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第50节
“唔,这里是个好地方,就是前期的投入太大了,修整滩涂,修建盐池,雇佣人手,建堤坝等等,无一不是巨量的投入,并且晒盐的周期长,意味着投资周期也长,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起的。”公孙度看了看,忽地皱眉道,要是以官办产业来做,这些都不是问题,不就是多派些徭役,持续的投入而已,可这般兴师动众的,不符合公孙度的初衷。
“听说沓氏来了很多商徒?”公孙度忽然扭头看向琢磨着晒盐法可行性的阳仪,沉声问道。
“啊!?”阳仪一愣,霎时间回过神来答道:“正是,主公此前的布置起了效果,那些青州商旅忧虑黄巾的破坏,举家逃亡者甚众。其中大部滞留在东莱,但也有许多被主公重用商徒的信号所吸引,前往沓氏置业者有之,前往襄平投书者有之,相比下,沓氏的商徒更多。”
“那好,你过来。”公孙度对阳仪招手道:“这片滩涂作为晒盐场十分合适,我稍后会专门撰写一篇晒盐法,你将此地的形势、地理、海况等记录下来,到了沓氏,我有大用!”
“诺!”尽管不知道公孙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阳仪还是径直听令,这么多年了,听从公孙度命令已成条件反射。
辽东郡,沓氏
作为与青州隔海相望的地方,近些日子正是热闹的时候,往来的商徒、富贵人家翻了几番,将沓氏的地价都给炒了上去。
沓氏城内的一处商人集中的酒肆中,挤满了前来喝酒以及打发时间的商徒酒客。
“糜家这回可算是发达了啊!”有人看到糜竺出城时的仪仗,此刻不由感叹道,语气很是复杂,满是感慨,其中带着羡慕,也夹杂着嫉妒。
“对啊,自前汉孝武皇帝之后,有多少年没见到商贾出身的官员了?”有人接话道,言语中满是对当前社会这种商徒歧视不满。
在东汉,纯粹商人出身的官员基本是不可能的,在大汉朝的潜规则中,官员经商这种行为意味着自秽,也就是说将经商视为污点,这样的舆论环境下,怎么可能让你商徒做官?
商人在汉代是苦逼的,汉初他们站在黄老治国无为而治的暴富风口,穷人乍富自然穷奢极欲,遭到了整个社会的鄙夷,同时朝廷也不停出台政策对这个群体加以限制。汉武帝时出台的告缗简直就是对商人的一场分食盛宴,其鼓励告发算缗【看作财产税】不实,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告发者奖给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然而,财富是吸引人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汉代的官吏为了财富自己也在经商,朝廷打着重农抑商的旗号,目的还是为了垄断取利,商人在汉代的待遇就是:重税专卖以压迫,酷吏峻法以威吓,卖爵赎罪以笼络。有人破产,有人得爵。然而只要存在着幸存者,商徒这个群体就依然可以延续。
糜家能够在辽东发迹,让许多不甘寂寞的商徒有了妄想,或许,公孙度会是那个让他们挣脱枷锁之人?
