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爹是嘉靖

我爹是嘉靖 第201节

  黄锦一听嘉靖皇帝竟然要给朱载坖实际的监国权力,不由惊讶的抬头看了嘉靖皇帝一眼,这可不是通政司里的闲疏老章,而是实打实的治国之权,没想到这才过去七天的时间,嘉靖皇帝竟然就给裕王爷了。

  本来黄锦还以为再过几天嘉靖皇帝祈福出关之后,就会直接收回监国旨意,让裕王爷继续做回那个闲散之王。

  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了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

  嘉靖皇帝等了半天没见黄锦反应,不由不悦的嗯了一声,黄锦连忙拜道:“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知会内阁。”

  嘉靖皇帝道:“不着急,半夜三更的跟他们说什么?明天说也一样。”

  黄锦紧张的回道:“是,奴婢知道了。”

  接着嘉靖皇帝又看着陈洪和黄锦说道:“东厂事情以后就给陈洪去做吧。你就专职做好司礼监掌印,伺候在朕的身边就行了。”

  陈洪一听嘉靖皇帝要把东厂交给他时,顿时激动的跪在地上大声拜道:“奴婢多谢帝君隆恩,奴婢一定会为帝君肝脑涂地,管好东厂!”

  嘉靖皇帝哼哼了两下,也不想搭理陈洪和黄精,嘉靖皇帝甩了甩道袍的宽袖,说道:“好了都下去吧,半夜三更的朕要睡了。”

  黄锦和陈洪连忙又拜道:“奴婢告退。”

  ——————

  下一章十二点之前发。

第390章 裕王爷的担当

  华州地震过去了一个多月,也终于熬过了开春。

  嘉靖皇帝和朝廷一众大员们担心的灾民作乱问题,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影响并未出现。

  所以,在这个新年之后,嘉靖皇帝就不再继续的斋戒祈福,而是转向于继续修炼。

  严嵩和徐阶等人也是松了口气,他们这段时间提心吊胆的就怕被嘉靖皇帝当做是替罪羔羊,给处理了。

  所以在熬到了现在之后,发现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严嵩和徐阶两边的人也都以为地震的事情算是翻篇了。

  可是作为监国的朱载坖,却不这么认为。

  朱载坖认为虽然华州的灾民没有闹事,但这并不代表灾难就过去了。

  华州那么的大的地震,使得一百多个州县都不同程度的受了灾难。

  如果朝廷不能有有效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受灾地区,成为灾后重建工作。

  就靠着灾区百姓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渐渐的恢复生产和秩序,那么历史留给大明的这道疤就会一直存在。

  北方的问题就会一直严重下去。

  毕竟真正受灾严重的都是普通百姓,那些富户和地主们虽然也受了灾,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还是要强普通百姓不知道多少倍。

  到时候这些灾民们没有吃的,没有用的,他们岂不是又要将自己的田地贱价卖给大户,让大户们在无形之中又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再等到朝廷免赋的期限一过,朝廷和地方官府还是会按照灾前的黄册,继续收取往年的税赋和田赋。

  而这个的老百姓已经没有多少的田地和财富,却还要背负起来沉重的朝廷赋税和地方杂税,那么他们的日子能好过吗?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百姓们在灾后还要承受无边的苦难,朱载坖还是没忍住的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奏疏。

  朱载坖在他所上的这道奏疏之中,言明了灾后可能发生的土地兼并之恶,以及未来北方百姓可能要背起的沉重负担,并请求嘉靖皇帝怜悯灾区百姓之艰难,恩准富庶省份定点帮扶一些灾后重建困难的州县,并进一步延长灾民免赋时间。

  同时,也请求顺义产业园做一些产业转移,吸收部分受灾严重的百姓能够有新的生计可活。

  嘉靖皇帝看到朱载坖上了这一份奏疏之后,也是沉默良久。

  内阁和朝廷那么多的饱读之士,他们读的圣贤书不知道要有多少,可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在灾后重建的问题上去考虑灾民们以后的生计,以及大明北方以后的发展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嘉靖皇帝也没想到,但是嘉靖皇帝还是很失望朝廷百官们的见识和能力。

