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08节

  “都是那个临汾公主家人害的!”曹洪恨恨的说道。

  管家说道:“将军要不找陛下说情一下?”

  “说说说,我刚起复不到半年,还想让我丢官吗?”曹洪自言自语道:“什么狗屁无涧神,这种淫祀之事,怎么好让陛下知道?”

  “陛下若是知道了,奶娘只会死的更快!”曹洪说着说着就跪坐到了桌案后面:“不行,我得给太皇太后写封信,稍后送进宫去。”

  曹洪看向管家:“这种事为何不早点报给我?等下你亲自去送!”

  管家喏喏的应承着,不敢多说半个字。

  当日下午,河南尹的府衙之内。

  洛阳令纪宣,此刻正束手站在河南尹司马芝的面前。

  河南尹一职,几乎相当于后世的首都市长。而洛阳令,大约可比为首都最核心之处的区长了。

  纪宣说道:“府尊,刚刚卞太皇太后遣黄门吴达来给属下送信,此事涉及皇家,属下不敢决断,因此将吴达带到门外候着了。”

  司马芝抬头瞄了纪宣一眼。太皇太后有令你不愿扛,就丢给我来扛吗?

  司马芝也姓司马,和当今司空司马懿一样来自河内温县,乃是司马懿的近枝族弟,还没出五服那种。

  司马芝淡淡问道:“这黄门唤作吴达?此人怎么说?”

  纪宣低头说道:“自然是希望从县狱中放了曹洪的乳娘……”

  司马芝敲了敲桌子:“你回去吧,将吴达也一并劝返。此人我没见过,他的话我也没听到过。”

  纪宣犹豫道:“府尊,可是太皇太后那边……?”

  司马芝冷笑一声:“那又如何?你想的倒还周到,莫非你自己也想进监狱中吗?”

  纪宣额头冒出一丝冷汗:“属下就先让吴达回宫去了,就说……”

  “就说什么?”司马芝看着纪宣。

  “就说府尊现在不在府中,吴达见不到也是正常之事。”纪宣小心说道。

  “去吧,此事你不用再管了,我会给宫里一个说法的。”司马芝淡淡说道。

  “至于陈氏和杜氏二人,在狱中将其处死就是了。我自会与陛下有所交代。”

  纪宣如蒙大赦,即刻出门走了出去。

  魏承汉制,户口一万以上的县,其长官称为县令。户口低于一万的县,其长官称为县长。

  纪宣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能之辈。只是涉及太皇太后、卫将军等如此重量级的人物,他一个六百石的官员实在无能为力。

  司马芝看了看纪宣离去的背影,想到了昨日族兄司马懿和自己所言之事,随即提笔,开始给皇帝上书。

  北宫,书房内。

  曹睿刚刚结束了下午的箭术训练,休息片刻后又来到了书房。还没进门,就看见中书令孙资在旁边候着。

  “何事?”曹睿随口问道。

  孙资双手呈上一篇表文:“陛下,这是河南尹司马芝下午时分送到宫中的上表,还请陛下看一看。”

  “下午送进宫,现在就拿给朕了?”曹睿看了孙资一眼:“孙中书,什么事情这么急?”

  孙资低声说道:“与太皇太后和卫将军有些干系。”

  曹睿一把将司马芝的表文拽了过来,大略看了一番之后,又将表文扔到了孙资的怀中。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曹睿皱眉说道:“无涧神是个什么玩意?曹洪的奶妈和临汾公主的内侍,怎么会祭祀这种淫祀?”

  曹睿迈步向书房内走了进去,孙资小步快走跟在后面。

  “陛下,臣也是临时问过校事,这无涧神大约是西域佛门的一个什么神,不知如何开始出现的。”孙资答道。

  “这个无涧神算不得什么大事。朕只是想问,为何太皇太后可以派黄门直接去找洛阳令?”曹睿皱眉。

  “朕记得朕还未离开洛阳之时,卞太皇太后和郭太后,朕的这两位长辈都没有派黄门直接到官府之中的事情吧?”

  孙资答道:“禀陛下,的确没有。”

  见孙资说的那么干脆,曹睿略微有些疑虑,随即追问了一句:“那之前有?黄初年间有吗?”

  孙资想了片刻:“曾经有过,但后来没有了。”

  “细说!”曹睿挥了挥袍袖,倚到了躺椅之上。

  “遵旨。”孙资说道:“这种事情,在武帝年间是没有的。”

  武帝年间?曹睿心里笑了一声,武帝在武帝年间还不是武帝呢,又如何来的后宫?

  孙资继续说道:“大约是黄初三年的时候,先帝当时率军第一次征伐吴国。”

  “先帝在外之时,卞太皇太后多次致信于任城威王和雍丘王。先帝得知后大怒,因此特别下诏书禁止后宫干政。”

  “还是与雍丘王有关?”曹睿皱眉:“朕记得关于后宫,先帝下过两个诏书是吧?好像有一个是禁止宦官干政的?”

