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52节

  当一切都顺利完成的时候,鲁肃建议让名士庞统去曹营献连环计。

  让曹军将战船用铁链钉锁在一起,就可以用火攻战胜曹军。

  在周瑜的安排之下,曹军果然中计,接受了庞统的诈降。

  来到曹操面前的庞统,向曹操献上了这条铁索连环计。

  由于这个建议正好能够解除曹军不习水战的燃眉之急,加上庞统有理有据的建言。

  曹操果然采信了铁索连环,并下令督造铁链。

  将自己的水军战船以排为单位,用铁链钉锁在一起。

  结局可想而知,黄盖诈降,一把大火将曹军烧得丢盔弃甲,赤壁之战也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

  连环计其实是一条铤而走险的计谋,不仅需要用对时间,更需要好的运气。

  环环相扣,环节多了,出纰漏的机会也就多了。

  所以,连环计一半是计,一半是运气。

  但不管怎么说,庞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时,庞统以州从事的身份代行耒阳县令。”

  “因为在任期间不处理县政,被免除官职。”

  “东吴鲁肃为此写信给刘备,表示庞统不是治理百里县城的人才。”

  “唯有让庞统担任治中的职位,才能施展他的才能。”

  “诸葛亮也向刘备提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交谈。”

  “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刘备对待庞统的亲近仅次于诸葛亮,于是庞统就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

  “后来诸葛亮镇守荆州,而庞统则随刘备入蜀。”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宴会谈话。”

  “询问庞统担任周瑜的功曹时,他自己到达吴地,听闻周瑜曾经秘密上报劝孙权扣留自己,是否有这件事。”

  “并说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让庞统不要隐瞒。”

  “庞统直言确有此事,刘备叹息自己当时处境危急,有所求不得不前往吴地,差点就落入周瑜的手里了。”

  “并表示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诸葛孔明那时也劝他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他。”

  “他当时却认为孙权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他做孙权的援手。”

  “所以才坚持去见孙权,一点也没有疑虑。”

  “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李隆基:庞统要是一早就拿出举荐信,也不至于被刘备随意打发了。

  就他所了解的,庞统在去见刘备的时候,身上虽然准备着鲁肃和诸葛亮写的两封举荐信,可却并没有拿出来。

  而刘备在见到庞统时,也非常嫌弃庞统的丑陋样貌,并直接将其打发到了一个小县城。

  结果,庞统还没做多久的官,就被人举报了。

  刘备派张飞去查看,发现庞统用少量的时间处理了一个月的政务,并在其后拿出了鲁肃的举荐信。

  虽然那时庞统有诸葛亮和鲁肃的举荐信,但只是拿出了鲁肃的举荐信。

  在他看来,多少也能猜得到庞统此举的用意。

  无非就是在世人眼中,凤雏与卧龙齐名的存在。

  如果就这样拿出了诸葛亮的举荐信,怕是会低人一等,这才仅仅将鲁肃的举荐信亮了出来。

  “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

  “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

  “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当时庞统向刘备进言,表示荆州荒芜残败,而东有吴国孙权,北有曹操,想要三足鼎立难以成功。”

  “现在益州国富民强,有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如果真能夺取益州,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

  “而刘备有所顾虑,认为曹操与自己势同水火,曹操急切,自己就宽和。”

  “曹操暴虐,自己就仁义。”

  “曹操诡谲,自己就忠厚,什么都和曹操相反,才可成事。”

  “如今为了益州而失信义于天下,不是可取之道。”

  “庞统再次进言,如今正值权利交替之时,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才行。”

  “况且吞并弱小,实乃常见之事。”

  “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

  “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就没有什么有负信义一说。”

  “现在不攻取益州,终究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

  “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这样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取得益州。”

  “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

  “刘璋推刘备任大司马,领司隶校尉。”

  “刘备也推刘璋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

  “刘璋为刘备增兵让他攻打张鲁,还让刘备督领白水军,给他很多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

  “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苏轼:庞统的建议和刘备的拒绝,依我之见,刘备是正确的。

  刘备与刘璋在涪城首次见面回到营寨后,谋士庞统前来询问刘备对刘璋的看法。

  刘备认为刘璋为人真诚,庞统却认为正好可以利用刘璋的这一弱点在下次见面的宴席上暗藏刀斧手。

  这样一来就可以趁机将刘璋杀掉,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谋士法正也认为庞统的计划可行,建议刘备依此行事。

  不过,刘备对于庞统和法正的建议并不赞同。

  在随后与刘璋的见面中,阻止了庞统和法正采用的杀害刘璋的行动。

  他非常清楚,庞统为何会提出刺杀刘璋的建议。

  原因非常简单,擒贼先擒王。

  想除掉刘璋造成益州群龙无首,趁机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益州。

  不过,好在刘备对于庞统的这一速胜论并不赞同。

  果断地否决了庞统的建议,要不然肯定会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在当时的益州虽然有张松、法正、孟达等人为刘备的内应,但也有不少人对于庞统的决定表示了强烈反对。

  这就说明在益州还是有一大批文臣武将,对刘备的态度是非常敌视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若采用庞统的建议贸然除掉刘璋,势必引起公愤。

  到时候事情就麻烦了,以刘备入蜀的兵力将难以对抗。

  从中看得出来,刘备的思路还是冷静和高明的,反倒是庞统操之过急。

  “建安十七年,张松暗中联系刘备的事情被其兄长张肃告发。”

  “刘璋处死张松,刘备和刘璋之间的关系决裂。”

  “于是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

  “上计是暗中挑选精兵,让他们昼夜兼程,抄小道偷袭成都。”

  “刘璋既不具备武力,也没有准备,大军一到就能拿下。”

  “中计是在达到白水关之前,派人欺骗据守白水关的名将杨怀,说荆州危急他们要回去救援。”

  “等杨怀等人上当率轻骑来见,就把他们拿下,顺势攻向成都。”

  “下计是退回白帝城,联络荆州兵马入蜀,对益州徐徐图之。”

  “如果犹豫滞留,就会陷入困境,不可长久如此。”

  “刘备采取了庞统提出的中计,于是用计斩杀杨怀,再回军进攻成都。”

  “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刘备在涪城召开庆功大会,饮酒作乐,志得意满。”

  “席间刘备对庞统说今日聚会,十分快乐。”

  “庞统却表示,攻占别人的国土而以此为乐,这不是仁者之兵。”

  “刘备醉而发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就不是仁者之兵吗。”

  “并言明庞统所说不对,应该立即离席出去,于是庞统就退席而出。”

  “很快,刘备感到后悔,又请庞统回来。”

  “庞统回到原位,并不理睬刘备,只管像开始那样吃喝。”

  “刘备就问他,刚才的谈论,算是谁的过失。”

  “庞统回答,是他们君臣都有错。”

  “刘备听后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朱棣:庞统给刘备献上中下三条密计取益州,最好的选择是中策,而不是上策。

首节 上一节 352/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