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48节

  公孙渊反问道:“谁说我要去辽隧了?”

  不去辽隧,还能去哪?

  郭昕试探性的问道:“臣不知主公何意……”

  公孙渊重重一拳锤到桌案上,厉声说道:“我父我祖统领辽东之时,皆伐高句丽以立军威。我继位两年,高句丽屡屡有不臣之意,正应征伐其国以立威势!”

  “东征高句丽,攻伐高句丽都城丸都山城!”

  郭昕大惊,从席上起身直接发问,甚至都忘了拱手:“魏军从西而来,主公不去辽隧帮着公孙老将军抵御魏军,挥师向东却是何故?”

  “高句丽是该讨伐,却不该这时讨伐!大军一走,恐怕辽隧以及辽东各地守臣将尽皆星散,届时辽东四郡将不复为公孙氏所有!”

  “是啊,主公,如何能向东呢?”柳浦起身接着劝谏道。

  卑衍、杨祚两名将军此时也出言相商。

  这个安排实在太反常了,甚至有些反智!别人来攻打你家,你不防守、却带着全部军力去打东边的邻居?

  公孙渊起身叉腰看向四人,竟也丝毫不惧,连声喝道:“你们让我在辽隧和魏军打?怎么打,谁去打,真能打得过吗?”

  “卑衍、杨祚,你们打得过曹睿吗?”

  “魏帝曹睿继位四年,你们知道魏国在淮南俘虏了孙权多少人吗?足足五万人!蜀国你们知道吗?曹操都没拿下的汉中,被曹睿亲征给拿下了!”

  “他若不亲至辽东,我自然有胆防守。可他亲征至此,我最该做的事情是带着军队躲到东面高句丽处,等冬日到来、魏国后勤不继,再行夺回辽东!”

第432章 谋略差距

  听闻自家主公如此言论,郭昕只觉一阵天摇地转,脑子里如同锣鼓齐鸣一般,刹时嗡嗡直响。

  今日在场的四人里,卑衍、杨祚都是在辽东世代从军的将门,自少年时就与公孙渊要好。柳浦是柳毅之子,也是辽东高官二代,自小就和公孙渊厮混在一起的。

  年已四旬的郭昕作为辽东士人的代表,在公孙渊篡其叔公孙恭权柄后、被公孙渊礼请出山,担任车骑将军长史一职。

  心底里也是有感于公孙渊昔日的勃勃壮志、欲要在这辽东偏远之地做个‘小一号’的管仲、萧何般的人物。

  可如今公孙渊这般色厉内荏,意图东征躲避魏军,让郭昕如何能接受的了?明主贤臣的幻象破灭后,连带着眼中公孙渊的相貌都丑陋了些。

  郭昕嘴唇微微颤抖着,连拱手都忘记了:“主公如何能这般就逃了?岂不是将公孙老将军卖在辽隧了?”

  公孙渊从未想过郭昕会表示反对,内里发虚、表面上仍作威武状:“什么叫逃?保存有用之身以待来日,如何能叫逃?”

  “如今时局危殆,各位又都是我的心腹股肱,还请如以往一般助我为之。”

  “整军、调粮,明日尽快东行!”

  在当下的时代,虽说早就过了汉末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年代,可公孙渊如此明晃晃的逃跑,还是让他的几名亲信不断质疑了起来。

  卑衍、杨祚二将尚在犹疑之时,柳浦起身上前跪坐在公孙渊之侧,语调压低劝道:

  “臣明白主公之意,魏军势大、主公想要到东面避避风头也是合理之举。可若明日急匆匆的出征,将士们不仅心中犹疑,粮草军械都来不及点验,出征恐怕取胜的希望不大。”

  被柳浦二人这么一说,公孙渊凭借理智也知东征胜算不大,虚张声势顶起来的架子也迅速垮了下去。

  长叹一口气后,公孙渊跌坐席上感叹道:“我公孙氏据有辽东五十年,父祖二人对曹氏不恭比我还甚,曹操、曹丕都未对辽东动过兵。”

  “我只不过是婉拒了那魏帝曹睿的征召,如何就真起大军来打我了?”公孙渊抬眼看向众人:“当初夺位之时,你们都曾助我,如今也帮我想想法子,如何才能躲过这场危难!”

