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46节

  他心里非常清楚,荀彧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劝进曹操加九锡的议论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刘氏宗庙社稷已然沦陷。

  这种悲痛时刻,但凡是良心未泯的人,都会感到悲痛万分。

  而荀彧显然是良心未泯之人,情不自禁,无法抑制自己内心良心的谴责。

  因此就算是死,荀彧也不能当做看不见曹操的行为。

  其实说起来,荀彧的过错,是委身曹操而为他多加谋划。

  荀彧也知道曹操有僭越的心思,而始终不愿附和,并且以忠义之说劝谏曹操。

  可也正因如此,遭到曹操的忌恨,身死殉节。

  但是,荀彧忠于汉室的心意,足以被天下人所知。

  如此忠于汉室之人,要是能为他所用,匡扶汉室的把握也会大得多。

  “荀彧,字文若,颖川人。”

  “荀彧的祖父,荀淑在当时很有名气。”

  “荀彧年轻的时候,南阳名士何题非常认同他的为人,评价荀彧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人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等物品。”

  “董卓之乱时,荀彧弃官归乡,并对乡亲们说。”

  “颍川是个四面受敌的地方,每当天下发生动乱,这时常常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请乡亲们马上离开这里。”

  “但无奈的是,乡亲们留恋旧土不愿离去。”

  “这时身为同乡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之后董卓派人抢掠各地,一直到颍川才返回,而荀彧留在颖川的同乡人多被董卓部下所杀。”

  “然而到达冀州后,袁绍已经取代了韩馥的职位,见荀彧到来待之为上宾。”

  “荀彧的弟弟和同乡郭图等人都收到袁绍的委任,但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于是191年投奔了曹操,这一年荀彧29岁。”

  “曹操非常高兴的说,你就是我的谋士张良。”

  “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杨坚:荀彧足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两人都是辅佐国家朝政的经世大才。

  他熟读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有重点提到对荀彧的评价。

  陈寿说道,荀彧清高优秀,通达文雅,具有辅佐帝王的风范。

  然而对人对事的洞察和预见能力都有所不足,使得荀彧振兴汉室的志向未能充分实现。

  虽然陈寿对荀彧的评价趋于正面,但他并不认可陈寿对荀彧的评价。

  在他看来,荀彧为了匡扶汉室,辅佐曹操称霸北方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目的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延续汉室宗庙,并非不知道曹操的志向。

  曹操既然成就霸业,就必然不会再满足当一个小小的汉臣。

  而荀彧阻挠曹操晋爵魏公,肯定会被曹操所不满。

  最终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荀彧亡身殉节,以对后世彰显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他考察过荀彧的举动,为曹操建言献策,匡扶汉室,挽救国家于危难。

  他非常明白,荀彧的本意,是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

  但最后董昭劝进曹操晋爵为魏公,荀彧劝阻,最终招致死亡。

  他认为对于荀彧的操行,不能求全责备。

  毕竟荀彧秉承忠义,只是事情的成败,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

  荀彧的才略虽然足以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但曹操势力强盛,荀彧无力纠正曹操的做法,唯有杀身成仁以彰忠义。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委任荀彧主持留事宜。”

  “这时陈宫、张邈等人趁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

  “而兖州诸城皆响应陈宫等人,荀彧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来援救。”

  “夏侯惇到后,当夜诛杀了几十个图谋反叛的人,才安定了军心。”

  “这时豫州刺史郭贡也率众数万来攻,众人都非常害怕,郭贡要求面见荀彧。”

  “荀彧准备前往,夏侯惇阻拦。”

  “而荀彧坚持出城游说郭贡,以免腹背受敌。”

  “郭贡见荀彧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便带兵而去。”

  “之后,荀彧派陈煜去范、东阿两个县,终于保全了这三个城。”

  “等到曹操回来,在濮阳击败了吕布。”

  “陶谦死后,曹操打算趁机继续攻打徐州,回来再平定吕布。”

