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105节

  天虽凉了些,可尸、首分别数日,肉皮腐烂,哪怕再好的二皮匠也缝不好。

  所以,只来了个葛守礼长子,从刑场请回尸身就一把火化了。

  等数日后再来摘脑袋,到时候,也一把火化了。

  骨灰入坛,等回到家乡,再立碑下葬。

  而衍圣公孔尚贤的尸首。

  则遵照圣上旨意,由刑部火化了后,扬入大明朝的江河湖海中。

  剉骨扬灰,再也找寻不见。

  送别了老友家眷,高拱没有再回府养病,而是去了内阁。

  高拱一进门。

  张居正、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都是一愣,是真没有想到次相这会儿回阁。

  “咳咳!”高拱虚弱的身体,受了点风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张居正摇摇头,不知该说什么好。

  而胡、李、陈埋着头,处理着案牍上的政务,胡宗宪已经接过了刑部、工部的实职,尤其是刑部,葛守礼没了,胡宗宪以内阁阁臣之身领了刑部尚书之职。

  刑、工二部政务繁重,且夹杂着诸多疑难杂案、特繁工情,处理起来相当麻烦和棘手。

  再加上胡宗宪操心着军政分离国策细则,自然而然就成了全内阁最繁忙的人。

  一连多日,胡宗宪没回过皇上所赐的住处,虽说很近,胡宗宪却几过家门而没入。

  内阁怪异的气氛,高拱似乎没有察觉,走到属于自己的案牍前坐下来,拿起案上的户部公文就开始理事。

  凡是户部呈上来较为紧急的公文,张居正前些时日都给处理了,但那些不算特别急的户部公文,还是堆满了案牍。

  高拱脾气火爆,身形也算高大,但坐在政务堆里,却看不见人了。

  而看不见人,有看不见人的好处,内阁的气氛,突然间又轻松了许多,张居正拿起一份文牍,清了清嗓子道:“鞑靼正式向我大明朝廷递交了族书,愿意俯首称臣纳贡,请我朝皇帝赐下封号。

  板升四万五千六百七十八名汉奸,鞑靼会分三批向我大明朝移交,而第一批移交的两万汉奸中,汉奸头子赵全、丘富等一十六人俱在。

  宣大总督王崇古在大同镇外二十里的地方,立了一座受降城,并当场坑杀了除赵全、丘富等一十六名罕见头目以外的一万九千九百八十四名汉奸,焚去汉奸尸身后,以汉奸头颅在城外建立了座京观。

  赵全、丘富等人正以每日一百二十里脚程押解进京。

  同时,鞑靼进贡给我大明朝廷的十万只牛羊,万张羊皮,也运到了大同镇,宣大总督王崇古传信询问贡品作何处理?

  大明朝与鞑靼的互市之地又该定在哪座边镇?

  鞑靼请求第一批互市之物中,要尽可能多的粮食,第一批互市粮食数量又该定为多少?”

  就如同大明朝附近的藩属国一般,鞑靼称臣纳贡,作为宗主国,理应赐给鞑靼俺答汗一个王名。

  如倭国,是倭王,高丽国,是高丽王,以国为王名,这是最简单的。

  可鞑靼不是个完整的国度,而且,在中原人的心中,一直将塞北、草原、漠北、瀚海之地都当作是未收复的汉家土地。

  中原人不承认元廷正统统治,但却承认元廷鼎盛时期的地盘都是汉家的地盘,极北之地、极西之地,全是自古以来的汉家疆土。

  大明朝是不可能封俺答为鞑靼王,或草原王的,那反而给了俺答统一草原的正统性。

  玉熙宫降下谕旨,让内阁想几个合适的王名呈奏入宫,再从中择其一封授俺答为王。

  而近两万名汉奸的坑杀,是皇上、朝廷提前就决议好的,移交汉奸后,本就缺粮的鞑靼仿佛甩掉了个大包袱,不可能再为这些汉奸提供粮食所食,大明朝粮食虽多,却无一粒能舍于汉奸。

  与其让普通汉奸再浪费大明朝粮食,不如就地坑杀。

  赵全、丘富等汉奸头目,倒是可以多活些时日,等押解到京城,大明朝廷可以保证,会让赵、丘之流悔恨当初为何没有立刻死去。

  对现在钱多粮多的大明朝来说,鞑靼进贡的贡品不值一提,可对大明朝并非全无用处,尤其是牛,是无数百姓耕地所需。

  牛分给万民,羊立地屠宰,为边镇将士所食,而兽皮则运回京城加工成衣。

  至于鞑靼迫切请求的粮食,晋商那四千万斤粮食,正好能派上用场。

第149章 封王顺义,渣女后悔!

