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370节

  场中一时间有些沉默,渐渐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襄阳王司马范叹息连连,垂首不语。

  刘畴、何遂对视一眼,意味深长。

  何伦、刘洽看向司马毗,目光灼灼。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可见一斑。

  从事中郎杨瑁咳嗽了下,道:“王妃言重了。镇军将军温仁宽明,聪敏孝爱,又是司徒嫡子,正合统御众方。或曰嗣王年少,但在座英才多矣,择其良者辅佐,何事不可成?经年以后,嗣王仁义已施,恩惠已加,声名播于大河南北,则大事济矣。”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杨瑁。

  有人在思考。

  有人在看戏。

  有人在嘲笑。

  不一而足。

  杨瑁仿佛没感觉到众人射来的目光,躬身一礼,道:“仆请镇军将军至兖州视事。”

  裴妃抬起头来,眼神之中一片茫然。

  “仆亦请镇军将军视事。”这次说话的是王府督护满衡。

  此人身份比较复杂,原为徐州刺史裴盾帐下骑督,山阳人。

  后被司马越征用,带了一批徐州骑兵过来,并出镇的骁骑军将士,总共千余骑,统归其指挥。

  即便在越府,他也一直与裴盾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时站出来说话,不由得让人猜测这是不是徐州刺史裴盾之意。

  果然,满衡说完前面一句后,紧接着说道:“彭城裴使君深受司徒大恩,愿尊奉镇军将军之号令。”

  人群中响起一阵嗡嗡声。

  裴盾可是重量级方伯,他站出来支持嗣王,可比杨瑁一个幕府僚佐强多了。

  司马范的心情已经很平静了,彻底放弃那份奢望,能不平静么?

  “仆愿尊奉嗣王号令。”何伦、刘洽二人大声说道。

  他们地位是不高,但直接掌兵,分量并不轻。

  但众人只是瞟了一眼,都把目光投向了侍立于裴妃身后的南中郎将邵勋。

  邵太白的名声无需多说,幕府将佐们就没有不认识他的。

  他与司徒之间的恩恩怨怨,仔细说的话,甚至可以说一天一夜。但司徒人都没了,有些事便无需再提了。

  理论上来说,邵太白是越府家将出身,虽非奴仆,但却是正儿八经的臣属。

  他其实是有资格表态的,毕竟都是东海一系的人嘛。

  “仆受司徒恩惠,以至今日。”邵勋绕到裴妃、司马毗身前,躬身一礼,道:“镇军将军乃司徒血脉,今已长成,或可都督兖州诸军事。至于抚民之事,可另择幕府贤才辅佐。”

  司马毗听得红光满面。

  少年郎,哪个没幻想过自己挥斥方遒、指挥若定的场面?

  兖州这么大的地方,还有不少军队,可任其施为,简直——太好玩了。

  他跃跃欲试地看着众人,看看还有谁支持他。

  刘畴、何遂又对视一眼,尽皆暗叹。

  稍顷,二人齐声说道:“愿奉镇军将军号令。”

  老实说,这话说得有点不太情愿。

  他俩都是徐州士族,乃司马越非常信任的心腹,知道自己的利益系于司马越一身。

  但嗣王司马毗有没有能力保障他们的利益,二人心中都没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司马毗好歹是先司徒的骨血,有点香火情分,亲切感还是存在的。

  若无裴盾、邵勋这类重量级人物站出来支持嗣王就算了,如今人家明确表示支持,还有什么好说的?

  天子要清算大家呢,若不投嗣王,就要南渡建邺投琅琊王。思来想去,先在嗣王幕府干一段时间看看吧。

  若合他们心意,就接着干下去。若不合心意,那就走。

  此二人表态后,剩下的僚佐中,相当一部分也表态了。至于没表态的,那显然是不愿投一个少年了,人各有志,勉强不得。

  邵勋默默数了数人头,发现支持的人不少,声势很大,这便足够了。

  军队支持固然很重要,幕僚们的支持更重要,盖因他们不仅仅只是一个僚佐,而是世家大族的代表。

  你大可以代入封君、封臣的概念。

  世家大族都是地头蛇,有军队,有资财,在地方上人头熟,影响力巨大。

  他们支持你,就代表那处地方大体稳了。

  他们反对你,你的统治意志就无法顺利延伸到那片区域。

  这就是之前很多宗王要大力招揽士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苟晞就是个反面例子。

  他在青州不得人心——这个“人”,指的是士族豪强。

  当然,苟晞也没得到青州普通百姓的支持,更被宗教代表天师道喊打喊杀,属实是四面皆敌,即便一时赢个几场,最终必然败亡。

  邵勋算是个不好不坏的例子吧。

  他出身太差,很难吸引士人的支持。后来多了个太白星精降世的传闻,让他的身世有了点神话色彩,如此一来,在统战士人的过程中有了不小的起色。

  不然的话,即便他的政治手腕比张方、苟晞更出色,也不会有如今这个局面。

  张方一开始也是想结好士人的,但被以河间望族毕垣为首的士人奚落嘲笑,此路不通。

  苟晞初到青州时,听闻也想振作一番,但最后似乎没太多成效。

  张方已死,苟晞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出身门第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是一个长期debuff,始终施加着负面影响,让你在和士人的竞争中起跑线就落后,然后负重与轻装上阵的士人赛跑,难度可想而知。