  “正是。”孙资点头:“延康元年,先帝刚刚继位魏王、还未称帝之时,就下诏书称‘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此诏书已经刻于宫内石室之上。”

  “禁止后宫干政的诏书,是在黄初三年、先帝班师回洛阳后下的。”孙资细细解释道:“先帝在诏书中说,‘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也不得辅政和封爵。”

  曹睿在躺椅上眯眼想了片刻。

  孙资看皇帝没有说话,又接着提示道:“陛下,此事还与陈骠骑有关。”

  曹睿瞄了孙资一眼。虽然孙资有时在说话中夹杂私货,就如同上次被辛毗挑明的贾逵一事一般。

  但孙资在宫中多年的资历,若是对什么事究根寻底,还是离不开他的。

  “此事与陈群有关?”曹睿问道。

  “臣记得当时先帝是想追封卞太皇太后的父母。”孙资解释道:“但陈群当时上奏先帝,称周朝从来没有追封后宫亲族的制度,秦汉两朝违反了周朝的制度,这才有了后宫取乱之祸。”

  “这也行?”曹睿扬眉感叹道:“真能说啊!把周朝的例子都举出来了,那他们这些县侯乡侯的,是不是都该封土裂爵了?”

  孙资自己本身也是侯爵,知趣的没有搭话。

  曹睿摇了摇头:“看来太皇太后在后宫之中,也并不是那般安静啊。”

  “郭太后如何?”曹睿问道。

  “郭太后并无这些事端。”孙资小心说道。

  曹睿点了点头。郭太后本来就是后母,曹睿不去找她的麻烦就已经不错了。如今郭太后在后宫中安分守己,想来也是颇为知趣。

  曹睿深吸一口气:“朕倒是有一问,曹洪如此作为、因如此小事上奏给太皇太后,岂不是违了先帝之诏?”

  孙资思考片刻,低声答道:“正是。”

  “太皇太后派去找洛阳令的那个黄门何在?”曹睿皱眉:“传令,将其杖毙。”

第165章 禁绝淫祀

  “陛下。”孙资听闻皇帝之言,惊讶的抬起了头。

  “去传令吧。”曹睿说道:“一介宦官做出这等事来,与内宫沟通外臣,已是有取死之道。”

  孙资问道:“那太皇太后那边又怎么说?”

  “还要怎么说?”曹睿看向孙资:“毕竟是朕的祖母,朕还能像先帝那样专门下个诏书,禁止太皇太后与宫外沟通吗,成何体统?”

  “朕也是借这个黄门的命,给太皇太后一些警示罢了。”曹睿指了指门外:“现在就命人去做吧,做完了回报给朕。”

  “遵旨,臣告退。”孙资行礼后缓缓离去。

  太皇太后、曹洪……加上曹植如今也回洛阳中了,这些曹氏之事确实繁杂。

  曹洪此人肯定也是要进行惩戒的,待明日问过曹洪之后,再行分说。

  “钟毓。”曹睿瞥了眼站在角落里的太傅之子。

  “臣在。”钟毓恭敬答道。

  钟毓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三个月的时间没见,声音就变粗了许多。

  “去,你去将河南尹司马芝现在叫到宫来,骑快马去。”曹睿吩咐道。“对了,把值房里的刘晔和陈矫叫来。”

  “臣领旨。”钟毓拱手后,随即转身出门离去。

  快到侍中值房之前,钟毓甚至还犹豫了片刻。

  ‘是刘晔和陈矫吧?’钟毓想了想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将刘陈二人唤了出去。

  也不怪钟毓犹豫。历来都是刘晔黄权、辛毗陈矫这两组的。如今黄权去了豫州,刘晔就只能落单了,因此每日都是三名侍中皆在。

  刘晔和陈矫走到书房内,一齐向皇帝行礼。

  曹睿摆了摆手,用手颇为随意的指了指侧面放着的椅子。

  待刘晔和陈矫坐下之后,曹睿出言问道:“你们知道无涧神吗?我听孙资说,此神乃是西域佛门里的一尊神。”

  刘晔拱手答道:“禀陛下,臣只知道洛阳城外有一座白马寺,寺中之人唤作沙门,也是信奉这西域的佛门。”

  曹睿点了点头,眼睛看向了陈矫:“陈侍中曾经在广陵对吗,知道笮融么?”

  “臣知道此人。”陈矫缓缓说道:“笮融此人就是信奉佛教的。”

  “朕听说过此人,所以来问卿。”曹睿说道:“此人信的佛教,卿对其有什么了解?”

  佛教嘛,曹睿怎么能不知道?但是不论此时魏国的佛教是个什么样子,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那就肯定是和后世不一样的。

  陈矫想了片刻:“臣是徐州广陵人,笮融也是徐州之人,臣对他的事情还是了解的。”

  曹睿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等着陈矫继续陈述。

  “大约在初平年间,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令笮融为官,先是执掌下邳、彭城、广陵三地的赋税运输,而后又做了下邳相。”

  “笮融先是在下邳修建浮屠塔,塔高有九层,佛堂周围可供三千人同时诵经。每当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的百姓可达万人之多。”

  曹睿插话道:“这么说来,笮融还是个虔诚之人了?”

  陈矫摇了摇头:“笮融信佛,但其用来做佛事、修佛寺佛塔的钱财,都来自对徐州各郡的盘剥。”

  “先帝击徐州之时,笮融逃亡广陵。臣就是广陵人,当时笮融在广陵大肆劫掠,郡中资财都索略一空。”

  “朕记得陈登不是在广陵吗?”曹睿问道。

  “回陛下。”陈矫拱手:“那时陈登还在下邳做屯田校尉,去广陵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臣那时才在陈登手下做功曹。”

  曹睿点头说道:“那徐州百姓后面还信佛教嘛?”

首节 上一节 108/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