  玉熙宫交给内阁的事,就两件。

  一,封授俺答的王名。

  二,互市粮食的价格。

  “顺义王如何?”高拱声音从累高的案牍后传出。

  未见人,只闻声。

  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沉默不语,张居正斟酌之后,倒是觉得合适。

  顺义,顺服,仁义。

  顺服,是鞑靼对大明朝俯首称臣后该有的姿态。

  仁义,则是大明朝对鞑靼日后的要求,历来中原王朝与北虏签订了不少盟约,可无一例外,随着时间推移,北虏都会撕毁盟约而犯边。

  仁义二字,希望鞑靼不会降而后叛。

  张居正望着那方案牍,眼神十分复杂,由此可见,高拱在府中养病时没有闲着,也在为大明朝禅精竭虑。

  当然,一个急火攻心迟迟没有痊愈,也许就和太过操心操肺有关。

  张居正又望向胡、李、陈三人,问道:“汝贞,子实,逸甫,你们意下如何?”

  “想来是不错。”李春芳、陈以勤点点头,认可道。

  胡宗宪有些异议,倒不是说针对高拱,而是日后大明朝必然会与鞑靼再动兵戈,如果从今以后鞑靼真的变成顺服,他日大明朝用兵,反倒衬着皇上和大明朝廷不够仁义了。

  但胡宗宪转眼一想,就鞑靼人那般桀骜不驯的模样,与倭寇是一样,畏威而不怀德。

  在没有挨过大明朝的重拳前,是绝对不会心悦诚服的,即便表面顺服,心里也不会服,暗地里的小动作也有一直有。

  而盟约不过是个君子协定,在彼此都认为该遵守时,那便是无上的法则,哪怕出现局部冲突,也都会理智,保持克制。

  可要是有一方认为不该遵守时,对方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无限放大,就是一只脚先后迈错,也可以视为破坏盟约的行径。

  不必担心鞑靼顺服,找不到北伐的理由,我大明朝的军队,永远都会是正义之师。

  注意到同侪投来的目光,胡宗宪摇摇头,示意没有异议了。

  张居正便道:“那封授俺答的王名,就暂定为顺义王。”

  俺答封王的事解决。

  那俺答之下的人封授就更好解决了。

  经过一番商讨,封受俺答弟昆都力哈(老把都)和长子黄台吉为俺答部都督同知,其余子侄和部下六十三人分别为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授俺答以镀金银印,其余颁给敕书,按官秩分等级给予丰厚赏赐。

  并规定鞑靼俺答等部落每年向朝廷贡马一次,每次不得低于万匹,贡使人数不超过一百五十人,其中六十人准予进京,其余留在长城关口,由朝廷给予马价,另加赏赐。

  除在大同段长城附近开设互市外,并逐步开设宣府、山西两段互市,与鞑靼进行买卖。

  由宣大总督王崇古暂管互市一切事宜。

  张居正等人也没有忘记“俺答封贡”的大功臣,俺答汗,现在该说是大明朝顺义王俺答的亲孙子把汉那吉了。

  封贡因此人而起,互市也因此人而开,虽然把汉那吉从不是大明朝、鞑靼和谈的关键,但却是个绕不开的人。

  鞑靼没有忘记让大明朝廷交还把汉那吉。

  这也是和约的其一条件,俺答在互文中,保证把汉那吉回到草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而俺答所谓死后传汗位给把汉那吉的话,大明朝,鞑靼谁也没有当真。

  对待这位发过大誓,“对大明绝无二心”的北虏奸,大明朝自然要有所表示。

  “就赐把汉那吉为我大明朝昭勇将军,赐把汉那吉夫人为我大明朝忠义夫人,如何?”胡宗宪出声道。

  顺义王不提,大明朝封授俺答弟、子的官位,全有丰州滩为开头,说白了,大明朝从心底是不太承认这些人的。

  昭勇将军、忠义夫人,这可都是正式大明朝官职和诰命,这在大明朝廷眼中才是自己人。

  “太过优厚了吧?”李春芳问。

  昭勇将军。

  这是大明朝正三品武官。

  忠义夫人。

  这更是了不得。

  在中原王朝得此一品诰命的夫人,上一位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夫人,再上一位,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谯国夫人,又叫冼夫人。

  岳飞夫人的诰命,这不必多说,是岳家人该得的。

  而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初年重要的军、政人物。

  一介女流,却镇压了两广、岭南数十年,为维护中原王朝的疆域完整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隋书》《北史》中,均为冼夫人立传。

  李春芳所说的优厚,正是指的这“忠义夫人”的诰命。

  “不为过。”

  张居正想到了胡宗宪给出这个诰命的原因,摇摇头,笑道:“子实,你忘了把汉那吉为何降我大明朝了?”

  李春芳一怔,恍然大悟,扶额道:“差点忘记了,这把汉那吉还是个情种。”

  宣大总督王崇古给内阁上过公文,经王崇古观察,这把汉那吉是个很会爱人的人。

  怎么说呢,把汉那吉对几位夫人都爱得深沉,尽管大夫人风华不在,可把汉那吉仍然深爱着大夫人。

  这与鞑靼高层中只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全然不同。

  王崇古曾问过把汉那吉,那些夫人中,最爱哪个。

  把汉那吉想了好久,告诉王崇古两个字,“都爱!”

  把汉那吉之所以能为了表妹也儿钟金与祖汗俺答翻脸,叛逃大明,夫人、儿女还能不离不弃,让王崇古相信了人间原来真有博爱之人。

  这不禁让王崇古肃然起敬。

首节 上一节 105/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娘子,请息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