只是,刚刚抵达沓氏的商徒们就被公孙度的所作所为给吓住了,席卷辽东郡的这场豪强屠戮,终究是让许多人踟蹰了起来,商人看重的还是那份家财,即便公孙度打出了以汉家法令处决的正当旗号,可在那些身子本就不干净的商徒眼里,那就是谋财害命,故而有些物伤其类起来。
商人的软弱性这就体现了出来,他们一股脑拥挤在沓氏这个辽东边陲,试图躲避公孙度的屠刀的同时,还想吃掉公孙度释放善意带来的那些好处。
第81章 做生意
“沓氏是个好地方啊,自秦末到新莽,海东的辽东郡、乐浪郡就是亡人躲避战火的绝佳选择。而沓氏正是在此条线路的必经之地。”有人对沓氏将来的发展发表看法道。
“对啊,正如那篇文章所言,中原这场大乱是必定躲不过去了,诸位都是聪明人,战火面前,还是身家性命重要啊!别的不提,公孙太守对我等商徒的体谅,就是多少诸侯不能及的。”有人赞同,并且为公孙度开脱道。
“是极,我在家乡,就常受官吏欺压,即便到先帝那里买了爵位也不管用,尔等士人仍旧将我等视为贱人!”有人为自己的遭遇抱怨道。
“兄台所言甚是,某亦是如此,我等商徒没日没夜的苦干,苦心孤诣积累每一个子儿,才有今日的家业,也都不是抢来的,他们凭什么歧视我等?”有人终于忍不住,发出了这声灵魂拷问。
也许是辽东无士族的现实,以及沓氏多商人的环境,让这群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商人都敢光天化日之下对士人大放厥词起来,要是让中原的士族得知这些话语,定要让尔等知晓何为积善之家的威严。
群情汹汹,商徒的抱怨之声不绝,此时此地的沓氏,恰好汇集了各地逃亡的商人,他们在各地的遭遇大同小异,相同的经历让这伙人互相生出好感来,只觉得大家都是商徒,利益应当保持一致,吵吵嚷嚷间,有些人竟然在懵懂中生出了一丝阶级意识。
忽地,喧嚣的酒肆被一个急匆匆的尖鸭嗓子打破:
“嘿,都别在这瞎扯淡了,官府那边贴出告示了,太守想要和大家做生意!”
“轰!”先是一静,然后是更大的吵嚷之声。
“什么告示?细细道来!”
“对啊,太守怎么就要做生意了?”
那个冲入酒肆的小个儿身影被大伙儿围住,一个个问题砸到他脑袋上,没有经历此等场面的大脑顿时宕机,说不出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渐渐被人群挤压覆盖。
“别再问了!诸位,我这里有官府告示的抄本!”粗豪的声音自酒肆外面响起,只见一个着锦袍的光头汉子迈着大步而入,出声的同时他那巨大的身躯轻而易举的挤开人群,将那个被人潮挤压得出不了气的矮个儿抢救出来。
有人认识这位长相‘出众’的兄台,大声出言道:“陈兄,快说说,太守张贴了什么告示。”
“嘿,别急,大伙儿都有!”姓陈的商徒挤出个“和善”笑脸,对着那人大声回道。
确实没有让人等太久,随着陈姓商人招手,立刻就有众小厮自屋外进来,每人怀中抱着方方正正的纸张,给在场的商人一一分发,无一人落下,快速而整齐。
这让在场的商人不由感叹:这种做派,这种效率,不愧是豪商啊!
见到许多人都在感慨,认识陈姓商人的给周围介绍道:“这位是陈江,也是最近抵达沓氏的,其初一抵达,就大肆购买沓氏的土地商铺,使得沓氏的土地价格暴涨,让我等只能捡他的残渣。他还响应了官府号召,投资了沓氏官办的造船厂。可以说,此人自从抵达沓氏后的所为,简直就是在撒钱啊!此等做派,必定是一方大豪无疑。”
陈江默默的看着那些阅读告示的商徒,心中满是不屑,这些人啊,空有钱财而不知其用处,与冢中枯骨何异?怪不得在家乡被士族官吏欺压。只不过啊,正如太守所言,钱财无罪,想要图谋这些人的钱财,自然要忍受此等人的愚蠢。
场内马上就有人发现了告示的奇异之处,所有的告示大小一致,内容的字体一模一样,这是如何做到的?在场的都是有商业嗅觉的人物,四下交流,却无人知晓其中秘诀,当即就有人大声道:“陈兄,这告示如何做出来的?这般精致,简直一模一样!”
