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32节
于是他只能用自己掌握的那些言辞,想方设法去鼓动死士,跟随他一起反抗道衍大师的亲信赵虎。
“既然各位兄弟性格豪爽,喜欢直来直去的交流,那么祝某就索性直言不讳了。
你们之所以认为三大家主可以善待自己的家人,主要还是因为站在布衣庶民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可眼下那些享尽荣华富贵的家主们,早已经带着精英子弟,踏上了流亡海外之路。
我们即便真的按照约定,在完成刺杀行动之后咬毒自尽,难道朝廷就不能对诸位的家人下手吗?”
那名眼角带着刀疤的死士,顿时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你是说锦衣卫已经提前将咱们的家人控制起来了,只要我们这边一采取行动,他们便会人头落地?”
嘴有点歪的苏家死士,一脸难以置信地说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312章 携带木盒登门拜访,里面必定装满诚意
祝首领面色凝重的说道:“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怕祝某所说的情况没有发生,刺王杀驾也是诛九族的死罪。
我们最多只能杀掉几十人,却要连累自己家族至少数百人一同丧命。
孰轻孰重,相信诸位心中有数,无需祝某多言!”
他的话音刚落,那名眼角带着刀疤的死士,便用凶狠的目光扫视了一周。
“想必之前各位已经看到了,为了筹措赈灾所需财物,应天府正在实施银子兑换食盐的政策。
自古以来贩卖私盐都是重罪,如今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获得盐巴,乃是上天赐于我等的一场富贵。
在小弟的心中,无论是江南世家同盟,还是朱明王朝的皇室勋贵。
大家都是华夏百姓中的一员,谁真诚待大家,那么咱们就为谁办事。”
另一名嘴有点歪的苏家死士,顿时眉头紧锁。
“在下从少年时开始,就是苏家的仆役。
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哪里。
祝首领想要做的事情,苏某不会出手阻拦。
只希望事成之后,祝首领可以放在下离开此处。”
身为死士头目的祝首领,转身看向其他人。
“正所谓人各有志,如果还有其他兄弟与这位苏家死士想法一致,祝某绝不勉强。
然而在事成之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选择袖手旁观的人,只能先委屈一下了。”
眼角带着刀疤的死士,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绳索,将那名嘴有点歪的苏家死士,当众捆了起来。
为了万无一失,祝首领取出一块布条,勒住了歪嘴苏家死士的口腔。
“现在所有人都听祝某指挥,咱们擒贼先擒王。
只要拿下妖僧的亲信赵虎,计划就算已经成功一半了。”
随着时间距离婚礼庆典越来越近,晋王府的气氛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朱棡对一身护卫装扮的徐妙云说道:“等到午时一刻,咱们就要前往皇宫迎亲了。
路上你一定要跟紧我的坐骑,绝对不能有丝毫懈怠!”
考虑到徐达非常惧内,为了避免惹恼谢氏这个“母老虎”,朱棡决定将迎亲队伍的终点定在皇宫。
对于江南世家同盟派出来,执行刺杀任务的那些死士来说,就只有从皇宫返回晋王府的那段路可以下手。
这无形中就减少了需要防范的地区,毕竟刺客为了确保完成任务的成功率,肯定不会选择距离皇宫比较近的那段路行动。
然而即便如此,朱棡依然对徐妙云的安危,表现出了应有的关切。
本就对朱棡有所崇拜的徐妙云,闻言带着略显感动地语气说道:“既然殿下已经做出了妥善安排,妙云只需依计行事,即可确保安然无恙。
眼下最重要的是……”
不等徐妙云把话说完,隐龙卫指挥使张龙便从门外走进来,汇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
“殿下,一名龙骧阁的三等侍卫,带着手持木盒的黑衣人求见。”
朱棡双目微阖,他敏锐察觉到了一丝异常。
“你是否验证过,那名三等侍卫的凭证和印信?”