  卑衍抿了抿嘴,建议道:“臣以为主公说得没错,确实不应硬抗魏军攻势,避避风头是对的。高句丽山城众多难以攻取,不如去东北边的扶余?”

  “扶余素来对主公恭顺,先主公在时还下嫁了宗室女给扶余王,连他们王位继承的玉匣都在玄菟郡里放着呢!”

  杨祚看了一眼卑衍,正色说道:“扶余之人断不可信!主公势大之时他们伏低做小,如今委身于人、他们定会反噬图害主公。诸位难道忘了袁尚、袁熙二人是如何死的了吗?”

  如何死的?

  辽东公孙氏昔日对袁氏恭顺,在袁尚、袁熙二人逃至辽东之后,却被公孙康砍了脑袋送给曹操,换了左将军和襄平侯的紫绶金印。

  还不是公孙氏自己做下的事?

  眼见众人讨论不出个结果,智谋、政略最优的郭昕闭目轻叹一声。敌军还未到辽隧,主公就没了战意,若强行扭转他的意见,恐怕辽隧、襄平还是难守。

  君臣名份已定,临近危难如何能弃之不顾?当下之计,唯有想办法协助主公将军力尽数向东撤出去!

  郭昕起身行了一礼,喉咙中发出的声音有些嘶哑:“若主公欲征高句丽,臣有一计。”

  这世上总有些人缺乏大智慧、小聪明却不断。公孙渊就是这样的人。

  听闻郭昕已经改用‘征高句丽’的说法,公孙渊心知郭昕转意,起身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拉住了郭昕的手:

  “还望长史教我!”

  郭昕道:“魏军远道而来,不知辽东实情。加之辽泽广阔、辽水湍急、辽隧城墙高耸,辽水东岸又有围堑三十里,无论如何辽隧都暂时不能抛弃!”

  公孙渊眼睛一亮:“长史之意是说借辽隧阻挡,能为我大军多拖些时日?”

  “不错!”郭昕说道:“当下应做之事共有三件,还望主公应臣之请。”

  公孙渊连连点头:“只要能捱到魏军退却,莫说三件,三十件我都能应!”

  郭昕声音沙哑着说道:“第一件事,当令辽隧以南诸城守备兵力速速赶至辽隧,辽隧兵力方能满万。再将襄平骑兵、玄菟郡中骑兵共计一万,悉数送到辽隧城顶上!”

  公孙渊刚要变脸,却想起几瞬前自己说过的话,强忍着性子问道:“骑兵岂能都派到辽隧?这可是我的命根子!”

  “魏军势大,一万步卒根本守不住辽水围堑,必须要用骑兵佐之,才能各处及时顶住。”郭昕认真说道:“若不将骑兵派出去,辽水围堑一破、魏军完全可以放弃辽隧直奔襄平!”

  公孙渊认真想了许久,点头道:“我应下了!若见势不对,骑兵撤回也能来的及。一万步军,损了也就损了!”

  郭昕心头一阵哀叹,仍强作镇定道:“出师有名,需找个名义来攻高句丽。主公,第二件事需伪造高句丽王优位居对主公不敬的书信,方可率众征伐。”

  公孙渊转头看向柳浦:“伯明,此事你来做!”

  柳浦当即应下。

  郭昕继续说道:“这第三件事,当立即下令四郡征发民众,以五日期限调集民力物力,分三路攻伐高句丽!”

  “主公自为中路,统步卒两万沿大梁水向东进逼纥升骨城。”

  “齐进在玄菟郡统四千步卒为北路,沿浑水东进,与主公会师纥升骨城城下。”

  “侯则率四千乐浪兵、带方兵先至西安平,沿马訾水向东北行军、直指丸都山城。”

  “主公,”郭昕认真说道:“留下百姓过冬和明春必需的粮食,其余粮食尽数带走,不给魏军留下半点,攻下高句丽后、冬日才好反攻!”

  公孙渊连连点头如鸡啄米般,朝着郭昕长拜道:“长史大才!辽东基业,全赖长史所救!”

  说罢,公孙渊起身看向卑衍、杨祚二人:“两位将军,谁能为我统领骑军援助辽隧?”