  “荀彧劝阻说,当年刘邦确保关中,关武帝刘秀据守河内,全都是靠巩固自己的根基从而控制天下。”

  “而将军依靠兖州开创的事业,且兖州依据黄河、济水,是天下的要地,易守难攻。”

  “它就是将军的关中、河内,所以应该先安定兖州。”

  “而且如果攻打徐州,留守后方的兵多,则前方兵力不够。”

  “吕布趁机侵扰的话,只有鄄城、范、卫三处可以保全。”

  “其他地方都不能为我们所有,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兖州。”

  “如果徐州没有平定,兖州又失守,那到时将军就无处立足了。”

  “且徐州子弟想到父兄被杀的耻辱,必定拼死反抗。”

  “而此时粮食已经成熟,如果抢收粮食,一战就可以击败吕布。”

  “于是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再次与吕布交战,分兵平定各县。”

  “吕布失败逃走,兖州因此平定。”

  李世民:要不是荀彧及时看破了陈宫等人的阴谋,曹操恐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可荀彧最终却落得那般下场,想想还真是可悲。

  荀彧在曹操手下很受重视和信任,可以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一位谋士。

  曹操带兵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陈宫和张邈等人因不满曹操攻打徐州乱杀无辜的的做法,直接就反叛了。

  形势更严峻的是,陈宫、张邈等人暗中勾结了卢布,要迎吕布进入兖州。

  当吕布带兵到后,张邈派人诓骗荀彧,想让荀彧以为吕布是友军。

  但好在荀彧警觉,怀疑张邈等人要谋反,马上让军队加强防守,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

  当时兖州诸城的兵马都被曹操带走攻打徐州了,城中空虚,吕布带兵入城。

  而当时的陈宫策反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要反叛曹操。

  直到夏侯惇到后,连着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才安稳下来。

  豫州刺史郭贡本来是帮助吕布来夺城的,但是在荀彧的说服下,也最终放弃了。

  后来荀彧又与程昱出谋划策,守住了城池,一直坚持到曹操带兵回来。

  而陈宫和张邈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此次背叛对于曹操来说几乎近于毁灭。

  攻打徐州不成,老巢还被人抢了,对于曹操的打击可想而知。

  要不是荀彧力挽狂澜,恐怕不会有曹操什么事。

  “公元196年,汉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与众人商议是否要奉迎献帝定都许县。”

  “许多人认为徐州还未平定,且杨奉等人不好对付。”

  “而荀彧却说到,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

  “汉高祖东征项羽时,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使天下归心。”

  “自从天子流亡,将军首先兴起义兵。”

  “虽然没有远赴长安,但在外抵御祸难,心中也很思念王室。”

  “如今天子回到洛阳,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拥戴主上,这是大顺。”

  “持最大的公心,使天下豪杰服从,这是大略。”

  “扶持大义来招收天下英才,这是大德。”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把献帝迎到许县。”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荀彧被封侍中,代尚书令。”

  “而此举也造成了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

  “曹操虽常在外征战,但军国大事全都与荀彧一起筹划。”

  “而荀彧也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后,袁绍心中不服。”

  “且在兼并了黄河以北地区后,实力非常强盛,于是日渐傲慢。”

  “反观曹操这边,东有吕布侵扰,南要抵御张绣,且张绣在宛城把曹军打得大败。”

  李隆基:奉天子以令诸侯,荀彧的本意虽好,但曹操显然不会满足。

  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作乱,导致朝纲败坏,民生哀怨。

  那时天下群雄并起,各路诸侯纷纷起兵。

  在发生董卓之乱之时,东汉也是彻底走了下坡路,而兴复汉室就成了某些人必定要完成的目标。

  荀彧就是想一心匡扶汉室,但是此时的汉室满目疮痍。

  所以荀彧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帮他完成匡扶汉室的心愿,这个人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其实荀彧也深知曹操并非池中之物,不是一个容易掌控的主。

首节 上一节 346/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