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340节

  这是朱棡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只能说大明皇室的思维方式就是不一样。

  当然朱元璋杀了救朱标迟缓的太子侍从之后,对儿子以死相逼也感到了后悔。

  于是他下令赦免宋濂,并准许其进宫谢恩。

  恰逢中午用膳,朱元璋看到马皇后吃的全部都是素菜。

  当他问其原因时,马皇后解释道:“臣妾听说景濂先生有罪,就简单地为他斋戒一番乞求保佑。”

  怒气未消的朱元璋,气得将筷子丢在地上就走。

  临走时他留下一句话,“宋濂的命非常珍贵是吧?

  那好,他们全死了,都不要紧!

  只要我们朱家父子还在就行,这个天下离了谁,都照样正常运转!”

  这时宋濂马上就要进宫谢恩,朱元璋却下令不见对方。

  之后他还将已近古稀之年的宋濂,戴上枷锁贬到了蜀地的茂州去。

  如果不是担心朱标再次自尽,朱元璋恨不得将宋濂的儿子和孙子都给杀了。

  如今听到朱元璋旧事重提,马皇后顿时火冒三丈。

  “当年刘夫子为大明鞠躬尽瘁,结果死后子嗣却难以保全。

  现在景濂先生都已经被流放到蜀地去了,你连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肯放过!

  传出去以后,人家会说给大明皇帝做帝师,就是死路一条!

  重八,你自己想做孤家寡人我不管,难道你想让大明以后的太子,都再也找不到老师吗?”

  看着泪眼婆娑的马皇后,朱元璋略显无奈地挠了挠头。

  “咱也没说要害宋濂的儿子和孙子,可朝廷自有法度。

  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件事情,需要让太子和大臣们商议一下才行。

  老三,你刚才说汉朝的窦太后只能在‘千古十大贤后’排第十,那其余那七个人又是谁啊?”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朱棡知道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

  如果把老朱逼急了,估计搞不好又要牵连无辜了。

  于是他只能暂时顺着朱元璋的意思,转移话题说道:“第九名,后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阴丽华,也是他的第二任皇后。”

  朱元璋点头表示认可,随即又开始卖弄他从宋濂那里学来的知识。

  “关于这个阴丽华的事迹,咱也听宋……有人讲过。

  说她是春秋时代著名齐相管仲的后人,当年刘秀还是个没落皇族时,就十分倾慕阴丽华的美貌。

  他还说过一句千古名言:‘娶妻当得阴丽华。’

  结果两人确实结为了夫妻,然而野心勃勃的刘秀,为自己的前途又迎娶了郭圣通。

  在刘秀称帝之后,他想要立阴丽华为皇后。

  谁知阴丽华为了朝廷的局势着想,怕刚稳定下的江山再掀起风波。

  她主动拒绝了后位,并让刘秀立郭圣通为后。

  这才有了阴丽华虽是原配,却成了继后的故事。”

  朱棡笑着说道:“史书上还曾记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

  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

  身为皇后的她内持恭俭,外裔宗族,因此被称为一代贤后。

  永平 7年,阴丽华去世,享年60岁。

  刘秀给她定的谥号为光烈皇后,这也是历史上享受皇后谥号制度的第一人。”

  朱元璋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忽然开口说道:“等妹子百年大薨之后,咱也给你定了谥号,就叫‘孝慈皇后’如何?”

第324章 四辅官做的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气象说话

  朱棡略显无奈的说道:“秦始皇认为,谥号是以嗣皇帝议先帝、以臣议君、以下议上,实在是大不敬。

  因此秦朝皇帝既无谥号,亦无庙号,皇帝对大臣也不赐谥。

  即便是已经恢复谥号的汉朝初年,也是在先帝下葬前由礼官议谥,嗣皇帝定谥。”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老三,你心里应该清楚,历朝历代改革的人无数。

  想要推行改革不仅需要动用强硬手段,而且还要有可以让各方信服的人,协助咱推行改革。

  鉴于内阁的组建进展迟缓,咱打算设置春、夏、秋、冬四辅官,位列公、侯、都督之次。

  任职者于一月内分旬轮流值班,在兼太子东宫宾客的同时,辅助咱处理政务。

  爹看公输器就是不错的人材,他在虞衡清吏司任正五品郎中,完全有资格入选四辅官之列。”

  虽然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四辅官的上班制度很有意思,实际上这却是朱元璋在官职设置上失败的尝试。

  以历史上的春官王本为例:他春天上班,其余时间休假。

  另外春天的每个月,又分为三旬。

  王本只需要上一旬的班,其他两旬由另外两员春官值班,其他季节依次类推。

  至于四辅官的考核,那就更有意思了。

  还以兼职冬官王本为例:当时入冬了,北风苦寒。

  朱元璋觉得冬天就应该是这样,这是王本的功劳,于是毫不犹豫的下发了赏赐。

  反之若是出现了反常天气,那就是上天在警告不称职的当值四辅官。

  换句话说,四辅官做的好不好,归根结底还要看气象说话!

