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99节

  值得一提的是,当徐光启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的显赫身份去世时,因为家中没有钱而被迫请求朝廷的抚恤。

  这在明末那个贪污腐败的时代,为官清廉的徐光启无疑是一个另类。

  这一点,尤为让他敬佩,能做到这一点的在明末凤毛麟角。

  “徐光启以渊博的中西天文学知识,取长补短,互相参照,突破了传统的范围。”

  “使历法的科学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向近代天文学和数学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徐光启一生著述很多,除翻译以外,他还有很多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

  “不过徐光启用心尽力的,还是对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

  “徐光启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工夫,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写出了一部被后人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

  “此书较之其它农书,最突出的特色是农政,也是此书之所以命名为《农政全书》的原因。”

  “这部书从垦田、种植、农事、水利、农器制造、树艺、牧养,一直讲到除虫、荒政,是一部真正的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大量吸收了我国历代农学著作资料,同时又有徐光启自己的著述。”

  “对相关资料不只是抄录,每篇后面都有他自己的见解、评论或实际验证。”

  “徐光启自己新增加的部分,都是他长期观察研究和亲身试验后撰写的,书中那些专题论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生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我国科学史上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1633年12月,徐光启在北京的寓所里病逝,终年71岁。”

  张之洞:抛开做官来说,徐光启本质上就是个科学天才。

  19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徐光启前前后后为科举忙乎了太长时间。

  但是,漫长的赶考岁月、繁忙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影响到徐光启的科研事业。

  《农政全书》如期出版,而徐光启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应该说,这得益于徐光启的童年以及他的传教士朋友。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

  徐光启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产量比原来增加不少。

  小小童心,颇受鼓舞,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然萌发。

  后来遇上了传教士利玛窦,徐光启又深切体会到西方科技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

  于是放弃了诗词歌赋,重拾童年爱好,在天文地理、水利测绘等领域一点即通。

  徐光启对科技的贡献,该从一个甘薯说起。

  父亲去世那年,江南水灾,农田尽淹。

  已是朝廷大员的徐光启回家守孝,十分忧心。

  若不及时补种别的庄稼,来年肯定会出现饥荒。

  恰在此时,一位朋友提到,福建一带从外国引进了一种高产农作物甘薯,极易成活。

  徐光启心思一动,立即让朋友带来一些秧苗,开荒试种,果然丰收。

  于是徐光启把种植心得编成小册,发送父老乡亲。

  于是乎,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这样得以在江浙推广。

  几年以后的初冬,守孝后回朝不久的徐光启因与大臣们政见不合。

  一气之下,告病到天津闲住,继续试种甘薯。

  徐光启利用地窖保温技术,成功地将这一高产农作物品种介绍到了寒冷的北方,而地窖储存法也在北方沿用至今。

  徐光启在天津时,见当地的农业种植水平不高,导致了军粮供给紧张、百姓生活困难。

  于是又想办法在两县开渠种稻,进行各种农业试验。

  官场的日子没几年平安,很快,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

  徐光启拒绝趋炎附势,遭到参劾,再度退休。

  这一次,徐光启干脆回到上海,将积累多年的农业资料系统地进行增广、审订、批点、编排,这就是著名的《农政全书》。

  一想到徐光启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他就不禁深深的惋惜。

  徐光启可是中华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科学家,翻译了西方大量的科学著作。

  在徐光启那个时代,华夏和西方的科学成就相差无几,两者还在同一起跑线上。

  可随后大清入主中原,就把科学彻底束之高阁,以至于大清彻底落后于西方的脚步。

  他有时不禁感慨,如果大清在立国之初重视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说不定如今也不会被西方列强欺辱。

  “明朝一共277年,入过内阁、掌过相权的人,没上百也有八十。”

  “可这277年里,取了英文名、信了天主教、写了一部《农政全书》的科学家,只此一位,别无他人。”

  “随便拿本数学书来,点、线、面、直角、四边形……这些名词,统统都是徐光启翻译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光启影响了历史四百年,注定还要影响一代代更多的中国人。”

