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78节

  李泰大手一挥,只要是延康坊的百姓,都给送个百八十斤的。

  不仅是如此,魏王府各个房子里,都在用煤炭,乃至于为了让花园温度适宜,都用了大量煤炭去烧。

  李承乾:感情烧老子的钱,是一点都不心疼。

  如果早知道会有这样的场景,或许李承乾在水洗煤这块的技术,就不会搞这般好了。

  说不定能把魏王给整点什么幺蛾子出来。

  当然,实际上烧煤炭容易中毒这个事情,已经是被熟知的。

  魏王府大量烧煤,在通风这块,也是有所保障的。

  李治来的时候,魏王府正在日奏笙箫。

  阵阵悦耳的声乐不断传出。

  “晋王,魏王有请。”

  听到是晋王过来,管家连忙出来迎接。

  魏王跟晋王那点事,是皇子兄弟间,他们这些下人,可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治一进大厅,暖意裹挟着丝竹声乐扑面而来,他抬眼便瞧见李泰正慵懒地靠在榻上,手持酒盏,眼神微醺。见李治进来,李泰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放下杯子说道:“稚奴,今日怎有空到我这魏王府来,可是有要事?”

  李治拱了拱手,脸上挂着几分无奈:“四哥,实不相瞒,今日父皇给了我一难题,我实在没了主意,只能来寻四哥拿拿主意。”

  说着,便将父皇交代自己明日在朝廷上讲出对太子辽东新政见解之事,原原本本道出。

  李泰听完,微微挑眉,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摆了摆手,让舞女全都退下,屏退左右。

  旋即大笑起来:“哈哈,父皇这是考较你呢。”

  随即踱步到炭火旁,伸了伸手烘暖,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依我看,父皇此举,未必就是真心想听你那些见解,不过是做给旁人看看。”

  李治面露难色:“四哥说得在理,只是这事儿不管我怎么说,都怕落了不是,所以才赶忙来知会四哥,还望四哥指点一二。”

  李泰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语重心长道:“稚奴,你我兄弟,不必如此见外。依我之见,你明日只管如实说些无关痛痒的皮毛,莫要过分褒贬即可。”

  李治心中了然,果然如媚娘所料,当即忙不迭点头:“多谢四哥提点。”

  随后,李泰招呼舞女继续歌舞,又拉着李治入座,递上一杯酒:“来,既来了,就陪四哥好好喝几杯,莫要再愁眉苦脸。”

  酒过三巡,李治便离开了。

  李泰收起眼中迷离,再次让舞女退下。

  而后对柴令武问道:“看来,父皇那边,对于太子似有重视之意。”

  柴令武沉声道:“若是在大唐,陛下效仿太子新政,这让天下臣民,定然以为太子稳固,于魏王大不利也。”

  李泰沉默片刻,而后咬牙道:“若真到了那时候,便休怪本位把太子谋反之事,公之于众了。”

第251章 百济:不投降太子,要投降大唐皇帝

  李泰也不是傻子。

  父皇跟太子之间的默契,他能完全感觉不到吗。

  甚至李泰心里很清楚,在父皇的心中,还是更加愿意让太子来继承皇帝位。

  哪怕是说太子现在,都已经有造反的嫌疑了。

  只是这让李泰怎么能甘心。

  当然,他也不是毫无准备。

  对于李泰来说,只要太子起兵造反,那么他就是板上钉钉的新太子了。

  所以,必须要逼太子造反。

  那么,把太子谋反的事情,传到天下人尽知,父皇还会一如既往的让太子继承皇位。

  不过这里头风险也很大,只能算是李泰最后的杀手锏了。

  要是这样还被太子化解的话,那他真的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

  新罗。

  虽说现在还是有独立的国号,然而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

  在新罗朝廷被苏定方几乎一网打尽的情况下。

  大量的汉人官员被派遣过来,直接占据了新罗的权力中枢。

  对于原本的新罗政治体系进行废除,颁布新的六部制。

  非是三省六部制,而是六部制。

  没有门下,中书,尚书省这些。

  对于官员任命,李承乾这里也留了一手。

  按照大唐规制,六品往上的官员,是需要经过皇帝批准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李承乾所有任命的官员,全都是六品往下,最高只是正七品上,绝不会到第六品去。