  出身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金手指啊。

  裴妃在一旁默默看着,见众人陆续表完态,哽咽道:“先夫亡故,遗泽尚在,诸君之情,妾铭记于心。然嗣王年少,尚需良才辅佐——”

  说到这里,她看了看杨瑁,道:“杨公奄有干才,忠勤用事,每每上书,椎心泣血。妾览之未尝不感慨良久,思有以报。范县僚佐军民,或可同请杨公为刺史,报予朝廷,恳请恩命。如此,妾感激不尽。”

  众人一听,纷纷暗骂。

  杨瑁这厮第一个跳出来表忠心,竟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

  不过,即便心中不太舒服,这个时候也不会公然跳出来反对,纷纷随大流表示同意。甚至于,一些不愿在镇军将军府做事,打定主意要离开的人,也不介意列一下名,结个善缘。

  此事定下之后,便只剩细节了,杨瑁打算把刺史治所搬到鄄城,兼顾各方。

  镇军将军幕府驻地肯定不会设在范县,至于搬到哪里,杨瑁不太关心,那是裴妃、嗣王需要思考的事情。

  “文事已毕,尚有军事。”裴妃又道:“范县诸军,杂乱无章,需得从速整顿一番,以待来寇。何、刘二位将军,深明大义,乃先司徒爱将,或可担当起重任。”

  说完,又看向邵勋,道:“陈侯勇冠三军,屡战屡胜,可协助参赞一二。”

  邵勋曾是越府家将,但现在不是了。真要论说,他现在是“天子家将”,统领牙门军数千人,所以裴妃在请他时用的是“协助参赞”,而不是直接下命令。

  至于到底是“协助”还是“主导”,大家都懂——不懂的去看看满城的银枪军即可。

  这般大张旗鼓杀过来,玩呢是吧?他就是裴妃和嗣王背后最大的支持者。

  甚至于,王秉说得没错,他是裴妃、嗣王幕后的操控者,利用司徒遗孀、嫡子的名义攫取好处。

  军队,他肯定要沾手的。

第347章 项目推介(为曾经那么认真s加更)

  从三月初四开始,邵勋一边注意匈奴消息,一边整顿军队。

  首先是军队员额的统计。

  何伦帐下还有七千余,刘洽有三千多兵,满衡拥众一千二百余,都是骑兵。

  另外,未及跟随王秉跑路的军队人数超过四千,这几天又陆陆续续跑回来两三千,真正被王秉拉走的,还不到四千人。

  司徒卫队尚有千人。

  这便是全部兵力了,步骑一万九千余人,是兖州最主要的野战机动兵力——至于地方守御,则全靠郡县自己想办法。

  这么点兵,真顶不住石勒,哪怕大胡不出动骑兵,只靠步兵多半都能败之。

  邵勋将其分为前后左右四营,何伦、刘洽各领左右二营。

  作为徐州刺史的代表,满衡领前营,算是对裴盾有个交代。

  满衡所领之骑卒,被邵勋收走。他有些不乐意,但这些骑兵里,超过一半都是禁军,他们对于回归邵太白帐下并不抵触,大势之下,满衡只能从命了。

  后营则交由唐剑统带。

  邵勋令他从亲兵中挑选数十骨干,屯田军那边也会挑选一部分敢打敢拼之辈过来,作为他统驭部队的帮手。

  唐剑卸任亲兵幢幢主后,邵勋提拔队主蔡承接替其位置。

  蔡承,字顺龄,广陵人,破落寒门出身。为求发达,曾主动前往东海应募,算是第一批来到洛阳的东海兵之一。

  此人其实不擅长打仗,对阡陌务农、疏浚河渠之类的事情更感兴趣,但为人仔细,思虑周到,再加上又是自己人,非常忠心,最适合这个位置不过了。

  三月十五是唐剑、蔡承正式交接的日子。

  一大早,唐剑便仔细安排好了岗哨,然后准备案几、茶水、点心,站好最后一班岗。

  院中又来了一批人,多为兖州本地士族,如高平金乡檀氏、郗氏、济阴冤句卞氏、陈留尉氏阮氏、考城江氏、考城蔡氏、泰山羊氏等都有人抵达。

  这些本州士族中,有的本就有人在幕府为官,有的家族曾经有人在幕府做官,后来或死或走,还有的家族曾有人被司徒征辟,但未就。

  今日召他们前来,其实还是为了稳定兖州的局势。

  依旧是裴妃、世子当头,邵勋站在后面,充当压舱石。

  没有任何人可以忽略他的存在,每个世家的代表说话时,总下意识瞟他一眼。

  “大乱数年,民不聊生。时至今日,我等所思不过‘保家’二字。”来自陈留的江春叹道:“若能保得田宅寝园,谁又愿意南渡呢?”

首节 上一节 370/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