“嘿!这便是太守所说的生意之一,唤作印刷术,某率先出钱,买下了这项技术,哈哈,尔等是第一批见识到此等技艺的人。”陈江手里捏着一张告示,面露得意的对着众人道。
“什么?这厮怎么从太守那儿得到这份好处的?”人群中顿时炸了锅,百分百复刻文字的技术,其中的含金量怎么夸张都不为过,却被眼前这个大汉轻易夺得,让大家心中都充满了不甘,只觉得陈江这厮是走了狗屎运。
渐渐的,人们将告示阅读完,大概清楚了其中内容,公孙度在告示中对治下的商人提出了一种倡议,那便是一起出资一起做生意,即所谓的股份制。
比如此前陈江投资的沓氏造船厂,就是官府出土地、厂房、相关技术,由商人出资金、自带匠人、劳工,双方协议各自的股份份额,年底按船厂的利润进行分红。这样的新奇做法,一度让那些抵达的商人以为这是官府敛财的新方法。
只是,刚刚从陈江嘴里听说,这种生意还可以买断的?那不就是垄断吗?垄断代表什么?暴利啊!
在场的商人赶紧在告示寻找着是否有买断选项,可惜的是,这种明显的发财机会并没有写。
也就是说有些行业要想入门,要先给太守显示诚意?有人在心中嘀咕。这不奇怪,陈江能够后来居上,一下子把握住了沓氏的财富风口,不就是对太守、对辽东郡府报以绝对的诚意吗?真金白银的出钱,就是商贾表示诚意的唯一方法啊!
“陈兄,劳烦你给大家伙讲讲,太守这个合伙做生意,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有人终于耐不住性子,率先发问道。
这其实是商徒们最想问的,商人嘛,第一念头便是赚钱,之前官府抛出的好处自己没有抓到,现在见到了吃肉者,自然是想要跟着喝汤。
而且从告示的用辞上看,这份告示并不是以辽东郡府身份,而是公孙度本人的背书,比起无法可以背负信誉的官僚群体,公孙度这个具体的人出声,那就显得可信多了。
陈江面露不耐,但是在众商徒的苦劝之下,这才开口道:“这法子就跟各位本钱不够找同乡借钱一个道理,可以还本付息,也可以用钱入伙。”
“太守此次的告示,意思就是如此,官府可以向市场,也就是诸位,提供以往不能得到的那些东西。比如山林的开发权,矿藏的开产权,还有就是诸位极为重视的秘法、技术。
太守说啊,辽东苦寒,能留住人的,唯有公平,所以辽东郡的一切行事,皆以公平二字为准。”陈江顿时化身公孙度的政策宣讲员,以极不耐烦的姿态给众商人灌输起公孙度的政策起来。
“诸位,在某看来,太守才是真正会做生意的,他老人家说,做生意啊,要想成事,就需要有人提供土地,有人提供技术,有人提供劳力,有人提供资金,这些东西缺一不可。”
陈江将公孙度的言语复述一遍,顿时引起了在场商人的共鸣。
“太守真乃我等商徒的知己啊!”有人颔首感叹道。
“是极!太守此言甚有道理!”有人附和道。
“太守还说什么啦?快说!”有人不满的催促道。
“太守还说啦,这告示上的合伙做生意意思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太守他老人家想要做生意,分两种情况。
一者是官办生意想要扩大,缺乏资金人手,这时候,官府出土地、技术,尔等出资金、劳力,即所谓共同持股,利润按股份分红。
二者,即诸位如若有可以盈利的生意,技术、劳力、资金、土地,拿你所有的东西去找官府,官府为你补足剩余,共同来促进生意开展,同样的,双方按股份分红。”
第82章 意识
“轰!”
