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69节
顾雍长吸了口气:“压胜?”
“对,压胜。”胡综解释道:“依照葛天师言语,孙氏以土德更替汉朝火德,则必然要大耀甲兵以作压胜,非如此不足以显示吴之威德。而且步军水军均要到场。”
“那至尊怎么说?”
胡综拱手道:“校阅耀兵乃是彰显国力军力之正道,至尊欣然同意。不过具体该调哪处的兵、该何时调至,至尊让属下等人与丞相共同拿个方略出来,再报请至尊知晓。”
顾雍想了片刻:“既然说的是大耀甲兵,怎么说也要聚兵数万了。我大吴目前有锐士十八万众,能调度的兵力却也不多。”
“东边濡须以及建业处的兵力不能动,皖口对面的兵力也不能动。西边西陵、江陵两处也不能动。若这般看来,只有长沙步子山、公安诸葛子瑜、柴桑全子璜三处可以调兵!”
胡综点头应道:“丞相所言极是。步、诸葛、全三将兵力共计三万,再加上武昌左近的四万中军,算起来就有七万军队了。”
“七万军队,可称大耀甲兵了吧?”
顾雍点头答道:“七万军队足矣了。若论及水军,武昌和夏口处的中军,再加上柴桑、公安两处,足有楼船五百艘,官船千艘,用来校阅想必已经足够。”
胡综回应道:“那属下就这般回禀至尊了?”
“可以,伟则去说吧。”顾雍转头看向隐蕃:“叔平,劝进表文一事可有拿定方略?”
隐蕃拱手答道:“禀丞相,以属下之见,吴王群臣应该劝进四次,至尊前三次辞让、第四次应下。在这三次大型劝进之前和中间,应以不同职属进行劝进,以丞相府、尚书台、御史台、九卿、内臣、太史、博士、将领、万民之分,共劝进九次。”
“每次劝进,皆要臣属共同署名上奏,共同叩阙以示所请之诚,臣属之忠。”
顾雍点头:“礼不可废。既然至尊信重叔平,那就按照叔平的说法来。何时开始劝进?”
隐蕃想了想:“应从九月一日开始。”
“那好。”顾雍看向胡综:“伟则先将两个方略交予至尊察验,而后请至尊下令诏诸葛、步、全三将移兵武昌!”
“遵命!”胡综起身应道。
“至于吕校尉处,”顾雍看向吕壹:“当此非常之时,武昌内外务要紧张些。若生了半点事端,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用!”
“遵命!”吕壹拱手应下,可心中却对顾雍出言恫吓生出了一些不满之意。
第461章 鲜卑单于
八月十一日,曹睿率军抵达碣石。
到了碣石的第一时间,就有人发现了司马懿遗留在此的大作,由侍中裴潜呈了上去。
曹睿坐在帐中细细看着司马懿的手书,裴潜出言问道:“司空此作,似在邀约陛下一般。”
“眼前有景道不得,武帝题诗在上头。”曹睿将司马懿的作品轻飘飘的放到一旁,笑道:“朕不写了。此地乃是碣石,难道还能写出比武帝‘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更好的句子吗?”
眼见皇帝都把武帝曹操搬出来了,裴潜只好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大军可要在碣石休整一日?”
曹睿点头:“行了十日,将士皆已疲惫,明日再行吧。明日出发之后,就要等到右北平再歇了。”
裴潜当即应下:“遵旨,那臣去与满将军说。”
“去吧。”曹睿挥了挥手。
其实方才曹睿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关于碣石的诗作,难道只有曹操的诗作最好吗?当然不是。
最好的作品,当是“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浪淘沙无论从气势还是文才来论,或是背后的时代高度,都比‘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高出不知多少。凡人得见此作,如同蚍蜉见青天一般!
曹睿当然知晓这首大作,可曹睿别说抄袭了,就连半点在这个时代将其吟诵而出的念头都提不起来。无他,自己实在是不够格。
路漫漫兮,且勉励之!
大军进发,历来都是兴兵进军的时候艰难,而返程的时候容易。
进军之时前路状况不明,还要抓紧修筑营寨。可回军之时,营寨驻地都是现成的,加之许多辎重都经海路从辽口运回泉州了,归程也变得愈加轻松。
可再轻松,走了六百余里还是不得不休整的。
用过了午膳之后,曹睿正卧在帐中休憩,而站在帐外随侍着的散骑侍郎夏侯玄,却收到一个意外之请。
夏侯玄看向隶属于前将军满宠的一名参军:“什么?鲜卑单于轲比能欲要求见陛下?”