  不过即便如此,嘉靖皇帝也没有第一时间恩准朱载坖这份奏议。

  因为这份奏议的计划很大,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其中要投入的成本和时间,也是要以十年数十年为计的。

  而且如果朝廷真的要这么做的话,以后能收上来的赋税就会少掉很多很多,这对于朝廷而言也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朝廷也是一个大家子,要花钱用钱的地方也很多很多。

  但朝廷每年能收的赋税也仅仅只有老百姓们种地所得的那点田赋而已。

  至于一些地方盐铁茶叶之类的专营,朝廷是能也赚点,可是这些钱也早就被分的明明白白,根本就撑不起大用。

  所以,在这一番纠结下来,嘉靖皇帝是真的犹豫了。

  “黄锦你去把这份奏疏拿回去还给三儿,告诉他,朕还没有免去他监国的身份,有事情他可以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尝试去做,但不能以朝廷的名义去做。”

  这是嘉靖皇帝思索了良久之后,想出来的法子。

  他实在是没法下这道旨意。

  所以在三考虑之后,嘉靖皇帝决定暂时先不免去朱载坖的监国身份,让他继续有一定参政行政之权,去按照他的一些计划和想法去实施一些东西。

  黄锦听到嘉靖皇帝这话后,低声的回了一声是。

  然后就带着朱载坖的这份奏疏去了裕王府。

  到了裕王府后,黄锦将嘉靖皇帝的旨意也传达给了朱载坖。

  朱载坖听到黄锦传回来的消息,他先是谢恩,然后又轻轻一叹。

  对于他写的这份奏疏建议,朱载坖心里也清楚,以大明朝现在的财力和国力,全是难以支撑。

  不过既然嘉靖皇帝还有点良心,没有将这份奏疏留中不发,那就说明这些事情还是有转机的。

  因此朱载坖在轻轻一叹之后,也燃起了斗志。

  朱载坖对着黄锦说道:“还请公公转禀陛下,臣必不负陛下所期,一定会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黄锦听着朱载坖的话,他也叹了一声,“王爷何苦呢?那么的大事情,您一个人怎么能行啊?要不让老奴再求求帝君,让帝君安排朝廷参与进来。”

  朱载坖微微摇头道:“陛下已经尽力了,这件事不能让朝廷参与进来。朝廷有朝廷的事情,本王作为陛下的儿子,也作为陛下的臣子,自然也要肩负起责任,为陛下分忧。”

  “现在陛下没有拿掉本王的监国之责,就已经是对本王最大的支持了。如果本王连这点压力都扛不住,以后还怎么为陛下撑起更大的期待?”

  朱载坖这一番话,也让黄锦动容。

  这段时间他虽然被嘉靖皇帝冷遇了一番,但是黄锦心中并不后悔。

  因为黄锦心中始终认为自己所秉持的理念,就是对嘉靖皇帝最大的忠。

  因此在陈洪抢着说裕王府的事情之时,黄锦的内心是极不认可的。

  做奴婢的,只管做好本分就是了,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去讨主子的欢心去挑拨主子的父子关系呢?

  所以,有些事和有些话黄锦是说不出来的,因此这也就给了陈洪表现的机会,让他获得嘉靖皇帝另眼相看,并把东厂也交给他。

  黄锦道:“王爷这番忠孝之心,帝君若是知道了,想必也会无比感动。”

  朱载坖呵呵笑道:“陛下知不知道,这都是本王本分。别人可以权衡得失之后再跟陛下进言,但本王和陛下乃是父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本王不能权衡,本王只能为了大明为了陛下言无不尽,将自己心中的所忧所虑都说出来。”

  ——————

  求月票~~~

第391章 名不正?

