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8节

  姜维也不扭捏,退后半步对着马遵深施一礼。

  洛阳……太学……姜维倒是好奇了起来,中原之士都是什么样子呢?

  感谢书友们的阅读,新书期需要数据才能走的更远,若您有多余的票还请投一投,若无票每日追读也好,感谢~

第61章 剑术精要(求追读)

  洛阳,北宫。

  大将军曹真匆匆入了宫门,向皇帝书房行去。曹真从大将军府内带来了扬州方面的最新军报,正要找皇帝去汇报一二。

  曹真沿着宫内道路缓缓前行。皇帝的书房离北宫的东门不远,曹真离书房还有一段距离之时,远远看见钟毓站在这里。

  没待曹真走到门口,钟毓就向曹真施了一礼:“禀大将军,陛下此时不在书房,命我等大将军到来之后,引大将军前去寻陛下。”

  曹真闻言一愣。自从曹休和陈群两人外任之后,洛阳只有曹真和司马懿两位辅臣。司马懿日常在尚书台办公,曹真日常在自己的大将军府内。若皇帝有召,两人则会入宫与皇帝议论国事。

  曹真每次前来,皇帝都雷打不动的一般待在书房里,或是阅览文书或是研究国事,曹真还曾感叹过皇帝的刻苦呢。这次皇帝破天荒的不在,让曹真好奇了起来。

  曹真略有疑惑的看向钟毓:“陛下在做什么?”

  钟毓迟疑了一下。皇帝命自己在这等着大将军,并且领着大将军前去寻他,并没有说不能透露皇帝在做的事情。

  钟毓顿了一下然后回答道:“陛下正在练剑。”

  曹真愈发好奇了。

  片刻后,曹真来到了皇帝练剑的地方。曹真自少年起便勇猛超过常人,能在马上开弓射虎,又是积年战阵的将军,从曹真的眼光来看,曹睿练剑时的步伐和招式都中规中矩,虽算不上高手,但也能算小成了。

  见曹真到来,曹睿缓缓收了练剑的架势,将剑收入剑鞘之后扔给钟毓,钟毓也灵巧的双手接住。

  曹真拱手行礼:“陛下练剑,臣还是第一次见,颇有名家风范。”

  曹睿笑着说道:“自然是名家风范。先帝当年学剑于史阿,学尽了史阿剑术。朕此前随先帝行猎,也从先帝处学了些皮毛。”

  曹真点头说道:“先帝极擅剑法,臣当年也同先帝练过一阵,终究没有先帝精熟。”

  曹真看向院中的兵器架,好奇问道:“陛下只爱剑吗?臣见这兵器架上有十几柄剑,并没有其他兵器。”

  曹睿点了点头:“剑乃王者之兵,朕又不用上阵厮杀,自然练剑就足够了。大将军惯用什么兵器?”

  曹真回应道:“臣早年为骑将,自然最善用矛和弓箭,除了矛之外、有时也用刀和手戟。”

  曹睿像是想起了某事,随即问道:“朕之前听人说过,当年官渡之战,关羽在阵上斩杀颜良,用的乃是长刀?”

  曹真似乎已经习惯了皇帝思维的跳跃,十分笃定的摇了摇头:“想必定是误传,骑将哪有用长刀的?马上不易发力,自然用的是矛。”

  曹睿闻言点了点头。

  曹真见皇帝关心武事,不免得多问了几句:“陛下一般是独自练剑吗,可有人与陛下对练?”

  曹睿说道:“自然是对练居多,自入秋以来,夏侯献每次入宫当值的时候,就陪朕练剑。朕夏日游泳,秋日练剑,倒也能强健身体。”

  曹真笑着说道:“强健身体方能养生,陛下从练剑中可有所得?”

  曹睿反问:“大将军从练矛中也有所得吗?”