  郭昕是个出主意的,脏活苦活不用自己干,心理障碍还好克服一些。可卑衍、杨祚并非什么奸佞之人,仅仅是与公孙渊交好的将军罢了。

  若去了辽隧,是真要将公孙延卖了、率骑兵向东逃亡的。纵使借着骑兵马快没有生命危险,恐怕要被辽东之人骂上一百年!

  见两人沉默,公孙渊急得跺脚:“若你二人不去,我还能信得过谁?且帮我一帮!”

  卑衍咬牙率先说道:“臣愿为主公分忧!若臣死在辽隧,宗族就赖主公照拂了!”

  公孙渊又是对着卑衍拜了一拜。

  ……

  五月二十日,曹睿率大军继续沿着辽泽南岸继续向东。

  二十一日晚间,作为先锋的轻骑孙礼部派斥候送回军报,经满宠之手递送到了曹睿案上。

  曹睿眉头微皱:“辽水东岸有围堑约三十里?”

  “公孙渊这是在辽东冬天冻傻了吧?三十里的围堑他如何防守?三里、五里还差不多。处处皆守、处处漏风!”

  满宠面上也带着讥笑之意:“辽东逼仄偏狭之地,公孙氏之人又能有多少见识呢?”

  “我大魏立国十载,武帝兴兵至今足足五十年,大仗小仗无数,会战、逆战、野战、水战不知凡几。军略将略传承至今,又岂是辽东边鄙之人可以追赶得上的?”

  司马懿点头插话道:“满将军所言极是。我观辽东公孙氏素来战绩,皆是与乌桓、高句丽、百济等胡人蛮夷作战。”

  “此等交战,凭借兵革甲盾之利、训练有素即可取胜,又能需要多少兵法呢?五十年不用兵法,即使公孙渊是天纵之才,又如何能会领兵?”

  “公孙渊败亡在即!”

  听闻满宠与司马懿二人之言,曹睿自然也发自内心的认同。

  大魏与蜀汉东吴打了几十年,彼此之间可谓是知根知底。将领之间都彼此熟识,打起仗来互有胜败。

  大魏自有兵法韬略,吴蜀也有战术百变。都是从汉末乱世中杀到决赛圈的,见识、眼界没什么差距。

  辽东的公孙氏就不同了。

  汉末魏初,乃是自两汉交界后最大一次动荡。兵法、军略、律令、谋划,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武帝曹操曾作亲作兵法颁行于军中,曹睿本人又是亲自经历加半指挥过二十万人级别会战的,眼界、意识都非辽东之人可比。

  更别说大军之中还有老将满宠统揽军务,司马懿、徐庶、裴潜等智谋之士参赞军略。

  公孙渊凭借三十里的围堑就想挡住大军?

  痴人说梦。

  不过曹睿并没因公孙渊奇怪的防守策略而自鸣得意,面色平静的说道:“无论如何,还是要真刀真枪打过一仗才作数。”

  “三十里的围堑,多少还是会带来些麻烦的。等到大军齐至攻破围堑,你们再来和朕说吉祥话也不迟。”

第433章 兵临辽隧

  无聊的行军过程中,大军北侧的辽泽始终是一个躲不开的话题。

  曹睿也亲自骑马到辽泽边上探访,肉眼可见之处全是大片的湖泊、沼泽和芦苇荡,数不清的蚊虫近乎猖獗,还有水鸟野鸭荡漾其间。

  比后世最野生的湿地保护区还要野生得多。

  当曹睿欲要亲自抵近查看的时候,却被臣子们连忙拦住了。

  神情最为激动的乃是裴潜:“辽泽素为险阻之地,陛下万金之躯岂能亲自涉险?”

  “臣愿替陛下探查!”

  曹睿骑在马上略显无奈的摊了摊手:“朕也没说要进沼泽,内里状况不明朕也知道。只说到边上细看一看,这也不行?”

  裴潜认真说道:“若沼泽内有些蛟龙蛇虫惊扰了陛下,又该如何是好?”

  “好好好,朕不去了还不成吗?”

  曹睿苦笑一声,引着身边随行的众臣子们又回到了破败的大路上。

  “不过朕也有些好奇,这辽泽在辽水西岸横亘数百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首节 上一节 348/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