  手中依然还有监国之权的朱载坖,在如今的朝廷政局看来,就像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好像大明朝的天下一下子出现了两个太阳一样,让人很是迷茫,也很是不知所措。

  就连高拱和张居正等人也对这个情况感到了迷茫。

  毕竟现在嘉靖皇帝已经斋戒祈福完毕,也开始召见内阁大臣处理政事了。

  虽然他还是不上朝,还是在西苑深宫里面修玄问道,但谁也不敢质疑嘉靖皇帝的无上权威。

  所以,现在嘉靖皇帝在西苑修仙理政,朱载坖在裕王府继续履行监国之责的政治格局一出,任谁看到这种情况都不禁跟着迷糊起来。

  高拱坐立不安的在朱载坖的书房里面,看着朱载坖一如之前那边案头摆满了通政司送来的奏疏,以及司礼监和内阁转送过来的嘉靖皇帝御批奏疏,他心里就忍不住发慌,这到底是怎么了?

  朱载坖将一份刚刚看完的奏疏放下,看着一旁紧张的高拱,呵呵笑道:“孟冲你没给高先生添茶吗?”

  正待孟冲回话的时候,高拱就抢先说道:“王爷,臣不渴。”

  朱载坖笑道:“不渴也得把茶续上,要不然传出去了,别人还以为本王的裕王府不懂礼数,不喜欢待见人呢?”

  孟冲安排着奉茶的小太监将朱载坖和茶盏和高拱的茶杯又都续上了新茶。

  高拱这个时候看着依然云淡风轻的朱载坖,其实心里急的很,也迷茫的很。

  但是他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问,怎么说。

  朱载坖自然也看出了高拱的窘态,他主动的说道:“高先生是不是有些迷茫了?”

  高拱一听朱载坖主动说起,他也不忍了,高拱说道:“王爷,臣不理解。陛下为何还要您继续担任监国之责,您到现在都还没被陛下正式册立,这样参与政事,名不正言不顺啊。如果您要是太子的话,这一切也都合理的,可是现在.”

  朱载坖呵呵一笑,“可是现在本王不是太子,但又以监国的身份参政,所以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是吧?”

  高拱没有回答,但也是这个意思。

  高拱和大多数人一样,还是主张名正言顺的,希望嘉靖皇帝先册封裕王为太子之后,然后让朱载坖以太子的身份参政,这才是符合朝廷规矩,符合礼仪典章的事情。

  要不然就现在这样,嘉靖皇帝在西苑做主天下之事,又让朱载坖继续以监国的身份参与朝政,怎么看都是不伦不类的。

  所以,高拱想为朱载坖正名,让朱载坖有一个更加合适的身份参与政事。

  朱载坖看着不说话的高拱,他起身活动了身子,然后说道:“陛下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考验本王。前段时间陛下为华州灾区斋戒祈福,命本王监国,但本王却没有做出任何的成绩。”

  “可是陛下并未因此而责备本王的愚钝,因此这才特意又让本王继续以监国的身份参与政事,试着去处理华州地震之后的一应事宜,这其实就是为了给本王一个便宜之权,看看本王有没有行政之能。”

  高拱听着朱载坖的这番话,心里还是有些嘀咕。

  高拱道:“可是王爷,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自古以来监国之责,都是君在外或君有事时,才会命太子或宗王代为监国。如今陛下祈福完毕,王爷理应复旨归权,辞去监国之职才是正法。”

  “但是现在王爷继续监国,陛下又在西苑主事,这放眼历朝历代都未有过这样的事情。所以臣担心王爷会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被天下人非议。”

  朱载坖叹息一声,他知道高拱这还是在担心他。

  朱载坖说道:“高先生勿有此虑,本王监国和陛下主政并不冲突。陛下总领万方,本王只不过就担了一点点小小职责。如果本王连这点所谓的非议都不敢承受,以后的万钧重担,本王又能担得起几分呢?”

  “而且,此次陛下未收本王监国之权,还让本王继续处理华州地震后续事宜,这也是对本王的一次考验。所以,本王希望高先生勿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只需按照自己的本心,以及朝廷赋予的职权,办好分内之事,就是对本王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听到朱载坖的这些话后,高拱也清楚朱载坖要他做的事情。

  现在监国之事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作为裕王府的老人,他不能像别人一样对此事有所迟疑,他要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支持朱载坖的一切决定。

首节 上一节 201/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下一篇:让你逃命,你却成了二战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