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19节

  汪精卫:这些军阀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没一个可信的。

  想想他辛辛苦苦北伐消灭敌人,可不停有人给他使绊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为了对付张作霖的奉军,他特意联系冯玉祥和阎锡山,力求三面夹击消灭奉军。

  他在北伐前思考得很清楚,三方夹击之下,奉军根本就没有活命的可能。

  一旦他打败了奉军,凭借这功绩定然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威望,借此可以压蒋介石一头。

  如此一来,肯定可以极大的增加他打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可能,从而成为革命军唯一的话事人。

  可无奈的是,他想得很美好,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原本答应好的阎锡山坐山观虎斗也就算了,他对此也早有预料。

  可蒋介石这个无耻之徒趁火打劫,趁着他北伐大战奉军期间,切断武汉的经济联系,致使武汉国民政府一片哀嚎。

  他为了党国北伐而努力奋斗,而蒋介石落井下石趁机使绊子,这让他如何能忍受得了。

  即便他暂落下风,也不会轻易屈服的,誓要和蒋介石一较高下。

  “张作霖见状,立即让张宗昌和孙传芳率军南下,趁势攻占了徐州。”

  “听闻徐州沦陷,蒋介石的脸就挂不住了,要是没有调兵南下,哪会有这事。”

  “为了挽回面子,蒋介石便亲率第一军一师,外加第六、第十、第三十七、第四十军等部,向徐州发起反击。”

  “不想这次反击却让蒋介石丢了大脸。”

  “反击期间,白崇禧建议稳扎稳打。”

  “毕竟北洋系统治江苏多年,熟门熟路。”

  “但蒋介石不听,他觉得孙传芳攻占徐州必然立足不稳,主张速战速决。”

  “蒋介石一意孤行,结果遭遇惨败。”

  “孙传芳见蒋介石孤军深入,后路空虚,逮住机会派兵迂回攻击,竟然反包围了北伐军。”

  “1927年8月2日,蒋介石率北伐军攻至徐州南郊的云龙山。”

  “正当蒋介石准备发动进攻时,突然得知后路被抄,前有坚城后有拦截之兵。”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跑了,不然就得被包饺子。”

  “但问题是,孙传芳会让蒋总司令安然撤退吗?自然是不会。”

  “当天夜里,孙传芳会和张宗昌倾全力反攻,打穿了北伐军防线。”

  “为了掩护蒋介石撤退,第一军第二十一师死战不退。”

  “最后,一个团全军覆没,另外两个团战损过半。”

  “第二十一师是新建的模范师,被蒋介石寄子厚望。”

  “结果组建还不到半年,就因为蒋介石的瞎指挥被坑没了。”

  白崇禧:都说了稳扎稳打,非要一意孤行,这下子知道厉害了吧!

  蒋介石本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不管是汪精卫的武汉国民革命军,还是孙传芳的大军,都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地利优势,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

  可无论他怎么劝说,蒋介石非是不听,一定要速战速决。

  结果显而易见,孙传芳也不是庸才,抓住时机给予蒋介石重创。

  原本一片大好形势,就让蒋介石糟蹋成这个样子,北伐军损失惨重。

  他算是看清楚了,蒋介石的能力完全不足以领导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现在非常怀疑南京国民政府最终的胜利者另有其人,并非是蒋介石这个南京国民政府的组建者。

  虽然北洋时代之后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然蒋介石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

  但蒋介石现在的糟糕表现是他看在眼里的,他实在是无法把蒋介石和最后的胜利者联系起来。

  “当时若不是冯玉祥让鹿钟麟率一个师牵制佯攻徐州,拖住了孙传芳,蒋介石的损失会更大。”

  “战后,蒋介石令王天培、贺耀祖在蒙城、宿州构筑防线。”

  “张宗昌、孙传芳集结两个军又四个师的兵力,趁势穷追猛打,再次击穿防线。”

  “仗打成这个鬼样子,无可救药,蒋介石只能下达总退却令。”

  “就这样,北伐军溃逃六百余里,直接从徐州退过了长江。”

  “败得这么惨,必须要找人承担责任,蒋介石自然不可能担责。”

