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67节

  王导默默点了点头。

  司马楙是个老滑头,从不轻易站队。他都是在形势比较明朗的时候跳出来,对胜者阿谀奉承,以保住自己的官位。

  如果司马楙这次再站对了队,事情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王导微微有些懊恼。现在这个时间段太敏感了,往前推一年,徐州都没这么难拿下。但那个时候王家也不太说得上话,奈何。

  “其实,我心中还是希望司马越能赢的。”王衍突然说了一句,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

  “无他……”见三人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王衍失笑,潇洒地一转身后,伸了个懒腰:“司马越赢了,更容易给老夫奉上官位。”

  王导三人皆笑。

  徐州都督以前可是叫青徐都督。出镇下邳之人,开府时大量征辟青徐二州士人为幕僚,因此青州、徐州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时人经常把两地同时挂在嘴边,当作一个地理单元。

  两地世家也经常联姻,关系不错。

  因此,王衍确实更希望司马越赢,那样青徐士人的机会更大。

  “可是觉得老夫过于自大了?”看三兄弟笑个不停,王衍自己也笑了,然后拿手指了指王敦,道:“处仲你也别着急,迟早给你弄来青州刺史。”

  “那就静候佳音了。”王敦大笑道。

  王衍又看向王澄,目光中多有赞许,只听他说道:“平子,为兄会给你谋荆州,但还需要等。”

  “嗯。”王澄乖巧地应道。

  他其实是被王衍夫妇带大的,对这个兄长言听计从,甚至有种孺慕之情。

  “刘弘垂垂老矣,活不了多久了。等他死后,为兄就让你去当荆州都督、刺史。”王衍说道。

  刘弘是现任荆州都督、刺史,今年六十九岁,听闻身体不是很好,快到生命的尽头了。

  “不是还有陶侃陶士衡么?”王澄问道。

  在镇压张昌流民军的过程中,陶侃战功卓著。刘弘对他十分欣赏,甚至当做接班人培养。

  “陶侃?”王衍肆意大笑了起来,道:“陶侃在家躬耕之时,其母剪掉长发售卖,才换来酒钱招待客人。如此巴结,却只为了一个督邮。这种寒门子弟,也配当荆州刺史?”

  陶侃家里穷虽穷,但和王瑚一样,也是有门第的:寒素。

  其父陶丹,孙吴时任扬武将军。

  东吴灭亡后,吴人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但有父荫在,陶侃依旧能在县里当个小吏。日子过得一般,但绝对比普通百姓强。

  当然,这种出身在北地一等豪门琅琊王氏眼里,就什么都不是了。

  王衍现在正处于意气风发的状态,在家人面前私下奚落寒门再正常不过了。

  听到兄长肆意张狂的笑声,王导却觉得有点刺耳。

  兄长似乎和司马颖一般,有点自大了啊。

  王衍不管弟弟们怎么想,反正他现在很高兴、很爽,一副指点天下的做派:“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尔等出任方伯,我留洛阳,足以为三窟矣。今王室将卑,故使弟等居齐楚之地,外可以建霸业,内足以匡帝室。尔等当谨记于心。”

  “兄长苦心,定当铭记于心。”王敦、王澄二人齐声说道。

  王导有些不自然。

  怎么只提了青州、荆州,不提徐州?不提我?

  “茂弘,徐州地处江淮冲要,亦十分关键。”王衍没忘了王导,扭头看向他,道:“为兄的苦心,你们一定要体量。”

  王导心中郁闷稍解,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兄之谋划,固然全矣、尽矣,却为何都在中原?弟听闻有人欲渡江南下,到吴地为官,兄长为何不谋划扬州?”

  “国之精华,十有六七在中原。”王衍回道:“再者,吾等祖宗陵寝皆在此,难道弃而逃之江东?”

  王导无语。

  兄长的信心还是过分强烈了,其行为与陆续南逃避祸的士人大相径庭。

  从布置来看,青州、徐州、荆州,从三个方向围向洛阳,同时又都远离旋涡中心。

  “外可以建霸业,内足以匡帝室”——确实,这就是兄长的战略布局,做两手准备,他终究还是想着抵定中原。

  “兄长教训得是。”见王衍还看着他,王导无奈起身,躬身谢罪。

  “罢了。”王衍摆了摆手,道:“徐州进可以取中原,退可以保江东,你既然有志吴地,那就多多努力吧,别让裴家小子给争走了。”

  “刺史、都督,总会拿下一样的。”王导说道。

  王衍点了点头,旋又问道:“东海王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王导有些迟疑。

  王衍冷哼一声,道:“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不能说的?平子,你可会泄露给皇太弟?”

