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284节

  此城由外城、宫城二重城垣组成,外城垣在后世太原的南肖墙、东肖墙、三墙路之内。

  外城内就是宫城,宫城辟四门,为西华门、东华门、南华门。

  王府城正门之前,是太原城的承恩门。

  在王府之正门与承恩门之间,则是承接“薰淑之气”的红四牌楼。

  与晋王府城后宰门,遥遥相对的是太原城的拱极门。

  太原晋王府之左前方,便是供奉祖先的“皇庙”。

  右后方王府宫城和外城之间,是祭祀社神、稷神的“社稷坛”。

  站在承恩门城楼向北望去,太原晋王府城南“承恩”于皇天上帝之恩赐,北“拱极”于国家社稷之防护。

  左上为“皇庙”,右下为“社稷坛”。

  构成了中宫、左穆、右社、前尊、后卫,这种帝王府邸的正统格局。

  永平侯的设计规划让朱棡觉得,自己将来如果不去海外就蕃的话,便只剩下“黄袍加身”这一条路了。

第242章 永平侯返回应天询问宜兴案,晋王设计老丈人为大明钱庄吸收存款

  在距离婚期还剩下不到两个半月时,永平侯谢成从距离应天府2000多里之遥的太原赶了回来。

  “早在洪武四年初,老夫就曾领旨来太原。

  目睹周围仅有十里的太原城,官衙、寺庙、商市、街坊充斥。

  城垣颓败,街窄路狭,实在是难选造府之地。

  如今刚刚过去不到六年的时间,新扩建的太原城已达方圆二十华里。

  如果把改建之后的太原晋王府城也圈入城中,等四年后实际完工时,预计太原城可以达到二十四华里有余。”

  看着兴高采烈的谢成,朱棡皱着眉头说道:“太原城的格局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划,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只是因为想将改建之后的太原晋王府城圈入城中,就要对已经规划好的太原城进行再次扩建,实在是有些劳民伤财。”

  当初朱棡为了彰显权力的中心地位,将行政机构、王府全部建在了太原城中央,或靠近主干道的关键位置。

  如今谢成将太原王府扩建为晋王府城,肯定会对太原城原有的格局造成破坏。

  自从朱元璋将整个山西都划为晋王封地之后,朱棡便打算对除了太原之外的大同府、平阳府、潞州直隶州和汾州直隶州,进行大规模整体改造。

  第一个要纳入城市改造规划的就是,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府。

  毕竟这里地处晋、冀、蒙三区交界处,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北方锁钥”之称。

  它东接河北,南达太原府。

  西临黄河,北控沙漠。

  大同府既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北元和大明互相争夺的焦点地区。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大明正式迁都北平府之后,大同府便会成为山西距离京都最近的城市。

  历史上自从大明迁都之北平府,大同府便一直被誉为“京城的后花园”。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府与北平府在科技、农业、文旅消费等领域,均展开了深度合作。

  最终逐渐成为,京城研发和制造相关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

  想到这里朱棡正准备出言提醒,永平侯谢成却抢先开口问道:“老夫在来应天府的路上,看到常州府的锦衣卫在到处抓人,是不是最近朝廷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朱棡点头说道:“溧阳县有个皂隶叫潘富,他身为基层办事人员,竟三番五次教唆自己的顶头上司贪赃枉法。

  再加上由于潘富是县衙里的‘老资历’,个性强横,使得历任溧阳知县都被迫跟他同流合污。

  去年山西人李皋到溧阳做知县,一上任便和潘富等胥吏一起同谋害民。

  巧立名目,大肆敛财。

  作为下属的潘富,从苏州买了个美女,安顿在自己家里。

  然后邀请上司李皋去他家跟美女幽会,结果潘富竟将这位苏州美女纳为了自己的小妾。

  后来潘富经常打着知县李皋的名义,从老百姓身上索要财物,后者却从不过问。

  然而因为潘富实在太骄横,以至于很多做法逐渐丧心病狂。

  逼得溧阳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前段时间有人将把潘富和知县李皋的罪行,一起报给了我。