  六部主事,在大唐时期,都只是从九品上的官职。

  所以李承乾任命了大量的各部主事,其中较好的,便为代侍郎。

  有自己的地盘最为方便,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去做。

  转眼间,春暖花开。

  三月末。

  李承乾出神武宫,视察城外诸多工厂。

  从某个方面来说,这里集结了当今时代,最为顶尖前言的科学工艺。

  成套的流水线,甚至是架起了高炉。

  雕刻,拓印,水力锻锤,军工制作等各方面,全部聚集于此。

  高质量的盔甲成批的造出,一套套明光铠,马甲,还有各类刀剑。

  哪怕是对军队进行了精简,兵力减少,可在实际上的战力上,已经跨越了一个级别。

  辽东之地,是包含了后世部分蒙古地区,适宜养马。

  新罗这边虽说不如辽东,然骏马也是不在少数。

  曾经的两万府兵,到现在已经成了两万骑兵,只是在铁甲上,还没能全员配备,但包括曾经高丽库存,现在的李承乾麾下,少说也是一万五千铁骑。

  这个数目,已经是相当之恐怖了,甚至能跟大唐一较高下。

  哪怕是说铁骑在攻城战上,有些难以发挥,可数量足够多的铁骑,能轻易断绝某座城池的各个要道。

  更别说,还有霹雳火这等攻城神器。

  实际上,李承乾已经在准备打造火炮。

  这才是真正的攻城神器。

  终归是要领先整个时代。

  马车晃晃悠悠地朝前驶去,车窗外的街景如一幅流动的画,飞速向后掠去。

  车内,李承乾闲适地靠在软榻上,旁边金胜曼捏肩。

  “殿下,我听闻消息,说是倭国那边,出动了不少战船,想要帮助百济,从海上对新罗发动攻势。”

  李承乾原本半眯着的眼眸瞬间睁开,里头闪过一抹锐利的光,嘴角却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倭国?弹丸之地,也敢来趟这浑水。他们那几艘战船,能成什么气候。”

  这个时期的倭国,还是有些自大的。

  不过说起来,能够顺利发动东征,早些脱离长安那团泥沼,李承乾还得要感谢自大的倭国使者。

  这次,也是要好好招待一番。

  对于倭国,李承乾从来没有打算放过。

  大唐的建设,还需要倭国的大力支持呢。

  就当是给他们的后嗣子孙恕罪吧。

  金胜曼手上的动作没停,轻声说道:“殿下,不可轻敌。那倭国近年来野心勃勃,一直在扩充军备,虽说战船的规模与技艺比不得大唐,可若是趁咱们不备,骚扰沿海,也会让百姓受苦。”

  现在的金胜曼,已经是完全的站在大唐立场思考问题。

  或者说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唐皇妃。

  这些日子住在神武宫,时常能得太子临幸,金胜曼心里头一直在算着日子,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怀上太子的子嗣了。

  如果能生下个男孩,那么以后的日子,就算是能够安稳下来了。

  李承乾微微颔首,轻笑一声:“这些消息,你是从你姐姐那边听来的吧。”

  “她对于新罗,看来还很是关心呐。”

  “莫不成觉得自己日后,还能继续执掌新罗,当她的女王?”

  对于金德曼,自从答应配合之后,李承乾对其也给了部分的自由。

  这让新罗的一些大臣,能够跟金德曼有所联系。

  金胜曼手上的劲道不自觉轻了几分,神色微变,轻声回应道:“姐姐她……总归是在新罗生活多年,有些牵挂也是常理。殿下既已将新罗打理得这般井井有条,想来姐姐也只是单纯忧心百姓,别无他意。”

  李承乾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你倒是护着她。她若只是忧心百姓,自然是好,我也不是那等容不得人的主。可若存了不该有的心思,莫怪我不讲情面。”

  新罗并入大唐是趋势,谁也可以更改。

  金胜曼心中有些忐忑,知道这已经是太子最大的限度了。

  ——

  百济王都,泗沘城。

  相比已经无力回天的金德曼,现在压力最大的,大概就是扶余义慈了。

  高丽的情况,还有新罗的现状。

  这些情报,都完整的呈现在扶余义慈的面前。

首节 上一节 378/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