  曹真回应道:“自然是有的。两军阵前交战,骑将持矛冲杀于前,或是刺击或是格挡,迟疑者必死,拼的就是果决。”

  “臣以为这和两军交战相同,战机稍纵即逝,骁勇果决二者同等不可或缺。”

  曹睿笑道:“大将军自然是从战阵中悟出的,朕却只能在对练中悟出一些。”

  “朕以为练剑,首在步伐闪避、次在击敌不备,而重中之重,在于保存己身。”

  曹真颇有不解:“剑术乃是攻敌之术,为何重点在于保存己身?臣也没听先帝和史阿说过这些。”

  曹睿轻轻摇了摇头,对曹真说道:“大将军乃是将军,作战之时都是着甲的,自然以伤敌为要。而朕练剑之时都是无甲的,自然有所不同。”

  “朕打个比方,即使与剑术很弱之人对练,无甲对无甲,按理来说朕持剑刺喉,对方应该回剑格挡是吧?”

  曹真点了点头。

  曹睿继续说道:“若对方已存死意,不在乎朕的刺击,反而继续向前劈砍,那无论朕剑术高明与否,也都难逃一伤。”

  “因此朕以为,练剑的要义不是伤敌,而是要保存己身。若一定要战,那么就要挑选地点、挑选对手,而且自己要着甲。”

  显然皇帝这是话里有话,此时曹真还不清楚皇帝的用意是什么。

  “陛下高见。”曹真接着说起了正事:“从扬州的大司马处传来军报,我国密探在鄱阳探知,孙权连续三日、三次派人到鄱阳责问周鲂。”

  “第三次责问周鲂之时,周鲂在鄱阳西门外当众向使者下跪谢罪,并且割发代首。”

  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递往往是件最难的事情。两名周鲂诈降的使者寻得曹休,就花了足足七日的时间。而从曹休驻扎的寿春到洛阳,又花了五日的时间。

  曹睿的表情似乎没有多少波澜:“朕知道了,以朕看来,大伪似真,这周鲂越看越像诈降了。”

  曹真闻言也说道:“东吴惯用诈降之策,昔年赤壁之时,周瑜与黄盖就是用了诈降之策。”

  诈降之事并不罕见。但与常人以为都是故意诈降的不同,很多时候欲投降之人本就蛇鼠两端,降与不降本就靠时势而定,因此颇多先答应投降、而后翻脸之事。

  曹睿看向曹真。在场并无旁人,只有这位曹魏天子、以及掌握军政大权的大将军,正是方便两人交谈。

  曹睿直接了当的说道:“大将军,朕以为孙权定是以周鲂作鱼饵,来钓我大魏南下上钩。但是孙权想不到的是,他这个钓手,未必钓的起我们,反倒说不得被我们吞掉!”

  曹真也认真了起来:“陛下是说,孙权必然在周鲂提及的皖城附近埋伏?”

  “然后我们应该将计就计,在皖城附近引大军南下,吞掉孙权埋伏的军队?”

  曹睿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以大将军之见,若真是在皖城埋伏,孙权最多能出动多少军力?”

  曹真闻言一笑:“孙权最多能出动多少?陛下放心,除去各地守备,最多也就十万人。”

  “昔日张文远在合肥,已经替大魏验证过了。”

第62章 十万之众(求追读)

  曹睿闻言也笑道:“朕以为也是如此。”

  孙十万嘛,后世之人皆知的称号,曹睿又怎能不知情呢?

  但玩笑归玩笑,十万之众,在任何朝代任何地点,都是一个绝对不可能让人轻视的数字。

  受制于后勤、交通、管理等诸多因素,作战的一方能在单一战场上汇聚十万兵力,几乎是这个时代的上限了。

  若是想聚集超出十万的兵力,要么在后勤方面能下死力,要么在管理方面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督战。

  曹丕在位时三次南下征吴,第一次征吴兵力最多,超出了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当然不是分布于同一战场的,而是分为东路广陵、中路濡须、西路江陵三路。

  若孙权当真在皖城出动十万之众,如何应对并不简单。

  曹睿对曹真说道:“大将军,回朕的书房去,朕要对照舆图,与你商量对策。”

  曹真自然应允。待两人回到皇帝书房之时,司马懿已在书房外等候许久了。

  曹睿当然觉得正常,本就是曹睿遣人唤司马懿前来的。而曹真却有些不解,自己是来找皇帝汇报军情的,司马懿又是为何前来的?