参军点头:“正是。请见陛下之事,满将军也不能做主,故而命在下前来请旨。”
夏侯玄转身朝着大帐望了一眼:“参军同我在此处稍待,陛下正在休息,莫要出声惊扰半分。”
参军压低声音回应道:“就依侍郎所言!”
二人等了半个多时辰,帐中的曹睿才醒来唤人,夏侯玄这才入内请旨。
“轲比能?”曹睿轻笑一声:“朕还以为他在襄平就会来找朕,还真是能忍,一直忍到了碣石。”
“太初来猜一猜,轲比能找朕能有何事?”
夏侯玄思略几瞬,拱手答道:“轲比能显然不是来找陛下问安的……”
“哈哈哈哈。”曹睿笑道:“他若主动找朕问安,日头就要从西边出来了。”
夏侯玄也笑道:“鲜卑单于,想必他问的定是鲜卑之事。此前朝廷新设营州,又将高句丽、扶余、百济归于营州治下。位于大魏东北的营州尚且如此,西北的羌人也已尽数散入郡县,那幽并以北的鲜卑、乌桓、匈奴该做何论?此前并未有个说明。”
曹睿点头:“太初所言甚是。而且朕又从鲜卑抽了四千兵,轲比能处两千、步度根处两千,乌桓、匈奴皆未抽兵。从轲比能的视角来看,倒真有几分厚此薄彼之嫌了。”
“那好,朕就见见这个轲比能。再将鲜卑的步度根、素利、泄归泥三人,还有乌桓的提笃、匈奴的刘豹再一同唤来!西阁、侍中、枢密也一并来!”
“遵旨。”夏侯玄领命之后,快步走了出去。陛下叫的人多,单是通知就要通知好一会。
两刻钟后,众人在满宠的带领下,齐齐进入中军大帐之中朝着皇帝行礼。
曹睿点了点头,单刀直入的看向轲比能:“单于!卿有何事要求朕接见?”
轲比能本想私下里与皇帝交流一二的,无论是卖惨、表忠心或者掏心窝子,他都愿意。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有乌桓人和匈奴人,这就让轲比能非常尴尬了。
到底是说还是不说?
等到大军一到右北平,根本不用再往西去,直接就可以沿着漕运线路直向邺城。朝廷哪有可能让自己独自领军横穿整个冀州、并州回到云中?再不说就真没机会了!
轲比能心中天人交战了好一会,而后拱手道:“臣有一言欲禀明陛下。”
曹睿神色不变:“说来!”
轲比能微微张口欲言又止,隔了几瞬,方才努力说出:“臣蒙陛下重恩拔擢,被敕封为鲜卑单于,五内俱感不知所以。随征辽东之时,臣听闻高句丽、扶余、百济等国均归属营州统辖。”
轲比能站在帐中缓缓说着,声调听起来有些紧张也有些扭捏。曹睿静静看着此人,果然不出自己的意料。
轲比能继续说道:“臣想,鲜卑诸部能不能如同高句丽、扶余、百济那般,成为大魏治下的一个正经之国?或隶属于并州,或隶属于幽州?”
曹睿猜到了轲比能的想法,可帐中其余之人却尽皆被轲比能之语惊到了。
满宠微微眯眼盯着轲比能的发髻与后脖颈,似乎在琢磨着怎么砍头比较干净利落。刘晔的嘴角起了一丝讥讽之感,几名侍中也面露不虞。
而同为胡人的鲜卑、乌桓、匈奴众人,各自的反应却更是有趣。
鲜卑步度根露出饶有兴致的神情,乌桓提笃则是面露嘲讽,匈奴刘豹似乎都开始发笑了!
曹睿和声细语的问道:“单于是说,朝廷也应该如同对待高句丽那般,给鲜卑划个疆界,成为一郡国?”
轲比能看到皇帝似乎并未生气,因而继续拱手:“臣是有此请。”
曹睿又问:“那单于想让朕将何处划给卿作疆界呢?”
轲比能想了想说道:“臣以为不若将雁门郡滹沱河以西……”
“好胆!”