陈江的话音刚落,场面再次陷入了沸腾。
公孙度的章程内容及目的,皆在场商人闻所未闻,从字面意思上看,公孙度就是在不遗余力的支持商徒在辽东的发展,不仅没有对他们进行限制,还要在各种关节处大开方便之门。
其中不止是给了所有商人一个投资机会,还给了缺钱、缺要素的商人一个融资渠道,股份制的提出就是为了融资,无论是官方渠道的融资,还是民间资本的融资,公孙度提出这点,就是为了让沓氏拥挤的资本,有一条可以顺利流通的渠道。
资本的出现,就必然少不了融资、借贷等金融操作,而公孙度想要做的是,提点一下当前的商人,资本的力量,只有大规模的汇集才能展现出来,如以前那般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的话,资本根本就流通不起来,也就无法调动多大的资源,无法展现出资本的力量。
没错,公孙度就是在培育资本,即便在未来它会成长为吃人的恶兽,但是在此刻,他还只是个需要呵护的幼崽,公孙度很清楚,工业化就是个资本增密、技术增密的一个过程。
而且,不同于后世中国那种只能自我剥削来转移工业化成本方法,这个时代的公孙度有太多方法来转移工业化的代价了。
商人一方甚为忌惮公孙度的权力,掌握刀子的公孙度,可以随时掀桌子,可谁知道公孙度对他们呵护备至,小心翼翼,生怕吓走了这些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商人。
提出股份制也有让商人们安心的因素在其中,从商人一方的民间生意,到官方以土地、技术入股,变为了官商一体。因为只有利益结合了,生意才有长远之可能。
陈江是公孙度抛出去的砖,等着后续的玉自投罗网,概因拉投资守则的第一条,就是不能表现出缺钱,能让投资人抢着投钱才是合格的融资者。
“敢问陈兄,你那什么印刷坊,是个什么章程?”有人跃跃欲试,就有人谨慎持重,率先问起陈江这个为众人趟路的先行者来。
“章程?嘿嘿,某直接向太守府奉上三百金换来这印刷术,而且某还会将往后经营所得三成上缴太守。”陈江闻言嘿嘿一笑,举起三根手指道。
“光是购买费用就三百金!还要上缴三成?太守平白就要三成所得?太多了吧!”有人惊呼,然而不待他继续讲下去,就有人拉住其手臂,让其住嘴。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慢慢也就想明白了,陈江的那三成股份,恐怕就是成为官商的条件。都是在大汉做生意的,谁不知道要想将生意做得踏实,就得上下打通关节,新到一地,没有关系,没有人脉,这其中的花费可就说不准啦。
此时的商徒尽管不知道什么交易费用理论,可是老于世故的他们却知道,与其不停的上下打点,不如找准关系,找到最大的那个权力者,交易对象越少,交易成本越低。为什么那么多商徒想要成为皇商,就是皇商的背后是天下权力最大之人,那么皇商这层皮能省多少交易费用?
而此刻,不少人已经琢磨开了,若是按照陈江所说,给太守三成股份,就相当于有了官商的皮,若是能就此少了关税抽成,吃拿卡要,这么一算,这些钱也算不上多,因为陈江也说了,上缴的是利润的三成。
这一刻,许多人眼睛一亮,似乎想明白了所谓太守做生意的初衷,这不就是收保护费吗?若是保护费真有效果,上缴三成也不是不行啊!
正当在场之人为自己的聪慧而暗自窃喜的时候,却听陈江面向场内一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道:“左兄,你我合伙可好?你家的左伯纸名扬天下,若加上某的印刷术,简直珠联璧合啊,试想一下,桑皮、墨水这些低廉之物,在我等的联手之下,就会变成价值千金的精美图书。”
左平被陈江点名,有些猝不及防,可是听到陈江的言辞,他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也开始跳动起来,脸色霎时间变得涨红,不过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缓缓开口道:“陈兄厚爱,左伯纸乃家父所创,某以之从商已是不孝,怎能将制作之法透露给他人”
陈江似乎盯上了左伯纸一般,摆手道:“左兄多虑了,某不贪图你左家的传家手艺,某合伙的意思是,咱们互相持股,统一行动,你负责提供质优价廉的纸张,我负责将之印刷成书。减少中间交易,那么我们就能将书籍成本拉到最低,左兄想一想,整个天下,多少人想要一本书而不可得,又有多少人在捧着不便的竹简?