  终究是没能问出口。

  其实曹睿每每召集曹真和司马懿书房议事之时,两人几乎都会同时在皇帝这里。若曹真先来,则曹睿会唤司马懿至此。若司马懿先来,则曹睿又会把曹真请过来。

  一文一武,互为制衡。

  曹睿见司马懿施礼,点了点头:“司马卿来的正是时候,朕以为周鲂诈降,欲与大将军讨论军务,卿也一起同论。”

  钟毓是个眼里有活的,路上听闻皇帝要用舆图,此时便轻手轻脚的走到书架旁,将舆图取下摊在桌子上缓缓展开后,退到了房间的角落里。

  曹睿瞄了钟毓一眼,并未说话。钟毓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做人做事都谨慎有度,是个可以培养的种子。

  曹睿见地图展开,唤两位辅臣上前一并观看,用手指着周鲂书信中预定接应曹休的地方。

  曹睿说道:“周鲂书信中提到两个最关键之处,朕一一说与你们。”

  “其一是兵力,周鲂建议大司马率领一万军队南下。孙权若想吞掉大司马的一万军队,至少要两万到三万兵力。”

  “朕刚刚与大将军商谈,孙权兵力最多能聚集到十万之众。”

  “其二是位置,周鲂同样提及要从皖城沿着皖水至江。但皖水流经皖城,皖城目前为我大魏所据,但皖水入江之处的皖口却在东吴手里!”

  曹睿用毛笔从皖城指到江边的皖口,笔尖在皖口之处重重的敲了两下。

  曹真沉默片刻说道:“但以周鲂言语,孙权四路北攻,则沿江的皖口等地皆会空虚。如此看来,则孙权定会在皖口布下重兵。”

  曹睿点了点头:“皖口位居大江之旁,下有建业上有武昌,孙权无论是调兵还是调粮,便捷程度都超过大魏。”

  曹真疑惑道:“那该如何?从皖城南下不经皖口,又如何到江边呢?”

  曹睿冷笑一声:“既然到不了,那就不要到江边了!”

  “朕说的很明白了,若大司马南下,则孙权必在从皖城到皖口的沿路埋伏。如何吃掉孙权埋伏的兵力,这才是应考虑的事!”

  “至于周鲂的降书,无非是告诉我们皖城这个作战地点而已。其余诸事皆不用理会。”

  司马懿在旁边眯着眼听皇帝和曹真两人交谈。司马懿来的晚,并不知晓皇帝和曹真先前已经定论周鲂诈降,但他此时已在两人的言语中听了出来。

  看来皇帝是想将计就计,让曹休南下引孙权埋伏,再吃掉孙权埋伏的兵力。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可能不太能做得到。司马懿敏锐的发现,按照皇帝的假设,孙权能在皖城-皖口一带聚集十万之众,是因为孙权依托水运便利。

  如若魏国要歼灭孙权少则两三万、多则十万的兵力,又该需要多少兵,又该如何去打呢?

  即使智谋如司马懿,也不免惊讶于皇帝胃口之大。

  若孙权出兵十万,大魏出兵十万以上,在从合肥到皖城再到皖口的战场上,难道要有一场二十万人级别的会战吗?

  司马懿当然还没做好准备,他现在也不知如何去准备,甚至不敢相信孙权能出动这么多人。

  司马懿此时说道:“陛下,您是不是太高估孙权了?孙权哪里能出动十万人在皖城呢?”

  “即使大司马真按周鲂所说,真的沿皖城一线南下,孙权又如何要出动十万人之多!三五万人或许已到上限了。”

  曹睿摇了摇头。司马懿能出此言,十分符合司马懿的一贯风格。司马懿长期为曹丕的南征预备后勤,自然此时脑子里都是兵马调动所需的粮草器械等等。

  在司马懿决策的考虑中,他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孙权在皖城出动十万人的。

  司马懿不知道,但曹睿心中却一清二楚。

  经过孙权在江夏的败退,和韩综、翟丹连续两次的投敌之后,孙权此时急需一场大胜来掩盖颓势。

  因此,孙权派了周鲂前去寻曹休以诈降。周鲂诈降这件事,比原本的历史中,足足提前了两年之久!

首节 上一节 38/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