满宠一声闷雷似的声音在帐中炸开,不仅打断了轲比能的发言,还将所有人无差别的吓了一大跳。
轲比能完全没料到满宠会从后面当着皇帝的面直接发难,转头看向满宠的时候,眼里还带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惊恐。
满宠冷哼一声:“雁门郡以西是故定襄郡之地,太原郡以西是故上郡之地。而故定襄郡以西的河套之上,分别是云中、五原、朔方之地!”
轲比能连忙解释道:“这些地方大魏不是不要了吗?”
满宠眼中的杀意更重了,左手的拳头都已经攥紧。身高八尺、体魄雄壮的满宠,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可他若抡圆了挥出一拳,还不是轲比能这个体型瘦弱的鲜卑人能受得住的。
毕竟是在君前论事,满宠强行忍了下来,抬手指着轲比能的鼻子:“单于既然已经归顺大魏,就莫要再说这些狂妄之语。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上郡、北地六郡,从武威至代郡,这些汉时故地皆是大魏领土,早晚要收回直领的。如何能容你建国?”
轲比能被满宠骂了这么一通,心中自然不忿。但秉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朴素道理,轲比能还是识时务的连忙跪地请罪。
满宠做了白脸,曹睿也乐得做个好人。
“平身吧。”曹睿笑道:“在朕驾前议事从来都不因言获罪,单于不必惊恐,且起来吧。”
“是,是。”轲比能连连点头,复又站起身来。
曹睿道:“既然单于与朕开诚布公的说,朕也把话与单于挑明了。君臣之间自当无隐,朕与单于也是一般。”
轲比能微微低头看向地面,并不敢多言。
曹睿道:“所谓鲜卑、乌桓、匈奴三族,久居边地、风俗与中原迥异不同。实话与朕说,朕让你率军到洛阳为朕扈从,心中可有不愿?不过朕要与你说,若你还想着恢复檀石槐一般的旧制,与大魏、与朕作对,那恐怕是痴心妄想了。”
轲比能愣了一愣,而后拱手说:“陛下,这天下何人不知中原好,而洛阳又是大魏都城、中原最好的地方,臣如何能不愿呢?又哪敢与陛下作对呢?”
“只不过臣领了部族多年,又受了陛下鲜卑单于的玺授,对族中将来的考虑也多了些,并无半点对陛下、对大魏不敬不忠的意思!”
曹睿笑道:“单于为部族考虑是对的,可朕为天子,需要为这天下所有子民考虑,鲜卑也是其中一部分。”
“让单于领兵为朕护卫,此等勤王之事必然要做。”曹睿指了指轲比能:“今年朕点了你轲比能与步度根二人,再过些时日,乌桓、匈奴也要到朕身边护卫,一个都跑不脱的。谁不愿扈从,就是不愿对朕尽忠!”
轲比能、步度根、素利、泄归泥、提笃、刘豹等人齐齐躬身,口称不敢。
曹睿道:“方才单于说河南是好地方,而近些年草原上气候愈加变冷,白灾增多,此事朕也是知情的。朕为天子,也当为你们所有人寻一个好的出路。”
“你等可知朕在雁门新设了一屯?”
第462章 何为手段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句话轲比能曾经听过。满宠表态在前,皇帝越是和颜悦色,轲比能心中就越是惊恐。
轲比能在族中也是说一不二、威福自专的人物,如今帐中气氛如此,此人回复起来也愈加谨慎。
“回禀陛下,臣知晓此事,曾在雁门郡中听田将军麾下参军说过。”轲比能欠身行礼道。
曹睿嗯了一声:“十余年前,朝廷将边地郡县撤回并州立了一个新兴郡,此事绝非定制,仅仅是一权宜之计罢了。今日鲜卑、乌桓、匈奴三族首领都在朕的帐中,朕也与你们做个说明。”
“方才满将军提到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上郡、北地六郡,河套以及河套以南,大魏早晚都是要重设郡县,早晚都是要以汉人为主的。朕今日与你们说清,这是大势!而朝廷此前在雁门设屯,就是要认认真真的弄清楚,汉人在边地该怎么生活,汉人与你们各部之间又如何相处。”
轲比能闻言连连叩首:“请陛下恕臣罪,臣实在不知朝廷方略谋画,是臣失言了。”
其余数名胡人也一同行礼称是。
“无妨,朕不罪你。”曹睿淡然说道:“边地并非胡人专属,数百年来亦是汉人久居之地。前汉桓、灵时国家动乱,汉廷自顾不暇,加之战乱频仍、官吏贪墨,边地这才失控。”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