张龙点头说道:“按照龙骧阁的组织架构来讲,三等侍卫已经相当于正五品官职了。
属下已经核对过凭证和印信,可以确认身份无误。
根据那名三等侍卫所说,手持木盒的黑衣人,是江南世家同盟派来执行刺杀任务的死士头目。”
朱棡听到张龙这么说,立刻就来了兴趣。
“在确认没有携带武器之后,你就把他们带到书房去等我。”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朱棡带着徐妙云来到王府内的书房之中。
“龙骧阁三等侍卫周浩邈,见过晋王殿下。”
“草民山阴县祝建同,拜见晋王殿下。”
看着祝建同手中的那个柳木盒子,久经沙场的朱棡,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祝壮士能够选择弃暗投明,孤王对此感到非常欣慰。
如今你携带着木盒登门拜访,想必里面肯定装满诚意,何不打开让孤王见识一番?”
然而当祝建同将放在桌上的柳木盒子打开时,护卫装扮的徐妙云顿时花容失色。
站在不远处的张龙,更是直接将腰间长剑拔出,俨然一副要和祝建同拼命的架式。
“张指挥使,把你的剑收起来。
当着宫中侍卫的面舞刀弄剑,实在是有些不成体统。
念在你是初犯,这次只给警告处理。
若下次依然不知悔改,孤王定不轻饶!”
祝建同本以为自己即将迎来泼天的富贵,可眼下的情景让他有些毛骨悚然。
张龙和徐妙云两人刚才的言行举止,让祝建同忽然有种大祸临头的预感。
其实在朱棡的眼中,这个世上并没有天生的好人和坏人。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发展,都是在制度影响下不断变化的。
这就像朝廷大臣一样,为何英明一点的皇帝,手里奸臣会少一些?
因为大臣知道皇帝需要什么样的官员,所以他们只是在根据皇帝的个人喜好,专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已。
然而祝建同接下来的命运如何,朱棡还要看他的表现是否能让自己满意。
“草民不知赵大人是殿下的心腹,一时不察犯下大错。
还请殿下给草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草民定然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朱棡注视着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的祝建同,眼中的目光逐渐变得深邃起来。
“赵副指挥使奉命潜伏在江南世家同盟内部,协助锦衣卫刺探情报。
由于其身份泄露,最终被江南世家同盟派来执行任务的刺客所害。
在赵副指挥使临终前,将刺客的藏身地点,全部告诉给了你。
祝建同,孤王刚才所说的这一切,你认为是否属实?”
还以为自己就要大祸临头的祝建同,顾不得去抹额头上沁出的冷汗。
只见他神色恭敬的说道:“赵副指挥使告诉给草民的话,每一句草民都记得。
那些刺客的藏身地点,主要分布在四个地方。
朝廷只需要最强的那部分刺客歼灭,再招降最弱的刺客队伍。
距离刺杀预定地点最远的那几名死士,也就不足为虑了。”
朱棡目光阴冷,“既然你已经有了行动方案,那就去付诸行动吧。
孤王会让大明最精锐的突破部队配合你,希望你不要让孤王失望。
另外孤王希望看到真正的刺客,你可千万不要做杀良冒功的事情,否则孤王就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第313章 抹布如果应用得法,也可以解决一些麻烦
当看到赵虎头颅的那一刻,朱棡终于明白自己还是低估了,姚广孝这个“大明第一毒士”的不择手段。
据姚广孝自己所言:他虽然出身于行医世家,但对医学和经典的书籍却毫无兴趣。
在十四岁那年,姚广孝做出了一件让家人惊讶的事情。
剃度为僧,投身佛教。
在剃度出家之后,他在苦读诗书的同时,努力钻研佛法。
仅用几年时间,姚广孝便在众多僧侣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得道高僧。
等到佛法造诣很高时,他便开始不务正业了。
身为一个和尚的姚广孝,竟选择拜苏州相城灵应宫的道士席应真为师。
席应真和姚广孝都是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们的行为举止与常人不同。
身为一名道士的席应真,并没有像同行那样去炼丹修道,反而是热衷于研究阴阳术数。
姚广孝之所以拜席应真为师,主要是看中了对方的这些独特技艺。
此外姚广孝还对兵法谋略,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让他在佛教界,显得更加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姚广孝还云游天下,四处结交文人雅士。
在成长的过程中,姚广孝的朋友们或考上了功名,或成家立业。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