  “论环境,明代松江府是个小地方,和几百年后的国际大都市可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论出身,徐光启家境并不好,父母是耕田的农民,就指望着他读书中举光耀门楣。”

  “这样的背景,徐光启哪来的机会去认识传教士阶层,去接触最新锐的中西思想碰撞的火花。”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次应聘。”

  “万历二十一年,已经31岁并且有了12年教龄的徐光启,受聘到广东韶州教书。”

  “家乡连年遭遇自然灾害,科考又屡试不中。”

  “徐光启把心一横,出远门谋生。”

  “这次南下,成为徐光启命运的转折点。”

  “明朝的广东是沿海通商之地,不乏国际友人的身影。”

  “韶州教书先生徐光启便在此认识了他平生第一个传教士朋友,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

  “这两人的相识,对于中国科学史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徐光启从郭居静那里知道了西方科学知识,这是一次多么富有启蒙意义的冲击。”

  “可以想象,徐光启面对着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内心有多么的震动。”

  “于是,徐光启当机立断,邀请郭居静到自己的家乡传教。”

  “来而不往非礼也,天主教也向好学又好客的徐老师打开了大门。”

  “就在徐光启38岁那年,他在赴京参加考试途中,终于和传教士利玛窦会面了。”

  “徐光启对西学的钟情,毫无疑问是受益于朋友。”

  “当时的晚明,海外贸易快速发展,社会思想多元化。”

  “但政治日趋衰败,女真族的军队在步步紧逼,农民起义的烽火在点点燃烧。”

  “徐光启深深地感到,只有关注农兵、崇尚实践,才能延长明朝微弱的呼吸。”

  蔡元培:可惜了,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复苏机会,到底没有被明朝抓住。

  徐光启的科学成就远远不止《农政全书》,泽及后人的也绝不仅《崇祯历书》。

  徐光启的翻译天赋和中文版《几何原本》,惠及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

  徐光启考中进士后不久,有一次去看望利玛窦。

  利玛窦谈道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有一本拉丁文著作,名叫《几何原本》。

  在欧洲影响深远,可惜要译成汉语很难。

  徐光启见既然有这样的好书,当即表示不管有多么困难,也要把它翻译成中文。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徐光启一离开翰林院,就赶到利玛窦那儿。

  由利玛窦讲述,徐光启笔译。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译名从无到有,全部靠徐光启去体悟创造。

  不可思议的是,徐光启的许多译名十分恰当。

  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如今数学课本上耳熟能详的术语,都是徐光启在三百年前定下来的。

  历时一年,《几何原本》译出六卷,刊印发行。

  徐光启抚摸着书,感慨这部光辉的数学著作在此后的百年里,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到那时候只怕已太晚了。

  只是可惜,历史比徐光启预感的更悲哀。

  明朝覆亡,清朝建立,权力更迭之际,科学再度被打入冷宫。

  不但书的后半部分迟迟不能翻译,就连徐光启已经译出的上半部分也不再发行。

  直到晚清废科举、兴新式学堂时,几何学才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相比徐光启发出的百年之叹,又晚了近两百年。

  “在不设宰相的明朝,俗称阁老的内阁大学士,实际上手握相权。”

  “名称换来换去不打紧,宰相的权力,那是换汤不换药的。”

  “松江小地方的一个寒门子弟徐光启,坐到这个位子上,的确不容易。”

  “第一步,19岁的徐光启考中秀才。”

  “于是摆脱了务农的命运,可以在私塾教书为生。”

  “这一教就是16年,直到碰到了赏识他的恩师。”

  “徐光启才时来运转,中了会元,迈出了第二步。”

  “等到徐光启考上万历皇帝的进士时,已经42岁了。”

  “至此,入仕的三部曲总算大功告成。”

  “徐光启到北京后,先在翰林院打了个前哨,接着就到礼部上任了。”

  “从万历、泰昌、天启到崇祯,皇帝不停地换。”

首节 上一节 39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