就预示着清政府的灭亡进入了倒计时,而他们老百姓也将摆脱清政府施加的沉重的负担。

第249章 大清帝国的轰然倒塌

  武昌起义的成功,让各朝古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同样有些担忧。

  虽说起义成功了,但毫无疑问会面临清政府的镇压。

  大家记得清清楚楚,清政府手中还掌握着北洋新军。

  以目前革命党的力量,想要抗衡北洋新军,恐怕难度还很大。

  虽然大家也知道清政府最终的结局是灭亡,但不管怎么说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手中控制的北洋新军肯定会镇压革命党的。

  这些革命党人都是推翻清政府的勇士,带领老百姓站起来的有志之士,大家不希望这些人牺牲在北洋新军的镇压中。

  不过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想多了,事情估计不会坏到这种地步。

  毕竟主播也说过,清政府最后就是袁世凯推翻的。

  武昌起义再结合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各朝古人也能大致推测出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

  武昌起义的成功,也让全国很多省份相继起义,成功摆脱清政府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手握军权的袁世凯也趁机发动政变,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清政府灭亡的事情经过也正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袁世凯趁着内乱逼迫清帝退位的。

  “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先后有18个省宣布独立,脱离了清朝的统治。”

  “一时间,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而对于此时的清廷来说,要想挽回局面就只能出动北洋六镇。”

  “如果北洋军能把武昌革命给镇压下来,那么大清还有挽回的余地。”

  “而他们要面对的湖北新军训练并不比北洋差,军官素质也相差不多。”

  “只是由于中央的财力比地方上要强不少,致使双方在装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九。”

  “比如湖北新军装备的火炮,就多是国产仿制的格鲁森57毫米过山快炮,缺少大口径重炮。”

  “在这种兵力装备都占优的情况下,清政府要想扑灭武昌起义,把握还是相当大的。”

  “可是真到了要派兵南下时,载沣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没人有能力挂帅出征。”

  “当时赋闲在家的袁世凯为了恶心载沣,假模假样的给隆裕太后上了一道奏,说国家存亡危急之际,宗室子弟应当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袁世凯建议隆裕重用八旗少壮派,看看能不能从中选出一人领兵南下讨伐革命党。”

  摄政王载沣:倒也并不是没人有能力出征挂帅,而是袁世凯狼子野心,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启用此人。

  北洋新军的战斗力要比地方新军强得多,出动北洋军镇压革命党问题不大。

  可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出征的主帅,这才是最无奈的。

  事情恶化到如此地步,大清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担此重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北洋军是袁世凯炼出来的,他也知道袁世凯有能力担任主帅镇压革命党。

  但他对袁世凯看得很透,知道此人野心勃勃,不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忠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袁世凯编练完北洋军后,他才随便找了个理由把袁世凯罢官回家养老。

  现在虽说全国起义不断,大清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但他也不会把袁世凯召回来。

  他非常清楚,一旦让袁世凯重掌兵权,只会彻底断送大清国的江山社稷。

  “隆裕觉得袁世凯说的有道理,就询问当时少壮派中军权最高的载涛,你掌管着陆军带兵怎么样?能不能率军南下呀?”

  “载涛这个人练兵还可以,但让他上战场玩命他是真不行。”

  “见隆裕要抓自己的壮丁,载涛连忙下跪磕头道奴才无能,只练过兵没打过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

  “隆裕一听,不便再说什么,只好作罢。”

  “载涛回家后越想越怕,担心隆裕反悔,一定要他挂帅,于是他就干脆称病辞去了军谘大臣的职务。”

  “听说载涛辞职,袁世凯不动声色的上书,推荐他的心腹徐世昌继任军谘大臣。”

  “随后,在徐世昌的大噪舆论之下,朝堂上掀起了一股请袁世凯出山的舆论热潮。”

  “不过由于这时候载沣仍然很记恨袁世凯,并不理睬徐世昌的保奏,因而清政府最终确定的主帅是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

  “10月14日,载沣做出如下安排,任命印昌为第一军军统,率北洋第四镇和第二镇的混成第三协、第六镇的混成第十一协南下进攻汉口。”

  “任命军谘府政使冯国章为第二军军统,统帅北洋第五镇、第三镇的混成第五协、第二十镇的混成第三十九协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

  “任命载涛为第三军军统,率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驻守京畿,专司巡护。”

  袁世凯:朝廷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不管怎么安排统帅都没有用。

  虽然朝廷忌惮他执掌兵权,但没有用,北洋军很多将领都是他的人。

  这个北洋军是他编练出来的,安插了大量的人手,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指挥得动。

  他清楚的知道那些皇亲贵胄没有能力带领北洋军,最后北洋军的控制权还是会回到他手里的。

  虽说载沣提防他,让满洲正白旗出身的陆军大臣印昌担任主帅。

  但很可惜,作为预备队统帅的冯国章也是他的人。

  前去镇压革命党的北洋军主帅说是印昌,但实际上的控制人却是他。

  这支北洋军也只有他才能掌控得了,只要他不发话,其他的将士就不会行动。

  在他练兵完成的那一刻,这支北洋军就不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他袁世凯的。

  他虽然闲赋在家,但一直关注着全国的局势。

  在得知武昌起义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载沣的盘算很好,让旗人为主的

  “但载沣忘了,冯国章固然忠于朝廷,可他与袁世凯的关系同样也很好。”

  “袁世凯被罢免后,冯国章一直担心自己也会被鸟尽弓藏。”

  “加之南下的北洋第二镇、第四镇原为北洋常备军左右镇,是北洋六镇中与袁世凯最为亲近的两镇。”

  “故而当第一军走到河南信阳后,士兵们直接就撂挑子罢工了。”

  “印昌也不傻,他知道袁世凯虽然蛰居河南张德,但却在暗中操控前线战事。”

  “若是袁世凯不出山,则将士必不肯用命。”

  “思来想去,印昌奏请朝廷还是启用袁世凯吧。”

  “收到印昌从前线传回的奏报,清政府亲贵慌了手脚。”

  “隆裕没有拒绝的筹码,不得不妥协。”

  “因为此时全国大半的省份都已经独立,北洋军要再不赶到武昌镇压革命,大清可就真的完了。”

  “在这火烧眉毛的情况下,隆裕也不得不依了袁世凯提出的六项出山条件,授其为钦差大臣,委以实权,南下镇压革命。”

  嬴政:说到底还是清朝宗室太废物,找不到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才给了袁世凯机会。

  一支大军只接受袁世凯的指挥,足可见袁世凯对这支大军的渗透有多严重。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满清太过腐朽,宗室子弟已经完全废了,连一个镇压北洋军的人都没有。

  刘彻:清政府重新启用袁世凯,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在武昌起义成功的那一刻,清政府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灭亡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全国各地相继发动起义,并取得了成功,清政府所做的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派不派遣袁世凯发兵镇压起义,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在那种情况下,即便袁世凯执掌军权镇压了革命党,拥兵自重的袁世凯也不可能听命于清政府。

首节 上一节 300/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