  有这么奇葩的考核制度,不多久就有四人告假。

  其中一位四辅官告假后,被朱元璋任命为国子监的司成。

  这一职位在明朝特别重要,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曾担任过这个官职

  后来因为那位四辅官给贡生放假没汇报,被朱元璋一气之下给撤职了。

  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四辅官职位也就被老朱废而不设了。

  考虑到公输器是一位难得的技术型人才,朱棡不希望此人沦为朱元璋在官职设置上的试验品。

  于是他直接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张设计图纸,“不管是春、夏、秋、冬四辅官,还是内阁大学士都需要有单独的办公场所。

  儿臣建议在原有三大殿的基础上,修建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以及文渊阁和东阁。

  中极殿除了作为爹在前往奉天殿接受朝拜前休息的地方之外,它还可以用于筹备您亲祭前的准备工作。

  比如爹在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可以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首辅平时就在中极殿办公,官职为从三品中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根据具体情况,负责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权。

  建极殿是每年除夕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次辅平时就在建极殿办公。

  官职为从四品建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少师。

  次辅的职责包括,协助首辅处理日常政务、起草诏令,以及管理内阁事务。

  文华殿则是举行经筵的场所,即爹与大臣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群辅平时就在文华殿办公。

  官职为从五品文华殿大学士,定员为六人,分别对应六部的相关职能。

  为了避免形成专权擅断的情况,群辅在任职期间,绝不可以兼任六部尚书。

  武英殿既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也是内廷二十四衙门平时办公的地方。

  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各专设掌印太监提领。

  具体的办事人员,从应天府八个县27000户工匠中抽取。

  每户抽一人服徭役,有五年一班服徭役者,亦有四年、三年、二年一班者。

  文渊阁就是为《洪武大典》准备的藏书阁,设置领阁事、提举阁事、直阁事、校理、检阅等职位,负责各项管理工作。

  领阁事上传下达,总司其责。

  提举阁事直接管理一般事务,并督率所辖造办处司员,具体从事看守、收发、扫除等各项杂务。

  直阁事、校理、检阅各员,则每日轮流入直,负责书籍的查点、检阅等事宜。

  东阁又叫暖阁,通过火道将热量传递到室内保持温暖。

  此外暖阁还可以通过,墙体的夹层设计来实现取暖。”

  虽然朱棡说完这700多字只用了半盏茶的时间,但朱元璋足足用了一刻钟才缓过神来。

  “老三,你提的这些建议确实不错,可眼下却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如今江南四府的百姓,还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

  这时候如果咱大兴土木兴建新的宫殿,恐怕会引来一些不好的非议,甚至还会导致民怨沸腾。”

  坐在一旁的马皇后点头说道:“棡儿,刚才只听你说了,‘千古十大贤后’里面的第九名和第十名。

  娘现在非常好奇,第八名贤后又有哪些可以为人称道的地方,不如你现在就讲一讲好吗?”

  朱棡知道马皇后这是暗示自己换个方式,将刚才的那些建议提交给朱元璋。

  为了不辜负马皇后的一番好意,朱棡索性先继续进行那个“千古十大贤后”的话题。

  “第八名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伽罗,她不仅是隋炀帝杨广的母亲,而且也是史上为数不多能称得上政治家的杰出女人。”

  由于独孤伽罗的相关事迹,一直以来鲜为人知,因此这次朱元璋并没有插话。

  在为接待藩属国使臣的朱标,分析完兰纳国的具体情况之后,他这才继续说道:“在 14岁时,独孤伽罗就嫁给了还是将军儿子的杨坚。

  对外她低调谦恭,对内夫妻恩爱。

  另外独孤伽罗还育有十个儿女,同时她还在辅助杨坚建功立业、消除祸端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周隋交替时期,由于独孤伽罗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

首节 上一节 340/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下一篇: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