而且,左兄,想一想我等身在何处?沓氏!从此地行船,那三韩、倭国,南方的小国,多少外邦之人想求一本华夏典籍而不可得?书本,到了那些地方,岂是金银可比?”
左平不知道陈江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招揽自己,可他现在就想捂住这大汉的嘴,这种赚钱之机,咱们回去关起门来细细讨论不好吗?怎么能当着众商徒的面讲出来呢?
果然,那些本对书本生意不感兴趣的商徒闻言一下子亮了眼睛,这利润,说是百倍,都是小瞧华夏典籍的吸引力了啊。
立时,就有一个富态商人起身道“陈兄,我乃清河崔浩,我家的桑皮纸论质量亦不输他左伯纸的,而且价格低廉许多,长安洛阳城内,多少商铺售卖我家纸张?而且,我现在可以做主,以造纸技术与陈兄合伙,绝不推脱,咱们现在就可以立下字据!”
“清河崔氏?”
“听说是清河的大士族,近些年出了不少人才。”
“想不到沓氏也有崔家的人!”
“嘿,士族再大也照顾不了所有人啊,这崔浩明显是个家族不受重视的,不然也不会做商徒了。嘿嘿,我估计他口中的做主,也是空手套白狼。”
崔浩的发言顿时引起了一番讨论,其中大多是讨论其身世的,崔浩自报家门的做法让陈江很不愉,这明显是在拿家世来压左平啊。
不过陈江的城府还是有的,没有表现出情绪来,反而和气道:“欢迎崔兄入股啊,咱们三家联手,天下恐怕再无对手啦!”
陈江的话语一出,让在场的商徒顿时大皱眉头,没有商徒不喜欢垄断,也没有商人不讨厌别人垄断。
他们忽然意识到,股份这个东西,似乎不仅仅是融资那么简单,要是像陈江这么操作,交叉持股,共同经营,岂不是能将小商人联合成一个巨无霸?而且他们还有官方背景,至少在辽东境内,他们做生意是不用担心政治打压的,减去了行贿成本,产业的上下游联合之下,能将一个商品的成本压到最低,到了那时,就已经是实质上的垄断了。
这个念头一起,众商徒若百爪挠心,有些人照着这种思路想像下去,商徒通过这样的方式,以钱财相互结合,能够控制多少资源?恐怕比某些小国都要强得多吧?
只是这种想象很快就被冰冷的现实给打破了,当前的社会环境,是绝对不会允许那种商徒存在的,第一次的,在场商徒对那个压制他们的枷锁,产生了远超以往的仇恨。
同时许多有心思的商徒敏锐的意识到了,商徒要想将自己的影响力发挥最大,就需要一个最适合他们的社会,不再有四民歧视,律法一定要有利于商业,也不能再重本抑末,而是以钱财多少论高下。
放眼天下,就像那个之前的商徒提到的,似乎就只有公孙度能够做到一二,至少公孙度展现了自己对商徒的善意,这比什么都重要。
许多大的豪商家族成员,都暗自下定决心,加大对辽东公孙度的投资。
第83章 财富
“陈兄说笑了,某的意思是,纸张制造仅我崔氏一家,也就是说,这生意,只有你我两家而已,并不存在什么三家联手!”出乎人意料的是,崔浩并没有露出欣喜的神色,而是丝毫不客气的出言道。
崔浩就那么大剌剌的站着,等待陈江的回答,一点不把在场商徒的不满放在眼里,在他的世界观中,钱财再大,也大不过士族,因为士族不仅有钱财,还有学问,有人才,有部曲,可以说士族就是古时候的诸侯国。要不是看出来这陈江与那公孙度有些关系,他崔浩今日是一点本钱都不想出的。
“嘶,这厮好大的口气,这是要霸占书本生意的意思啊,他有什么资格?”有人看不惯崔浩的那股骄横模样,气愤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