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17节

  转头看向高台,正好对上太子。

  这一刻,李元昌突然感觉印象中熟悉的太子,忽然就变得陌生起来。

  单单被太子的目光注视,都让李元昌有一种紧张感。

  就好像是被猛虎盯上。

  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元昌,愣着作甚,过来啊,难不成还要本太子亲自去接你不成。”

  李承乾笑着打趣道。

  李元昌知道太子腿疾,行走不便,当即快步走向高台。

  “拜见太子。”

  李元昌下意识的行礼,语气带着几分恭敬。

  李承乾笑道:“你怎么一下子变得这般客气了,难道是父皇把你训服气了?”

  李元昌闻言,下意识的看了眼校场上的士兵。

  即便是没有任何军令下达,士兵们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纪律。

  没有人随意走动或大声喧哗,他们安静地站在原地,甚至目光也只是看向前方,等待着下一轮的训练。

  整个队列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整齐的军容跟森严的军纪,让人不寒而栗。

  “那倒没有,只是太子你的这些兵,委实把我吓到了。”

  “我还没见过这么骇人的军队。”

  “就算是父皇的禁卫,也没这般夸张吧。”

  李元昌心里揣测着,是不是太子从哪里得了什么妖法,给用到士兵身上去了。

  毕竟他在梁州就听到消息,太子从道士那边,得了以水成冰之术。

  在长安城开了冰肆,日进斗金。

  现在这些士兵,一个个给人感觉木得感情,不像活人,反倒是跟死尸有些相似。

  这难道不是太子用妖法,把士兵们的魂魄给抹去了?

  哦,不,不对。

  怎么能说是妖法呢,既然是太子用的,那自然就是仙法。

  想到这里,李元昌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李承乾自然不知道李元昌想象力这么丰富,笑着打趣道:“要不要你领一队,咱们玩玩?”

  李元昌吓了一跳,面带哭相,连忙摆手道:“不,不玩了。”

  李承乾不由摇摇头:“看来你还真是被父皇训怕了。”

  看到李元昌,李承乾还想着正好来个军演模拟作战,只是自然不会是从前那样的玩法。

  没想到李元昌突然就转了性子。

  “你说是就是吧。”李元昌可不敢搭话。

  眼前所见,已经有些超出了他的认知了。

  跟太子聊了这么久,下边的士兵们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动作。

  李元昌一直用余光观察着,便是连抬手的动手都没有,都笔直站着。

  “你且等我会,还差些时候演练才结束。”

  “正好是来了,待会跟我去东宫午膳,我可是弄了不少新奇美食,保管你喜欢。”

  李元昌木然点头:“好。”

  心里却想着,太子总不至于害我吧。

  李承乾挥挥手,旁边的长子李象就是传令官。

  鼓声再起,下边的士兵们也随着鼓声开始训练。

  早前一段时间,李承乾就开始训练士兵们站军姿。

  再到齐步走。

  很是花费了不少时日。

  好在这些不是普通的大头兵,是旅帅,先前是有操练底子的。

  虽然太子的方法严苛,但也能承受下来。

  十来天的时间里,就已经完全换了个摸样。

  如今训练的,主要就是熟悉鼓点,随着鼓声变幻传达军令。

  集合,前进、停止、冲锋、散开、靠拢、追击、退回阵地,全军冲锋。

  鼓声变幻,士兵们也跟着变动。

  训练了几天,如今已经初具成效了。

  李元昌看着,不少士兵还是会出错。

  想着大概是太子的仙法还没到位。

  又看向大鼓。

  这就是太子操控士兵们的法宝吗?

第107章 李世民:让晋王也留在长安吧

  讲武堂公廨。

  李靖正专心泡茶,坐在他对面的是皇帝内侍张阿难。

  唐朝的制茶技术发展有了很大提升,主要以制作饼茶为主。饼茶的制作需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等多道工序,制作工艺精细,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自从把兵权全部交出去后,李靖就喜欢上了饮茶。

  面前的便是如今大唐最为顶级的阳羡茶。

  “卫公,你说太子这般练兵,我要怎么去跟陛下禀告啊。”

  “谁能想到,太子在练兵一道上,竟会有如此天赋。”

  张阿难喝了口茶水,颇有些为难的说道。

  太子练兵的事情,自然就在他们的眼皮子下进行。

  从开始的散乱无章,到井然有序,再到现在的军容森严。

  两人都是知兵的,知晓达到如今的程度,到底有多难。

  最为关键的是,这也才十余天的时间,就有了如此成效。

  再过些时候,这些旅帅还不全成了太子的人,或许现在都差不多了。

  李靖闻言,不急不缓的给张阿难添茶,而后道:“也没张内侍说的那般夸张。”

  “太子练兵,确有独特之处,然说起来,也只是看着唬人罢了。”

  “这些时日,你也是瞧着了,太子主要操练的就是走,站。”

  “给他们制定规矩,怎么站,怎么走,才能更加好看,这都是面子功夫,不是吗。”

  “战场拼杀,可不是看谁走得好看就能赢的。”

  “道路崎岖,可不是每个地方都像校场这般平坦。”

  “再说练兵,哪有什么成了太子的兵,难道老夫去练,底下将士们,就不听话了?”

  “出了讲武堂这个门,他们就是各府旅帅,哪里能攀扯到太子那边去。”

  张阿难瞪大了眼睛,看向李靖的眼神,是满满的不信。

  我怀疑你在忽悠我,虽然我没有证据。

  只是略微沉默后,张阿难却点点头:“卫公说得有道理,太子练兵,着重于面子功夫。”

  “只是这讲武堂人多眼杂.”

  李靖笑道:“哪有这么多傻子。”

  张阿难也跟着笑了:“卫公说得是。”

  ——

  太极宫,两仪殿外。

  李治回头看了一眼,脸色有几分苦闷。

  “义府,你说,父皇跟我说这些话,到底是有几个意思。”

  “我没怎么听明白。”

  李义府,历史上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就相伴左右,所以对李治忠心耿耿。

  后来李治登基后,李义府也成为了李治的心腹大臣。

  “陛下的意思,也许是让晋王久居长安。”李义府当时也在殿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治皱眉道:“像四哥那样吗。”

  李义府迟疑道:“也许陛下是有其他的想法,但对于晋王来说,留在长安机会更多。”

  李治苦笑着摇头道:“长安是非之地,如今大兄跟四哥明争暗斗,我留下来算是怎么回事。”

  “回晋州,怎的都能图个安稳。”

  李治虽然也是嫡出,但不管跟魏王,还是太子比起来,都相差太大了。

  在长安城中,更是没有自己的势力。

  留下来卷入漩涡,不如离开以求自保。

  这夺嫡之争,岂是这么好参与的。

首节 上一节 117/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