  “结果王天培就成了背锅侠,惨遭处决。”

  “然而大家又不瞎,从北伐开始,蒋介石都没有打过几场胜仗。”

  “横扫两湖,第四军居功至伟。”

  “血战江西,第七军贡献最大。”

  “号称党军的第一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根本就是银样辣枪头。”

  “看上去还不错,实际是中看不中用。”

  “现在是创业阶段,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你蒋介石要是打仗不行,就让贤吧。”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政府的十几位军长纷纷向武汉方面投怀送抱。”

  “唐生智手上有了筹码,随即又开始叫嚣要东征讨蒋介石。”

  “蒋介石刚吃了败仗,没底气,便让桂系去对付唐生智。”

  “结果李宗仁、白崇禧阴阳怪气,公开顶撞。”

  “表示你闯的祸,为什么让我们来收拾?”

  “蒋介石闻言心有不悦,咬牙切齿。”

  “什么意思?如果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来坐这个位置好了。”

  “没想到李宗仁、白崇禧二人完全不给面子,白崇禧当即回怼。”

  “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总司令此时离开一下也好。”

  李宗仁:并非我们桂系要反水,而是蒋介石能力不行,也怪不了我们。

  他自然明白大敌当前,不应该内讧,公然对抗蒋介石的权威。

  但老实说,就蒋介石的表现,很难让他心悦诚服。

  自从北伐战争开始,其他几军都有亮眼的表现,可蒋介石接连吃了败仗。

  原本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外部压力就大,要是总司令没有能力,无疑会让南京国民政府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所以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发展壮大,有必要让能力更强的人上台带领大家走下去。

  况且他早就对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这个位置垂涎已久,老早就想体验一下身居高位是什么感受。

  要是蒋介石有能力,打仗厉害,他自然不会生出乱七八糟的小心思。

  可既然蒋介石没有那个能力,那就不要怪他反水了。

  “桂系反水,蒋介石这时候手上的筹码仅剩第一军。”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的态度至关重要,用蒋介石后来的话说。”

  “如果何应钦说句话,我何至于下台。”

  “然而何应钦在关键时刻装傻充愣,一言不发。”

  “蒋介石众叛亲离,终于感受到什么叫透心凉,心飞扬。”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万念俱灰之下通电下野,拂袖而去。”

  “蒋介石黯然下野,李宗仁、白崇禧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

  “李宗仁、白崇禧二人上台后猛然发现,身居高位确实爽,看谁都是俯视。”

  “但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几十万大军每天的军饷开支就不是小数目,伱桂系能搞来钱吗?”

  “武汉那边虽然也清党了,但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此时还是敌对状态,你桂系能搞定汪精卫吗?”

  “如果南京、武汉无法合流讨伐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就无从谈起。”

  “面对蒋介石留下的拦摊子,李宗仁、白崇禧只好分开行动。”

  “白崇禧前往上海,找金主江浙财团谈合作。”

  “李宗仁负责武汉那边,与汪精卫达成谅解。”

  “南京方面的权力更迭,孙传芳看得很清楚,此时不反攻,更待何时。”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话事人哪里是这么好当的,肩上的责任不是什么人都能抗下的。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理解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他不过是打了几场败仗,就引来其他将领的口诛笔伐,迫不及待的要把他赶下台。

  他们的目光都太短浅,只看到他打了败仗,全然看不到只有他才能稳住南京国民政府。

  不过既然大家都不同意他继续占着位置,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下台。

  但即便如此,他相信自己还会回来的。

  因为在外部敌人的围剿下,也只有他才有能力保住南京国民政府。

  “8月24日,趁桂系几个负责人都不在。”

  “孙传芳于江北岸建立五个渡江点,在三天时间里将七万大军投到南岸。”

  “为了激励士气,孙传芳亲临第一线。”

  “并让人把船只全部开回江北,大有破釜沉舟之势。”

  “随后,孙传芳下令把南京附近的通信线路全部切断,导致南京与外界的沟通中断。”

  “而此时的南京城内只有桂系的两个军,形势岌岌可危。”

首节 上一节 31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