  “不会。”王澄笑嘻嘻地说道。

  他是成都王幕府的从事中郎,来洛阳办事,过两天就要回邺城了。

  王导无奈,只能说道:“快动手了。牵秀幕府司马王瑚干得不顺心,去了两趟邺城,屡遭讥刺,心有悔意,打算重投司空。”

  王衍闻言,摇头叹息:“这帮兵家子,素无信义,不奇怪。”

  王导附和应是。

  “好好辅佐东海王吧。等机会出现了,我自会帮忙。”王衍说道。

  “好。”王导自无不可,一口应下。

第71章 应用题

  诚然,正如王导所说的那样:快动手了。

  五月中旬的时候,司马越重新整编了禁军。

  被他拉拢的禁军士卒并不多,就两万出头点。

  这么点人,别说恢复宿卫七营、牙门军诸营的旧编制了,整三个营出来都很勉强。

  目前禁军的现状就是,很多编制打残了甚至完全没了,各部缺编严重,人头稀少。

  这种状态是不适合上阵的,必须重组。

  幕府众人商议后,觉得编为左右两营最合适,外加一些独立部队,如幽州突骑督等,共同构成新的禁军。

  编制不健全是可怕的,战场上会吃大亏。

  于是,禁军整编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

  左右两卫各八九千人,步骑皆有,重甲步兵、轻装步兵配重骑兵——人披甲,马不披甲。

  外加幽州突骑督具装甲骑千人——人、马俱披重甲。

  骁骑军缩编为骁骑督,编制两千五百人,为轻骑兵——人配皮甲,马不披甲。

  司马越还招募了一些老退在家的禁军将士,请他们重新出山,帮助训练新兵。

  但不是现在。

  因为这会只有豫州一地的钱粮入京,其他地方的还没到。他没有足够的钱粮大规模招募新兵,编组成军,只能先做好前期准备了。

  数次整军会议,邵勋只参加了一次,提供了些中规中矩的建议。

  他只是很感慨,辩证思维什么时候都有用。

  洛阳纵有千般不好,但有一点是全国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这里有极其丰沛的工匠资源,有庞大的武器储备,还有源源不断赶到京城的外地士人,他们会带来大量财货消费,而他们一来,商人们又组着队进京,提供各种物资……

  这让邵勋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人:韩建。

  此人曾将唐昭宗劫持到华州,然后百官都跟去华州上朝,公卿贵族也跟了过来。外地赶考的士子、进京办事的官员乃至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全都往华州涌,韩建趁机收商税,数钱数到手抽筋。

  当然,西晋这会缺乏完善的商业税收制度,商税另说,但这工匠资源实在太宝贵了。从低端的农具,到高端的锦服乃至奢侈品,都有对应的人才。只要洛阳没被封锁,各种原材料能进京,他们什么都能给你整出来。

  这是流民军瞪大了眼珠子,直流口水也无法得到的宝贵财富。

  另外,洛阳还有一个好处不得不提:这里是皇权的大本营,世家力量被极大压制了。

  兵荒马乱之下,一个大头兵都可能砍死世家大族子弟,这是在地方上难以做到的——潘滔让邵勋去颍川郡时小心点,就是这個意思。

  京城就是京城,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开完会议后,邵勋就窝在了军营内,苦心操练部伍。

  他自己亲带的幢有十队。

  二月份重新编组后,计有——

  一队队主黄彪,满编五十人,步兵;

  二队队主余安,满编五十人,步兵;

  三队队主周英,满编五十人,步兵;

  四队队主姚远,满编五十人,步兵;

  五队队主章古,满编五十人,步兵;

  六队队主秦三,满编五十人,步兵;

  七队队主王雀儿,满编五十人,领的洛阳苦力新兵;

  八队队主金三,满编五十人,领的少年兵;

  九队队主毛二,超编,五十六人,领的少年兵;

  十队队主李重,不满编,四十二人,弓兵。

  算上他和督伯吴前,全幢总计五百整,差不多有一半是老兵——当然,这些人只是在这个时代算老兵罢了,在邵勋看来,技艺、经验还是不太够。

  另有教导队三十人,陈有根任队主,他们严格来说不是本幢之兵,有点像邵勋的亲兵了,虽然他这个级别肯定是没资格配亲兵的。

  此三十人皆精挑细选的,算是老部队中的精锐。

  人赐铁铠一副、弩机一具、重剑一把(尚未全部配齐)、环首刀一柄、马一匹。

  他们相对来说技艺较高,战斗经验更丰富,经常帮着邵勋分担训练压力,带一带本幢及另外一幢五百士卒。

  那幢兵的新幢主也有了,是一个名叫高翊的人,年岁不大,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这人就是王秉让步的条件之一。

  稍稍打听一番后,得知他并非出身士族,而是宛城一马商子弟,身量高大,力气也十分出众。

  至于颜值——只能用“魁杰”来形容,反正挺“阳刚”的。

首节 上一节 67/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