  在得知此事之后,我便派人去捉拿潘富。

  谁知提前得到消息的潘富,立刻开始千里大逃亡,到处躲避追捕。

  所到之处,竟有一大群胥吏帮他避难逃命。

  先是溧阳本地的蒋士鲁等十三家人,秘密把潘富送到南直隶的徽州府。

  不久之后潘富又流窜到徽州府建平县,当地胥吏王海三又秘密将他送回了溧阳。

  溧阳胥吏朱子荣,则暗中将潘富送到宜兴县。

  宜兴知县杭思鼎趁着护送嫂子尸骨回乡为掩护,将潘富递送到了安吉县。

  虽然我目前已经将相关人等全部缉拿归案,但由于始终无人提供线索,因此身为主犯的潘富依然处于在逃的状态。

  此事已经得到了父皇的重视,为了避免牵联太多人,我只能让神机营协助锦衣卫对潘富展开搜捕。”

  谢成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在太原时老夫看到那些胥吏都是为人和气,对待工作也是极为认真负责。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在权力的漩涡里迷失了自我。

  真正能够坚持初心的官吏,犹如凤毛麟角一般难得。

  老夫也没想到大明其他地方的县吏,为了一己私利鱼肉百姓,全然没有半点公心!”

  朱棡面色凝重的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天已经和父皇探讨过了。

  可父皇认为如果大幅提高胥吏的工资待遇,会加重国库的负担,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

  谢成似乎想到了什么,“我记得之前曾听太子说过,殿下已在应天府和山西各州府,建立了大明钱庄和银库。

  如果能够将促使那些地方官将税收存入大明钱庄,想必其中的存款利息,便足够支付胥吏的工资了。”

  朱棡故作惊讶的说道:“岳丈大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身为‘大明钱庄’创始人都没想到这一点。

  只是父皇一向是个从实际出发的人,如果没有参考数据可以作为辅证,恐怕最终依然会功败垂成。”

  如果在连火药都还没有诞生的时代,告诉别人有一种武器声若雷霆。

  威力大到可以开山裂石,把人和马都打成一堆碎肉。

  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你在吹牛!

  即便真见到了,他们也会联想到鬼神身上。

  朱棡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大明钱庄存款纵然有诸多好处,没有人去实践也是枉然。

  到目前为止大明钱庄的存款客户,基本上都是短期小额财物保管。

  一方面是官员怕钱存多了,被老朱误会自己是贪官,从而惹来杀身之祸。

  另一方面富商豪绅担心大明宝钞会像元朝那样,将来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因此很多人都处于观望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朱棡想要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老朱把税收放入大明宝钞很难。

  谁知天无绝人之路,身为老丈人的谢成返回应天府,还主动提出了与朱棡不谋而合的想法。

  再加上对方手里还掌握着,扩建太原晋王府城的资金。

  朱棡不得不承认,老朱对自己的这些儿子还是很大方的。

  只要把这笔钱存入大明钱庄,他相信朱元璋一定会改变主意的。

第243章 永平侯谢成为女儿长远谋划,太子朱标利用大明钱庄管控粮商

  其实永平侯谢成之所以赶在这个关键时期返回应天府,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方面是自己的女婿朱棡,在两个多月以后就要迎娶魏国公之女徐妙云了。

  按照传统的礼法,身为晋王侧妃的徐妙云,是要给谢钰儿敬茶的。

  可朱元璋特赐徐妙云正妃的待遇,这个流程肯定是也要被免除的。

  然而身为少数知情人之一,谢成非常清楚以晋王目前的情况来说,海外就蕃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一旦朱棡在海外建国成就帝业,皇后之位肯定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眼下身为父亲的谢成,缺席朱棡与徐妙云的这场婚礼,外界很可能会流传出一些谣言。

  在此消彼长之下,徐妙云很可能会后来者居上,成为未来海外藩国的六宫之主。

  另一方面朱元璋和朱棡之间的父子关系,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变得看起来有些微妙。

  谢成担心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影响山西未来的整体发展。

  尤其是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平阳府,在元朝时水利建设的规模就比较大。

  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朱棡过去几年不懈的努力下,平阳府的水利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平阳府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利管理体系,完全可以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另外平阳府的气象灾害比较常见,主要包括了洪涝、干旱和风沙。

  当地州府在朱棡的帮助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些灾害。

  比如修建堤坝、挖掘水渠,以及修建抗旱工程。

  最为关键的是,平阳府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其中制瓷与制陶是比较著名的产业。

  由于平阳府制瓷和制陶技术比较高超,制品质量也非常优秀。

  因此这些手工制品,在当地对外贸易中始终占有一定的份额。

  除此之外平阳府的采煤和冶铁业也比较发达,谢成发现当地拥有比较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对于平阳府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还有就是平阳府的纺织业,同样比较发达。

首节 上一节 284/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