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50节

  孙策托孤时以张昭为核心,可以说当时整个江东的势力都被张昭一人所掌控。

  这让刚刚即位而又年轻的孙权心有不安,担心自己被张昭架空。

  所以秘密给周瑜发了一道命令,让周瑜领兵前来,防止张昭架空自己把持江东,让二人相互制衡。

  虽然历史的疑案难以分辨事情的真相,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周瑜带兵赴丧绝不可能只是为了给孙策奔丧去的。

  至于到底是周瑜自己进行的政治投机,还是孙权采取的制衡之策,现在看来也只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不管真相是怎么样的,也正是因为周瑜进入了权力核心,才有赤壁之战周瑜率军迎战曹操的机会。

  那么到底真想如何,也许就不那么的重要了。

  “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江东。”

  “九月,孙权亲临荆州前线。”

  “刘备谋臣诸葛亮也赶到拜见孙权,劝说孙刘联合抗曹。”

  “面对曹操的威胁,江东人心恐慌,张昭等人认为应该投降。”

  “周瑜反对投降,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认为曹操说是汉相,实为汉贼。”

  “而且有一系列的致命弱点,比如马超、韩遂是一大后患。”

  “北方军队不擅水战,容易因水土不服而生疾病等。”

  “而且曹操号称拥兵八十万,实际兵力不过十五六万人。”

  “再加久战已疲乏,战斗力不会很强。”

  “因此周瑜认为,只要拨给他精兵五万,就足以打败曹操。”

  “这一系列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他砍去桌案一角,警告说谁再敢说投降的话,下场就和桌子一样。”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兵与刘备合力抗曹。”

  “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果然水土不服,战斗力受到影响。”

  “两军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到江北的乌林。”

  “曹操针对北方军士不习水战的特点,采用铁索连接战船的方式,使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针对这一特点,周瑜采纳了部将黄盖的诈降计,决定采用火攻。”

  “命其将数十艘战船装满柴草,灌上膏油,再用帷幕和旗帜伪装好,谎称投降,向北岸的曹营进发。”

  “当船队来到曹营附近时,黄盖命各船同时点火。”

  “当时东南风正急,火势猛烈,火船点燃了曹军战舰。”

  “火势很快蔓延到岸上的营垒,整个曹军营地陷入火海之中。”

  “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曹操猝不及防,只能率残部逃走,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己撤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的胜利,挫败了曹操的南下图谋。”

  “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经此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苏轼:说起赤壁之战,周瑜的英姿与功业让我艳羡。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那段时光,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那里壮丽的风景使他感触良多。

  更是让他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他众多诗词中最具有英雄气概的作品,堪称千古绝唱。

  他当时作这首词虽然官场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也正是在这种复杂心情下,创作了这首词。

  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他在官场失意时创作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怀古抒情,写他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全词可分上下两阕。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

  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向往之情。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他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周瑜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他自己的年老无为。

  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他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赤壁之战后,周瑜又进军南郡,围攻江陵城。”

  “由于守将曹仁防守严备,城内粮草充足,周瑜派甘宁进攻夷陵,以使曹仁分兵。”

  “甘宁占领夷陵后,曹仁果然分兵数千人来救。”

  “甘宁告急,周瑜便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率军相救。”

  “行至半路,周瑜发现一处险要的必经之路,便派兵砍伐树木,将道路堵塞。”

  “赶到夷陵后,周瑜与曹仁在城下激战。”

  “曹军被消灭一半以上,曹仁连夜撤往江陵。”

  “半路上发现道路已被树木堵塞,只好丢掉马匹,步行逃跑。”

  “这一仗,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此后,两军一直在江陵相持,攻战不断,各有胜负。”

  “每次战斗,周瑜都要身先士卒,深入前线。”

  “在一次混战中,周瑜被射中右侧肋骨,受了重伤。”

  “曹仁听说后,以为有机可乘,率军前来进攻。”

  “周瑜忍着伤痛,起身巡视各营,鼓励将士,曹仁只好退兵。”

  “209年十二月,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曹仁部队损失很大,只好弃城而走。”

  “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

  “领南郡太守,屯兵于江陵,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周瑜的奉邑。”

  王安石:周瑜在占据优势的情形下,还用了一年时间才击败曹仁,多少和他的英勇气概有些不相符。

  周瑜虽然是东吴大都督,但是因为英年早逝去世过早,所以亲自指挥的大战却是不多。

  除了令世人瞩目的赤壁之战外,南郡之战也值得一说。

  不过相对于赤壁之战以数万人大败曹操二十多万的辉煌战果来看,南郡之战周瑜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兵力上的优势,却耗时一年才拿下南郡显然算不上大胜。

  不过他随即转念一想,考虑到当时周瑜和曹仁双方的情况,周瑜能够一年时间击败曹仁也非常了不起了。

  毕竟从兵力对比上来看周瑜的优势并不大,生死存亡的赤壁之战孙权短时间内只能凑数万人马给周瑜。

  可见此时东吴兵力并不多,所以在南郡之战中,周瑜手中最多也就两三万人。

  而当时曹仁手中兵力也有一两万人,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

  何况周瑜主攻,曹仁主守,曹仁明显占据了优势。

  再有就是周瑜虽然厉害,曹仁也不差,两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曹仁攻守俱备,论综合能力在曹操麾下众多名将中,可与张辽并驾齐驱。

  在部下骁将被围之时,曹仁悍然率数十骑出击杀入重围救出,可见其也是勇猛之人。

  况且曹仁更是在双方决战于江陵之时,射伤了周瑜,可见曹仁并不比周瑜差。

  可以说如果不是曹仁在援军迟迟未到,孤军奋战的情形下不得不弃守江陵,周瑜想要拿下南郡可能还要耗费更多时间。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自号左将军、领荆州牧。”

  “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并提出借南郡的要求。”

  “周瑜不同意鲁肃借南郡给刘备的意见,还主张把刘备软禁起来。”

  “孙权认为江东仍然需要孙刘联盟以对抗曹操,就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

  “210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面见孙权,提出兼并益州,进而统一北方,夺取天下的战略。”

  “周瑜认为,如果夺取益州以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马超结盟,可以形成反曹的包围圈。”

  “夺取益州之后,自己再回来镇守襄阳对抗曹操。”

  “如果计划能得以实现,就有机会统一北方。”

  “孙权认可了这一战略,周瑜便启程返回江陵,准备筹备进攻益州。”

  “走到巴丘的时候,染上重病,突然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临终之前,周瑜不忘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并告诫孙权不仅要警惕北方的曹操,还要提防占据荆州的刘备。”

首节 上一节 350/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